<p class="ql-block"> 读中学时,有篇课文叫《为学》,其中有一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那时就知道,所谓“南海”,其实是在现在的东海。贫僧欲往朝圣之地,就是浙江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山。</p><p class="ql-block"> 后来,也是从书上知道,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一起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因其四面环海、风景秀丽,寺院众多、香客云集而被人们誉为“海天佛国”。十余年来,各种风格的大海我见过不止一次, 大大小小的寺院也进过不止一处,但这佛教圣境普陀山依然让我魂牵梦绕、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这次普陀山之行也是计划许久的。</p><p class="ql-block"> 取道杭州并逗留一日后,次日一早我们自杭州东站乘大巴至舟山沈家门,然后换乘快艇,约六个小时后抵达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 一上岛,就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里浓浓的禅意。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香烟的味道和隐隐地在耳边回响的钟磬的声音,在这样炎热的季节里,竟让人内心陡然变得沉静安适起来。</p><p class="ql-block"> 旅社订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是一家民宿。放下背包洗了脸,已是下午两点多了,我们便动身前往离此处不远的西天景区。出来的时候,忽然下起雨来,好在不大,沾衣欲湿罢了,因此不足在意。</p><p class="ql-block"> 西天景区最值得一去的是观音洞、二龟听法石和磐陀石,我们便沿着山道蜿蜒向上,逐一探访。</p> <p class="ql-block"> 观音洞在普陀山梅岭西麓,原本只是一处天然石洞,并无寺院。 明万历年间,仅有一僧结庐于此。清雍正年间,法泽禅师初创庵院,道光、光绪、宣统年间,又陆续添建,完善至今。</p><p class="ql-block"> 雨比刚才大了些。像我们一样没带伞的游客,头发和肩膀上已然湿漉漉的了, 但观音洞外仍然排着长长的队伍。因为据说入洞之后只要合掌低头沿顺时针转上三圈,且不碰到石壁,所求必然灵验,所以洞里游客很多,只有有人转够了圈数出来了才有空隙,我们只好耐心等待。进洞后发现,洞高近两米,中央有一巨型石乳倒悬至地,状如垂云。洞壁及石柱上除了镶有各式观音画像之外,居然还挂着一幅锦旗,上面印着一些感谢菩萨的话,正中赫然四个大字:考研成功。我心里笑了:菩萨慈悲,果然是有求必应啊!</p><p class="ql-block"> 观音古洞的主殿称为“圆通宝殿”,殿内供奉着二十五圆通塑像。 观音菩萨是主尊,居中,其他二十四位菩萨分列左右。 所谓“圆通”,即指已达“圆满通达”境界而成正果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 出了观音古洞前行不远就是二龟听法石。</p><p class="ql-block"> 奇巧之石我见过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黄山的梦笔生花和猴子观海,还有崂山的仙桃石。但黄山奇石或高踞于绝壁险峰之上或浮于茫茫云海之中,大多只可远观,崂山的也是,但二龟听法石则近到甚至可以上前抚摸!眼前是一方巨石,其上又有两块灵石,酷似海龟。一龟在左,正昂首伸颈,缘石直上,作奋力状; 另一龟已至崖顶,正回首顾盼,如有所语,又似在等候同伴。传说此二龟受东海龙王之命前来偷听观音说法,因听得入迷,误了回归的时辰,化而为石。我想,假如这“化龟为石”的传说不足为信,那么二龟如此形神俱备、栩栩如生,怎能让人不惊叹于大自然“化石为龟”的神奇魔力呢!</p> <p class="ql-block"> 磐陀石位于“二龟听法石”的东面。两块巨石上下相叠,看似险如累卵,实则安稳如磐,故名。每当夕阳在山,石灿如金,登石远眺,四面环海,景色壮奇,是为“磐陀夕照”,“普陀十二景”之一。可惜我们不能在这里等到日落了。</p><p class="ql-block"> 石上除有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所题“磐陀石”三字之外,背面还刻有“通灵”、“灵石”、“金刚宝石”、“天下第一石”等字,字体或雄浑稳健或隽秀洒脱,不由人不为之赞叹。看到“通灵”二字,我忽而想起,似乎有人说过,这磐陀石极有可能就是《红楼梦》中“通灵宝玉”的原型。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交代:女娲炼石补天所余一块,弃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借一僧一道之手化为“通灵宝玉”,从此堕入红尘十九载。据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确曾奉康熙圣旨雕造佛像,并由其弟曹宜护送至普陀山。曹雪芹其时虽年幼,但随其叔祖同往也并非不可能,抑或虽未同往但后来从曹宜口中得知此石并牢记在心,后写入书中,也未可知。</p> <p class="ql-block"> 磐陀石近旁有一禅院,名“灵石禅院”,不大。禅院外墙上写着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弥吽。记得小时候爱看的游本昌版的《济公》中,济公活佛每次施法之前手执破扇必念此咒。但后来知道,其实修行之人念此咒语,意在提醒自己:起心动念,要时刻保持身心如莲花一般清净,出淤泥而不染。 </p><p class="ql-block"> 面壁静思之时,不由地默念:ong ma ni bei mei hong……但是我想,除了虔心向佛之人以外,普通游客中会念这句咒语并且懂得此中真意的人也许并不多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