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立天地丹心秉烛献春华

夏一季

<p class="ql-block">  2003年8月,我怀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崇敬和热爱,登上了三尺讲台。十几年里,教过的学生已有几百人,我也从一个朝气蓬勃、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孩,变成了身系学生和家庭双重重负的中年妇女,岁月改变了我的容颜,却没有改变我对教育的初衷:永远做蜡烛一样的人,燃烧自我,照亮别人。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19年教学生涯中,回味起来有辛酸,有喜悦,有苦涩,也有幸福与欣慰。在教育的同时,自已在思考着,也在收获着、成熟着。诸多说不完的故事不会都是完美的,但却能给我以深刻的鞭策与启迪。</p><p class="ql-block">  这是发生在我刚调入实验小学的一个故事。2009年9月,在我在王爱召小学任教满六年后我调入了急切向往的达旗实验小学,接了四年级的一个班,我当时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管理这群孩子太容易了。凭我六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有谁还能逃出我的手掌。然而经过短短的几个周,让我不得不承认,城里的孩子并非我想象的那么听话。</p><p class="ql-block">  此刻也记得很清楚,那个孩子叫林杰,皮肤白白的、一脸的天真可爱,如果你不给他带课,他在你的心里必须是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但他就是上课时不集中注意力听讲,经常走神,还搞小动作逗的学生哄堂大笑,不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每次考试都拖班级的后腿。由于刚进入向往已久的实验小学,我想以优异的成绩来立足自我,所以我每次上课都十分投入,对于基础知识每次都要多讲几遍,还有不会的我总要利用下午早到校或放学后给学生讲清楚,而最终的结果每次都是好多同学都会说了,仅有个别的几人不会,其中每次都有他。多次批评,也不见好转。直到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仍没有一点长进,拉班级平均分近1分呢。于是火冒三丈的我不由分说将他揪到办公室,对他一阵狠狠地训斥。没想到,他不但不服气,还理直气壮地顶撞我,感到颜面尽失又忍无可忍的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他一个大嘴巴。谁知他居然骂骂咧咧地冲出了办公室。当时我真被气晕了,感到自我受了莫大的委屈和耻辱。事后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自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但在我的心灵深处还是不能原谅他,总不想理他。可之后的一件事却改变了他,更醒悟了我。那天,我打开作业本,发现里面有一张字条,上头写道:“高老师,你肯定十分十分地厌恶我吧,但我不厌恶你,可我厌恶你对我毫不留情的,厌恶你给我的大嘴巴。”课下,我把这张字条读了很多遍,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长时间的反思使我清楚的意识到一味的呵斥孩子,不见得会有什么效果,不见得就把能一个孩子骂醒,要打开孩子心中的结,还需要教师用真诚、关爱。</p><p class="ql-block">  去融化他心头的那块“坚冰”。我相信,只要肯花功夫,敢尝试,他那颗冰冷孤独的心会被温暖。该是我好好反省的时候了。我决定找林杰同学谈谈。那天下午放学,我和这个我一向厌恶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和颜悦色的心灵对话,这是我第一次十分亲切的和他说话。在谈话中,我首先向他道歉,不该用粗暴的话语伤害他。他好像有点受宠若惊,而后就十分诚恳向我承认了自我的错误。孩子纯真的、朴实的语言提醒了我:每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仅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去尊重和热爱学生。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位教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理解每个学生,仅有这样,教师才会变得眼明心亮,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好教师。</p><p class="ql-block">  由于深受这位学生的启迪,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前的教育教学方法,课堂上,我总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然后再加以表扬,给予鼓励。或许,正是我的眼神中流动着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他们自卑和沮丧的心,也正是这股暖流簇拥着他们有了上课的信心。慢慢地,几个后进生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到了六年级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了全旗第一的好成绩,而且直到现在,这群孩子们在教师节时,总会给我一个简短的问候“老师,节日快乐”。回想过去,我们在“严是爱,松是害”的高标准下,自觉不自觉地伤害了多少学生,我不禁很惶恐。直到今日我任然还很感激他,是他,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学生。做教师要学会用心、用爱去浇灌自己的学生,充分表扬和肯定学生的点滴提高,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教育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潜能。学生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的人不断“加油”声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勇敢的、充满信心的站起来,继续向前拼搏。</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师生小故事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总是不重复的不断的上演,就是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我觉得自己生活的很充实,带着这份充实,今后我将继续虔诚去教书育人。 </p><p class="ql-block">  </p>

学生

孩子

教师

每个

厌恶

自我

每次

小学

热爱

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