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一中高一级地理学科“走进古郡陇西,领略家乡之美”研究性学习活动风略

臻贞

<p class="ql-block">第一篇 研究、调查篇</p><p class="ql-block">一、初始</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地理新课改要求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新高考要求加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教育,地理教学要由课堂步入自然、步入社会,结合乡土地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新高考的理念和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地理备课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研究性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二、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 经过假期的认真研究调查,学生提交研究性论文(调查报告)180多篇</p> <p class="ql-block">三、评选</p><p class="ql-block"> 地理组7位老师,经过层层筛选,首先剔除明显抄袭或网络下载的文章40多篇,然后对剩余的文章根据选题与质量,从中选出40多篇。通过各自打分,取平均分的方式,在40多篇文章中最终评出一等奖11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p> <p class="ql-block">获奖名单</p> <p class="ql-block">四、颁奖仪式</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 精选优秀成果汇报篇</p><p class="ql-block">一、汇报宣传</p><p class="ql-block"> 地理组老师从一等奖作品中精选4篇价值较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面向全校师生在报告厅做展示交流。</p> <p class="ql-block">二、精彩纷呈的汇报展示</p><p class="ql-block"> 地理组分管领导安强处长主持报告活动</p> <p class="ql-block">  高一1班李启轩、陈宇轩同做题为《陇西地名浅谈》的研究性汇报展示</p> <p class="ql-block">漆笔霞老师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2017版课标明确要求“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该调研报告“陇西地名浅谈”不仅落实了这一目标要求,还有利于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该篇报告分别从以地理特征命名的乡村和乡镇、与历史或其他民俗惯例有关的地名、城区街道命名这三个方面谈了陇西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地理特征命名的乡村和乡镇这一部分内容侧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将其归为地形类,水文类,方位类,表明自然环境环境对人类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影响。此外,通过“冯家河”“马家河”“唐家河”这些水文类地名发现这些村落目前并不在河沟内,还可以表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这一内容在2020年的全国卷二卷第1组选择题有考查,考查的就是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历史或其它民俗惯例有关的地理和城区街道命名这两部分侧重于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将其归为历史类,姓氏类,意愿类,数字类等。</p><p class="ql-block"> 本篇调研报告虽为“陇西地名浅谈”,但作为高一学生,对陇西的地名分析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体现了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识。</p> <p class="ql-block">  高一4班刘思哲同学做题为《陇西美食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研究》的研究性汇报展示</p> <p class="ql-block">刘莉琼老师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刘思哲同学关于陇西美食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受到了评委老师及同学的一致赞赏。从选题来讲,陇西美食从生活角度切入,小生活,大世界,从简单的几种传统美食让大家了解到陇西美食的历史渊源,更多的体现了陇西美食的形成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陇西美食的发展优势和问题,提出了陇西美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威胁,体现了刘思哲同学潜在的学术特征和综合思维,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更是深入到城市和乡村地区,体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总体来讲,这篇研究性学习报告及有力的展现出出陇西地方美食特色,体现出陇西一中优秀学子的探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  高一12班 汪铭慧做题为《关于陇西县交通发展的报告》的研究性汇报展示</p> <p class="ql-block">王家萱老师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汪铭慧小组的《关于陇西县交通发展的报告》是从我们日常的吃穿住行的“行”为切入点,内容丰富,对多个地方的交通状况做了了解,以及对交通发展的现状与当地存在的社会问题做出了联系和思考。很好的将地理知识的运用到了生活中。落实了地理实践力,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p> <p class="ql-block">  高一15班张景烨、蔺艳、汪榆淇同学做题为《陇西城市中心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汇报展示</p> <p class="ql-block">逯文广老师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城市发展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学生结合陇西城市发展的现状,调查了商业、学校、产业等的布局,并拍摄了诸多的照片作为验证材料,最终得出了陇西城市发展的主中心与副中心,是对教材城市章节内容的一次升华与延伸。</p> <p class="ql-block">三、汇报评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 研究性学习感受</p><p class="ql-block"> 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地理教学走出课堂的一次尝试,是对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改理念的一次实践与探索。学生初中阶段研究性活动较少,课堂教学走出教室,步入社会,既是对学生的全新要求,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活动中学生从选题角度、调查研究、撰写论文(报告)、汇报展示等环节均表现出了极大地积极性和热情,多数学生想法新颖,调查过程认真仔细,体现出了较强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完全出乎我们老师的预料,真正值得称赞。当然,由于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研究性学习培训,同时限于思维和年龄阶段,多数学生在语言组织、内容串联、问题深度剖析等方面也反映出了诸多问题。</p><p class="ql-block">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教学的真谛。生活即地理,地理即生活。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学生只要有尝试、有思考、有探索,就必然会有收获,必然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培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陇西一中地理教研组青年文明号系列活动</p><p class="ql-block">主办:陇西一中第一党支部</p><p class="ql-block">承办:陇西一中地理教研组</p>

陇西

研究性

地理

学生

美食

地理环境

地名

汇报

老师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