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改革开放以来,益阳城市不仅不断扩大,而且变得越来越美了。资江上相继驾起了五座大桥,大大提高了交通的便利。资江南北岸的沿江风貌带,更是益阳一大亮点,特别是到了晚上,灯火辉煌,光彩夺目。城市品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益阳历史悠久,自秦朝置县,名字未见更改,资阳的大码头文化更是“银益阳”的见证。明清古巷被誉为“中国江南最美小巷”,坐落资江北岸石码头一带,曾是益阳最繁华的地段。明清古巷共有三条,分别为魂公庙巷、玉陵波巷、灯笼巷,统一保留着原始的明清建筑风格。这三条古巷承载着历史传说,有魏公的热血传奇,有乾隆与江南少女在玉陵坡的相遇,有当时寻常百姓家的富庶幸福。</p><p class="ql-block"> 三条巷子长且狭窄,由麻石铺设而成,长约85米,巷宽1.8米,两边墙面也较高。为了防止墙面倾斜倒塌,古人在两面墙之间搭建了拱券作为支撑,即“拱券撑墙”。专家认为,明清古巷为全国独有的保存较完整的“拱券撑墙”风格古建筑,长江以南绝无仅有,是了解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技术、设计理念、民情风俗和益阳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明清古巷在湖南独领风骚,长江以南绝无仅有,它被文艺家、摄影家、画家等称为中国江南小巷的绝版、江南最美小巷。</p><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31日,明清古巷修复工作正式动工,这张浓缩着老益阳历史的文化名片正式展开修复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届时将以全新面貌面世。不久的将来银城益阳将会变得更加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