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 宋词之旅3.27日记

坚竹如石

<p class="ql-block">  我眼中的姜夔</p><p class="ql-block"> 暗香·旧时月色</p><p class="ql-block">宋 · 姜夔</p><p class="ql-block">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p><p class="ql-block">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p><p class="ql-block"> 姜夔出生的家庭是一个书香家庭,也是南宋的文学家,音乐家。但是姜夔的词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用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是他用感情,大多数的有点格,什么是格?格就是运用典故的时候,让人没有身临其境,感觉好像隔了一层雾在读这首诗,没有一点的同感,好像他写他的词,我看我的书一样。怎么说呢?这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点,只能算是一个缺点吧。你看人家辛弃疾的词,一点也不格,同样运用了大量的典故,但是辛弃疾的典故大多都是世人们知道的,熟悉的。而姜夔的呢?很多我都不知道,所以多少有点格。</p><p class="ql-block"> 像上面的那首诗,王国维曾评价道:“这首诗一个特点,太格了。”他那一句话,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和逊有人知道是谁吗?所以在没有理解这个典故的出处时,你是很难理解动的。已将回来的时候,没有人能感动到。这也算是她其中唯一最大的缺点吧!所以也没有人至今理解他动他的词,或者说很少有人喜欢他的词,(至少我也不太喜欢)</p><p class="ql-block">不过话说回来,这首词中有的典故,我起码还认识的。比如昭君出塞啊!不过怎么说呢?,我感觉看这些典故也没有太大的坏处!</p><p class="ql-block">这首诗中,有两个字叫做玉人。那这个玉人真的是指美人吗?不是,蒹葭里曾说过,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里面的家人也不是指美女,而是指诗人自己的志向,这首诗也同样,姜夔也想当官啊!,可是他少年太贫苦了,在南宋的那个时候,家境能代表一切。在那个时代,政府比较昏庸,即使有人非常有才,政府也有很大的几率不会使用他。</p><p class="ql-block">就是表面上就是写一个关于梅花的诗,实际上是抒发了自己的志向,托物言志,古时候有多少词人,何又不是呢?像郑燮的竹石,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唐代李贺的马诗,都是借着事物来表现自己的豪情壮志。姜夔也是这样。他一生未仕,就只是当一个布衣词人,一生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就这样一个人才,但那时候又有几个皇帝会想起他们,用他们呢?以我之看,没有几个。</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眼中的姜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