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浸润书香,为人生奠基。</p><p class="ql-block"> 畅游书海,享阅读快乐。</p> <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品。</p><p class="ql-block"> “书籍印刻了知识才得以彰显,知识因为有了书籍才得以传播。有了书籍我们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我们知道了世界百万年的奥秘。在这个书香的校园里,知识像阳光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将读书体会彼此分享,让经典重放光芒,让知识大放异彩”活动在马宇辰同学深情的朗诵中拉开了序幕。</p> 《平凡的世界》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马健玫同学这样谈到:“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在广阔而贫瘠的黄土高原,路遥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部震惊全国的巨著。阅读《平凡的世界》,我有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让我相信平凡也会铸就人生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但一定要勇于进取,即使忍受着痛苦也要坚持下去,痛苦不是白受的,它使我们伟大。我们要做一个外表平凡,但精神层面不平凡的人,铸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 《活着》 <p class="ql-block"> 记得文中有那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所以,活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富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p><p class="ql-block"> 苟琳睿同学说:“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情,在一切灾难面前唯有活着最为真实,当人对生活有了这等感悟,一切就变得淡定多了。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人对世间的留恋,正如作者在日文版自序中所说,“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通读此书,能让人对活着有更坚韧的力量——我们任何人都没必要患得患失。”</p> 王冲同学带来的《北京保卫战》 <p class="ql-block"> 北京保卫战或称京师保卫战、明京师保卫战、北京之战、明保卫京师之战,是指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的一场首都保卫战。</p> 《三国演义》之刘备 <p class="ql-bloc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p><p class="ql-block">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青灯,在入夜月升时,手捧微黄的书卷,走进战乱纷争的《三国》,三国是乱世,但正是乱世才尽显英雄本色,才能演绎出一部恢弘的画卷。《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p><p class="ql-block"> 田梦圆说,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他最喜欢刘备,因为他是一位谦谦君子。因为刘备的谦虚,才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才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纷纷去投奔他,对他忠心耿耿,助他南征北战,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蜀国的大业。</p> 《绿山墙的安妮》 <p class="ql-block"> 《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p><p class="ql-block"> 郝娜娜说:“安妮的经历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过的人生过程――成长、求学、恋爱、结婚、生子、工作。在这一意义上说,《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供少男少女们阅读的成长小说,指导我们像安妮那样用热情、纯真、坚韧和坦诚去而对生活中的困苦与磨难。用知识和修养来充实自己,用无尽的想象滋润自己的生活、造就自己的人格,使人生焕发出智能的光辉。”</p> 《红楼梦》之我心中的贾宝玉 <p class="ql-block">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处于荣国府的继承人地位。</p><p class="ql-block"> 贾宝玉喜欢和女孩子们在一起,丫鬟们的真挚纯洁、自由不羁的性格感染着他。他认为茫茫尘世,只有女孩子们的世界是一片净土,但他的父亲总要把他从这片净土中拉走;他的母亲总要来摧残这一片净土;还有他的伯父、哥哥、侄辈之流总要来污秽、践踏这片净土。特别是,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偏偏不许他们爱,把他们拆散;他不愿和薛宝钗结婚,偏偏要他结。最后林黛玉伤心而死,他也万念俱灰出家做了和尚。</p> 《上海的早晨》 <p class="ql-block"> 破晓时分,天色微白,春日的黎明犹有几分寒凉。人们还在熟睡,大地尚未苏醒,仿佛书桌上翻开的《上海的早晨》,静待旭日初升,华光普照。</p><p class="ql-block"> 《上海的早晨》是一部老旧红色经典小说,何慧瑞说“我喜欢老书的味道,单是名字就透着希望,让人心生温暖。”它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各阶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为每一个当下阅读的人宛如开启了一道尘封已久的窗,感受到光明初显时期中国进程的点点滴滴。</p> 陶晓璐眼中的《草房子》 <p class="ql-block">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7年。</p><p class="ql-block"> 《草房子》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江南水乡一个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拼搏的悲怆与优雅,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痛苦的成长历程。</p> 陕子俊与《哈利波特》 <p class="ql-block">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于1997~2007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p> 《太阳鸟与眼镜王蛇》🐍 <p class="ql-block"> 马孜鹏同学用幽默的语言带大家走进了动物的世界,让大家去感触动物界别样的精神境界。他说:“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最爱看沈石溪的作品。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令我感动难忘的是《 太阳鸟与眼镜王蛇》。它是写一群太阳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卵,与 眼镜王蛇搏斗,以卵击石的故事。它之所以让我感动难忘,是因为娇小的太阳鸟战胜了恶魔般的眼镜王蛇 ,取得了胜利。但这个胜利绝不是普通的胜利,而是一种罕见的辉煌。然而这罕见的辉煌是成千上万的太阳鸟用自己的勇敢和生命换来的。”</p> 马艳分享《牛顿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牛顿(1643-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酷爱读书。对奇妙的自然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一生的成就绝不只是传说中他看到苹果掉在地上后创立的“万有引力”学说,他还发现了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发现了形成雨后彩虹的原因,并在数学、天文学、力学等领域都有伟大的发现。他成就巨大,可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p> 老师寄语 <p class="ql-block">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万卷书,好行万里路。书如一泓清泉,洗净因喧嚣而浮躁的灵魂;书如一盏明灯,点亮因繁华而迷茫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捧起一本前人留下的经典,细心拜读,用心品味。</p><p class="ql-block">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正值美好青春,我当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才能无愧于绚烂美丽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交流活动在一首《青春》中圆满结束。活动虽已结束,但我们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正如诗中所写“青春是美好的,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缕书香拌我们前行……</p> 附件:读书笔记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