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与流水

叶建军(乐龄人)

<p class="ql-block">父亲50年代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天底下父母亲的爱是最无私、宽广,就象高山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哺育着我们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40年代末的大学生,参加革命后,长期从事有线广播技术管理工作。母亲早年就读于南通清朝末代状元张骞创办的通州师范,毕业后,18岁就当小学教师,终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都是江苏南通海门人。父母的祖辈是清代从上海崇明岛移民至海门垦荒创业的,然后,一代又一代繁衍至今。据我父亲告诉我,从最初到海门的那一代祖辈算起,到我这一代已是第七代了。我们海门人生存能力很强,勤劳能干,节俭持家。海门这块由长江泥沙冲积而形成的滩涂地,很快就变成如今江海平原上富饶的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 海门人的这种移民精神、创业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我的祖辈和父母这一代人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和学习到了这种精神。我为自己是一个海门人而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身于中农家庭,祖父、曾祖父是乡村教师,祖母、曾祖母都不识字,是典型的自耕农。母亲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祖辈都是清代秀才,书香门第。母亲读小学时曾是祖父的学生,南通师范毕业,做小学教师时又和祖父同过事。祖父很欣赏我的母亲,也许就是他将母亲介绍给父亲认识并支持他们成为一对恋人的。</p> <p class="ql-block">母亲60年代初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年轻时,有文化,多才多艺,人又长得漂亮,追求她的人很多,父亲也是追求者之一。有些追求者各方面条件都比我父亲好,但我母亲最终还是选择了我父亲,母亲认为双方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兴趣爱好相同,情投意合,经常是母亲弹琴,父亲唱歌,两人完全是自由恋爱。解放前,他们都追求进步,热爱共产党,向往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不久,父母亲都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团的干部。1949年5月,父亲大学还未毕业就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参加了常州地委文化服务团。母亲当时在上海县(即现在上海市的浦东新区)筠西小学任教,因工作表现好,被推选为教师代表参加了教师代表大会,还担任了上海县教联会干部,以后又作为上海县的代表参加松江分区的文艺学习班。学习结束后,母亲回到上海县组织教师业余话剧团,并担任副团长之职,演出了《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革命话剧。她还担任腰鼓队队长,用打腰鼓的方式,欢迎解放军,庆祝新中国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时,母亲把自己整月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母亲亲手将三个弟弟送去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鼓励他们走上自己人生的革命道路。当时,母亲在上海私立学校任教,工资收入较高,而父亲只是一名穷大学生,参加革命工作后,实行的是供给制,没有薪酬。他们结婚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家中经济开销全部依靠母亲的工资。</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无锡工作,母亲在上海任教,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让家庭团聚在一起,在组织的关心帮助下,母亲主动放弃高薪的上海工作,调至无锡东林小学任教,工资减少了一半。1954年,父亲的收入改为薪酬制,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有所改善。</p> <p class="ql-block">  1952年8月,我刚出生不久,与母亲、外祖父、外祖母在上海合影,父亲当时在无锡工作。</p> <p class="ql-block">  文革前的十七年,父母亲都是工作狂,对我们三个子女是放羊式管理,好在家中有外祖父母照顾。我从小就被送至市机关幼儿园,上全托,周末才回家。</p><p class="ql-block"> 父亲负责全市有线广播工作,有线广播网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无锡率先在全国实行有线广播有偿使用的收费制,自收自支还略有盈余。这在当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父亲有文化,懂技术,敢担当,肯学习,善创新。他还善于团结人,会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p><p class="ql-block"> 母亲常年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又是班主任,还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她教学有方法,谙熟儿童心理学。她热爱自己的学生,许多调皮后进的学生到了她的班上都会有明显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全家参加父亲单位组织活动,在苏州拙政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身教重于言教。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三个子女从小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还热爱劳动,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主要是买米,买菜,买煤球,提自来水(当时一个家属大院就一个自来水龙头),还会自己动手缝补衣服纽扣和袜子。两位妹妹会洗衣服,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建华擅长烧菜、做饭,建辉擅长做针线活。</p><p class="ql-block"> 母亲掌管家中的经济大权,她较节俭,九十年代末,她身体欠佳后,家中的经济大权就放手让我父亲管,她再也不过问了。我们的家庭男女平等,充满着民主的气氛,家庭有什么重大事宜,父母都要征求我们子女的意见,充分尊重我们的意愿,也不干涉我们自己作出的选择,父母亲仅是参谋而已。</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在家中都是老大,平时孝敬长辈,关爱兄弟。我父亲长期与岳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他对老人尽心地关心照顾,外公、外婆十分喜欢这位女婿,逢人就称道,父亲是一个好女婿。最后两位老人的后事,都是由父亲一手操办。</p><p class="ql-block"> 我的三个舅舅对这个姐夫也特别敬重,他们之间无话不谈,情同手足,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父亲对母亲身辈上来无锡走访的亲戚,无论老小,一概热情接待,这一点,也使父亲在母亲的亲友中获得了一致赞誉。</p><p class="ql-block"> 母亲对父亲家的亲人也是关爱有加。常年都是她主动寄钱给生活在海门乡下的婆婆和父亲的祖母,往往是舅舅们寄给外公外婆的生活费刚收到,转手就寄往海门乡下。因祖父过世早,婆婆在乡下支撑这个家十分不易,母亲对生活在海门乡下的两位长辈特别关心,经常去探望她们,或者派我们在寒暑假去看望和陪伴老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对三个叔叔也很尊重和关心,特别是我的小叔叶蔚章,和母亲这个大嫂特别谈得来。小叔在扬州上大学期间,母亲在经济上也常支持他,他每年寒暑假来我们家,什么家务活都抢着干,小叔为了回报,大学毕业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寄了一部分给我母亲。当小叔文革期间不幸染病时,母亲多次前往探望并在各方面关心帮助他。</p><p class="ql-block"> 母亲和婆婆有聊不完的家常话,晚上两人就睡在一张大床上,亲如母女。母亲在乡下还抢着干家务活,从不闲着。在孝敬老人方面,父母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孝敬长辈,兄妹友爱,互帮互助,彼此谦让。所以我们的家是一个充满着爱心、孝心、和谐、温暖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50年代末,我与两位妹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我们兄妹三人在新开河小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59年,上海大舅舅夫妇来无锡,与我们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父母親下放苏北建湖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我从农场回建湖家中探親,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初,父母親在家中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4年,孙女海燕和外孙沈可相继出生,父母親与第三代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擅长做的家务活是洗衣服、打毛线衣、扎鞋底等,她不擅长烹饪,而我父亲烧得一手好菜,他俩正好互补。但父亲上班时,工作繁忙,难得有空烧菜,只有真正离休后,才有机会一展身手。</p><p class="ql-block"> 我们自己有了小家庭后,周末会带着孩子回家看看,正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一样,妈妈准备了一肚子的唠叨,爸爸烧了一桌好菜。</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事业心都很强,退休后还被返聘继续工作。母亲先是在学校里指导青年教师,做学校的档案工作,后来又在崇安区退休教师协会担任理事,做义工,一直工作至70岁左右。</p><p class="ql-block"> 父亲1989年离休后,先后在四通、正通等多家年轻人创办的公司当顾问,协助工作。母亲不工作以后,又报名参加了市老年大学的古典文学班学习,要上课的日子,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确保准时到校,是一名特别认真的好学生。她后来由于腿脚行走不便,无法外出时,才中断了学习。</p><p class="ql-block"> 父亲完全不工作以后,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他有多个社会活动圈子,如: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校友会,原常州地委文工团的战友联谊会,无锡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合唱团,无锡市老干部的集邮小组,原下放苏北建湖的老同志聚会活动,原无锡市广电局老同事的聚会联谊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他始终是积极分子,是发起、组织、策划、实施者之一,他又出钱又出力,忙得不亦乐乎,在为大家创造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社会公益活动中,他的才华、能力和人格魅力得以充分体现。但他进入80多岁的高龄后,我们就担心他太操劳、太兴奋和激动,身体吃不消。果然有几次,他活动过后回到家里,身体各项指标都出现异常,后来我们子女就尽量劝他逐步减少和淡出这些社会活动,有时我们就轮流陪伴他参加这些活动。应该说父亲的晚年生活过得还是很充实、丰富和幸福的。v</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初,父母親在中桥二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父母親在无锡梅园。</p> <p class="ql-block">  父母親与上海二叔夫妇合影,摄于上海二叔家中。</p> <p class="ql-block">  1992年7月,我40岁生日,全家为我在湖滨饭店庆贺,饭后,父母親即兴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  1995年,父母親赴德国看望攻读博士学位的小女儿叶建辉,在德国街头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98年,親人们为父親庆贺70大寿,摄于湖滨饭店。</p> <p class="ql-block">  1998年,小妹叶建辉回国探親,全家摄于上海华东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之间谈不上相敬如宾,却也是恩爱有加。母亲比父亲要大两岁,刚结婚时,母亲就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照顾父亲。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被批斗、游街、靠边站、停发工资等,母亲并没有埋怨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与父亲鼓励和关怀。文革后期,父亲这批“靠边站”的市级机关干部要被下放苏北农村,母亲毫不犹豫地率全家陪同一起下放苏北。</p><p class="ql-block"> 母亲有病后,父亲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母亲情绪容易激动和生气,父亲就处处谦让她。进入老年以后,俩人几乎是形影不离,相濡以沫,欢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之中。我们的父母和其他长辈都深深地爱着我们。正因为从小就拥有这种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感到害怕、孤独、无助,因为我永远有亲人们作为坚强后盾。同时,我又将这种爱传递给自己周围的人,尤其是一些更需要关爱的人。我特别要感谢和感恩我的父亲母亲。父亲母亲不仅养育了我,更培养了我做人应有的人格和品行,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充满阳光,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是我们人生第一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如今,父亲母亲已先后离我们而去。我们一直深深地怀念他们,我们要学习和继承他们的优良品质,让我们良好的家风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也许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p><p class="ql-block">写于2017年8月25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父母親参加了千位老人游三峡活动,在庐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9年春天,父母親在蠡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9年,父母親摄于无锡梅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