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逐梦5班的亲友团:</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本学期不知不觉地已开学7周啦!还有13个周孩儿们初一就毕业了。本周五最后一节课和孩子们做了一个时间撕纸游戏,让孩子们把初中生活分成6等分,目前我们已经度过了快三分之一了,先让孩子们撕去周末、寒暑假、法定假日,再让孩子们撕去吃饭、睡觉、玩耍的一半时间,再撕去自己可能生病或不太认真学习的时间,最后孩子们拿到手里的真正学习时间就1/6,认真的娃可能有1/6多一点点儿的学习时间!时间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有的孩子越来越优秀,有的孩子可能一直没有进步!都说每个孩子的花期是不一样的,但并不代表着花期不一样就停止对这朵花施肥、浇水或放任不管它。</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份良心工程,所有的老师都是尽心尽力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但前行路上老师们有些无奈和无助,因为有些娃的学习习惯不够良好,品行也需提高。再加上这部分家长对这朵花不管不顾,着实让我们老师们很焦虑。目前已经初一下册了,在所剩余的时间里,请家人们思考一下到底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您给Ta的定位是什么?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我希望家长们也不断学习,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陪同孩子不断进步!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本周在校的学习生活吧!</p><p class="ql-block"> 本周轮到了我们班的卫生班级,孩子们自带劳动工具来到学校打扫卫生。经过上学期的打扫经历,这学期孩子们要娴熟多了!每天早上在7:50之前基本上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特别表扬6组的同学,打扫完教室后马上又去帮助其它组的同学打扫公区!还有的同学来得特别早6:40就到校开始打扫卫生了!还有同学打扫得特别卖力.........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以上就是孩子们上周劳动的表现!只拍到部分孩子的照片!没有拍到每一个孩子,请家人们见谅!</span></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早上很早就出门了,有的孩子可能早餐都没有来得及吃!为了让孩子们有能量更好地学习生活!我联系了家委会为孩子们买一些东西到学校为孩子们补充能量。非常感谢我们家委会常煜豪妈妈和肖雅文妈妈为孩子们买来了很多蛋糕、面包和牛奶!同时特别感谢高晟睿妈妈为班级赞助了几箱牛奶!谢谢🙏你们这群有爱的家人们!</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新校服到了,这群孩子主动去扛那几包又重又沉的校服。为这群有爱的孩子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周二下午,我们几位同学在家长们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十八亩方塘的蔬菜种植活动!这些孩子和家长都是积极主动参加报名的!当然,由于疫情的原因,只有这些名额,还有更多积极的家人和孩子们这次没有参与本次活动,没有关系,期待你们下次再来!在紧张的学习中,劳动也是一种放松!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吧!</p> <p class="ql-block">本周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1.学生着装全套校服(不穿些其他裤子)目的是为了规范孩子们的仪容;</p><p class="ql-block">2.再次麻烦各位家长检查孩子的发型,男生不能留妹妹头,头发不能齐耳!女生前面的刘海不能过眉毛,太长太多请用夹子夹起来!同时女生不能留耳发,学校每天不定期检查同学们的发型!</p><p class="ql-block">3.下个周德育处组织学生会清理青青角盆栽,清理到没有捐盆栽的班级就麻烦补齐再加分。</p><p class="ql-block">4.下个周会对100周年的作品进行评奖,我们班有四位同学参加(李祎乐、潘香晴、吴亭萱、刘小希)请四位同学看老师群里发的要求哦!</p> <p class="ql-block">本周教育心得分享:教育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教师从教近30年,担任过备课组长、班主任、年级主任,至今仍战斗在教学一线 。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父亲,2016年19岁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作为教育者,作为一位父亲,他对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独到的心得。</p><p class="ql-block">不久前在一次家长会上他为家长提了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他强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培养孩子贵在坚持</span></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p><p class="ql-block">如果真的探讨起来,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p><p class="ql-block">坚持在平常中,坚持在每个环节,时时刻刻在坚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p><p class="ql-block">我做过14年高中班主任、2届年级主任,带完13届毕业生,当了19年的爸爸,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来与大家交流一下。</p><p class="ql-block">我提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p><p class="ql-block">向家长提的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家长是个职务,那么这个职务是伴随着孩子出生自动拥有的,不需要别人任命。那么我请问大家第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第一个问题:如果做家长是你的事业,你的这个事业现在走到哪个层次? </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这篇文章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p><p class="ql-block">五个层次</p><p class="ql-block">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p><p class="ql-block">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p><p class="ql-block">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p><p class="ql-block">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p><p class="ql-block">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我想问各位家长,除了愿意为孩子花钱,你还会为孩子花时间吗?你会花时间吗?你还会有更高层面的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思考与孩子同步学习,伴随孩子成长吗?能够始终与孩子成长对话吗?你的思想与孩子成长的步伐合拍吗?我想大部分的家长可能花在物质上多一些,精神层面的要少一些。</p><p class="ql-block">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满怀热情和梦想,是否科学做家长、理性做家长,而不是以“父爱母爱的名义”,在有意无意中伤害我们的孩子,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呢?</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问题: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 </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十把刀</p><p class="ql-block">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p><p class="ql-block">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p><p class="ql-block">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p><p class="ql-block">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p><p class="ql-block">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p><p class="ql-block">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p><p class="ql-block">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p><p class="ql-block">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p><p class="ql-block">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使得孩子缺乏快乐;</p><p class="ql-block">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p><p class="ql-block">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虽然我们付出不图回报。我们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感知我们的爱,不要让爱泛滥,也不要什么都以爱的名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span></p><p class="ql-block">(1)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到高年级,身心的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p><p class="ql-block">(2) 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水平有限、权威下降;</p><p class="ql-block">(3) 相处时间很少,机会减少,缺乏深度的交流;</p><p class="ql-block">(4) 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p><p class="ql-block">但是,不管挑战有多大,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18岁以前你不管,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的孩子发展状况。</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不要只管现在快活,不管孩子,将来烦恼不断,只要孩子过不好,你一辈子就会牵肠挂肚,这就是父母!</p><p class="ql-block">第三个问题:开家长会你提前备课了吗? </p><p class="ql-block">一般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中,有爷爷奶奶参加,也有亲戚代表,妈妈家长多,要特别对当爸爸的能参加家长会点个赞,对夫妻都参加的点个赞。</p><p class="ql-block">家长会就是教育者的大聚会,家长是我们老师对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来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还能指望别人上心?老师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远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家长要提前备好课,至少完成四个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1) 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班主任老师说明情况,请假,日后约请老师单独交流,不要错过时机。 </p><p class="ql-block">(2) 赴会前有机会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老师作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p><p class="ql-block">(3) 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p><p class="ql-block">(4) 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p><p class="ql-block">教师教学负担重,精力有限,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向老师反映和了解孩子表现情况,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给家长的四条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哪些呢?</p><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学生是顶点,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办学的追求点!</p><p class="ql-block">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非议学校的规定要求。这不利于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会让孩子增加抵触情绪、投机心理。如果家长不尊重教师,你的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也好不到哪里,学习效果也不会好。</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我儿子的班主任,第一届当班主任,第一次带特奥班,当时二十多岁,我一直对儿子班主任很客气也很尊重,因为我相信他。我们有的家长朋友瞧不起年轻老师,也不尊重年轻班主任。其实,我们都是从年轻过来的,优秀与年龄不成正比。</p><p class="ql-block">我作为家长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与他的老师密切来往。我知道尊重孩子的老师也是在尊重我自己,同时我在赢得未来。</p><p class="ql-block">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p><p class="ql-block">不过,家长可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我反对家长随意指手画脚。我们和家长是教育的合伙人关系,合伙时间就是孩子在校期间。让懂教育的来从事教育。谁都不应该成为弱势群体,但是谁也不能凌驾为强势群体。</p><p class="ql-block">当然,家长如果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以与学校交流,但在孩子面前一定维护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权威。</p><p class="ql-block">我与我的爱人从有孩子就定了规定:</p><p class="ql-block">(1) 夫妻双方管孩子,只要一个在管,另外一个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准插,不管对错;目的是维护权威;</p><p class="ql-block">(2) 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激烈争吵,有问题私下解决;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p><p class="ql-block">(3) 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议对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顺。既然我们是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p><p class="ql-block">多年来我在孩子面前,既有严父的一面,也有挚友的一面。记得2017年元旦我儿子上大学后回来的当晚,我们父子俩平躺在儿子的床上,两个爷们床头胡侃神聊一两个小时,我谈了四个问题:如何把握大学的学业与创业;成绩与活动;恋爱与成家;出国与考研。</p><p class="ql-block">孩子在成长,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的尺度,理解与尊重的重要。如何与孩子谈话?这里有几个建议:</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抓住把柄谈。</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p><p class="ql-block">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住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其次是集中时间谈。</p><p class="ql-block">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p><p class="ql-block">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p><p class="ql-block">其三是针对问题谈。</p><p class="ql-block">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开花,集中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其他问题时机不成熟则不谈。</p><p class="ql-block">谈的多,面拉得宽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论事,孩子最忌提陈年老帐,与其他孩子攀比,胡乱联系,主观臆断。</p><p class="ql-block">总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发展的机会,孩子才会慢慢理解家长的苦衷,才会慢慢敞开心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做不断学习的家长。</span>家长要研究孩子特点、了解孩子学习阶段的情况,密切专注孩子的变化和需求,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真正扮演好合格的监护人角色。</p><p class="ql-block">我们许多家长朋友,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培养目标是盲目的、教育观念是滞后的、教育方法是随意的、教育知识是贫乏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终生负责。他来自家庭,他成长于家庭,将来他也营造更高水平的家庭。</p><p class="ql-block">所以我的体会是:夫妻关系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大树,是孩子的靠山,没有父母就没有家,更谈不上良好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现在隔代监护多,老人照顾孩子,只能照顾生活;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自己教自己管。</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成为学习型家长,家长的学习行为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学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经常在家里打牌玩麻将,也最好不要整日里高朋满座喝酒闲聊的,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事业要,家庭也要!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不管我们在外面如何轰轰烈烈,最终我们还要回归家庭。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关注他的成长,同样可以作为一项事业!多一个成功的孩子,多一个成功的家庭,成就和谐的社会,不也是在为社会汇集正能量吗?</p><p class="ql-block">谈几句家庭教育的感悟</p><p class="ql-block">1.你可以不优秀,但是你可以表现很积极。</p><p class="ql-block">2.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可以表现得很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3.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现太平庸。</p><p class="ql-block">4.你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积极乐观发奋自强?</p><p class="ql-block">5.你成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学有成就?</p><p class="ql-block">6.你不爱学习瞧不起老师,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识尊重老师?</p><p class="ql-block">7.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p><p class="ql-block">8.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优秀的因子。</p><p class="ql-block">9.每一位失败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潜在的根源。</p><p class="ql-block">10.管教孩子必须父母思想统一立场一致。</p><p class="ql-block">11.关爱孩子必须理性科学让他感知。</p><p class="ql-block">12.教育孩子是一项永不退休的事业。</p><p class="ql-block">家长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说在嘴上想在心上,更要体现在长期行动上。</p> <p class="ql-block">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要孩子进步首先自己先要进步。家长要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助力孩子的成长!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助力孩子们成长的:丽麻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22年3月27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