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着“双减”政策相继出台,“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和作业设计,成为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重要话题。</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作业减负,关键在于课堂提效,“双减”首先是把作业量减下来。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不要把落实教学目标的行为延伸到家庭作业,更不要把查漏补缺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作业上。如果课堂低效,作业就是学业负担;如果课堂高效,作业是锦上添花,作业减负,关键在于课堂提效。比如:每次上单元课文之前我都会关注语文要素,把语文要素融入到每篇课文中去,在课堂中通过课文后面练习以及练习册上的习题突破重难点,这样既减轻了作业的负担,同时孩子学起来也没有那么吃力。</p><p class="ql-block">当前,最好的状态就是学生能喜欢上做一些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成就感。以下是我作业设计的几点做法和感悟:</p><p class="ql-block">1.作业设计多样化·</p><p class="ql-block">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画等多种形形式相结合,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p><p class="ql-block">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有的学生用制作连环画的形式概括故事梗概。这样既能落实“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语文要素,还能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2.作业设计兴趣化</p><p class="ql-block">作业设计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又要努力挖掘教材潜力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3.作业设计层次化</p><p class="ql-block">作业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做出适当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某一层次上的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p><p class="ql-block">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四大名著,作业设计为1.通过歇后语猜名著人物,这样学生有兴趣也愿意完成。2.通过思维导图或者制作手抄报比赛的形式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p> <p class="ql-block">3.作业设计综合化</p><p class="ql-block">(1)课内外联系,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p><p class="ql-block">(2) 校内外沟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p><p class="ql-block">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舐犊之情这一单元:走入文章,感受人物之前的亲情,走出文章,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亲情,作业设计也能成为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方法,如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1.与母亲聊天,记下在聊天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感受母亲的品质;</p><p class="ql-block">2.你们有过鼻子一酸的时候吗?这不是一时的事儿,前后有哪些场景勾起了你的心酸。要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这些场景串联起来,再把让你感受深刻的细节进行描写。</p><p class="ql-block">3.设计认领家庭值日岗,分担家务。</p><p class="ql-block">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的我们精细设计每一项练习,努力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得到学习,得到巩固,增强练习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作业改革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思想,既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