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

姜瑞山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1971年的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全家福:(父母、大哥大嫂小彬、弟弟妹妹、我和爱人及小枫。大姐二姐及二哥未在其中)摄于1980年春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父亲老弟兄仨(中间为我父亲、右为二叔、左为小叔叔)摄于80年春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儿 时 的 记 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姜 瑞 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亲朋好友们你们好!别看我们小时候是农村的,也别看我们当时年纪小,更别看我们穿的邋哩邋遢脏不垃圾,一双稻草编织的大蒲鞋(也叫稻草编织的草窝窝)。我们同样有朝气,像缕缕阳光能穿透苍凉;我们同样有豪气,雄纠纠气昂昂大步走在求知的道路上,去追寻属于我们的点点亮光;我们同样有范,双手插兜,双倍自信,扬在我们这群孩童天真无邪的小脸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快乐的小伙伴们</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4年3月我出生在农村一个农民家庭,应该说近几代都是老农,爷爷奶奶辛苦一辈子,到处买田为儿女(爷爷奶奶生了三男四女七个子女,我父亲在弟兄中为老大)。父亲有文化当过私熟先生,1959年到安徽省来安县工作,母亲不识字,父母亲生我们七个姊妹(我在姊妹中排行为五、弟兄中为三)为把我们姊妹们养大成人辛辛苦苦勤俭持家一生。</p><p class="ql-block">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受过什么苦,但正在长身体时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没有吃,穿的衣服全部来自哥哥们的旧衣服,当时听大人这样说:"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纳纳把老三",大部分衣服补丁靠补丁。很小的时候就在《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渐渐成长起来,可以说是在"一片红"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大人们做的事忙的事只是自己感到新鲜,但不知何意?什么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什么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还有三大:“大跃进、大炼钢铁、大食堂”,等等只听大人们说和唱,当时一点也不理解。小时候也就是从记忆开始到15岁左右,未成人之前一边上学一边劳动(等于半耕半读)还要帮助母亲做做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总有一种好奇心,那真是天真烂漫无邪念,头脑想象力丰富,用现在的话说有梦想,凡大人干的事自已看在眼里,什么农活、家务、杂事都想去试试!现在回想起我所干的农活杂活以及遇到的人和事对我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致后来的路怎么走,怎样与人交往等等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闲着没事就将我小时候做过的一些有趣的真实事回顾一下,与大家交流分享!其实我小时候的经历和故事(除出生在城里的)同龄人都有过或多或少同样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童年生活艰苦,但自由快乐,无忧无虑。农村田地里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只要肯动脑子肯动手,还是可以做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物品。那些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什么时候想起来了,慢慢咀嚼一下,还是有滋有味的。</p><p class="ql-block"> 尽管以下叙述的这些事已时过境迁,物非人去(文中所提到的一些老人和事已不复存在)。但我感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仍然回味无穷。我们做过的这些事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80后)基本没有做过,很多人连名词都叫不上来了。因为现在人的获得感、生活方式、劳作方式、爱好趣味等等都和过去不一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01: 简述家乡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家乡,生我养育我成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我善良勤劳的兄弟,</p><p class="ql-block">有我勤俭持家的姐妹,</p><p class="ql-block">有我千千万万个脚印。</p><p class="ql-block">有亲朋好友们汇集成河的汗水,</p><p class="ql-block">有父辈们留下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在我年幼开始记事起,就认为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财富,我们毫不犹豫的去继承,去享受,继承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享受着“面朝黄土背朝阳”的辛勤耕作。为养家糊口,传宗接代而奋斗终生……这种幼稚的心里实在令人可笑!儿时梦想是天真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我记事时(1958年)为江苏省扬州专区高邮县湖西工委,后改为闵塔区双庙乡(当时叫小乡),地理位置在高邮湖西岸,然后就是初级社高级社直到人民公社。当时是陈桥大队第八生产队姜家庄(地图有记录、目前仍可以在地图上查到);1959年成立金湖县后隶属扬州专区,1966年成立六合专区金湖县归六合专区。1971年划归淮阴专区,(后改为淮阴市,之后又改为淮安市,直至现在)开始仍为陈桥大队;文革中先将陈桥大队改为红河大队(红河大队因与本公社红湖大队有相似音)因而后又改为红卫大队【当时闵桥公社把所有大队改为红字当头,紧随祖国山河"一片红",共18个大队即:红桥大队、红阳大队、红卫大队、红兵大队、红江大队、红群大队、红海大队、红英大队、红湖大队、红花大队丶红英大队丶红升大队、红镇大队、红东大队、红旗大队、红日大队、红光大队、红星大队。实行联产承包时(公社改为镇或乡,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联组)闵桥公社改为闵轿镇,文革产物"一片红"也随之结束,所有大队均又改回原来的老村名】笫八生产队;联产承包后我们大队和生产队改为周桥村第六组;后来撤乡并镇又改为双庙村仍为笫六组至今。家乡的变迁是随形势发展变化而变化,算得上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家乡闵桥公社也几经变化:闵桥曾被分为两个乡镇(闵桥镇和横桥乡)后又合并为闵桥镇,2020年又大合并为塔集镇(闵轿、塔集、夹沟、三个乡镇合并)好几万人口的大镇(略)。</p><p class="ql-block">∴(这一段特指我记事后的变迁)</p><p class="ql-block"><b>农村现状的感叹!</b></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村子渐渐空了,失去了我们小时候的喧嚣声,只剩下了老人和少部分孩子,没有嬉皮笑脸的玩笑妇女,也没有了打情骂俏的男男女女。年轻人都出去当了农民工,有的甚至带去了孩子,而村里的学校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热闹(据我所知,我们县所有村的学校都不复存在了),有的村只剩下了十来名孩子,只好去乡、镇的学校去上学(且孩子很少,有能力的有办法的家庭宽裕的全部进县城学校)。</p><p class="ql-block"> 像父辈那样视土地为生命的老一辈农民已渐渐逝去。土地逐渐集中在少数人(大户包田)手里,城里的一个又一个土豪却租地当起了农民,而那些不想出去却没有继承和掌握传统农业技术的农民,沦落为“现代农业”指挥下的“产业工人”。城里人成了农民,农民成了工人。</p><p class="ql-block">可笑吧。</p><p class="ql-block">故乡还在,村子的魂已渐渐逝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02: 大 食 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件记事就是爷爷肩上扛着我去大食堂吃饭。爷爷经常杠我到食堂吃饭数十次。说起大食堂的事我们同龄人还能知道一点,估计比我们小的人是不知道了,即使知道也是来自书本或其他渠道。我是真正的经历,在我刚记事时家里没有锅(据讲:由于大炼钢铁各家的锅都被搜去炼钢了)也没法做饭。应该是1958年~1959年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都要开个大食堂,我们生产队的食堂开在东丁庄丁广洲和扬善章子舅俩个家里,因为他们两家房子大,院子天井也大,他们一家三案大锅,记得在表叔丁广洲家两口大锅上加了一个禾木板制作的蒸子,锅上加个大蒸子可以煮几十斤大米饭,我表姑和表婶还有几个奶奶们当伙夫,事务长好像是王秀荣(生产队会计兼,当时的队长是王道帮,两人都已亡故),我们全生产队上百口人都在这里吃饭,开始伙食还好,一天三饨饭还有菜,过节时有鱼、肉等。中期一天两饨饭,后期一天三顿粥,开始是干的粥,后来是稀粥,再后来大锅里只有几粒米的粥汤,再往后一天几粒米粥都没法维持了。大人们说: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张老三渡日"一日不如一日",大食堂散伙宣告结束。之后的日子还真的比较难过,国家刚建国时间不长,加之抗美援朝,全国处在百废待兴,加之苏联撤专家卡脖子,又遇三年自然灾害的天灾,老百姓咬着牙硬撑着渡过了艰苦的月岁!(这段历史有很多原因,天灾故然不假,但本人在此不做评论解释)…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03: 放 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牛是件很有意义的农活,7、8岁时放学回到家,看到其他孩子同伴骑在牛身上很好玩,我当时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象小伙伴们一样放放牛骑在牛身上多痛快呀。就在我9岁时到大姐夫家(大姐夫家在安徽省来安县半塔公社庆义大队梧桐生产队)一边上学一边帮大姐姐看看孩子,半年不到姐夫家真的养了一头八角股大水牛,早、中、晚、星期天姐夫就让我放牛。当时牛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不可少缺,每个生产队(大集体时代)都有10头8头牛。记得当时夏秋两季早上一起床就牵着或骑着牛到田埂上或沟潮内放牛,中午放学牵着牛去饮水并下塘洗澡,晚上放学继续放牛,待牛吃饱喝足后送牛去牛汪塘(夏天专门为牛挖的大坑,浠泥浆水将牛赶牵在其中,主要是防蚊、虫、牛猛子叮咬)。放牛很好玩也很有意义,我小时候和我几个小伙伴还有小同学一到星期天就代上自制的长、短木枪一起上山(我姐夫家后面有个山丘叫菱角山,方圆约四、五平方公里)放牛。有小龙(刘金龙,大我两岁属龙所以叫他小龙)、三溜子(管金山,小我一岁)、大力子(姓吴)、小五代子(姓张,他生下时因他高祖在世,所以叫他五代子)、小哨子(姓王)、张三子(张如山、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小名张三子)等七八个小伙伴还有小丫头在小河东路口骑着牛一起上山放牛,骑在牛背上哼着小调唱着歌还在牛身上杂耍翻跟头竖立齐(倒立)。到了山上后就开始玩游戏,山上有一块较大的平地,经常玩的游戏主要有:演老八路、解放军打鬼子消灭敌人的游戏,既没台词也没事先的准备,基本上想到那演到那没有条条框框;最常玩的还有老鹰抓小鸡、踢键子、斗鸡、丟手绢、打皮卡(也叫四角板,用纸叠成方块放在地上两人以上互相打,打翻一个就拿起来归己所有,直至打完为止,之后每人再下一个继续玩)、滚铁环比赛、花连叉(大部分小伙伴都可以连续花几十个,最少也能花十几个,我当时花连叉比较多也标准,因此,曾经被学校推荐参加公社学生运动会)、跳八方格、自编自演小节目、最开心的就是夏天一帮小伙伴们把牛放下水息夏时开始洗澡(游泳)比赛打水仗、栽猛子(潜水)看谁在水里憋气时间长,隔三差五会遇到山下河对面另外一个大队放牛的一群放牛娃子小丫头片子就开始打仗(主要是打嘴仗),有时为了赢取对方喉咙都喊哑了,几天说不岀话,现在想起来真可笑真有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牛背上玩耍、耕田、大塘洗澡、滚铁环、跳绳、老鹰抓小鸡、丟手绢、摸🐠鱼捉蟹、踩车取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小时候的故事:(看露天电影、游泳、踢键子、斗鸡、放风筝、打水漂、钓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04: 放 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八、九岁时我在大姐夫家读小学,当时梧桐生产队因是丘陵地带,生产队方圆很大住有几十户人家,本土人三十几家,部分来自外省特别江苏淮安泗阳人最多,因为那时来安县比淮安泗阳县包括金湖县生活条件要好,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洪泽湖上下游经常淹水,几乎达到十年就有九年涝,农业特别是自然灾害时很不景气,好多人家全家搬到来安、天长(当时的炳辉县)居住,休养生息。这个生产队因土地多居住又分散,农户家养猪较多没有猪圈且大部分散养,对生产队大集体:田园影响较大常常发生猪糟蹋粮食的事件,队里干部因此和农户家径常发生口角和纠纷,有时吵架达到顶峰不可开交!队长倪长友(已故)经常为此搞得头疼,想了一个办法和队干部研究决定:生产队出工分安排一个放猪的,就这样梧桐队就有了一个猪倌(社员称猪司令)吴士军他大我8岁,每天一早他从上营子庄到下营子庄再到小河东庄等单庄一一将各家大、中猪收拢集合一群猪约100多头赶往菱角山方向和河道放养,他连续干了近三年,猪经他训练很听话,他一声喊猪就开始集中排队走到各家猪自动回家。吴士军三年的猪倌干的很漂亮,队干部和社员们对他评价很高都为他竖起大姆指!他三年拿了生产队大劳力的工分,每天三饨饭都在社员家派饭,一家一天挨着吃。文革前期他已超18岁那年冬天他报名参了军。就此队长倪长友也因"四清运动"有问题,生产队开始乱套,也不派猪倌了,各家猪自己负责圈养。就在这时我姐夫家和二姨家养了大小20多头猪,经常让我抽空放养,我就一边上学一边放猪,大约有两个多月到了插秧的季节一个星期天我早上起来后吃了早饭就将猪赶上菱角山下河滩寻食吃,由于我贪玩和几个小伙伴们打扑克牌玩了一上午,那时候年小幼稚玩起来却忘了猪倌的职责,等回过神来准备赶猪回家吃中饭数了数猪少了,二姨家的老k猪和三头小猪不见了,到处找不到吓的我不敢回家,再加上大姐夫说了一句"猪要是找不到,姨娘不会绕了你,赶快去找",我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猪的影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走为上策,我打赤脚从庆义大队出发,在我的印象中老家在东面就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一路向东走汊涧跑到炳辉(今天长,那时走路的人很多,汽车很少,有钱坐车的人也很少)天色已晚身上无钱什么也没有,这时走到一家澡堂,这个老板还好,收留了我并给我吃了面条,之后让我在澡堂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谢了老板就走到汽车站看到去铜城的汽车,可我没钱买票,但我爬上了汽车,还好収票员也没有管我,就这样我无票乘车到了铜城(当时的金湖可能还没有通汽车,我也不知道金湖就是我的家乡县,只知闵桥是我家乡公社),下车后直向东往家的方向走,中午时分走到铜城东三、四里路肚子饿的走不动了,这时想起铜城东曾经二姨娘代我走过这里,有个堂房大舅李连阳(已故)家,想着想着已经走到大舅家,大舅妈接待了我问清原由弄饭给我吃,让我洗澡换身衣服(表弟李德华的衣服,他小我2一3岁),休息一下午,吃了晚饭继续睡,第二天一早大舅让我吃早饭送我从四里岔、周家饭店、高庙、卞塘直到西河口中义渡船上大舅返回,过了中义渡上湖岸后从闵桥街跑到傍晚时分我到家了!妈妈邻居们都在秧田插秧,我看到妈妈后高兴的都哭了……!第二天下午父亲也从安徽(父亲当时在来安工作)为了找我回到家中!(我离开后,姨妈、姨夫、姐姐、姐夫发动很多邻居帮助找我的细节…略!)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当猪倌放猪🐷 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05: 掅旱草(打秧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掅旱草这是我们老家大人孩子都这样叫不知对否?官方叫法打秧草。我还是用家乡土话掅旱草吧!掅旱草这在我记事时也就是50年代未到60年代中期,当时的大集体生产队在栽秧(插秧)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很重要的农活,因那个时候没有化肥、复合肥使用,生产队完全靠自作农家肥以及农户家提供的猪脚粪和茅池中大粪等。那么就在春夏之交时组织部分社员岀外掅旱草。我们家没有大劳力(因父亲以及两个哥哥都在安徽工作),小姐姐和我以及小姊妹几个跟着母亲在家,我是一边上学一边常和大我四岁的姐姐出外掅旱草。每月大约4一5次外出掅旱草,早上起来很早吃了早饭代上干粮拿上花篮、扁担、绳子、小镰刀等到生产队公场南边的河边和其他社员一起乘船,船沿着大港河、叶家渡、庙沟大闸岀内河到高邮湖再向东直到东至尖湖滩,(来回路程约有40公里左右行约3一4个小时)。在船上一些老人我们当时认为他们是老人,实际他们也就40岁出头50岁不到的年岭,有我堂房二叔姜筠节(已故)负责掌舵、老师熟先生张进山(已故)在船的前面摇锏,他一边弄船保持船的前行速度,一边给船上社员们讲故事,《扬家将》、《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充军》以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英雄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留存在我心田至今不忘。可以说在掅旱草的船上真是谈笑风生,可谓一路风景一路歌!待船停舶后大家一起下船开始一天的掅旱草劳作。真正的劳力一天可掅旱草一百多斤甚至有的大劳力可达二百多斤,而我和姐姐俩人也掅不过人家一个人最多百拾斤,各人旱草是以斤重记工分的。坐船掅旱草也有危险,当时听说不少地方发生过沉船翻船死人的事故。我也遇到过一次危险,有一次在闵桥和夹沟荡搭界的地方旱草重量那天超额度装船,当船行至东华垻外离闸门不到500米处,外湖有风浪水深再加有个小伙在船上跳了一下,顿时船浸漫进水说时慢那时快眼看船要发生沉没的可能,这时只见我二叔急中生智大喊了一声:"会水的赶快跳下水",这时只见小兔子、大俞、张保、大扬等扑通扑通几个大小伙子统统跳下水,减轻了船的重量避免了船浸沉的危险,保住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这一天确实使坐在船上男女老少也包括我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为此我二叔关键时刻的举动在本大队和其他大队乃至闵桥公社传为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旱草(春夏之交时的嫩草和无毒的草本植物)掅回来后可直接洒在秧田深翻后作为肥料。大部分旱草掅回来是直接泡在草粪塘里沤一下发酵,待栽秧时下地作为肥料,以弥补农家肥的不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打弹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农舍(草房)</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6: 铲 草 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春未初夏早上起床后上学前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挑着畚箕带上大锹到田埂上铲一至两担草皮挑回家放在猪圈栏栅里让猪踩踏发酵成猪粪草肥,这种肥料是农家之宝。那时我个不高劲也不大,铲草皮是要用劲的,要用大铁锹在田埂上向下1一2公分左右往前推铲,开始我也不会,学了好几次才成功铲回能用的草皮。草皮和掅旱草差不多,只不过用途有区别,旱草一般是生产队统一组织社员外出到湖滩去掅回来,放在草粪塘沤沤发酵后用在生产队地里或直接撒在秧田里做肥料;草皮一般都是各家自已铲回来放在猪圈内发酵自已家有使用权,自留地和菜地用不完才交给生产队换工分。那个时候肥料完全靠农家肥,从不使用化肥(社员们也买不起化肥,记得那时化肥很少见到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7: 拾 荜 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年父亲代我和大我四岁的姐姐在家还有小弟弟度日如年。当时母亲因黄老病全身浮肿(实际就是营养不足贫血)被公社安排到胡桥石榴奄养老院休养(当时我哥哥大队会计被调到养老院当会计兼任事务长)。家里没有粮食经常几天不见米和面,全靠野菜、胡萝卜樱、榆树叶(皮)等、凡能充饥的野菜都吃过。后来父亲发现其他小孩拾荜荠(荜荠是野生马蹄<马蹄也叫荸荠>我们土话也叫小葡荠)也就让我和姐姐去田里拾,拾回来的荜荠父亲用石磨子磨成粉,粉和菜一起煮着吃,粉渣也可以吃,就这样我们闯过了难关保住了性命,三个月后母亲病愈回到家中,没多长时间父亲和哥哥被舅舅安排到来安县水产养殖场工作。此后的日子也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8: 崴 旱 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旱丝是湖、河、沟里长的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夏天飘在水面上,圆圆的叶子有一根细经通根(叶子直径约有10公分大小不等,和现在我们在公园看到的观赏睡莲叶子大小差不多),根系很发达粗壮长而坚韧,有的根能有多条长在一块1一2米长长在於泥中,是一种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冬天至初春水面上什么也看不到。春未夏初才冒出水面。6、70年代我们这里的农村人到初春时会到河湖里崴旱丝根给猪当饲料,因为这个时节正值青黄不接,猪草也打不到。我曾有三次和姐姐同本队其他哥、姐们一起到黄桥外圩芦柴滩湖里崴过旱丝。初春天气还很冷,尽管不是零下但脱掉棉裤爬到齐腰深的水里确实冷到心,有时还冻的发抖,冻的嘴乌鼻黑说不出话来。冷是冷崴到旱丝后収获一担旱丝往家挑时还是很高兴的。那个时候人吃的口粮都不够,猪子只能靠野菜以及其他干叶饲料,初春青黄不接时崴旱丝就是为了弥补猪饲料的不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9: 栽 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栽秧(插秧)是我们家乡农村最常见不过的农活,12、3岁时家里劳力少,就靠母亲和姐姐两人劳动挣工分,每年到年终分红,我家是生产队倒挂户之一,是要父亲拿钱交到生产队后才能分回口粮。我是一边上学一边劳动,节假日、忙、寒假我都正常参加生产队劳动,农忙时插过秧。记得有一次下雨栽秧我身上罩个大雨棚,人小雨棚大,大人都看不到我了,我还是很认真把一趟秧栽到头了,上了田埂后我母亲看我从头到脚都是泥浆,抱着我伤心的哭了,队长看后也说了一句:"瑞三以后不要再栽秧了,从现在开始和其他几个小伙一起去割牛草吧",一生中就栽过这次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锄秧草、推耙子(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栽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0: 割 牛 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8年夏秋季节生产队安排我们四个小伙子(小兔子<大我三岁姜环>、大杨<大我两岁杨中明>、张飞<与我同岁张会明>)负责割牛草和晚上看公场(我本人主要利用节假日还有晚上时间)。当时大集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7至8头牛,牛在当时来说是生产队主要生产资料,重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主要生产力之一,看生产队行与不行牛是重中之重。夏、秋两季牛由生产队集体伺养,冬、春两季交由有能力的农户饲养。我们四个小伙一条船每天早上社员们上工我们出发,四个人轮流撑船,我们割牛草到过很多地方,最远到庙子沟、养殖场、西河口柴滩、黑泥湾大港、枣树坝、塔集中桥、夹沟三柳、"五七"站药王庙等地的沟沟坎坎和大垄沟,我们割的牛草最好最嫩,每天都超额完成生产队规定的牛草数质量,用牛的人和养牛的农户都比较满意,经常在队长会计面前表扬称赞我们,生产队给我们在同等人中记最高工分。牛草割回队里先喂牛,到晚上将牛下牛汪塘,一天任务算完成。早上由用牛的人将牛拉到河边洗干净再去耕田耙田。我们四个人除白天割牛草晚上还负责看公场巡逻打更,原来生产队公场上经常少东西,自我们接手后什么东西也没有丢过,四个人夜里轮流值班巡逻责任心很强。多次得到社员们和队干部表扬,每天在工分中加夜班工分3分,基本上快赶上中等偏上的劳力了,这在当时的我是非常高兴的,感到自己能帮家里做点贡献了,能帮母亲减轻点压力和负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1: 挑把、挑肥、挑猪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挑把</b></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还没有扁担高,放假时参加劳动,水稻割下后放在田里一堆一堆的,需要人用肩膀挑到公场上,我尽管岁数不大个头不高我也代着扁担和一付担绳去挑稻把,和大小劳力们一路来一路去,打着号子挑起一担把硬着头皮不憩脚一口气挑上公场。每一天坚持挑10一16趟,只能拿大人的70%工分。晚上还要放场起场不到10一11点不得收工。这样的农活我干过两个秋天,之后再也没有接触过或见过。现在根本不可能再见到这样的农活了,因为现在都是收割机,再也不需要人去肩挑上公场了。但那个时候人很有集体荣誉感,再苦再累没有人说不行,没有人打退堂鼓,没有人骂爹叫娘,那个年代人真的很纯洁,奉献精神很强。晚上不要工分几个人组织一起去干活去挑肥,学雷锋做好事当"无名英雄",队长经常发现草粪晚上被挑空了,田里本没有肥和草粪,第二天早上却发现田里上上了肥,秧田里有了草粪。在毛泽东时代人就是这样不要工分不要名利什么也不图去做好事当"无名英雄"。这样的事我虽年龄小个头不高但也积极参加过几次,自感无尚荣光!当时确有很多年轻人自觉自愿争着去干一些好人好事,干一些对集体有利的事,这就是都个时候涌现出的一代年轻人,是毛泽东时代的年青年人。这代人就是现在讲的50、60后,做好人好事当"无名英雄"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挑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挑肥也和挑把一样,但挑肥不可以当无名英雄,因为挑肥是要在农户各家的猪圈和粪塘去挑,挑各家肥料是要数担数记工分的。挑肥我也挑过几次,队里每半月或一个月到各户收集农家肥一次(主要是猪圈塘和各家茅池缸的粪便),那个时候主要靠组织劳力去各家挑,都是自然肥直接挑下田。可见都个时候农作物很少有虫灾,很少缺肥,但那个时候麦子和水稻产量很低,长势最好的最多也就200来斤,(傍白:不象现在水稻产量怎么高,高产水稻要感谢袁隆平院士,是他为人类粮食特别是水稻创造了奇迹,全世界都感谢他解决了人吃饭这个大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人们的粮食每年都不够吃。</p><p class="ql-block"><b> 挑猪菜(打猪草 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2: 学搓绳、学木工、瓦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打篱笆需要用绳,每年都请我大爹爹(堂房大爷爷姜志龙,和我一个高祖,已故)帮忙搓绳子家用。当时我是看在眼里,因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在外面工作,家中就我大了尽管母亲没有让我学搓绳,但我要试试,大爹爹从准备草到搓绳整个流程我都心中有数了。搓绳的草需要糯稻草并用木制锒头反复捶打之后才能搓绳。后来大爹爹就手把手教我,很快我就开始自己搓绳了,开始搓的绳粗细不一,搓了几次我就很快掌握了搓绳的技巧,搓的绳很漂亮既快又有质量,且每晚放学回来最多时能搓一百托左右约有70到80米,很快解决了母亲打篱笆及家用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学木工、瓦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处于好奇心,因我大爹爹木工活也做的不错,他在生产队人称他"八脚毛"(八脚毛是农村人对那些能工巧匠的尊称。能工巧匠:在农村就是什么活计他都能弄两下、什么事经他手就可以由不行到行、由坏变好),确实我大爹爹也是个茅匠(茅匠:现在已消声灭迹了,5、60年代农村房屋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茅草房,砖墙瓦房很少见),每到秋、冬季他都带上几个人外岀给农家搭建住房。木工他也会一点,什么农具安装诸如安个锹把、叉把、俢理犁、耙、做个小板凳等等他都能捣鼓两下。他做木工活时我常常去看看,在他的带动下我也准备了一些木工工具,跟着学起木匠活,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在家里学做锅盖、广播喇叭盒、小板凳、绳床子等,瞎捣鼓了一阵子长进不大。</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迷上了瓦工,看瓦匠上墙彻墙很有创意,自己也想尝试尝试,在我堂哥的带动下我还真的拿过瓦刀彻过墙,时间很短就放弃了。原因是我父亲不让我学瓦木工,父亲说:"虽说荒田饿不死手艺人,学好手艺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学得手艺,也不是个个学手艺都可以成才、都可以成为大师傅、都可以走遍天下的"。实际情况是父亲看我岁数小,个头又不高,身体单薄也不是很壮实,担心搅拌操不了水泥砂浆拎不动砂浆桶。舍不得我去学手艺而放弃学业,更怕伤了我身体,尽管当时学习也是跑着玩,但不管怎样也得初中毕业才可以考虑学其他行业。</p><p class="ql-block"> 瓦、木工实际也是眼目见识、重点是心有灵犀,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靠人的头脑和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3: 打 蝗 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1969年春末初夏时节闵桥公社要求各大队派人去外圩打蝗虫,每个大队都有任务,因为闵桥三面环湖外滩多而长,打"蝗"任务重。当时正值蝗虫繁殖期,为了不让蝗虫泛滥成灾,必须在幼蝗岀壳前把它消灭在萌芽壮态,消灭在摇篮之中。当时我也被生产队安排参加大队的打"蝗"队伍中,记得当时大队有一队的闵向民、九队的大王(好象叫王有民)还有两三个姓名记不清楚了。我们每天一早赶到大队安排的红海大队一家潘姓农户家(潘家住地红海、红湖、红升三个大队交界处,翻过东大圩就是我们打蝗虫地点,现朱桥小圩北面草滩,约有2平方公里),每人每天自带半斤米口粮,二分钱莱金交给农户家搭伙代饭。拿上六六粉喷雾器和自已制作的剩蝗虫的溶器(各人剩蝗虫溶器不一样,五花八门。我是用家中上年老瓠子很大,长约80公分直径有10公分,我在上口打了一个可以开关的盖子作为溶器)直奔小圩外滩开始一天的打"蝗"任务。正常每天打六六粉喷雾器两个小时左右,之后就开始捕捉蝗幼虫,每逮一百个幼虫可得两个工分。我最多一天捉逮过1000多只幼蝗,创造过一天逮蝗虫最多的记录,当时还受过大队代队的干部表扬并且奖励我10个工分。当然另外拿的工分也多。中午饭到潘姓农户家吃,这户人家特别好,每天中午尽管我们只有半斤米二分钱菜金,但人家除了把饭给我们做好,还每天都有炒菜(炒韮菜或炒青菜及其它菜),15天中潘家还给我们吃过一次鱼,杀过一次公鸡。可见我们的农民真纯朴善良,不图利什么也不图就图农民对人真诚的人品,这件事对我教育启发很深,以至后来直至今天都让我认识到农民的纯朴真情,让我永远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高邮湖畔一叶小舟(湖水下面原来是草滩一片,曾经我在此掅过旱草、拾过猪粪、打过蝗虫)</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拾粪</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4: 拾 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拾粪也叫捡粪。这对于60年代以前出生在农村的那一代人来讲,那是永远都抹不掉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农民种田人的眼中,粪就是金疙瘩。越是奇臭无比的粪越是植物的上等的农家肥。在没有化肥的年代里,农村人还会把家里养的猪、狗、鸡、鸭的粪便,其中也包括人的粪便,都积攒起来用做农作物的上等肥料。俗话说:“没有粪便臭,哪来的五谷香”,“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民们懂得这个理。捡粪,是农村人勤俭持家美德,积肥多打粮多,是农民居家过日子的首要条件。人们也常常用来教育孩子们:“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勤快呀!”粪肥积攒多的人家肯定能吃苦,肯定会过子,这样的人和人家在农村是会受到尊重和羡慕的。</p><p class="ql-block">  “讲故事离不开一家子,捡粪离不开粪勺子,粪箕子和粪勺子就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伙伴。</p><p class="ql-block"> 捡粪是个起早的活,多数是上年纪男性的事,主要是这些人相对觉少,早晨起来就围着庄(村)头,田埂公场周围转悠转悠,活动活动身子骨,背上粪筐子或畚箕担子顺便拾担粪,是一举两得的事。有男孩子的家庭也会让男孩子早晨起来先去拾粪,再回来吃早饭,上学或者出工劳动。</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拾过粪。好象是初冬时节每遇星期天我的堂哥小兔子(姓名:姜环大我三岁)就约我与他一起外岀拾粪,因为拾粪这项农活不需要队里安排,也很自由,拾多少就按斤重拿工分,不需要自报评公分,同时人也可以自由安排,想去哪里就往哪里去,想什么时候回来都很随意。一般情况下都是我堂哥姜环一大早来叫我,挑上畚箕担子代粪勺子还要代上干粮就出发了。我和他跑过很多地方,最远走20多里路到闵桥东至尖外滩、夹沟荡陈家大圩、西河口南外滩、黄桥芦柴滩等地。因为拾粪必须到滩上,那里靠近外圩的农户将猪散放养在草滩上,每天定时喂养一次,大部分猪仔完全靠它自身寻食添饱肚子,因为草滩上是个天然大饲料场,这里有各种野菜,冬天草滩上有很多菜的根系供猪觅食。我所知道的野菜根就有兔精苗根、莎莨根(莎莨和荜荠差不多,但莎莨只能猪吃)七七菜根、芦柴根、老菱角、旱丝根等等,总之广阔的草滩上猪的食物很多。所以我们拾粪必须要到有散养猪的这些地方才能拾到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农村看电影露天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5: 看 电 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晚上看露天电影,电影场里特别热闹,吃过晚饭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家里铁将军把门,电影场里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有的爬在树上,有的坐在墙头上,有的跑到影幕背面看,场面十分壮观,那时一听说哪里晚上放电影,消息不胫而走,不论天热还是天冷,方圆十里八乡都赶来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能看场电影那真是不容易啊!个把月能看场电影真是愉悦的幸事,那个时候我的同龄人应该说大多数人都有看电影的奢望,对看电影是情有独钟。在农村有时为了看场电影来回要跑十多公里路程,可谓是:"翻山越岭、爬山涉水(我上小学时曾在安徽来安县半塔公社玉明庆义小学,因父亲在来安工作,那里有山属丘陵地带,大姐家住在梧桐小河东,出门不远就要涉水过河)、东奔西跑、`南征北战',"这样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确实如此。只要听说某个大队或某个街上今晚有电影,不管什么电影不管是否看过,有的电影甚至看过多遍,我常和我的小伙伴们还有小同学们大哥大姐们阿姨婶婶们晚饭一吃立即起身长途跋涉去别的大队看电影,有时2一3里路、有时10多里路。像故事片《雷锋》、《南征北战》、《小兵张嘎》、《鸡毛信》、《南京路上好八连》、《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影片特别是打仗打鬼子影片看了多次,对片中台词当时真的能倒背如流。</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后来常去爸爸工作的县城,看电影都在电影院看,陆续有许多优秀的电影优秀的演员登上银幕…都成了每个年轻人膜拜的偶像,但味比较起来,还是童年的有味一一纯真快乐,同时也是童年重要的精神食粮,为我们后来的成长注入了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一部电影,一次震撼,一本胶片, 一串记忆, 一个人物, 一段历程, 特殊的记忆,生活的写照,那些年电影的魅力, 是那些岁月无痕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我童年少年的时候农村文化生活枯燥,能看场电影就觉得是最有意义最有趣的事,内心感觉是种慕大的荣幸。在我的记忆中就连收音机都很少人家有,也可以说有地位有钱的人才能买个收音机,当时这些文化产品以及设备属于奢侈品,也很少见到。电视更是想都没有想过,那个时候能知道有电视的或者说电视"长"什么样的估计人数不多,即使知道有电视也不可能知道电视现如今能如此神奇,还有彩电,还怎么大屏幕,还能直播,且家家有甚至几台,坐在家里全知国家大事。现在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是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因为那个年代人们的梦想、幸福指数、向往的幸福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更多文化奢求还没有那么多,能看场电影或宣传队演出个小节目什么的也就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栽秧 童年看电影的喜悦 煤油灯 罩子灯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71年初夏于闵桥公社当通信员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71年夏和表弟李平在来安县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6: 文 娱 宣 传 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每个大队都会在秋未冬初组织成立一支小型的毛泽东思想文娱宣传队,我在68年至70年也被吸收进入大队宣传队。当时文娱队有近20人(李顺华队长、欣立余、闵永华、王桂英<知青>曹国兰、芦文香、扬友富、闵向英、闵正富<已故>、葛茂荣、陆义华<已故>、欣灼桂<已故>、徐金海、闵汉东(在宣传队我和闵汉东是最要好的朋友,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朱月琴、周金美、华洪英、丁广英等还有几个名子想不起来了),主要演一些小节目,如快板、对口词、三句半、天津快板;还表演一些自编本大队的好人好事节目。本大队文娱队在队长李顺华副队长欣立余领导下还连续三年排了八大样板戏中的三部大戏,有淮剧《白毛女》、扬剧《红灯记》、淮剧《红色娘子军》,我在其中没有演过什么大角色,只是小配角跑跑龙套而已。正常排练小节目我还承担的角色不少,每月在各生产队轮流演岀,社员群众看戏看节目积极性很高,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一年也就看一到两场电影,且每次跑很远的地方去看,文化生活很楛橾。大队文艺宣传队尽管演出水平一般,但都是自编自演的,接地气的,节目都是反映本大队的好人好事和一些喜闻乐见的小节目,所以不论演岀节目什么水平,大多生产队也没有舞台都有人去看去鼓掌。</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基本上以唱红歌,以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编成节目向群众进行宣传。每年春节前后宣传队总是敲锣打鼓代着县和公社下发的《光荣人家》条幅慰问军、烈属和大、小队干部还有有贡献的社员。那个年代春节期间宣传队能到谁家门上慰问那真是脸上有光,感到荣耀!</p><p class="ql-block"> 在宣传队期间我还学会了拉二胡。说起拉二胡我真是用了点苦功,那时大队宣传队只有两把二胡且是私人的(欣灼桂〈已故〉、欣立余二人是宣传队主要拉二胡的台柱子,他们自带二胡),文娱队主要乐器就是二胡,想学没有二胡,私人材产不敢多借,我对拉二胡又非常感兴趣。没有钱买我就动起脑筋自己制作,找我要好的小伙伴大杨(杨中明会点木匠活)说明了要自己动手造二胡的事,他也很感兴趣,七手八脚就到处寻找造二胡的材料,开始用毛竹筒子作为二胡主体,杆子选用桑树,当时没有蛇皮就钓了一条大黑鱼将皮扒下蒙在竹筒上并用鸡蛋清在皮上擦一下,蒙好后买上胡弦跟我们生产队一个大姐姐要了长发做功子,拉起来效果还真行,但音质还是不好和买的二胡比,只能凑合拉拉,凡正刚学也无所谓音调准不准。后来大杨还真给我做一把象样的二胡,他专门找了檀木作为二胡主体(六片、六角形)和杆子,又抓一条大蛇(巨鱼翁:名称可能有误、我们那里就怎么叫,无毒,实际是条小蟒蛇)剥皮蒙二胡,这把二胡后来得到宣传队两个拉胡琴的师傅肯定。非常高兴我在学二胡中先后和大杨共制造了三把二胡,可以说真象模象样。当时一般歌曲,扬、淮剧都能拉,但也只是拉拉玩玩而已,纯粹是自娱自乐上不了大雅之堂,因此没有再向下再发展。原因是不懂乐谱不识谱,只能听会歌曲和调子后自己才能拉拉。所以就半途而废,就止搁下了…</p><p class="ql-block"> 69年初夏我还被公社文化站站长姜燕看上,记得一天我正在秧田锄草突然我小叔叔姜筠修(已故,当时生产队队长)喊我到大埂上说:“公社文化站有人找你,现在你就去大队"。很快我就跑到大队部(大队部当时在欣家沟头的欣家祠堂)见到文化站的站长姜燕,他说:"我们公社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现征求你意见调你去,你愿意吗?"我当即表态愿意。当时他跟大队支书欣炳儒(已故)说了这件事并给了公社开的选调人选介绍信。大队表示支持并同意放人。就这样我又到了公社宣传队,我报到时宣传队已有20多人,其中本地有十多个,南京知青较多。参加排练了京剧《红灯记》仍然是跑龙套小角色,还参演京剧《沙家浜》片段"十八棵青松"等。在公社宣传队几个月我被公社书记谢以芝、组织干事闵万福(己故)看上,70年底我被安排到公社当通信员干了近两年直到72年12月参军入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表演唱:《支农路上》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样板戏:《白毛女》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红灯记》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红色娘子军》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以下这段话作为我故事的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是由贫困向小康,经历科技进步最快、社会变化最大、生活方式变化最显著的一代人。我们曾面朝黄土、背靠皇天,受过劳苦、挨过饥饿,经过彷徨、有过失望,作过美梦、有过理想。儿时有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西装革履”的期盼。青春时实现了参军报国穿军装当了兵,戍守边关作贡献的夙愿。中年时也享受到了呼呼机、模拟手机、数字手机、智能手机、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智能电视由小到大、几代电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十年间,入地(地铁)上天(飞机),超越了历代帝王的待遇;隐身(网络)亮像(视频),集结了千古神仙圣贤的智商!从当年骑自行车出门的美感,到如今驾驶汽车、乘坐飞机出行的平常;从漂洋过海的环球旅行,到旷世缥缈的虚无网游。我们这一辈,人生经历跨越了几千年、生活品质超过了无数代!而如今,从童音朗朗到了白发苍苍,从推铁环、斗斗鸡、跳皮筋到坐高铁游遍祖国秀美山川。我们渐渐步入老年,我们将走向永恒!但是,我们值了,我们该知足了!我们这一辈,没有经历兵荒马乱的战争、流离颠沛的逃亡、国破家亡的痛泣、妻离子散的悲伤!国有不平,我们基本生活无忧!世有不公,我们依然逍遥自由!虽也辛劳,却是为了儿孙!虽有苦衷,总还对得起人生!虽经磨难却能劫后余生!我们要放飞梦想,抚平心情,笑看世界,乐对人生!特别是,我们还搭上了科技发展的末班车:我们聊微信,健康快乐每一天;我们搞网购,新奇物品送身边;我们打滴滴,专车接送自动付;我们搞团购,吃住打折很随便;我们常聚会,战友朋友乐翻天!知足吧,知足就常乐!知足吧,知足就幸福!知足吧,知足就能活好每一天!保住好身体,爱护好自己,健康、快乐、幸福永远伴随你!诸位,我们是活的最值得的一代人,六七十岁,似乎经历了六七千年。看到过原始社会的痕迹,经历过封建残余的侵袭,干的是伟大的社会主义。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困难时期,成长在文革时期,学习在拨乱时期,工作在改革时期,养老在追梦时期!值!很值!决心永远跟党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生感悟:</b></p><p class="ql-block">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光亮可以来自太阳,也可以来自心灵,心怀一份纯洁,心中有暖,泪中有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没有什么跨不去的坎,朝前看,别怕,一切都会变好。所有的烦恼,都有解药。能解忧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人生匆匆,岁月可贵,只要心中有诗意,何惧时光催人老。愿我们都能笑看烦恼,从容前行。我悟出的道理就是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事,有的干的很好干出名堂,成就一生,光宗耀祖。有的在干中总是遇到沟沟坎坎,干不岀成绩甚至一事无成。我愿所有人首先战胜自己,不论成功与否都要从容淡定当个乐观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战友聂杭军主席评赞👍</b></p><p class="ql-block"> 幸福且略带辛酸的故事,让人感动,亦让人回味和神往。虽然我们都是临近70的人了,但儿时懵懂的回忆则始终是那么的清晰、甜蜜,似乎没有蒙上一丝尘埃。你能把这些记录下来,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战友吉文艺评赞:</b></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记忆,虽苦还幸福。你的回忆给我带来滿滿幸福,放牛、打秧草、滚铁环……那是我们主要的游戏。为你的美篇点大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战友徐家明评赞!</b></p><p class="ql-block"> 细细品读完瑞山同志,儿时回忆点点滴滴,我深有同感,那亇年代我们,既有童年快乐,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我们所经历的太多……。我为你的美篇点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许在喜评赞:</b></p><p class="ql-block"> 拜读《儿时的记忆》,这是华夏大地一代人的记忆,亲切质朴伴着艰辛快乐,细腻柔软透着神童灵气。自然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一件件一桩桩在脑海里浮现,一点点一滴滴在血液里流淌,件件桩桩点点滴滴虽苦却甜,苦得铭记心窝,甜得不舍呑下……盛赞作者童心童趣盎然,更赞首长银发笔耕不辍,还颂时代变迁锦绣年华,合唱人生如梦醉春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军区教导大队军官队队长支雄彦评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拜读《儿时的回忆》美文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 今晨,拜读姜瑞山首长《儿时的记忆》文章,主题深刻,感悟独特。童年的记忆令人难忘、让人留恋,但已迈入暮年的我们有了对人生多角度、深层次的感悟,便觉童年只是无忧无虑,而现在却充满着笑声与泪水,充满着奋斗,因此从两者对比中突出了奋斗的生活足迹。</p><p class="ql-block"> 本文构思巧妙,内涵深刻。表面看来,作者是用纪实的写作手法抒写了童年的记忆,细细品味则是用赤诚的情感表达了对一代人、一个时代变迁的抒怀情歌。</p><p class="ql-block"> 倍受《儿时的回忆》美文启迪,童年——比什么都欢乐,比什么都美妙。但在童年里,也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有喜,有怒,有哀,有乐。就由于这些,使我们非常怀念童年,就让童年的记忆始终牢牢地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吧!</p><p class="ql-block"> 我为姜瑞山首长《儿时的记忆》大作真诚的点赞!👍 👍 👍 </p><p class="ql-block"> 2022.3.29于兰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连喜大校评赞:</b></p><p class="ql-block"> 苦涩与甜蜜交织的儿时回忆,既是人生经历的清点与思考,又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与再现,为瑞山战友朴实、细腻而又极富情感的忆文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连喜原师医院军医后为为军区总院主任医师。现代诗人多篇作品岀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战友曹仁信评赞:</b></p><p class="ql-block"> 这是ー篇不得不读的纪实文章,这是华夏大地一代人的记忆。《儿时的记忆》亲切质朴伴着艰辛与快乐,细腻柔软透着神童的灵气,会勾起我们童年的回忆……一件件一桩桩在脑海里浮现,一点点一滴滴在血液里流淌,件件桩桩点点滴滴虽苦却甜,苦得刻骨铭心,甜得不舍呑下……在这里,我要盛赞作者童心童趣盎然,更赞首长银发笔耕不辍,还颂时代变迁锦绣年华,合唱人生如梦大写春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志强政委点评点赞:</b></p><p class="ql-block">读《瑞山战友儿时回忆》感悟:</p><p class="ql-block"> 瑞山战友怀着天真、活泼、激情、浪漫的情趣回味了他少年茁壮成长的故事。故事很真实,很平凡,很充实,很健康,很快乐!我们绝大多数的战友,只要生活在农村,过着贫困或温饱型生活,父母不是高官富豪,都与瑞山战友同命相连,几乎同样的儿时生活。</p><p class="ql-block">瑞山战友《儿时的回忆》,让我们都怀念五、六十年代的经历,可以这样词汇描述和回味:年少岁月,是火辣的!做什么都是兴致勃勃的,干什么都是斗志昂扬!就像一棵蓬勃生长的小树,抖擞着精神,沐浴着人生的阳光雨露,无惧跌倒,无惧艰难,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少是倔强的绿色,满怀斗志,朝气蓬勃!为瑞山战友回忆点赞!为他对儿时的情怀学习!致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炮一旅政治部主任杜体海评赞:</b></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记忆》写得太好了!通篇一个“情”字,没有对生活的热情,对家乡的感情,对亲友的深情,对社会、对未来的激情,是写不出来的。这不是文字的描述,是情感的迸发,情结的释怀。看后使人既勾起往事,又心生愉悦,还倍长精神。特别是有些人有些事还记得这么清楚不容易,在社会这么浮躁的情况下能静下心来写出来更不容易,为你祝贺,给你点赞!为便于收藏,请把这个文字稿和上次发表的那个“参军入伍”一块发给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军区后勤部企管局企管处处长于林昌评赞! </b></p><p class="ql-block"> 拜读了姜瑞山老战友撰写的《儿时的记忆》一文,我做为作者的同龄人,从灵魂深处确有一种感同身受、身临其境、深切眷恋、难以忘怀的小激动大感悟。的确不假,儿时我们的生活条件虽然不优越,但我们的精神面貌却很阳光充实;儿时我们的上学条件虽然很简陋,但我们追求上进的兴趣却很深厚;儿时我们穿新衣服的时侯虽然不多,但我们的心情一直却是快乐而新鲜的;儿时我们虽然没有零化钱,但我们的精神却一直是丰盈的……。我们这代人儿时遭遇的各种难难困苦大同小异,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锤炼了我们不怕吃苦、艰苦朴素、积极上进、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纯朴思想感情和为人意识,为我们踏入纷杂的社会铺垫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所以我们这代人对儿时充滿回忆深深眷恋。特别对瑞山老战友能以细腻的文笔,大量的文字、饱满的热情记录了自已丰富多彩的儿时趣闻轶事、成长经历、足迹故事展现给广大战友一起分享深表敬佩和感谢!</p><p class="ql-block"> 2022.3.30于宝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炮一旅副参谋长孙利民评赞:</b></p><p class="ql-block"> 刚刚看完老首长“儿时的记忆”,写的真真切切,非常感人,我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老首长儿时经历丰富,聪明睿智,勤奋好学,不论是儿童时期还是在上学时都很优秀,您从小受到父輩言传身教和良好的教育,兄弟姐妹的感 染,您经历了好多坎坷和磨炼,与同辈人相比,您儿时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快,为以后走入社会工作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您在部队时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谦虚谨慎,好学上进,人品高尚。</p><p class="ql-block"> 为老首长“儿时的记忆”,大赞,祝老首长退休后的生活更加精彩,祝老首长开心快乐,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原炮一旅政治部副主任袁汉春评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师医院医生王晓凤评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炮兵部黄生勤处长评点评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炮一旅干部科科长、军区干休所政委申甲斌评赞:</b></p><p class="ql-block"> 姜瑞山老首长《儿时的记忆》一文,不是简单的生活回忆,而是刻画出一个纯朴友善的生长环境;映照出一幕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反映出一代人渴望成才的理想追求。老首长的回忆又一次勾起我对他的认识。不论担任科长还是副主任,他做人低调、办事谨慎、善待部属、团结领导、甘于吃亏永远是他的长项,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矛盾和困难的时侯,他总是用耐心的话语言传开导,用淡定的微笑指路前行,就这一点影响了当时政治部与我同龄的一批老部下,每每想起历历在目,也是让我敬偑到永远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战友曹仁信评赞:</b></p><p class="ql-block"> 道荐988期刋出原炮一旅政治部姜瑞山主任撰写文章巜儿时的回忆》,文章写得很生动,扑实,感人至深,刋出后引起轰动,一石激起千层浪,纷纷发表感慨赞评短文,有许在喜主编,支雄彦,王晓风,李志强政委,从不同角度赞扬了姜瑞山这位好少年,好学生,好青年,好领导,最终成长为优秀的人民解放军优秀指挥员,在革命实践中实现了自己诺言,真让人敬佩,他由儿时一路走来,经历多,见识广,艰苦环境磨炼出人生坚强的意志,勇攀人生高峰,我们敬佩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的阅历非常丰富,造就了他做事认真负责,在革命实践上成为一个永不松动的道钉,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是我们所效法的。</p><p class="ql-block"> 我为道荐988期点赞!向姜瑞山老首长学习致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近照</b></p>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在此对作者一并表示谢意!</p>

生产队

大队

我们

工分

闵桥

当时

放牛

栽秧

社员

挑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