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疗疾 <p class="ql-block">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里治疗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生理上呢?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呢?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的中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和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p> <p class="ql-block">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就提出“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明,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百病不生。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p> <p class="ql-block">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音乐与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里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的生理振动(心率、呼吸、血脉、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p> <p class="ql-block">“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使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p> <p class="ql-block">在繁体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等等。</p> <p class="ql-block">近百年来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很多国人只知道1234567,却忘记了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才是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来的瑰宝,闲暇时多听听多了解了解传统文化,对自身是有益而无一害的,同时也是爱国的一种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