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我一口气读完余秋雨先生所著的《吾家小史》后,禁不住掩卷长思,书中的字字句句都化为真实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就象是一部穿越时空的立体电影。通过对一家三代人兴衰变迁、聚散飘忽、喜怒哀乐、生离死别的描述,展现出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在那个时期的类似经历,其中幸福的成分大多是相同的,不幸的成分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有秋雨先生家族的独特性。《小史》浓缩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真实状况。</p><p class="ql-block"> 政治斗争大都要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策划、排演、试探,进而发动、实施,历朝历代的大批文人就成了舆论前沿舞文弄墨的"斗士",何况文革期间的上海,也是"四人帮"抢战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于是乎,各种嘴脸的跳梁小丑都粉墨登场,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文痞,借"文革"混乱之机,行投机钻营之事,报历史上的陈仇旧恨,各种攻击诽谤,诬谄声讨铺天盖地地袭来。秋雨先生能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即便是父亲、叔叔等至亲至爱遭受了那么大的怨屈,也没有歇斯底里的指责和谩骂某些人,总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乌云遮不住太阳。在先生笔下,祖母的勤劳勇敢、宽厚大度;父亲的坚定执拗还透着文人的清高;母亲的贤淑淳朴、富有爱心;妻子的相濡以沫、情投意合,还有志士们的蒙难落魄;小人的得意忘形……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文中爱恨情仇交织,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对待善良,先生用细致的描写,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渲染的淋漓尽致,对待邪恶和阴暗,先生也把文字当成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要害。正如先生在《自序》中所言:如果哪天你们眼前的坏事已经坏到匪夷所思,那么,千万不要沮丧,里面一定埋藏着一个重大契机。先生总是在遮天蔽日中寻找透过缝隙洒落的零星光明。</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秋雨先生都用宽厚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们。高尚与低俗,幸福与不幸,美好与丑恶,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载体和答案。对文贼政客,这是一篇战斗的檄文;对真善美纯,这是一篇颂扬讴歌的礼赞;对亲情乡情,这是一篇永不磨灭的记忆。没有什么煽情的语言,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先生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诉说着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恩恩怨怨,将自然灾难和人文灾难放在一起,折射出"谣言与生存本性有关,与文学本性有关"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博爱使我容光焕发,仇恨使我双目炯炯。"我想,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内心不可能存在恐惧和荒芜,更不会想不开、看不透。人性的善恶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的形式是不同的,在那个"打、砸、抢"充斥,黑白颠倒,极度狂热的动乱年代,扭曲的人性使人们精神层面的东西无所适从,只能随波逐流,否则,轻者游街批斗,重者牢狱之灾,甚至后文革时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遗风犹在,影响甚远。这种情况下,先生尚能头脑清醒,时刻保持镇静,不与俗套为伍,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能够忍受小灾难,弘扬大善良。最好的抗争就是拿起文笔这个犀利而又悄无声息的武器,通过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事件过程的还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呈现给读者的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和辩白。 </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作品屡受质疑抨击,还因所谓的"政治问题"接受过审查。他婉拒了高位任命,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考察古埃及、巴比伦、波斯文明等世界文化遗迹,用人文的视角审视文化的本质,开创了"文化散文"的先河,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产生巨大反响。透过《小史》就能使大家明白家国情怀,明辨是非,正视事实,扬善惩恶。单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褒扬传承和对世界文明的思考提醒这点,秋雨先生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通篇来看,先生和母亲的感情笃深,这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典雅贤淑,年轻时贵为千金,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嫁到余家后,历经家族的没落和失去至亲的切肤之痛,明白了世事无常。经多了,见惯了,心理可能也就有些麻木了。老人一生都在起伏跌宕中度过,但心态特别平稳,对待别人只是微笑、倾听和沉默,甚至从没发过火,这足以体现老人平凡之中显现的伟大。在母亲的追悼会上,先生最后说"妈妈,我真舍不得把您送走。但是,更舍不得继续把您留在世间。这世间,对您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整整九十年,越想越叫人心疼。那就到那里去休息吧,妈妈。"这是怎样一种情感啊,言辞中透着无奈、不舍和痛惜。</p><p class="ql-block"> 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经雪雨风霜,秋雨先生也不可能疤麻没有,清高、自我、执拗…在他身上也或多或少的有所表现,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文坛巨匠的地位。我们认为,单纯学术上的争论可以保留,但历史上那些陈谷子、烂秕子的事情也就没有必要再扯不清、理还乱了,总不至于让人家避之海外,流离失所吧?希望不同阵营的先生们,用宽宏大量,容人之心,摒弃前嫌,一起融入当下和谐稳定的社会,共为中华文化之繁荣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此甚好。</p><p class="ql-block"> 名家之所谓能称为名家,传世之作之所以能够流传后世,总有厚重的积淀,有震撼力和穿透力,《小史》恰似一部立体的经典大片。有感于斯,劝君一读,追忆过往,珍惜当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