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思考</p><p class="ql-block">此时是2022年3月13日,李俊熹非要体验素描,而我,此时就做了一位家长的身份,静静地等待。他还有一丝丝的紧张,因为,他喜欢立体感。</p><p class="ql-block">回想到3月11日,我忘不了,因为那天晚上我是直播的时间,反思此次直播准备,我自认为下午请了半天假去准备,本以为自己能够应对,却没想到在直播的时候竟然出现了播放视频卡顿的现象,在直播间我故作淡定,可是,下播后,我就崩愧了,后来,王颖姐和我说你要淡定,后来我才领悟了她的意思,是的,无论何时,我,都需要成长,尤其是内心的承受力。我想:通过直播,我清晰了,我应该提高在直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应对能力,我需要提高。</p><p class="ql-block">放下直播,其实,整个准备过程,可以说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正是由于我的拖延才导致到后来的紧张,我不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相反,我清楚,我们要为自己的成功找经验,这是我坚信的。回想,从阅度到购买了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9本,再到后来我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买《鲁滨孙飘流续记》和连环画等,我自以为我该这样做。为此,我下载搜集了很多关于鲁滨逊知网上的文章。我想:这样做,也是为将整本书读厚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我清楚,与自己而言,在整本书阅读准备上,我做到了什么才是将书本读厚,读厚后不是全盘拿来,而是要结合学情进行整合。这才是教师备课的一个过程:从读厚到读薄的过渡。</p><p class="ql-block">在整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都是拖延惹得祸。”对比完美教室的分享,总感觉在整本书阅读指导准备上不够充分,因此呢,我亟需改变的是拖延这个坏习惯。曾经我给自己这样定义:我虽然拖延但是不糊弄。是,坚持这样,就会占用很多自己休息的时间。3月11日上午找魏姐请假,魏姐说,看着你这学期没有上学期状态好,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别提我心里有多暖了,不是,是我最近熬夜太多了,不是熬晚上就是半夜2点多起来,突然间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我想:通过准备整本书阅读指导,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在师父的带领下,我们才是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李宁姐、王颖姐直言不讳、手把手教我设计思路,不断地鼓励我;廉芳、刘铭、金悦等毫无保留、随叫随到帮助我如何制作小视频等等,这些足以叫我感动。在这个团队,我体会到了真诚。</p><p class="ql-block"> 此刻,回想起这一路,我百感交集,与我而言,我应该在这件事上学会成长。感恩遇见您们……我会继续前行,不断的拔节,不断地丰盈自己生命,不断地反思,最具成长力的老师,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我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