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自驾青藏行(14)——大美青海!美丽玉树!

蓝妮

<p class="ql-block"><b>  续前篇(13),本篇记录8月19日——20日从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噶举派类乌齐寺查杰玛大殿)——青海玉树州囊谦县(才角寺)——玉树州(格鲁派龙西寺、尕拉尕垭口、文成公主庙、玉树地震遗址、萨迦派结古寺)的经历,结束了西藏之行,开始</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走进G214国道青海段——</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唐蕃古道,探寻文成公主进藏的遗迹</span><b>。全程(10661公里+414公里)11075公里。</b></p> <b>第三十六天8月19日,走G214国道,从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北上(噶举派查杰玛大殿)——青海玉树州囊谦县(囊谦王家寺-噶举派才角寺)——翻越然代拉垭口4322米——翻越俄亚拉垭口4499米——囊谦县成。全天行程225公里。</b><div> 早上8点半宾馆吃早餐,10点20退房装车,10点40出发去囊谦。在类乌齐县城加油。加完油白队长突然一惊:找不到身份证了!这可是大事儿,没证跟本就走不了啊,一通找,把腰包翻了个底儿掉也没找到,我们安慰他:别着急,一会就出来了。白队长坐在车里镇定了一会,又翻了翻万能的马甲,终于从一个口袋里翻出来了,这下可以安心上路了。</div><div> 今天就要离开西藏了。我们7月15日从北京出发,路上用了10天走G109国道青藏公路进藏,从拉萨走到阿里,再从G317国道出藏,在藏区待了25天时间。一路走过雪山湖泊,路过千里边防;穿过草原湿地,拍过野生动物;看到蓝天白云,遇见风雨彩虹;到访象雄文化遗址,耳听寺庙佛音绕梁。每天都有新的惊喜和感动,每天也都有未知的新奇和收获。西藏,你来或不来,它都在那里等你。</div><div> (注:唐蕃[bō]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唐蕃古道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div> 沿着G214国道前行,11点14分往青海玉树州囊谦县方向走,经过紫曲河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加达龙中桥,11点19分经过达日通湿地。 路过一个大玛尼堆。 这个玛尼堆是我们一路走来,在野外看见的装饰最隆重的一个。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梵林转经筒、转经桶等,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在藏区随处可见。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随着转经筒的快速旋转,转经人认定,他的功德也在快速地积累。<br><div>  有的人还用水力制作了水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路边五颜六色的转经筒顺山而建,就是利用山上的流水带动转经筒不停转动祈福。 </div> 11点37分经过大弄中桥。怒江支流——柴曲伴行。 11点39分经过君大卡中桥,11点41分经过尼扎2#中桥、尼扎1#中桥,距类乌齐镇5公里。 11点43分,距离类乌齐寺还有6公里。 11点54分来到了类乌齐寺的查杰玛大殿。 <p class="ql-block">  查杰玛大殿即类乌齐寺大殿,为类乌齐寺主体建筑,也是类乌齐寺最著名的景观。大殿面积为3334平方米,<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殿分为花殿、红殿和白殿,共三层,另加大金顶</span>,高度为48.5米,竖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约9米,需2人合抱。外墙用红、白、黑三色颜料涂抹竖型纹饰,每道竖条有一米多宽。</p><p class="ql-block"> 查杰玛大殿位于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镇,距县城30公里。查杰玛大殿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属杨贡寺管理。杨贡寺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系达垅<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噶举派</b>的主寺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温奠基修建查杰玛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该殿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像经典而闻名于世。过去,当地群众流传着"<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先去朝拜拉萨的大昭寺,而后再去查杰玛大殿</b>"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寺庙至今珍藏着质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桑吉温的银质佛像,传说为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八瓣莲花的时乐金刚像,明、清时的唐卡(其中不乏西藏唐卡的精品),不同时期的金、银、铜各类佛像上百尊,雕刻精美的经板等众多的文物。 </p><p class="ql-block"> 查杰玛大殿位于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东到四川甘孜、阿坝,西达藏北那曲,北通青海玉树,南抵云南迪庆,自古过往的商旅行人众多。2006年,查杰玛大殿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列为<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店内摆放的大型法器。 查杰玛大殿坐西朝东,殿堂为三层。<div>  第一层为"条花殿",墙厚1.6米,高13.5米,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每根笔直粗大的木柱高达15米。一层主要是经堂,僧人们每天在这里念经。</div> 一排排的座位上坐满了僧人,拿到了发的经文后,自己就很投入的心无旁骛的大声念出来。 给我们展示他们要念的经文。 念经的时候,由指定的僧人把捆扎包好的经文搬过来,发到每个人手里,自己打开后顺按序开始逐张念经。下课后,再原样包好统一收存。 这个大殿好像比较开放,允许我们进去四处走动参观,我们好奇的跟他们聊天。不了解藏传佛教的人一般认为他们的生活很单调,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心态很乐观。 经过巨大的寺门进入查杰玛大殿中,随处可见雕刻精美的菩萨神佛塑像和不计其数的唐卡。据介绍,历史上类乌齐大殿中有大大小小佛像4万余尊,可见其数量和规模。 12点14分,白队长跟一个僧人聊过,他同意带我们去二层看看。我们赶紧麻溜儿跟着这个僧人,走过陡直的楼梯进入二层红殿。 我们来到二层红殿门前,这是意外惊喜! 二层红殿的门通常都是上锁的,并且有三把锁,由三个僧人分别保管,要想打开门,就必须三个人同时到场依次打开锁才行。 带我们上来的僧人用他保管的钥匙打开了第一把锁。我们还得耐心等着另外2个僧人从通道口陆续上来,分别打开另2把门锁。 查杰玛大殿内的壁画、佛像虽是大殿重建时新绘制的,在两面巨大的墙上,绘制了噶举派的历代祖师和大德高僧,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噶举派产生、发展和兴盛的历史。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这里珍藏着众多佛像经典,经书装潢精美,塑像雕塑的艺术高超,在藏传佛教寺庙中首屈一指。 如今的大殿是在文革之后重建的,但规模和气势与过去一样。明清时的唐卡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金属造像,雕刻精美,非常珍贵。 在里面参观了35分钟,12点50分,我们出了二层殿堂。 大殿第三层的"白殿"则珍藏着寺庙里质量上乘的的镇寺之宝。有相传为桑吉温在建寺时从上部达垅带来的释迦牟尼紫金佛像,据说佛像内有佛陀的舍利和一节指骨。有元、 明、清时期的唐卡精品数十幅。有金汁和金银汁写成的经书。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有雍正皇帝赐赠的缎子座后屏、象牙碗、象牙狮、象牙桌面,五世大赖喇嘛所赠的金银镶花茶壶、大象牙,有格萨尔王及其大将的马鞍和宝剑等。很遗憾我们没有能进到三层看看。 1点30分我们原路从大殿二层通道下到一层。 在一层大殿大门口,有个当地小男孩在顶门杠边玩耍,孟姐跟他一起玩儿了起来。小男孩可能还不懂佛教的意义,但耳濡目染的信仰熏陶也就是在玩耍中建立的。 1点40分来到殿外广场,正赶上开饭了,几个僧人提着盛饭的桶和装酥油茶的壶往大殿里走。 大殿外有一圈转经筒,当地民众在转经。在藏区,无论是手摇式的、还是寺庙里固定式的,转经筒的结构大同小异。它的里面有一张写满藏文的经文,因为在奴隶制时代,藏民大多不识字,所以把经文装在转经筒里,每转一圈,相当于诵经一遍。转经筒有一个能转动的轴,每当转动到一定圈数时,就要更新,这样藏民就能知道自己念诵经文的遍数。 门前络绎不绝的转经藏民。 上图:被生活磨砺满脸沧桑的老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依然虔诚的转经为自己积福。<div>下图:被老人背在后背的孩子,幼稚懵懂,不明就里,跟着亲人转经已是生活常态。</div> 我们在大殿门口打卡。 在门口,看眼前人来人往,循环往复。 查杰玛大殿外观呈正方形状,长51米,宽56米。底层绕寺一周设有无数个转经筒,供善男信女们的转经朝圣。红殿和白殿逐渐向里收拢,又饰以飞檐金顶,呈飘逸升腾之势。加之整座大殿在颜色运用上十分丰富。对比强烈,上白中红下花,极富层次和立体感。<div>  如今的大殿是在文革之后重建的,但规模和气势与过去一样。里面至今珍藏着质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传说为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八瓣莲花的金刚像、明清时的唐卡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金属造像,雕刻精美,非常珍贵。</div> 1点58分,就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白队长突然大喊:快看快看,僧人出来了!我赶紧转身,只见僧人们全体身穿黄色僧衣,排成长队,依次走过大殿长廊,很壮观! 转完后又排队从正门依次回到大殿里。 2点20分离开了查杰玛大殿。 G214国道四周是受中原文化、藏传文化、道教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文化多样性突出,各种文化在这里和谐相依。所以,这里的历史遗址、名胜古迹和世界文化、自然、建筑遗产都折射着辉煌的文化光芒。 路边的玛尼堆摆放着雕刻精美的佛像。 在周围青山绿水环抱中,这些五颜六色的玛尼石在草地上静静地展示它们的魅力。 五色经幡随风飘动。 路上下起了小雨。 3点49分经过囊谦县公安检查站。 4点03分经过甲桑卡隧道,里面限速30公里。 4点10分路过乃登寺, 4点16分经过吴热村。 4点26分经过G214国道1085公里处。 4点32分经过类乌齐县公安检查站。出类乌齐县界,往囊谦前行。 蓝天白云下,绒毯似的草坡,嶙峋的山体。4点37分经过类乌齐县甲桑卡林业一级检查站。 4点42分经过曲泽尕峡隧道。 盘山公路风景极美。时而怪石矗立,时而绿草满山。 4点59分经过谢尕拉垭口,海拔4496米。 回望来时路,遇到最美的风景,为我们的一路前行点赞! 路边山体上精美的画像,水边的转经筒。 5点25分,距囊谦县还有72公里。 5点28分在一个三岔路口,看见一个标牌:向左转3公里是“才角寺”。白队长果断打方向进去看看。 进山里还有一段路,沿途都是精美的壁画。 5点37分来到才角寺。才角寺位于青海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214国道旁边,<font color="#167efb">是囊谦王的家寺</font>。<div> 才角寺系竹巴噶举,藏语名“仲顿囊谢舟群科楞”,意为“竹巴讲修显密法轮洲”,竹巴噶举大活佛“仲通齐切巴”为其命名。<br><div> 囊谦千户的历史沿革可以上溯至公元12世纪中叶。<font color="#167efb">"囊谦"意为"内大相",是吐蕃时期的职官名称。</font>据《囊谦王世系谱》记载:珠氏家族的后裔直哇阿路携其家眷及部分属民由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折多山一带迁入玉树南部,据说其祖先吉乎·祜隆荣布曾担任过内地某王朝的内大臣,为纪念祖先的荣耀,遂以"囊谦"作为部落名称,此后逐步扩大势力范围。</div><div>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囊谦头领直哇阿路与名僧勒巴尕布归附南宋政府,黎州官员颁发文册:承认直哇阿路为囊谦部落的土官,准许在其辖境修建佛教寺院一座,并由勒巴尕布主持教务等。</div><div> 1265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辈师祖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时,第二世囊谦王阿由路哇不失时机地与八思巴建立联系,请求给囊谦王颁发领地执照。八思巴以国师领总制院身份加封囊谦王阿由路哇,承认囊谦所属6部落为囊谦的领地和属民。</div><div> 1725年5月13日,朝廷特命钦差授予十八代囊谦王多杰才旺千户号纸,并划定囊谦千户的四至辖界。自此,囊谦千户又有了千户名分。玉树地区的千百户制度一直保留至1958年才被废除。</div><div> <font color="#167efb">玉树囊谦千户家族从南宋时统治管理囊谦这片热土</font>,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在风风雨雨中维系囊谦王家族的世袭。从第一世囊谦加宝(藏语意为囊谦王)哲旺阿洛到末代囊谦加宝扎西才旺多杰,共传25代近800年。<font color="#167efb">第25代囊谦王扎西才旺多杰</font>经历了两个朝代,在新 中国,他和其姐降央伯姆、其子阿庆活佛为党为人民做了不少的工作,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付出了辛勤的心血。</div><div> (注:玉树的藏语意思为“遗址”,清朝时期,玉树土司不过是囊谦千户属下的一个百户部落,但由于其驻牧之地出于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为来往的朝廷官员所熟知,久而久之,官场上只知道玉树,却忽略了囊谦才是这一地区众多部落的头领和总称的事实。直至后来竟以“玉树”之称代替囊谦,而囊谦则成为一个局部的名称。然而,时至今日玉树藏族群众依旧保持一个习惯说法:<font color="#167efb">族系二十五,头领囊谦王</font>。)</div></div> 在这个大殿顶上,修建了一个龛,里面供奉了一个高僧的照片, 感觉应该是对才角寺很重要的人物,听僧人多吉介绍了一下,可惜没记住名字。 这个年轻的僧人叫多吉,31岁,汉语讲得很好。他告诉我们,旁边有原囊谦王府旧址,现在正值僧人放假期间,寺里人很少,掌管钥匙的人也回家休假了,打不开门,所以看不成了。很遗憾!<div>  (寺庙里的僧人每年有两次放假,可以分期分批回家。)<br><div>  </div></div> 荒原上的才角寺旁边高耸着一个让人惊愕的大玛尼石堆,旁边高大的吊车静静的竖在那里,我以为是要维修呢,聪明的白队长说:是因为玛尼堆高的地方人上不去了,又不能踩,要想往高处摆放,只能通过吊车运送过去。<div><br></div> 雕刻这些石头的一代一代修行人,早已化作风中的尘土,只留下了他们刻在石头上的夙愿,任由风吹雨打,无声的为他们祈福。 大玛尼堆旁边有一个白墙围起来的院子,里面草地平整,很空旷,不知道是不是藏历节日是供人们转玛尼堆休息的西方? 原路走3公里返回G214国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岩画。 沿着扎曲前行。囊谦县除充裕的大气降水外,还有丰富的地表河流水,均属澜沧江水系。扎曲、孜曲、巴曲、热曲、吉曲五条大河由西北平行向东南贯穿全境,流经长度为599公里。 7点50分翻过然代拉垭口,海拔4322米。 7点55分经过俄亚拉垭口,海拔4499米。 晚上8点20分,到达癿(同别音,俗称白扎乡)扎乡,天已渐黑。 9点进入囊谦县城。 10点半吃晚餐面条饺子。11点40分回酒店休息。 <b>第三十七天8月20日,继续走G214国道,从囊谦县——玉树州(格鲁派黄教龙西寺)——唐蕃古道——文成公主庙——玉树地震遗址——萨迦派结古寺——玉树市。全天行程189公里。</b><div>  早上8点起床收拾行李,9点20分退房装车,9点40分在囊谦加油。</div> 白队长昨天遇到一个开饺子馆的东北老板娘,答应人家今天早上要来吃饺子。加完油就把我们领到了饺子馆。<div>  在等饺子的功夫进来了两个人穿着藏袍的汉子,他们也是来吃饺子的。康巴汉子的服饰引起了我的好奇,特别是腰里别着一把藏刀,做工精致,非常华丽。征得主人同意,给藏刀拍了一张特写。</div> 本以为来饺子馆可以吃上现包的新鲜饺子,没想到老板娘说太早来不及包,只有冻饺子。没辙,来都来了,配合一下白队长给老板娘捧场,有啥吃啥吧。饺子出锅端上来,一吃感觉还不错!4个人2盘50元。 <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10点半出发,离开囊谦县。原计划要去尕尔寺,一问路,要返回70公里,还要重复过癿扎乡的安检站,白队长临时决定还是往前走去结古寺。</p> <p class="ql-block">  11点07分出囊谦县。囊谦,一个低调却有历史厚重的县城。</p><p class="ql-block"> 囊谦县隶属青海省玉树州,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邻,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南及西南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市和那曲地区交界,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p><p class="ql-block"> 囊谦还有一个达那寺,最初为本教寺院,后改宗藏传佛教叶巴噶举派。从达那寺改宗时间算起,这座寺院迄今也有800余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达那寺之所以有名气,还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王的传说紧密相关。在玉树地区人们都相信格萨尔是历史人物,而且认为格萨尔曾在达那寺生活居住过。寺内存放着许多传为格萨尔及其部将的遗物。因时间关系这次未去,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12点10分路过龙西(喜)寺,计划外捡了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龙西寺在G214国道旁边,属于玉树州玉树市下拉秀镇。属于格鲁派黄教寺庙。</p> 12点35分从大殿出来在寺庙周边看看。 又见一个巨大的玛尼石堆。 12点42分离开龙喜寺。 在龙西寺外遇到两个小僧人在玩耍,看他们都背着背包,以为要去买东西,就跟他们聊天,他们告诉我说要去上学。原来旁边就有一所小学校,学龄的小僧徒每天除了接受藏传佛教启蒙教化,还要到正规学校去学文化课。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藏区的极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培养了新一代的佛教徒,也会更有利于汉藏文化的交流吧。 12点44分离开龙喜寺前打卡。 继续赶路,五色经幡横跨公路,12点48分经过G214国道894公里处。 <p class="ql-block"><br></p> 1点16分沿途路边山体上刻画着佛像和藏文。 1点21分经过14国道854公里处。 <p class="ql-block">  1点23分路边的玛尼石堆。</p> 1点25分继续往玉树方向前行。 1点37分 路边草地上,散落着游牧民族的白色帐篷。 1点42分路边停车休息,看见一个小寺庙,没有人也没开门。 1点43分 可爱的小马驹。 1点59分经过G214国道830公里处。继续往玉树方向前行。 2点01分往结古寺方向。 2点04分经过G214国道826公里处。 2点05分经过一个小寺庙,山坡上一片白色的修行小屋。佛教信仰的力量来源于藏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随处可见。 经过“三江源感恩林”,往文成公主庙方向。<div>  沱沱河与当曲在沱沱河大桥下游60公里囊极巴陇地区汇合后称为通天河,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冬,通天河是长江流经玉树州的名字,全长800公里,穿行于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宽谷之中。在青康公路上旅行,在距离结古镇20千米的地方,可以看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纪念碑,旁边就是气势磅礴的通天河。</div> 2点08分,路边山坡上写着“<b><font color="#167efb">玉树千年唐蕃古道</font></b>”。 <div>  唐蕃古道,也叫馒头岭(古)驿道,今天的214国道,是1300年前的进藏之路。<font color="#167efb">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font>,<font color="#167efb">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font>。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div><div> 唐蕃古道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这条大道的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b>长安</b>(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b>拉萨</b>),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5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div><div> 据《全唐书》记载,仅唐太宗贞观元年之后的两百余年间,藏汉民族沿着唐蕃古道密切交往,唐蕃使臣相互往来就多达142次。贸易往来的频繁,让唐蕃古道迅速兴盛起来,并很快成为一条站驿相连、使臣往来、商贾云集的交通大道。至今在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可以看见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遗留着人们世代创造的灿烂文化遗存,传颂着数不清的反映藏汉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佳话。 <br><div><br></div></div> 2点11分公路上高挂的经幡。 2点12分来到文成公主庙。 在门口遇到一个藏族家庭也是来朝拜文成公主庙的,这个妇女看我们不是本地人,很热情的问我们从哪里来?白队长一听会讲汉话,就跟她聊了起来说:我们从北京来。她说:以前也在内地生活过。白队长马上问:住在哪里?她说:在山东。白队长眼睛一亮:我就是山东的,你在山东哪儿啊?她笑笑说:山东日照。原来她是嫁到了山东日照18年,去年丈夫生病不幸去世了,她就又回到了玉树,跟家里人一起生活。白队长跟她越聊越近乎,她也很高兴。<div>  照片中的老人是她的父亲,已经80多岁了。白队长双手合十向他问候:扎西德勒!老人马上把手上拿的佛珠串要送给他,白队长赶紧摆手谢过婉拒了。事后我问白队长怎么不要啊?他说:太珍贵了,我没有东西回礼啊。做人与人为善是跟本。</div> 白队长在文成公主庙门前打卡。 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这是一条大峡谷,两边的山脉不见边际,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蓝天下,山上松柏如画、山下小河如诗。<div>  相传此庙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它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三江之源",<font color="#167efb">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font>,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藏式建筑的文成公主庙坐北朝南,面临溪流,依崖而建,设计巧妙。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都刻着数不清的藏经。庙门旁有一碑石,记载了文成公主庙修建的历史。 该庙共3层,面积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庙中央供奉着大日如来佛像。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古式建筑。 1300多年来,这儿都是一年四季香火从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也络绎不绝。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据传,<font color="#167efb">玉树县的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font>。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了她进入吐蕃地界以来第一次极为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向藏族群众传播中原地区汉族人民的文化。庙里的墙壁上亦有绘着竹笋、石榴、棉花、宝镜和馒头的壁画,记录了当年文成公主教当地藏族人民耕作与纺织的事迹。<div>  此庙已经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从此贝纳沟便成了玉树地区的一大圣地,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佛堂,香火缭绕,经久不衰,当地藏族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的"洞天福地"。<br></div> 文成公主在贝纳沟住下以后,曾亲率工匠、世人在沟内的悬崖峭壁上浮雕凿刻了各种佛像、大小佛塔和重要经文等数十处。文成公主走后,远近的僧侣和善男信女,纷纷来白纳沟观看,膜拜,很多人还信照公主的做法,在岩崖上凿刻佛像和经文,久而久之,使贝纳沟的大部分岩石和石头都被人们刻上佛像和经文。 相传,由于文成公主的神奇造化和功德,贝纳沟所有的岩石峭壁和大小石头神州般地出现了释迦牟尼的如意化身和各种佛像、经文,有些佛像、经文肉眼凡胎无法辨认, 所以,当地群众不敢轻易动用这里的石头。<div><br></div> 有一年,从拉萨来的几位传经布道的高僧路过贝纳沟,他们想在此烧水做饭,分头去找几块石块搭锅。可是,几个人跑遍了整个山沟,找遍了每一块石头,都发现上面刻有大小不一的佛像和经文,最后只好作罢。这几个僧人回藏后即宣传说,贝纳沟是一个真正圣洁的地方,谁要朝圣膜拜,应当到贝纳沟去。所以,后来不少西藏人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到贝纳沟来朝拜。 左图中的木栈道可以上山绕寺庙,从高处俯瞰整个寺庙。 3点20分经过玉树市西杭公安检查站,顺利通过,进入玉树市。<div>  玉树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境内平均海拔4493米。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之美誉。全市纵跨长江、澜沧江两大水系。通天河、扎曲、巴曲在境内流过。</div> 3点25分在路边看见一片残破的建筑,一查原来是玉树地震遗址,赶紧停车去看看。<div>  眼前的残垣断壁静静地立在那里,但却那么的触目惊心!我曾经两次去过汶川地震遗址,当地人那种失去亲人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心理情感的平复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大自然的力量太强大了!</div>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市区结古街道。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玉树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 这里建了一个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因为疫情闭馆了,我们跟值班的工作人员商量未果,只能在外围广场大概看看,又留下了遗憾。 在这个广场上,有一圈展示橱窗,里面展示的都是从废墟里扒出来的地震遗物。 时间定格在了7点49分!7.1级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令人唏嘘不已!我们站在这里,为在天堂的人们祈祷!活着的人要更加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时光荏苒,一晃11年过去了,玉树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已经重生。街道上的路牌“感恩路”、“双拥街”。祝福玉树,扎西德勒! 3点50分来到了结古寺。 离开G214国道,拐进这条小街,顺山势往上走。 看见了高大的红墙。 车辆沿水泥路可以一直开到上面,寺里有几个专用停车场。 3点55分到达中层停车场。 结古寺藏语称"结古顿珠椤",意为"结古义成洲"。结古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在玉树地区的主寺。结古寺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众多名僧高徒在我国藏区而闻名遐迩。整个寺院依山势而建,殿堂僧舍错落有致,远望似多层楼阁耸立,主体建筑"都文桑舟嘉措"经堂系由萨边寺大堪布巴德秋君和嘉那活佛第一世多项松却帕文设计。<div>  2010年0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结古寺基本上倒塌了,情况非常严重。现在看见的寺院是后来重建的。</div> <p class="ql-block"><br></p> 最初,结古寺原是苯教的寺院,后来改宗噶举派。蒙元时期,忽必烈的国师八思巴途径结古地区,开始于是逐步将当地寺庙改宗。到了明代,结古寺终于变为<font color="#167efb">萨迦派寺院</font>。 走在中层宽敞的平台上。 站在这个平台上,看周围景色,下面就是结古镇的民房和街道,没有围栏的感觉还真不适应,不敢太靠近边缘。 结古镇是青海省南部重镇,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玉树市辖镇,州、市府的驻地。热闹的城镇街道上车水马龙。 "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长江(通天河)从它身边流过,它也成了长江流域中第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 顺着这条路可以开车到后山。 经堂和殿堂内主供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吉祥天女、宝帐怙主、旃檀木雕度母和西藏萨迦五祖等各类铜制馏金和优质木雕佛像3400多尊。珍藏有《甘珠尔》和《丹珠尔》等各种经典近万卷。另有八思巴所赠释迦牟尼唐卡、旃檀度母像及传为扎武百户祖传宝刀等许多珍贵文物。 大殿里精美的壁画。 富丽堂皇的大殿。 <p class="ql-block">  结古寺历史上出过许多高僧,最出名的大概要数一世的嘉那活佛了。这位活佛年轻时曾在印度、锡金、西藏、以及汉地的峨眉山、五台山、打箭炉等处游历修行,精通汉文等多种语言。并为新寨玛尼城成为"世间第一大玛尼堆"奠定了基础。嘉那还多才多艺,创始了被称为"多顶求卓"的100多种舞蹈,玉树地区成为著名的藏族歌舞之乡即源于此。由于结古寺盛名远扬,加之地处结古镇,曾来许多名人,九世班禅大师却吉尼玛1937年在返藏途中圆寂于该寺。</p> 4点56 4点57 结古寺原是苯教的寺院,后来改宗噶举派。蒙元时期,忽必烈的国师八思巴途径结古地区,开始逐步将当地寺庙改宗。到了明代,结古寺终于变为萨迦派寺院。 4点59 5点 5点01 5点18 进大殿是新装修的,进门前要脱鞋,进来一看果然金碧辉煌! 在大殿里,用专门为这次远行新换的华为P40pro+打卡,拍照效果确实不错。<br>  (注:原计划买512G的,因为芯片被“卡脖子”,目前最大内存只有256G的。期待华为继续加油!) 好学的白队长刚听完僧人的讲解,转身就当起了白老师。对不对不知道,但架势绝对到位。 <p class="ql-block"><br></p> 5点37 大殿的地面上镶嵌着各种宝石。 大殿顶部精美的图案。 结束了两个小时的参观,6点10分离开结古寺。暮色中的白塔散发出神秘和通灵。<div>  在距结古镇3公里的新寨村,还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在信教群众中负有盛誉。现在玛尼堆东西长240米,南北宽74米,高3米,据说已有20多亿块玛尼石,形成了一座玛尼石城。有的玛尼石还刻有经文或佛像,无数"玛尼石"排一起构成一列经石墙。全部玛尼石上刻的经文有近200亿字,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div><div> 结古寺原有3名活佛:扎武迈根·松杰丹增,玉树县巴塘乡人, 1954年被迫还俗在家, 1958年卒,其转世现居印度。文保坚贡亦殁于1958年,其转世住扎武百户在印度所建之结古寺;嘉那活佛,一世名多项松却帕文,昌都囊同人,青年时期于峨嵋山、五台山等地居留20余年,清通汉语文,服饰略似和尚,故称之为"嘉那朱古"(汉活佛)。</div><div> 这个世界最大的玛尼堆,就是嘉那活佛晚年定居结古镇东新寨村东面山坡,并在新寨修建的玛尼堆,人称"嘉那玛尼"。</div><div> 天已晚,这次没去成,留给下个行程吧。</div> 6点48分进入玉树市。<div>  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藏语意为“遗址”,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巍巍唐古拉、茫茫昆仑山孕育了玉树康巴儿女勤劳、豪爽、吃苦耐劳和不屈不挠的品格。</div> 【后记】离开西藏卫藏区进入了青海康藏区,古老的唐蕃古道,今天的G214国道。一样的经幡白塔,玛尼石堆;一样的红墙金顶,虔诚信众。一路上的名胜古迹,历史遗存;一路上的佛音绕梁,人文笑脸。见证了生死,看到了感恩。祝福玉树越来越好,扎西德勒!<div>  未完待续。</div> 美丽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