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宜章进修附小

——重要节日“清明节”宣传 “长亭芳草路,寒食谁家墓。”又到一年清明时,慎终追远、祭奠先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h1><b>一、清明节的来源</b></h1><div> 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基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br> “清明节”的得名来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共有15天。这个时候,冬天已过去,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而在古人的观念里,108也是一个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具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清明节按公历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br></div> <h1><b>二、清明节的习俗</b></h1>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除了传统的扫墓,还有其他丰富的习俗。如:民间讲究禁火,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植树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br> 相传清明节扫墓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需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br>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b>三、清明节的饮食</b><div>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我国古代由于清明禁火,所以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我国江南一带就用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便成了青团,类似于我们宜章这边的艾叶糍粑。</div> <b>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b><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杜 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闾门即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张 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div> <b>五、你打算怎么过清明节?</b><br> 我们应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文明祭奠 。传统的祭祀习惯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br>1、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每年都有因祭祀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发生。<div>2、严重影响环境。大量的纸屑、烟雾、香灰等祭祀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div><div>3、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些市民片面地认为,烧纸、放鞭炮越多对亲人的怀念之心就越诚,于是超限度燃放鞭炮,造成攀比之风盛行。<br> 考虑现在疫情非常严峻,人口不易大量走动、聚集。因此我们倡导清明节文明上坟、鲜花祭祖 。祭奠新风尚、网上寄托哀思。</div> 编辑:覃燕<div>一审:吴丽娜</div><div>终审:姚丽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