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疫情虽未去,教研不迟到。为做好疫情期间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挖掘教育教学深度,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头作用。根据县教育科技局文件精神以及灵丘县第一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研修任务安排,教研中心为各学科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培训活动,帮助老师们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为新学期开学工作做好专业准备。</p> <p>2022年3月12日—13日<b>,灵丘县“名师工作室”线上主题培训活动如期举行。线上如线下,见字如见面。</b></p><p><br></p><p><br></p> <p>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卢红研究员,为大家做了有关“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设计实施与成果表达”方面的培训。</p><p><br></p><p>经过学习,每一位教师明白了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p> <p>来自大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张晓玲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如何做好教学质量分析”的培训。</p><p>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基本标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相反是对质量的要求更高了。</p> <p>太原市晋源区教研室的雷俊莉老师,为大家做了“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与命题评价探究”的讲座。</p><p>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p> <p>来自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的徐巧红老师,为大家做了有关“双减背景下小学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解读。</p><p>作业看似“小事”,但当放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却有了特别的意义。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建构生活意义、增进学习体验、优化师生关系具有积极效用。</p> <p><b>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倾听,仔细做笔记。</b>积极思考,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p> <p>培训过程中,思维碰撞,闪光的火花照亮心灵的夜空,为了不让它们如烟花般转瞬即逝,老师们拿起生花妙笔,一一记录,深化记忆,印刻心底。</p> <p>本次线上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线下的思考不会停止。老师们都会将所学内化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优化自己的课堂,同学生一同成长。</p> <p>每一位老师除了记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外,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将自己的培训所得、所想,继续分享给自己身边的同事,为大家做二轮培训,让智慧的结晶开花,散遍教育的海角天涯。</p> <p>经过培训后,全体工作室成员与三山学校各科目老师们通过学习,在教研上深入反思,有针对性的为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班级制定出了今后的教学策略。</p><p><br></p> <p>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一位优秀的老师,可以通过一项作业,让孩子变成诗人、音乐人、剪辑师、画家......最重要的是收获了自我价值,发现了兴趣爱好,同时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作业的多种形式。</p><p><br></p> <p>学然后知不足!经过主持人——邓娟娟的二轮培训,三山学校各科目老师们深有所得,为孩子们设计了形式多样、兴趣盎然的特色作业。</p> <p>特殊时期,不一样的教研,好的理念需要分享,好的方法需要借鉴,特殊时期给了我们特殊的对话方式,我们灵丘县“邓娟娟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团队的每位老师都在充实、忙碌中有意义的度过。我们会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满怀教育者的热忱投入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期待在万物复苏的日子里,听“英”声茂实,看“语”过天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