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赞穗园小区四棵百年老榕

谷围居主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近日,天河区政府对穗园小区四棵百年老榕挂牌,展示树龄为近120年,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木。此举,又一次引起广州居民对榕树的关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人居住的穗园小区,已有23年历史。小区落成之初,移栽了四棵老榕并围绕道路种下了一大批幼小榕树苗,这些榕树伴随着小区居民成长,现在已经绿树成荫。自古以来,广州人爱榕树,因为榕树在羊城无处不在,它给市民增添了城市的美感、带来了绿色清爽环境。广州榕树有一千多年历史,见证了广州城的变迁。生于斯,长于斯,榕树深深融入广州人的生活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广州都知道,广州有不少道路、地点以“榕”为名,比如六榕寺、六榕路、榕树巷、水榕路、七株榕等。六榕路得名于六榕寺的榕树。据资料记载,六榕寺始建公元537年南朝时期,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取名净慧寺。随后,文学家和书法家苏东坡,途经羊城到净慧寺游览,见寺内六棵巨榕挺拔参天,挥毫写下“六榕”二字。寺僧将墨宝制成匾额,悬挂寺门。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该寺称为六榕寺。诗书路七株榕巷历史悠久,明代已有,也是因当年巷内有7棵大榕树而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外,以榕为名者甚众,在《广东通志》的《选举志》中,名榕者比比皆是。还有不少名士以榕为号、室名、文集名。因此可见,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榕树已深深融入广州人的生活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绿化力度不断加大,广州市更是与榕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我所知,市政府在近二十多年来作了城市绿化统一规划,广州更是有计划一片、一路种植榕树。如越秀区人民公园等一批公园就是榕树成片的公园,又如二十多公里长的广园路,中间隔离带、两旁都是榕树,是名符其实的榕树风景路。</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目前榕树已遍布广州大街小巷,据2020年统计,全市约有榕树27.62万棵,其中100岁以上的古榕就约有2000棵。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榕树于广州人之意义绝对不止遮阴绿化这么简单,老广们喜爱的更是“榕树头”文化。不少上了年纪的广州人,不会忘记少年时代街头巷尾的大榕树及条石板凳,忙碌一天收工后最爱在树荫下围坐,咬甘蔗、抽旱烟、说趣闻、讲往事、吹牛皮、下象棋,所有的烦恼都在博弈谈笑间灰飞烟灭。更有三三两两的老街坊交流育儿经,谈论张家长李家短,还有街市哪家的猪肉更足称,这些榕树下的惬意生活,已经成为老街坊的一种习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但现在人民公园等老公园的榕树下,私伙局在自娱自乐唱粤曲;在众多广场的榕树下,一队队的人群在跳广场舞;在大大小小的住宅小区的榕树下,更多的市民三三两两下象棋,这给和谐广州增添了不少乐趣。榕树记录着最生动的市井生活,也承载着广州人最亲切的街坊情谊。纵然城市发展一路往前,至今大榕树仍是街坊们互通有无、联络感情、相互守望的纽带,链接起被高楼广厦隔开的左邻右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州人爱榕树,更爱与榕树朝夕相处中慢慢感悟出来的一种“精神”。</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为《让榕树造福榕城》的跋中写道:“榕树是福州的市树,千百年来与福州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在调节气候、绿化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福州人精神。</b><b style="font-size:22px;">”这虽然是领导同志当年为福州一书写的跋,其实我们广州人也一样要把榕树作为托物励志的载体,让榕树精神激励人们的精神品格,鼓舞着人们奋发进取,一往无前。 </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顽强生长,生命如炬</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榕树种子一落地就会生根发芽,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顽强地生长。我们知道,小鸟是榕树繁殖传播的一条途径,小鸟吃下榕树的小果子,其种子随粪便而出,它不计较环境,不选择条件,可在水边或平地上霸踞一方,也能在悬崖峭壁或石灰岩上挺立招展,在海风咆哮、酸雾弥漫的环境中也能正常生长。更令人惊讶的是,种子随小鸟的粪便落在墙缝屋角,也可以长出小榕树。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长期以来,我十分赞赏榕树这种“落地生根、生命如炬”的生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榕树的树龄可达千年以上,令人折服。我们小区广场边上那四棵百年古榕,22年前移植过来栽种时,只见截干断枝、树叶稀稀疏疏,其中有一棵半边树干已干枯了。由于榕树有“落地生根、生命如炬”的生命力,这四棵古榕不但活了近120岁,而且重新焕发青春。那棵枯了半边的古榕,它通过气根下地,变成多枝茎干和原来的老树干紧扭在一起,支撑着庞大的树冠,站在树下犹如立在林中。这四棵古榕如今枝生气根,连绵拂地,平均冠幅达30米,树阴覆盖达四百平方米,成为小区居民活动的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见缝插针,随处可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盯紧目标不懈怠,这是榕树的一种精神。榕树不畏寒暑,枝干壮实,傲然挺立,叶茂如盖,四季常青,象征着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榕树生存的本质就在于此——诠释着舍我其谁的奋进之心。人们把它与联系起来,践行榕树这种志存高远、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作为追求处世的价值而加强自身的修养。希望能像榕树一样“落地生根、生命如炬”地生活,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生态度。</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同根共生,独木成林</font></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而榕树却反其道而行之:同根共生,偏偏能独木成林。闻名于世的江门市新会区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榕树竟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雀,鸟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为世间罕有的一道天然美丽风景线。当年著名作家巴金乘船游览后叹为观止,写下著名散文《鸟的天堂》,使其名闻遐迩。从此,“雀墩”便改称为“小鸟天堂”。小鸟天堂有三大自然奇观:独木成林古榕树、百鸟出巢、百鸟归巢。这是一个闻名中外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还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三、荫泽后人,造福一方 </b></font></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小区这四棵百年老榕和青少年文化广场边上的大榕树,棵棵枝繁叶茂,遮阴范围约500平方米。现在每天上午7点,街坊们都会陆续来此健身、跳舞、特别是下午孩子们课后汇聚这里做游戏搞运动,热闹非凡。这些榕树,已成为了街坊纳凉和活动的固定场所乃至地标。这是榕树荫泽后人、造福一方的典型范例。其实,榕树荫泽后人、造福一方,还体现到其他方方面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榕树树冠如盖,垂阴满地,默默抗击酷暑、遮风挡雨、怡人滋物。大面积的榕林不但美化环境,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营造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氛围,对镇静神经、解除眼睛疲劳有一定作用。榕树可净化空气,它吸收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而释放大量氧气,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舒适感。另一方面,榕树对粉尘有明显的吸附、过滤作用,有效抗粉尘污染。浓密的榕树还可减少交通噪音。此外,榕树皮、榕树叶、榕树胶汁亦供药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榕树这种自甘寂寞,默默奉献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赏。我认为,榕树的最大价值在于“德足庇下,功能覆物”。清乾隆年间,福州知府李拔以榕树为榜样,写了《榕亭记》和《榕荫堂记》,并以榕树为例,告诫自己和属下:“假如一个人拥高位、享厚糈,又自诩心思魅力超群,但是实际上却功不及人,泽不庇物,那么他有愧于榕树的不是太多太过了吗!”这种以造福百姓为己任,“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不是当今倡导践行庇荫众生、厚泽载物、秉持公心,要淡薄名利、以事业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吗?</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四、团结包容,互帮互助</font></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认真看看我们小区的榕树,躯干魁梧,树冠蓬大,遮天蔽日。枝干多发粗壮,枝条老少相连,枝头吐丝下垂,像湖边的垂柳,又像少女的垂发。气根一条一条直上直下,又像老人的胡须,但颜色是棕色的,而且有趣的是:榕丝下垂,接枝成条,接地成干,首尾相连,灌根相接,枝干相撑,枝条相扶,交融互应,抱团生长。这就像一个团结、包容、互帮互助,相为支撑的“大家族”。这个“大家族”子孙满堂,相依为命,亲情无限,大爱无边,孝爱传递。这很形象地体现了榕树家族尊老爱幼,老少互助,父子情深,兄弟情同手足,妯娌姐妹和睦,家风家训代代相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