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摩白三国之旅】~白俄罗斯(最新版)

老谭

<p class="ql-block">【老谭游记】白俄罗斯:该国位于欧洲中心,是地处东欧平原的内陆国家,与其接壤的国家有俄罗斯、乌克兰、拉脱维亚、波兰以及立陶宛。 白俄境内大小河流2万多条,拥有上万个湖泊,因此白俄又称“万湖之国。</p><p class="ql-block"> 首都明斯克是欧洲著名的十大城市之一,并被认为是欧洲的地理中心,城市中心之独立广场设立了欧洲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近期俄乌冲突升级,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处成为俄乌谈判之地,也引起世人关注,不妨也了解一下白俄罗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首都明斯克风光</p> <p class="ql-block">明斯克市内欧洲中心超点</p>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语: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东及北部与俄罗斯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近21万平方公里,人口达960万,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等大城市附近,将近80%人口为白俄罗斯人,主要少数民族依次是俄罗斯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1995年后,白俄罗斯语和俄罗斯语被设为官方语言,白俄罗斯人大多信仰东正教,复活节等被设为国定假日。 白俄罗斯人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白俄罗斯一词始见于1135年编年史,9世纪末归属基辅罗斯,后属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王国。18世纪末被俄国吞并。1919年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5日独立,同年12月19日改称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Belarus(仍译为“白俄罗斯”),现为独联体、俄白联盟、欧亚经济联盟 成员国。 白俄罗斯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及激光技术、IT业较发达;农业和畜牧业亦很发达。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建立了欧亚经济联盟 ,与俄罗斯和哈萨克的经济、军事等一体化趋势正逐渐加强。 “罗斯”(Rus)是古代巴尔特人、芬兰乌戈人和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的国名。9至11世纪白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属于基辅罗斯。白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族的一支。公元862年,白俄罗斯土地上建成波洛茨克城堡。9-12世纪,以该城堡为中心形成波洛茨克公国。13世纪上半叶形成白俄罗斯语言文字。13世纪中期-18世纪末,先后归属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王国等。18世纪起并入俄罗斯帝国。1919年1月,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于1922年12月30日与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一道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前苏联)。1990年7月27日,白俄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8日,废除1922年加入苏联时签订的条约,12月19日改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白俄罗斯。 12世纪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国,包括波洛茨克公国、图罗夫—平斯克公国。 13世纪中期-18世纪末,先后归属立陶宛大公国等,18世纪起并入俄罗斯帝国。 [2] 在一系列毁灭性的战争后,波兰立陶宛联邦最终在1795年遭俄罗斯帝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大公国三国瓜分而灭亡。俄罗斯帝国至此拿到了今天的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在时隔550年后,古罗斯旧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全部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罗斯人再次统一在一个政权治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白俄罗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战败前,白俄罗斯大部为德国占领。1918年3月,亲德的白俄罗斯全体会议执行委员会在德占区宣布成立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9年至1922年12月名为独立国家,实为苏俄的附庸,1922年12月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战后波兰复国,发生苏波战争,苏俄割让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给波兰第二共和国。 1922年12月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创始国加入苏联。 1939年,波兰被德意志第三帝国和苏联分割占领,西白俄罗斯并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白俄罗斯被德国军队占领。1944年7月3日,白俄罗斯从德国法西斯占领状态下解放,1996年年底,白俄罗斯通过全民公决,将这一天定为白俄罗斯独立日。1945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苏联的创始成员国和苏联一道加入联合国(一国三票)。 1990年7月27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主权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2月19日将国名改为“白俄罗斯共和国”。 白俄罗斯位于欧洲中心,是一个内陆国家,与其接壤的国家有俄罗斯、拉脱维亚、波兰、立陶宛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国土总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南北相距560公里,东西相距650公里。领土面积居欧洲第13位。 白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境内地势低平、多湿地,平均海拔高度160米,最高峰为Dzerzhinskaya山,海拔345米。 白俄罗斯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温和较湿润,年降水量为550毫米~700毫米。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18℃。白俄罗斯是位于欧洲东欧平原的内陆国家,首都明斯克。白俄罗斯是一个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清洁空气及热情好客人民的国家,境内以湖泊、河流及茂密的森林著称,夏季凉爽,秋季落叶金黄,冬季白雪皑皑。 白俄罗斯共和国是地处东欧平原的内陆之国,境内大小河流2万多条,拥有上万个湖泊,因此白俄又称“万湖之国”。 自摩尔多瓦飞至白俄首都~明斯克,仅一小时。入往胜利酒店后,即至酒店对面胜利公园游览。</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1)白俄罗斯明斯克胜利公园:胜利公园绿树环抱,依林傍湖,风景优美! 从基希纳乌乘机至白俄首都~明斯克仅一小时飞机,入住胜利酒店。傍晚至酒店对面胜利公园散步,人们在公园悠闲地享受着自然风光及新鲜空气,洗肺啊!不少年青人环湖小跑或骑车环园一圈。正点喷泉喷水时,水花高射,颇为壮观!恰逢夕阳西照,还拍到彩虹呢! 胜利公园是明斯克市民与游人悠闲的好去处!</h3> <h3>清翠欲滴之绿草树林</h3> <h3>鹤在低翔</h3> <h3>可爱的小童</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2)白俄罗斯世遗~米尔城堡:翌日早晨驱车前往明斯克西北方向的米尔小镇,参观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世纪城堡~米尔城堡。 &nbsp;&nbsp;&nbsp; 这座哥特式建筑的建造者是当地贵族尤里.伊利耶奇,后成为当时立陶宛大公国的最高统治者尼古拉.斯洛托卡的领地,并被加入文艺复兴的风格进行改建。 &nbsp;&nbsp;&nbsp; 米尔城堡,位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米尔镇,始建于第15 世纪末,是中欧城堡建筑的杰出典范,其融合了各阶段的艺术风格(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艺复兴式), 因而缔造出非凡的历史性遗迹。 &nbsp;&nbsp;&nbsp;&nbsp; 米尔城堡建筑群是中欧城堡建筑的杰出典范,其融合了各阶段的艺术风格(哥特式文化、巴洛克式文化及文艺复兴式文化), 因而缔造出非凡的历史性遗迹。米尔城堡所在的区域曾有一段政治与文化分分合合之历史。这样的动荡局势清楚地表露于城堡的建筑外貌上。米尔城堡最初以高耸的哥德式面貌展现于世,而后经不断地增建及修整,先是工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再来是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在长达将近一世纪的荒废及拿破仑时期战火的严重破坏下,于19世纪末叶时又再度修建,除了在原有的样式上增添了其他风格之外,更将城堡周围兴建了一些新的建筑,变成了一个公园。而从米尔城堡的建筑发展历程中亦可得知一段动荡不安的欧洲历史。米尔城堡是伯里兹建筑史上的伟大杰作,是由伊利尼奇(Ilinich)公爵为了代替15世纪修建的木质封建农场以及周围建筑物于16世纪的早期靠近米尔村(格罗德诺Grodno地区)的地方修建的。 &nbsp;&nbsp; 在15世纪末,米尔城堡随着哥特风格建筑风格的流行开始建造。 随后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巴罗克风格重建。 在被抛弃差不多一个世纪和在拿破仑一世的时期遭受严重的损害之后,城堡在第19 世纪末被修复, 由于许多其他要素的增加和周围地区的景观美化作为一个公园。 它的目前的形式是经常混乱的历史的图表证明。 米尔城堡是一座白俄罗斯建筑的独特的纪念碑!</h3> <h3>蓝天白云下白墙红顶格外迷人!</h3> <h3>  夕阳下米尔城堡更是美丽!</h3> <h3>护堡河、拱形堡门桥加强防御!</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2续1)米尔城堡内:米尔城堡是一座Belarusian哥特式建筑的独特的纪念碑,它在16 世纪的早些时候接近村庄米尔地区内建造不是木制封建农场的田地和建筑物,而是角落有塔的一座广场式的设计大楼。 第5 座塔有一座吊桥和能紧急停止一次,城堡可用于防御槍击。 它的墙有两排窄窗,并且其塔顶倾向有利于重型的大炮从那射出。 防御功能强!城堡群的组成基础是其高塔,都有相同的结构 -~四面体核心与octahedral 顶一起,而且塔不同装饰给城堡增添加了美丽。 有围住的砖,砖的长和短边交替, 有厚厚地涂盖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装饰的砖带于适当位置之墙的划分。 一座3 层楼的宫殿被沿着东面与北面之墙建造,有阳台和门廊装饰,还装有许多琉璃瓦。 外有 一条水护城河围绕着, 围墙内北有一个意大利花园与教堂,见照片5。城堡之南方有一个人造湖。 尽管多年许多损坏,最沉重的是在1812战争期间,直到现在有幸存在的米尔城堡 ,目前已被成功恢复。这座纪念碑式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恢复。 &nbsp;&nbsp;&nbsp; 米尔城堡四周为四方形, 在每一个拐角都建有塔楼。第5座塔楼上有吊桥和铁栅栏。可以抵御袭击。城堡每一面墙上都有两排圆孔,能够很好地进行枪弹射击防御,每一塔楼都能发射炮弹。米尔城堡的边界就是这些刚刚超越围墙线的塔楼。这些塔楼都是相同的结构:四面体的墙身和八角的塔顶,但是这些塔楼装饰各不相同,为米尔城堡赋予了几分美丽。自从1568年,米尔城堡归拉齐维尔斯(Radziwils)公爵属下,是他最终以文艺复兴的风格完成了城堡的修建, 沿着东面和北面的城建造了一座三层的富有艺术特色宫殿。 石灰石的大门、镀金和镀银的金属装饰、优雅的骑楼和幽长的走廊。在考古工作中还发掘了大量的有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的瓷砖,以及城堡主人的战服。米尔城堡的周围都砌有土墙,被土木工事和阵地工事包围,就连城墙都有13米高、75米长。城堡的北边是一个意大利花园,南边是一条人工河。整个城堡成扭曲的矩形状,有四个塔在竖立在矩形的四角。尽管屡遭毁坏,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812年战争期间,城堡迄今依然幸存,并且已经成功地得到修复,是16世纪建筑艺术的典范。</h3> <h3>城堡内广场颇大!</h3> <h3>意大利花园与教堂</h3> <h3>城堡倒影水中,城堡卧湖水,红楼拨清波。</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2续2)白俄米尔城堡内博物馆:城堡内博物馆是城堡主人的贵族生活与历史文物的陈设与展览,还展现了城堡缩小比例的模型与模拟战争之效果图等。 主人战袍上羽毛暗示着其地位与威望;家中悬掛的狼皮与鹿头,地上铺着熊皮,象征主人的权利父与财富;家中餐厅的布置体现了贵族用餐环境之优雅,后厨的食材表明了贵族生活的精致;家中女主人秀丽富态,颇有气质;家中一角会客室,桌上摆放着珍贵的相册……古董很多!展厅的柱子与天花板尽显华贵,天花板装饰及灯饰实在是太漂亮了,见照片5~6。 今天参观的米尔城堡是白俄罗斯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是其首都明斯克这座城市的记忆,更是白俄罗斯民族的记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而更觉难能可贵的是与很多嘈杂的旅游景点相比,米尔城堡多了一份宁静!我们象似品赏“头啖汤”一样,可在宁静中细细品味这镌刻在建筑里的历史,感受凝固在建筑与室内陈设中的艺术! 观景在静境,“而无车马喧”,又没人喧哗,这是非常难得的!</h3> <h3>灯饰漂亮!</h3> <h3>  天花板多华贵!</h3> <h3>  城堡女主人</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3)白俄罗斯涅斯维日城堡:涅斯维日城堡(英语:Nesvizh Castle,白俄罗斯语:Нясьвіскі замак),始建于1583年,见照片4标志。城堡长170米、宽120米,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东南约120公里处。 涅斯维日城堡历史上多次在战火中遭到严重损毁,也多次得到修复和改建,最终具有了现在的宫殿式城堡的模样。城堡各组成部分在几百年间被欧洲不同国家的建筑师赋予了不同的风格。2005年,包括涅斯维日城堡在内的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城堡建筑群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涅斯维日城堡的最终形态融合了许多建筑风格: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古典式,现代式。目前涅斯维日城堡是白俄罗斯最大的观赏景区,它可以说是白俄罗斯最美丽的地方,也是整个国家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有着多元化建筑和最大花园景观的涅斯维日城堡,是白俄罗斯最漂亮的地方,也是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在2005年该城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在涅斯维日市旁,坐落着白俄罗斯最著名的城堡建筑群~涅斯维日城堡群。该市位于明斯克州,距首都明斯克西南部112公里。 涅斯维日市得堡独厚,2012年被评为白俄罗斯文化之都,也是继波洛茨克和戈梅利之后第三个获得此荣誉的城市。 我们上午观赏完米尔城堡,下午即驱车至涅斯维日市,参观涅斯维日城堡!一天看两著名城堡,也是两个世遗,是日观赏价值高!</h3> <h3>标志记录了创建年份:1583年。</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3续1)白俄涅斯维日城堡内观:整个城堡还是很大的,全程参观完也要小半天。这里的装修真的跟俄罗斯的沙皇基本上是一个档次的。城堡很漂亮的,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外观城堡后进门观赏堡内。 沙皇时期,数以万计的文献和书籍被运往圣彼得堡。十九世纪末涅斯维日城堡成为了全欧洲最大的庄园之一。1939年随着苏联政权的建立和涅斯维日城堡被红军占领,拉济维乌家族被赶出了城堡。 白俄罗斯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城堡建筑群是白俄罗斯境内世界级文化遗产,白俄罗斯纸币最高的10万白俄卢布的背面就是这做城堡。它是中欧16-17世纪建筑类型发展阶段的代表,其中尤为典型的是带有十字架圆顶的基督圣体教堂。拉济维乌王朝在16世纪时兴建并拥有此一综合性建筑群,直至1939年止。该王朝也孕育了欧洲历史与文化上重要的人物,由于这些人的努力,涅斯维日在科学、艺术、工艺与建筑上都发挥极大的影响力。拉济维乌家族城堡建筑群包括城堡、基督圣体陵墓和教堂,以及其周边建筑。城堡包括十栋互相链接的建筑物,为一座环绕着六边形庭院而发展成完整的建筑体。其宫殿与基督圣体教堂成为中欧与苏俄建筑发展上重要的原型。&nbsp;11世纪末~12世纪初,白俄罗斯境内的许多公国纷纷摆脱古罗斯帝国(基辅罗斯)的统治而先后独立。从14世纪起,白俄罗斯的领土又归属东欧强盛大国—立陶宛大公国的版图。1569年-1795年,立陶宛与波兰两国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下简称“波-立王国”),白俄罗斯随之归属波-立王国。拉济维乌家族是立陶宛大公国的贵族,后因与波兰统治者联姻,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波兰-立陶宛王公家族,曾在波兰-立陶宛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 城堡的正大门特别有中欧建筑的风范,很雄伟。由此进入堡内,更觉非常华贵,有刚粉刷一新和深经雕琢之中欧建筑的感觉,蓝天白云下更是亮丽!而且其广场很宽大,加之游人不多,可随意转悠并拍照,十分舒服! 这可是建于16~17世纪的建筑,其中的宫殿与基督圣体教堂成为中欧与苏俄建筑史上之重要原型!</h3> <h3>宽大广场可随意拍照</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3续2)白俄涅斯维日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院:进入城堡,还有尚未对普通游客开放的区域与博物院,可购票入内参观。走进紧闭的大门,去探寻历史的秘境,探索拉济维乌家族宫庭的传说与秘史,还可听俄中血统的导游娓娓道来,让人耳目一新! 博物馆为三层楼的宫殿,每层皆有不少展厅。一层为入口,有内庭、礼拜堂、军械库等及存衣间、咨询处、纪念品与图书室辅助设施;二层有主厅、星空厅内含大公书房与卧室及大公夫人沙龙与卧室、私人藏品展厅、画廊、“宗教与信仰展厅”、大展览厅、小展览厅、内部图片展厅、白色舞厅、大壁炉厅、小餐厅等,还有档案与图书馆历史展厅、建设和修缮历史展厅;三层有首领厅、“斯卢茨克腰带”藏品展厅、金色厅、矿物和钱币藏品展厅、狩猎厅、戏剧机展示走廊、戏剧厅等,还有“宫庭”酒店等。我约莫记得大小展厅四五十个之多,只能走马观花。 一次颇为神奇的城堡之旅!</h3> <h3>这阶梯也非同凡响!</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3续3)白俄涅斯维日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院:进入城堡,还有尚未对普通游客开放的区域与博物院,可购票入内参观。走进紧闭的大门,去探寻历史的秘境,探索拉济维乌家族宫庭的传说与秘史。参观期间除了掛上解说录音器按中文至各展厅,按相应厅号听中文解说外,还可听俄中血统的导游娓娓道来,让人耳目一新! 博物馆为三层楼的宫殿,每层皆有不少展厅。一层为入口,有内庭、礼拜堂、军械库等及存衣间、咨询处、纪念品与图书室辅助设施;二层有主厅、星空厅内含大公书房与卧室及大公夫人沙龙与卧室、私人藏品展厅、画廊、“宗教与信仰展厅”、大展览厅、小展览厅、内部图片展厅、白色舞厅、大壁炉厅、小餐厅等,还有档案与图书馆历史展厅、建设和修缮历史展厅;三层有首领厅、“斯卢茨克腰带”藏品展厅、金色厅、矿物和钱币藏品展厅、狩猎厅、戏剧机展示走廊、戏剧厅等,还有“宫庭”酒店等。我约莫记得大小展厅四五十个之多,只能走马观花。 再展示其狩猎厅、军械库、画廊及城堡女主人的照片,体验博物馆之博!</h3> <h3>军械库</h3> <h3>画廊</h3> <h3>城堡女主人</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4)白俄罗斯明斯克斯大林防线:“斯大林防线”是前苏联1928-1939年耗巨资修建的绵亘千里的防御工程体系,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军事遗产。全长1200公里。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延伸到南部的黑海沿岸。防线不是一条简单的坑道,而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 明斯克的这段防线,为第63号筑垒地域,长约140公里,共有327个永备火力点分散于1~6公里的纵深。这个工事的墙壁有1﹒5米厚,工事里面有76毫米火炮和马克西姆机枪,还有观察用的潜望境。1938年安装的发电设备至今还能运行。到处是侧防暗堡,前面则是各种各样的工程障碍物和地雷区。 斯大林防线是二战时期,前苏联为抵御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而建造的,防御工事依据具体的任务与地形而设置修建,没有两个火力点是相同的。有些单层,有些双层,下面有防空洞,还设有一些独特的反坦克火力点,是用坦克做成的塔堡与装甲帽堡。 现在,防线已成了博物馆,并于2005年6月30日开始对外开放。当地政府根据当年的工程图纸对明斯克筑垒地域作了部分修复,一些工事进行了重建,使之成为著名的景观,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到此参观! 还保留有斯大林雕像,也是非常难得的!</h3> <h3>坑道内暗堡</h3> <h3>漫长的战壕</h3> <h3>  俄罗斯都很难见到斯大林塑像,这仍保留!</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4续1)白俄明斯克斯大林防线:防线是当时苏联的一项秘密工程,所以当时没有起名字。“斯大林防线”是1936年国外报纸首先称之,而后迅速传开了。在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起到了局部的、有限的防御作用。但耗费苏联巨大国力。 &nbsp;&nbsp; 其实自1928年开始,苏联在当时的国境线西侧秘密修建防线,历经十一年共修造了由23个庞大筑垒、4000多个火力点组成,长达1200公里的防御工程。这条防御工事构造坚固、装备精良、军事系统发达。然而,由于最高军事领导者的战略失误,在二战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抵御功效。 1941年6月22日,德军三路集团军突然向毫无防备的苏联红军发动猛烈攻击,其中一路的作战目标就是当时的白俄罗斯明斯克。由于决策失误,坚不可摧的斯大林防线短短几天就被德军炮火摧毁。此后,德军铁甲在一马平川郊区长驱直入。6月28日,德军就占领明斯克,长达4年多的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据统计,整个二战期间,白俄罗斯共死亡220多万人,有209多个城镇和9000多个村庄被毁灭,人口长期为负增长,直到近年来才实现止跌回升。 &nbsp;&nbsp; 为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白俄罗斯在防线遗迹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并装备了一个连的强化兵力;重新修建了两个机枪永久火力点,火炮暗堡,指挥所与侦查哨;并按照战前的设计图纸重新建设了工程设备区。 &nbsp;&nbsp; 2005年6月30号,斯大林防线建筑群修建完毕,开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一座实景式的战争历史博物馆。场景中有前苏联二战名器械:喀秋莎火箭炮及坦克群等;还加多很多现代化武器。 有记者曾向解说员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70多年前,斯大林防线为何没有发挥好应有防御作用,而沦为一道摆设?解说员打太极般地主要为我们解答了防线的构造和设计,至于其它则隐约其辞、讳莫如深。若遇上机会,白俄罗斯特种兵还专门为来访的客人表演一些演习秀,为游人演示火炮发射等场景。 &nbsp;&nbsp;&nbsp; 参观了斯大林防线,不胜唏嘘!再强大的工事,也抵御不了决战之失误!决胜,武器是重要因素,但最终还是靠人!</h3> <h3>坦克群</h3> <h3>喀秋莎</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7.4续2)白俄明斯克斯大林防线:防线现已成为现代化武器的博物馆,依山傍河,绿草如茵,十分开阔,放眼望去,炮立成林,坦克如群,却是另一种景观!如此境界,何曾想到这里曾是坦克碾压,万炮齐发,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 蓝天下高高火箭炮直指芲穹,坦克群、飞机群、装甲车群、喀秋莎群这些令人心惊的庞然大物却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十分撩人! 旅友们跃跃欲试,登上坦克,走进碉堡,跃至炮台,也想穿越至那炮火连天的年代,过把瘾!</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8)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面积为349平方公里,人口180万。 它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 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 &nbsp;&nbsp;&nbsp; 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nbsp;&nbsp;&nbsp; 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 &nbsp;&nbsp;&nbsp; 1067年首见记载。14世纪属立陶宛大公国,后归波兰立陶宛王国,1793年又被俄国占领,1991年苏联解体后归白俄罗斯。历来是联系波罗的海沿岸与莫斯科、喀山等城市的贸易中心,市名意为交易之镇。19世纪70年代成为铁路干线交会点后,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得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被夷为平地,战后重建并成为白俄罗斯重要工业中心。 明斯克是欧洲著名的十大城市之一,并被认为是欧洲的地理中心,城市中心之独立广场设立了欧洲纪念碑。 下面让我们在旅游中观赏这座城市!</h3> <h3>明斯克森林覆盖挺好的,天然氧巴!</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8.1)明斯克之胜利广场:游览明斯克,首站是座落于明斯克市中心的胜利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碑身底部四面镶嵌大型金属浮雕群,表现了白俄罗斯军民英勇抗敌的战斗历程,碑顶为象征英雄城市的五星勋章! 胜利广场座落于明斯克市中心,1947年建成,长225米,宽175米。广场上矗立着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底部四面镶嵌大型金属浮雕群,表现白俄罗斯军民英勇抗敌的战斗历程。碑顶为象征英雄城市的五星勋章,碑前是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圣火。 胜利广场两侧整齐排列的石碑上刻着前苏联12个英雄城市的名称(见照片6,我们此行的基辅与明斯克皆在其中)。广场地下是宽敞的人行信道,信道的中央大厅内建有一个直径达2米的琥珀花环,花环内设有照明装置。当灯光亮起的时候,整个花环就象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提醒着过往行人不要忘记为胜利而光荣牺牲的死难烈士。 如今,胜利广场已成为白俄罗斯举行隆重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每逢“五•九”胜利日、独立日等重大节日,白俄罗斯都要在该广场举行隆重的献花仪式。外国领导人来访时,通常都在此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类似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 蓝天下,高高矗立的纪念碑格外引人注目!</h3> <h3>前苏联定的12个英雄城市纪念碑,每城一碑!</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8.2)明斯克之眼泪岛:眼泪岛位于明斯克市特洛伊茨老城城外的斯维洛奇河中,是为了纪念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阵亡与失踪的800多名白俄罗斯官兵建造的建筑群,岛中心矗立着阵亡将士纪念塔碑。在建筑时,阵亡官兵的母亲们给该岛起名为“悲痛和眼泪之岛”,后简称“眼泪岛”。 &nbsp;&nbsp;&nbsp; 越桥跨过斯维斯洛奇河,即见高高屹立在岛上的纪念碑雕塑,群雕下是流下悲伤眼泪的母亲们。令人叹息! &nbsp;&nbsp;&nbsp;&nbsp; 1979年12月苏军大举入侵阿富汗,遭到获西方支持的游击队顽强抵抗,根据1988年4月的日内瓦协议,苏联于1989年撤回全部军队。战争使得阿富汗军民死亡一百多万,苏军1万5千人战死,3万5千人负伤。白俄罗斯正当18~22岁青年参军岀战,战死800多名士官,伤残也700 多人。苏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投入的兵力维持在十几万人,苦熬近十年战而不胜,国内民众的不满持续增加,是导致三年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nbsp;&nbsp; &nbsp;&nbsp;&nbsp; 这个景点就在市中心位置的维斯罗奇上,像一个小岛,通过一做桥与岸边连接,由于是为了纪念战争中牺牲的白俄罗斯战士们,岛上的矗立的纪念碑前长期都有逝者的亲人们送上的鲜花等祭品,显得有一份特有的庄严和肃穆。岛中间还有一尊哭泣的孩子的雕像,走近他能体会到对逝者的那份思念之情。 从岛上看去周边的景色在河水蓝天的映衬下很美。&nbsp;&nbsp; ​​</h3> <p>&nbsp;&nbsp;悲伤的母亲!</p>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8.2续1)明斯克之眼泪岛: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斯维斯洛奇河中的眼泪岛,是为纪念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将士。 ​​在纪念碑旁靠河处立有一身有翅膀的小孩雕像非常的生动,很有寓意。 &nbsp;&nbsp;&nbsp; 有翅膀小孩的雕像赤裸全身,双手掩面而泣,哀悼阵亡将士。据说,摸其腿部会带来好运!新婚夫妇常到此拍婚纱照,若摸其男性敏感处,会生男孩。 恰逢一群初中同学拍毕业照,围聚在小男孩周边,老师们忙着为他们拍照留念,多么幸福!相比地下将士,又是幸运的!他们的母亲不再垂泪,应是微笑!愿母亲们永远微笑,眼泪岛变为欢乐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h3> <h3>摸下雕像,希望带来好运!</h3> <h3>【乌摩白三国之旅】(8.2续2)明斯克之眼泪岛风光:位于明斯克斯维斯洛奇河中的眼泪岛附近风光旖旎! 房屋依河而建,绿树成荫,河水泛光,蓝天白云下之景色是如此柔和美好!怎不令人赞美?!<br></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8.3)明斯克特洛伊茨老城区:眼泪岛对面便是特洛伊茨老城区,这里面积不大,但老式的街巷与建筑使人能够依稀感受到当年明斯克的历史风貌。 &nbsp;&nbsp;&nbsp; 参观了眼泪岛,过桥至老城区,领略特洛伊茨老城区风情,并在此买些小礼品~白俄罗斯套娃等,团友多买冰箱贴。 为了保护老城区,这里没开辟为步行街。因而,游人不多,在市中心也没见喧嚣,反而多了一份宁静,这是难能可贵的!</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8.4)明斯克特洛伊茨老城区旁的风光:老城区依傍斯维斯洛奇河,河畔风光无限!漫步其间,蓝天白云下如入风景画中! 游毕,即前往红教堂!</h3> <h3>  【乌摩白三国之广旅】(8.5)明斯克红教堂:真名称圣西蒙-圣叶莲娜天主教堂,俗称红教堂,现多称红教堂。在明斯克,问之路人皆知。 它是1910年一对贵族夫妇为纪念两个夭折的孩子捐建的,1918年后这对贵族夫妇流亡国外,命运很悲惨。红教堂在蓝天下特别亮丽,高的那座楼代表孩子父母,后面两座矮的顶部有十字架今别代表两个孩子。 &nbsp;&nbsp;&nbsp;&nbsp; 另一说法:白俄罗斯🇷🇺 明斯克圣徒西蒙和海伦教堂,亦称红教堂。建于1910年,相传是某富豪为其早逝的子女托梦还愿而建,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二战时期曾被德军作为司令部。现在是当地新人举办婚礼最喜欢去的地方! 蓝天下之红教堂,红艳无比,令人惊叹!</h3> <h3>【乌摩白三国之旅】(8.5续)明斯克红教堂(详说红教堂):真名为圣徒西蒙和赫伦那教堂。位于明斯克的独立广场上政府大楼右边,也叫“红教堂”。乃一迷人的白俄罗斯建筑古迹! &nbsp;&nbsp;&nbsp; 红教堂为纪念耶稣门徒西蒙而建于1910年。这是一座罗马式风格天主教堂(哥特风格建筑),可容纳1500人。支柱和祭坛由红色的沙和大理石砌成。教堂由波兰建筑师Tomasz Pajzderski和Władysław Marconi设计,开工于1905年,竣工于1910年。是一所哥特式风格建筑教堂,周末会有人在此举行婚礼。苏联统治时期教堂被关闭。苏联解体之后圣西蒙和赫伦那教堂恢复了其教堂功能,现在是白俄罗斯天主教中心。 &nbsp;&nbsp; 圣徒西蒙海伦教堂&amp;圣灵大教堂是白俄罗斯首都最重要的两个宗教场所,也是他们的灵魂所在。其中红教堂拥有很漂亮的颜色和造型,因墙面通体红色,俗称"红教堂"。特别是教堂的背后有故事,讲述的是一贵族爱德华夫妇为孩子建造的教堂。教堂是为了纪念幼年去世的一双儿女而建造的。孩子很早去世,爱德华无比悲伤,决定建立一座教堂,纪念死去的孩子。他和红教堂一起被载入历史。这是因为他自费专门建造了这座教堂,更因他建立这座教堂很久以前就成为了明斯克的刚需。随着城市的发展,教民数量增加。但天主教堂却只有一个。因此,在最严寒的季节,人们也会在教堂附近坐下。有时,整个广场上直达省长官邸都满是教友。建这一教堂,满足了天主教徒的需求。使之成了市内最有名的天主教堂。 因墙面通体红色,俗称"红教堂"。教堂门口的雕像是圣乔治屠龙像. 圣乔治是无数国家和城市的守护圣徒(见照片7), 明斯克也是其中之一。整个斯拉夫民族体系好像都很尊崇这个传说,从莫斯科的城徽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山头的雕塑都是,杰弗里·阿彻尔的小说《沙皇圣像之谜》也是从一幅圣乔治屠龙油画开始的。 &nbsp;&nbsp; 这座教堂是俄罗斯帝国土地上罗马式风格教堂的罕见范例。它由知名的杰出的建筑设计师Томаш Пойздерский设计,教堂可容纳1500人。红色的砖是从琴斯托霍瓦运来的,而瓦则是从Вацловка运来的。而支柱和祭坛则由红色的沙和大理石砌成。彩色玻璃窗由艺术家Францишек Бруздович设计。 &nbsp;&nbsp; 红教堂是白俄为数不多的天主教堂之一,它位于明斯克市中心独立大道上,几乎是来明斯克必须看的教堂之一,乃明斯克绝对的地标。內外参观后,令人惊叹其通红美艳!不由步宋.杨万理诗韵而吟之: 毕竟明城五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初夏蓝天无穷碧,映日教堂别样红。<br></h3> <h3>圣乔治屠龙,城市守护神!</h3> <h3>  【乌摩白三国之旅】(8.6)明斯克独立广场:独立大街西南端的起点是著名的独立广场,独立广场长450米,宽150米。广场的北边是国家政府大楼,大楼前面耸立着7米高的列宁立像。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关系很好,沒去俄化,还在政府大楼前立有列宁像,难得! 政府大楼右边是建于1910年的圣西蒙和海伦娜教堂,市内最有名的天主教堂,因墙面通体红色,俗称"红教堂"。 广场的南面依次排列着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主大楼、地铁管理局大楼和明斯克政府大楼。广场的西面是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顺着独立广场向前走首先看到邮政总局,明斯克宾馆,中央电影院,中央书店即明斯克最大的书店,国家内务部,国家安全部(克格勃)。安全部对面的街心花园里树立着前苏联克格勃创始人、总头目尔任斯基的半身像。还有古姆百货公司、国家中央银行等。 广场颇大,现成为市民悠闲散步之好去处!</h3> <h3>难得一见的列宁站立塑像!</h3> <h3>恰逢欧洲运动会!</h3> <h3>广场一端为红教堂!</h3> <h3>【乌摩白三国之旅】(8.6续)明斯克独立广场被认为是欧洲中心: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周边有政府大楼和两所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师范大学门前是美女云集之处,广场上也不少美女在此穿过或休闲小憩。 明斯克被认为是欧洲的地理中心,独立广场设立了欧洲中心纪念碑,即三鹤展翅高飞的雕塑。其下面为三层的大型商场。 独立大街上还有第二个广场叫十月广场,广场北面是共和国宫,为边长100米、高45米的正方形白色建筑,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就在这里举行,平时为音乐厅。广场上有个"零公里"标志,白俄罗斯是欧洲的地理中心,那么这个标志也意味着是欧洲的地理中心。十月广场的对面有军人俱乐部和总统办公厅大楼。<br></h3> <h3>独立广场立起2019年欧洲运动会标语!</h3> <h3>师范大学门前美女如云!</h3> <h3>  白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中心,独立广场正是中心起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