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掖丹霞艳如虹</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甘肃行之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b>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丹霞地貌是地理学的概念。具体说是地理学所属的自然地理学中地貌学的分支结构地貌学(或称构造地貌学)中的地貌概念,由中国科学院冯景兰院士和陈国达院士命名,即“由红色陆相碎屑岩发育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类型总称。”由于:砂砾岩富含高价铁,铁与比例不等的钙、硅质胶结,经地表沉积作用形成粗细相间、以红为主的红、橙、黄、白等色彩变幻的沉积层理;地壳抬升,色彩斑斓的岩层演化为裸露的绚丽山体;之后,又有些这样的山体受水、风(主要是水流)侵蚀,产生似冰山融化现象。这样,未受侵蚀的重重丹霞山体、岩壁、崖壁,与被侵蚀为沟、谷、峡,堡、柱、峰,以至像各种动植物形态的奇景、奇观、奇相,汇成观赏价值较高的地貌,是一种重要旅游资源。</h1><h1> 丹霞地貌在全球分布很广,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中欧国家、西亚国家等发育较集中,据说又以中国分布最广(已发现1000余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鬼斧神工之丹霞地貌》统计,到2001年为止,全国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部和部分属丹霞地貌的有22处,占18.5%。</h1><h1> 中国以形态著名的丹霞地貌大多在南方(如广东、贵州、福建、湖南等省),属湿润地区丹霞。湿润地区因植被丰茂,掩去了丹霞的瑰丽与真彩(如四川的青城山与乐山),“绿树红崖”虽美却失真。我喜欢干旱地区坦诚得一览无余的赤裸丹霞,如约旦的佩特拉古石城,国内的陕西靖边波浪谷等。</h1><h1> 约旦佩特拉质地坚硬的沙砾丹霞,融入了古代人类文化遗迹。史前时代至2200多年前,纳巴泰人在佩特拉山区建造了厄多姆古国都城,那是在山体上雕凿出的一座繁华城市;街道、广场、宫殿、剧场、神殿、住宅、仓库、墓葬、祭祀地等,形形色色的天然与人工雕凿混搭的建筑在高坡谷底构成联通亚欧大陆的繁华商城,那种精美、精致、精湛令人惊诧,叹为观止。据说有些舒适的山洞住宅,至今还有牧民居住。</h1><h1> 从约旦归来,科技厅老友Y听我描述佩特拉“人文丹霞”,便向我介绍艳帜高张的张掖丹霞。听说那丹霞只是自然景观,觉得不大过瘾。即使如此,我心里无尽的旅途还是增添了一段新的里程。2017年秋,第三次进山西,我去了陕西靖边新开发的“波浪谷”。漫步龙洲乡闫家寨子簇新的栈道穿越沟谷,我找到了在红色砂岩山中踏浪的感觉,但说要与亚利桑那州巅连犹他州的帕瑞亚峡谷千姿百态的红波浪媲美,显然差距不小。当我看到两侧山体严重风化,时刻都在被自然碾作红尘,积为红土,不免怜惜。由此想起张掖。不知那片浩渺的红丹艳霞是否坚贞、安好?</h1><p class="ql-block"><br></p> 土耳其-从安卡拉往卡帕多奇亚-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看丹霞山 约旦-佩特拉古城-彩色砂砾岩上雕琢的宫殿门口的台阶与人物塑像 约旦-佩特拉古城-丹霞山上雕琢出来的宫殿-哈兹纳赫宫 约旦-佩特拉古城-丹霞山区到处是“住房”-据说有些住房至今还有游牧人在里头居住 约旦-佩特拉古城-哈兹纳赫宫左侧的彩色丹霞地貌 约旦-佩特拉古城-丹霞山体被雕凿成众多宫殿 约旦-佩特拉古城-大自然提供内部空间、由人类加工而成的多层住宅 约旦-佩特拉古城-散落在丹霞山区千姿百态的石楼 约旦-佩特拉古城-丹霞山上凿出的大型罗马剧场 陕西-靖边-波浪谷景区-在这里的山间穿越有踏浪的感觉 陕西-靖边-波浪谷景区-丹霞山沟谷中的游人栈道 陕西-靖边-波浪谷-在地上奔腾了成千上万年的波浪 陕西-靖边-波浪谷-形似“遥看瀑布挂前川” 陕西-靖边-波浪谷-丹霞山沟里的五颜六色 陕西-靖边-波浪谷-干旱地区-沉静的丹霞地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 style="color: inherit;">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张掖丹霞是我与家里老温2020年甘肃行的目的地之一。</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11年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张掖丹霞,在祁连山北麓的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据说在国内仅次于面积1200平方公里的贵州赤水丹霞,“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 现建有世界地质公园。</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从甘南回兰州,在“新世纪”我锁定的无窗“黑洞”里美美睡了一夜,第二天吃罢早饭,我和老温按旅行社指示,乘高铁西去张掖。这个区间行车四个多小时,为了省时,我俩在车上运筹,填饱了肚子。车门一开,跑在前头,率先出站,没费劲就找到了等候站前的导游。</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导游是中年女人,个子不高,看上去壮实、质朴,肤色黝黑,长相很西北。</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你们一共6位,两位已在车上,要再等两位。”导游和颜悦色。</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帮你到出口喊两嗓子吧。那两人是男是女?姓什么?”我见大批乘客涌了出来,瞬间站前已相当拥挤,担心那两人寻找组织费时费力,自告奋勇。</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好啊,姓安,安全的安。都是女的。”</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立即窜回出口,朝着人流挥手大喊:“哪位姓安?姓安的过来!”</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重复三四遍,唤来两个40岁上下的女人。</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你姓安?”我问前头那位。</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是啊,你是导游?”</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哪有那本事。”我笑了:“幸亏姓安,如果是王、张、李、赵,我这么一喊,回头率就高啦。”</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俩觉着走得挺快,还是落到后头了。”安女的河南口音略带歉意。</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们上了一辆黑色紧凑型MPV。导游边上坐着一个口吐东北话的老女人,声音和长相像一位家喻户晓的东北二人转演员,中间排靠窗坐着一个相貌英俊、明显比女人年轻的男人(他俩言谈像夫妇),一位河南女坐了他右侧位子,我和老温、安女只能挤在最后排。</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MPV平稳行驶不到20分钟开始剧烈颠簸——张掖火车站到临泽县丹霞景区的公路正在扩建,新铺的石子路面还差沥青层,我们一直颠抖到景区。</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正在修路,车不好走,本来半小时的路程现在要一小时。你们有4位要赶晚上6点半的火车。现在刚过1点,咱们5点整在游客中心左边路旁集合。”</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东北女人顿时火了:“那不行!他们赶6点半的火车,我们是8点的火车,5点就往回赶,要白白耽误我们3小时?”她大脑软件不知用了哪种算法。</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导游像自言自语,也像轻声反驳:“你们花的都是拼团的钱,不是包车,只能相互兼顾啊。”声音虽轻却有分量。</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那我们想看‘日落照丹霞’就没戏了?!”质问还不依不饶。</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今天是阴天,怎么地也看不到日落。”</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们4个“既得利益者”不便插嘴,只能静观。</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东北女人还是喋喋不休。这时,疑似丈夫胸腔里振动出很好听的广播级普通话(绝非北京或哈尔滨土著语言),音调低沉,慢条斯理:“咱们总不能耽误人家赶火车啊!”</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恼怒的东北口音戛然而止。</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你的普通话讲得真好。”我立即点赞,并非只赞赏发音。</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是吗?”男人略一回头,微笑,仍然低调:“我专门学过的。”</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三</b></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们在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看的是以色彩斑斓著名的“七彩丹霞”风景区(一日游来不及去12公里外以形态变幻称奇的“冰沟丹霞”风景区)。车到“七彩丹霞”北大门游客中心后改乘观光车。红色山间的公路,到处都能看到观光客车在来回穿梭。</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七彩丹霞”景区约200多平方公里,主要观赏核心地带约40多平方公里的彩色丘陵,因有绿洲盆地绝配其中,“七彩”更彩。山区观景需高度,观景台是基本建设。景区现在建成开放4个观景台,即:1号“七彩云海”、2号“七彩仙缘”、3号“七彩锦绣”、4号“七彩虹霞”。导游提示,观赏效果最好的是4号,其次是2号。3个小时应当够用。</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号“七彩云海”,停车处没有观景高台,是半山腰中面对重重峰谷装有木护栏的一截公路,游客们靠着公路边的栏杆,静静地站着观景、拍照。</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视野中那些隆起的石山长相平平。由于阴天,氤氲雾气也限制景深,我觉得今天的七彩云海言过其实。不仅无云海翻腾形态,更不见七彩显现,区别于一般山岭的景观,只是山谷中穿插着一排排尖顶、堡形山岩斜着身子在旋转,褐色、浅褐色、土黄色分层的纹理,色彩暗淡,景致低于期望值。据说,如果有兴趣,可攀上近处一座小山(山顶应设1号观景台真身)登高远望,效果会有所改善。我见群山整体色彩浅淡,俯瞰也美不到哪里去,没费那个力气。</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这是序幕。想到名言“序幕不是高潮”,我便与盛名之下的七彩云海达成谅解。</span></h1><p class="ql-block"><br></p> 甘肃-张掖-祁连山北麓-七彩丹霞景区-规模宏大的游客中心和前面宽阔的广场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丹霞博物馆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一观景台-实际是没有台的路边观景点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一观景台-视野中平淡的丹霞地貌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一观景台-褐色、浅褐色、土黄色相间的山地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一观景台-这应当是这里有点模样的丹霞景观了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一观景台-这是将上图景观局部拉近后的状态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一观景台-雾气中的一种堡式丹霞地貌-令人失望的“七彩云海” <h1> 2号“七彩仙缘”,景区的最高观景点,可一览“七彩丹霞”景区全貌,这是它在四个观景台中的独特价值。我见上山栈道既高又长,有意让老温在山下小憩。也许是仙缘的感召,她回道:“你尽管上去,我慢慢朝上走,走哪算哪。”</h1><h1> 我已年近古稀,生命的折旧率行将取尽,剩下的将是“纯利”,脚下力道却还强劲,没费多少力气就登上铺满红色地砖的观景台。观景台太大,大到“台”字字义难容。这简直是山上的一段宽阔的“公路”啊,足可并行五六辆旅游大巴。“公路”两旁满眼丹霞突然用情,山色丰富、多彩、热烈起来。</h1><h1> 我站在俯视整个景区的高台,虽没找到“窗棂式”、“宫殿式”的丹霞精品(也许那些归“冰沟丹霞”景区收藏),但见四周彩色山峦如波浪般涌动。这可是200多平方公里的开卷啊,峰、堡、谷、峡,沟等各种形态以三维立体画面朝四面八方延展空间,山岩的层积纹理、肌理、脉络,比1号台视野内的色彩更多、丰度更高,真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峻岭雄秀、五颜六色的横生,金红流光、瑰丽奇绝的喷薄。一切恍若幻梦。 </h1><h1> 观七彩丹霞,理想天气是雨后晴空朗日,这时山体被雨水冲去风尘,色彩最真、最艳、最丽。我们到张掖,是前一天下的大雨,当天虽阴,天空却仍在有晴与无晴之间犹疑彷徨,被锁的赤日仍想方设法透过薄弱云层洒下几米阳光。按导游说法,这也算好机缘。</h1><h1> 按部就班,游览车到3号“七彩锦绣”。刚下车,望着同样需要登攀的高台,悟性(或许是惰性)突如其来:让平庸与最优平分我俩有限的体力与时间不明智!于是断然决定:舍去“七彩锦绣”外,直奔“七彩虹霞”里。</h1><p class="ql-block"><br></p>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览车在朝第二观景台驶去的路上-山色似乎在迅速变深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览车在朝第二观景台驶去的路上-已经露出山体的丹霞红色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览车朝第二观景台驶去的路上-这个台地景观令我想起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丹霞山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停车场-云海亭是否错建在此了(名称应属于第一观景台)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站在高高的第二观景台上-俯瞰山下与山体融合的房屋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方向不同、光照不同、色彩也不同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这是200平方公里的开卷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方向不同、光照不同、色彩不同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一角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峰、堡、谷、峡,沟等各种形态以三维立体画面朝四面八方延展空间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满眼丹霞突然用情-山色丰富、多彩、热烈起来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丹霞观止”碑石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绿草添彩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但见四周彩色山峦如波浪般涌动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山石奇异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朝东南方向延伸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步步皆成景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涌动的单斜脊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第二观景台-山谷中的金红山峰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朝山上延伸的栈道看第二观景台的主平台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四</b></span></div> 景区大客车不紧不慢地朝最后一站行驶,从容地拐过山间几个缓缓的弯道,路边逐渐出现不俗的新画面,车窗玻璃的滤光效果,让天空如晴空般地发蓝,丹霞山体原本的红、黄色调,又来窗玻璃的绿色支援,三“原色”因岩石中矿物质的含量差异,色彩被调和得五彩缤纷,坡底一丛丛青草也不甘寂寞,争先恐后地迎来,车窗外宛如锦绣。我忙着用手机、相机尽情收获美丽。<br> 这是渐入张掖丹霞最高境界的整备?<br> 下车站定四望,我们已经身陷祁连山北麓令人兴奋的奇彩之中。我家老温也被这世界感动,拖着有点故障的膝盖,在我后头紧跟,全程登攀。<br> 我朝近处的山顶望去,那4号观景台就置身于泛着熠熠红光的彩景里。那是一个顺着不断分岔的山脊搭建的栈道系统,引领游人朝着多变的方向、高度、角度,进虹入霞。<br> 我俩踏着东向的栈道登山。善解人意的云层滤出了更多的阳光,疏密不等地洒在东高西低的坡上,刺激人神经兴奋的艳红与金黄的岩纹干干净净,顺应着山形,由近及远,轻舒漫卷,波浪般起伏,美轮美奂。<br> 这是百媚的七彩丹霞第一波,令游客激情涌动。<br> 登上高高的山脊,俯瞰东西南北,祁连山在此几乎全裸,山体的原色红透、黄熟、碧绿,叠加、混合、搭配出无数深浅不一的间色,斑斓、艳丽,光彩夺目。这是世上所有色彩在配合红色基调,进入最适合张扬自身风采的位置,把山峰、山峦、山坡、山谷、山涧,染整出一个五光十色的仙境;红色、黄色、褐色的斑马纹绘就无数单斜脊山体,像满地舞动的彩练在按某种韵律朝四周旋转,飞动。这原本厚黑、冷硬、木讷的地壳啊,到了张掖祁连,居然如此明媚温暖,缤纷奇绝,神采飞扬,惊世骇俗。<br> 比较只能在红色或褚红色的羊肠小道、高低沟壑、大小山谷中穿行的佩特拉古城,这张掖观丹霞,虽无中古、近古生动的人文脉络,却能居高临下,以宏阔视野,望丘陵绵延、群山巍峨、色彩瑰丽、万紫千红,令人心旷神怡;比较陕西靖边波浪谷,张掖丹霞风化现象鲜见,砂砾混成的红岩、彩岩,大多质地坚硬、坚固,各种造型,筋骨强健。只要严加保护,防止胡乱开发或人为损坏,景观应当可以千百年地延续,让古人,今人,未来人,能共读同一部自然界的煌煌大作。<br></h1>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朝4号观景台进发的路上-车窗玻璃滤色后的景致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朝4号观景台进发的路上-车窗玻璃滤色后的疑似晴天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朝4号观景台进发的路上-丹霞山体原本的红、黄色调,又来了窗玻璃的绿色支援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往4号观景台-这是渐入张掖丹霞最高境界的整备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去4号观景台-丹霞山体发育的横竖纹理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去4号观景台-悠然的山体形态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去4号观景台-山形与色彩都在变化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去4号观景台-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去4号观景台-五颜六色的嶙峋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去4号观景台-绿色的山石也许是车窗玻璃搞的鬼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从3号观景台去4号观景台-这是4号观景台的山体色彩的基调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到达4号观景台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下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山脊上的观景游客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这是山下丹霞第一波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下-色彩从山谷朝山上奔涌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朝4号观景台攀登-山上的蘑菇形山岩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在栈道上开始进丹入霞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泛着熠熠红光的彩景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朝4号观景台攀登-东高西低的山坡将色彩染整到极致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朝4号观景台攀登-祁连丹霞,真是艳帜高张啊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朝4号观景台攀登-踏着东向的栈道 <h1>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悄悄暗示:这丹霞无限多样的色彩、色泽、色温、色纹,并非外在于我们而独立存在的“客观”,而是因人类的主观观察而美丽、而奇绝、而生动的对象。常识说,不同的观察者,譬如哺乳动物中的牛、羊、马、狗、猫,甚至人类的“近亲”猿猴、猩猩,视觉能够解读的光波波段(即“色彩”)与人类差异极大,它们眼中的丹霞远没这么多设色,有的只剩黑白。所以“七彩虹霞”是砂砾岩在宇宙奇妙的光波中专为人类截取的精彩谱段;是特殊的山体与人类视觉交互的惊艳;是地球为10万年以来的我们这届人类创作的伟大风景。</h1><h1> 此刻,我感受到了自身生命的精彩!<br> 驻足山顶,思绪绵绵:地球上一个如此浩瀚久远的地质跨“代”、跨“纪”系统工程,岂能由自然力自发完成?陆相砂砾的掩埋沉积,多样矿物质参与的为“年轮”着色,喜马拉雅力拔山河的隆起,心思缜密风雨水流对山岩长周期的雕凿制造——从中生代的侏罗纪“前纪”开始,到新生代的晚第三纪,核力、热力、引力、撞击力、抬升力、切削力……共同合作,这是近2亿年的鬼斧神工啊,难道可以设想没有超验的“顶层设计”?<br></h1>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第一个制高点-西望色彩斑斓的山谷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第一个制高点-角度稍微变一点-色彩更艳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明媚温暖-缤纷奇绝-神采飞扬-惊世骇俗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这片谷地前聚集的游人最多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远处绿色的山体是经植被装饰后的效果-似乎平静了许多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红色、黄色、褐色的斑马纹绘就无数单斜脊山体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像满地舞动的彩练在按某种韵律朝四周旋转、飞动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绿色植被较好的一片丹霞山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百媚的七彩丹霞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这是世上所有色彩在配合红色基调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我没有看到祁连丹霞的这种色彩-可能是滤色镜的效果-在此借用“百度”相关照片增色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轻舒漫卷-波浪般起伏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云压了上来-山体的色彩稳重多了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一部自然界的煌煌大作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砂砾混成的红岩、彩岩质地坚硬、坚固-各种造型,筋骨强健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这张祁连丹霞照片也应是在4号观景台的作品-这种“地上彩虹”我也没有看到-看蓝光较重似乎也用了滤色镜(百度照片) <h1>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张掖丹霞的上空,我似乎隐约看到了量子论预言的非人格化的智慧在时间深处神秘地微笑。<br><br> 2020年9月24日晚<br> 甘肃兰州日记<br> 2022年3月11日<br> 上海家中改完<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