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松懈 应急演练防未然——丘头小学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活动,用心守护校园安全!

丘头小学

<p class="ql-block">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为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校园发生,提高全体教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应急处置能力,掌握疫情防控处置方法,实现防控工作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校于2022年3月25日上午,开展了“校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 </p> <div><br></div> 为了做好本次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学校先开展了全体教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会,并制定了《丘头小学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应急演练方案》。倪老师介绍了本次应急处置演练的方案和具体要求,对这次演练的分工、职责、演练流程、物品准备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 3月25日上午,疫情应急演练活动正式开始,本次以年级为单位重点模拟了四种情景:10类症状人员应急处置,核酸阳性人员应急处置,密接、次密接人员应急处置,聚集性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情况处置。<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u>(一)10类症状人员应急处置</u></font></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  1、隔离:</i></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师生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嗅(味)觉减退、头痛等10类症状时,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现场人员要立即将其送至学校临时隔离室,并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校医要在第一时间将师生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情况报告属地发热门诊,并做好临时处置工作,避免接触其他人员。等待期间,校医要使用水银体温计对有异常症状的师生员工测量体温,进一步确认其是否发热或存在其他症状,并询问有无流行病学史等相关情况。如有境外或省外重点疫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学校应立即向属地县级教育、卫健和疾控部门报告。 <b><i>  2.安全转运:</i></b>校园内出现师生员工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时,学校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由救护车将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师生员工立刻送往发热门诊。在处置和转运过程中,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师生员工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校医和相关人员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着防护服。 <i><b>  3.临时隔离室管理:</b></i>有异常症状人员离开临时隔离室后,立即进行全面消杀,对呕吐物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有效消毒干巾进行覆盖清除后再进行消杀。 <b style=""><i>  4.接触人员登记信息和环境消杀工作:</i></b>当校园出现师生员工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情况,学校在转送该人员的同时,要在当地疾控部门专家指导下对发热的师生员工接触人员情况,逐一登记信息,进行健康监测,提醒接触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要对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师生员工停留过的相关区域立即进行全面消杀。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二)核酸阳性人员应急处置:按下暂停键,静止。</font></u></b></h1> <i><b>  1.上报:</b></i>接到卫健疾控部门出现核酸阳性人员通知后,如核酸阳性人员在校,立即由校医穿戴隔离服将其送至学校临时隔离室,并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报告校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b><i>  2.上课时间:</i></b>学校封闭,通过广播系统,立即通知全体师生员工按照现有班级为单位实行封闭管理,教师组织学生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室内开窗通风,等待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应急处置。 <b><i>  3.就餐时间:</i></b>学校封闭,通过广播系统,立即通知在食堂就餐的师生员工,由教师和食堂员工组织学生就地实行封闭管理;在室外活动人员,由教师组织现场学生在空旷场地就地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在班级或者教学楼师生员工,由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就地实行封闭管理,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室内开窗通风,等待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应急处置。 班主任穿着隔离服,对没有防护用品人员配发口罩。学校疫情防控指定工作人员穿着隔离服,迅速将人员信息台账,校园内教学楼等分楼层平面图,师生、职工分楼层人员情况,各班课程表及科任教师上课情况,14天内来访人员登记表、因病缺勤追踪和请销假登记表等集中放置指定地点,第一时间提供给疾控流调人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三)密接、次密接人员应急处置</font></u></b></h1> <h3><b></b></h3> <p class="ql-block">  <b>1.关于校内出现密接人员应急处理措施</b></p> <p class="ql-block"><b><i>  (1)第一时间隔离:</i></b>市级专家组判定为学校有密接人员后,须在第一时间对密接人员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所有教室楼道开窗通风、停止使用空调,密接所在班级为高风险区,禁止人员进入,密接所在楼层管控区,只进不出。</p> 密接立即佩戴N95口罩转移至隔离教室;同班级学生佩戴N95口罩就地等待,不得移动;同楼层班级学生佩戴N95口罩就地等候,不得移动;有在密接学生班级授过课的教师佩戴N95口罩就地等候,不得移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尽量少活动。 <p class="ql-block"><b><i>  (2)转运密接人员:</i></b>隔离室人员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由班主任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协助处置。隔离室人员对密接学生进行询问登记。</p> <p class="ql-block"><b><i>  (3)迅速排查次密接人员:</i></b>学校安排密接学生到隔离教室等候,迅速上报师生信息台账,协助确定次密切接触人员初步名单:通过发布排查通告等方式,进一步排查潜在的次密接人员,协助确定次密接人员最终名单。次密接人员须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隔离、检疫等防控工作。师生所在班集中隔离,全校其他师生配合防控部门完成集中隔离。</p> <p class="ql-block"><b><i>  (4)进行消毒消杀:</i></b>由学校消毒人员对密接人员停留过的教室、走廊等所有室外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停止使用空调,及时清除消毒剂残留。</p> <p class="ql-block"><b>  2.关于校内出现次密接人员应急处理措施</b></p> <p class="ql-block"><b><i>  (1)第一时间隔离:</i></b>市级专家组判定为次密接人员后,须在第一时间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启用隔离观察室,校医要在第一时问将次密接人员情况向属地区教育、卫健和疾控部门报告,具体操作按照上级专业部门研判后进行处理。</p> <p class="ql-block"><b><i>  (2)转运次密接人员:</i></b>隔离室人员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由救护车将次密接学生立刻送往定点医院;同时,由班主任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协助处置。在处置和转运过程中,所有陪同人员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穿着防护服。</p> <p class="ql-block"><b><i>  (3)迅速排查次次密接人员:</i></b>学校安排次密接学生到隔离教室等候,迅速上报师生信息台账,配合疾控、卫健等部门立即摸清次密接人员在14天的接触史,协助确定次次密切接触人员初步名单。次次密接人员须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隔离、检疫等防控工作。</p> <p class="ql-block"><b><i>  (4)进行消毒消杀:</i></b>由学校消毒人员对次密接人员停留过的教室、走廊等所有室内、外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停止使用空调,及时清除消毒剂残留。</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四)聚集性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情况处置</font></u></b></h1> 当校园出现师生员工聚集性发热、咳嗽等症状,即在同一教学场所或者同一宿舍,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人员(5例以上)突然患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有关症状,经判断有新冠肺炎感染风险时,除按程序对有上述症状的师生员工进行应急处置外,要在当地疾控部门指导下,将出现聚集症状的班级其他人员安全转运到指定的定点隔离场所隔离观察,并开展消毒、隔离、调查以及师生员工安抚心理疏导等工作。当有症状学生排除新冠肺炎后,被隔离人员可解除隔离措施。 通过此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使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全体人员进一步明确了防疫流程中的规范程序,使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清晰化、规范化,提升了应急处置与防范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时刻做好应对准备,用实际行动为全校师生拥有安全健康的校园筑牢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密接

人员

应急

处置

师生员工

隔离

疫情

防控

症状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