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冬奥我的团。

行者孙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24日至2月27日,34个日日夜夜,我是与另外41位战友一起,组成了2022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环外赛事服务领域(简称GYS-EVS)团队,在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作为由北京冬奥会180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众多个团队之一,我们在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亲身经历了这一举世瞩目盛会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团队的42名志愿者,全部来自燕山大学,其中有两名教师志愿者(我和里仁学院的丰乐老师)和40名学生志愿者,他们来自燕山大学的各个学院。组团之前,我只认识他们当中的一位,他就是孙崇博。他也是我们这个团队里唯一的一位来自我们建工学院的学生,而且还是我们建环专业的19级学生,刚刚参加完我的《传热学》课程考试,成绩不错,得了96分,全年级排第三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队员尽管同是燕大人,但是我一个也不认识,包括丰乐老师,此前也从未接触过。如果不是参加这次冬奥志愿服务活动,我真的不知道在我们燕大校园里竟然还有这么多优秀的人!</p> <p class="ql-block">为了留下一个深刻的记忆,和后续的叙述方便,在这里我要把我们每一位队员的名字以工作小组为单位记录下来。他们是:</p> <p class="ql-block">古杨树场馆群环外赛事服务领域成员</p> <p class="ql-block">1月24日早晨起来,穿上心仪许久的志愿服,拉上大行李包,去参加学校的出征仪式。</p> <p class="ql-block">整装待发</p> <p class="ql-block">等待出发的车队</p> <p class="ql-block">在图书馆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燕山大学全体志愿者出征前集体留影</p> <p class="ql-block">校领导欢送志愿者车队出发。</p> <p class="ql-block">从秦皇岛到崇礼,全程500多公里,走高速需要六、七个小时,组织者从疫情安全的角度出发,居然要求大家做好中间不进服务区、不上厕所的心里准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急需人士的要请下,中间还是给了两次去厕所的机会,一次是在京沈高速的玉田服务区,一次是在京藏高速的张家口服务区。而且在张家口服务区还出现了因为女厕不够用,临时征用了男厕所十多分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车队停下来的一瞬间,张家口服务区就被志愿者占领了。</p> <p class="ql-block">在张家口服务区厕所前排起长队的志愿者们。</p> <p class="ql-block">燕山大学此次共派出冬奥会志愿者328名,全部在张家口赛区服务,是河北省内派出人数最多的高校。这些志愿者中有近一半左右在环内直接为各国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提供服务,另一半左右在环外为观众提供服务。环内志愿者住在比赛场馆附近的文创商街,环外志愿者住在距离比赛场馆较远的奥雪小镇。</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乘车时,环内与环外志愿者已经被明确分开,乘坐上不同的车辆。虽然车队是一起出发的,但是应该分别奔赴不同的终点。可是在到达崇礼时,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环外的车辆还是跑到环内的驻地附近转了一个大圈儿,多花了一个多小时,晚上五点多到达奥雪小镇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空还飘着小雪。</p> <p class="ql-block">提着大包小裹,在夜色中排队等待进入自己房间的志愿者们。</p> <p class="ql-block">古杨树场馆群的翰墨经理下午就开始和我联系,说要在下车时见一面,他是我们团队在场馆的直接领导,此前我们只在微信里联系过,还没有见过面。让他等了一个下午,现在我们终于见到真人了!</p> <p class="ql-block">古杨树场馆群赛事服务团队三位领导人的首次会合。</p> <p class="ql-block">入住当天到达太晚,没有仔细观察驻地周围的环境,第二天好好转了转,奥雪小镇真的挺美啊!</p> <p class="ql-block">清晨远眺驻地(我就住在右侧第二个小楼里)</p> <p class="ql-block">每次吃饭必过的小桥。</p> <p class="ql-block">奥雪小镇商住二区二号楼的外景(西侧)。</p> <p class="ql-block">二号楼门前的小路和街对面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下雪的时候小路更美。</p> <p class="ql-block">房间后窗(东侧)的风景(翠云山滑雪场)。可惜根据防疫的要求,冬奥会期间这里的滑雪场都停业了,只能看,不能滑。</p> <p class="ql-block">没事时就驻足窗前,欣赏滑雪场,想象自己在滑道上飞驰而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的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竖屏看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横屏看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滑雪场的黄昏景色。</p> <p class="ql-block">去食堂的路。</p> <p class="ql-block">远看驻地夜景。</p> <p class="ql-block">去食堂的另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的霓虹夜景。</p> <p class="ql-block">住宿条件也不错,六个人一个包房。每层中间的几个包房的内部布置<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跟学校的学生宿舍很像,</span>就是在一个大房间里加一个卫生间。大房间里搁了三组带上下铺的床,再加一个大晾衣架。说心里话,有点儿拥挤了。卫生间很好,干湿分离,里面的一个小间是淋浴室,外间是盥洗室,两者之间有透明玻璃门间隔。</p> <p class="ql-block">每层两端的包房与中间的包房格局略有不同,也是住六个人,但是大房间被分成了一大两小三个独立的单间,每个单间里放了一组带上下铺的床,包房的总面积也略微大了一点儿,晾衣架放在了大一点儿的房间里,感觉活动空间还是跟宽松的。我有幸被分配到了奥雪小镇商住二区二号楼的301包房里,住在靠东侧的一个小房间里。我睡下铺,上铺是我们住在奥雪小镇的燕大全体志愿者的激励助理王少伟同学,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的二年级研究生,2022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火炬手!之前在学校集中培训时见过一两次面,印象不错,但是没有太多的了解。我们的友谊实际上应该从住在同一个房间里开始算起。</p> <p class="ql-block">我的睡床(下铺是我的,上铺是王少伟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行李。一直在这里就这么放了一个月。</p> <p class="ql-block">我的床头柜。</p> <p class="ql-block">燕山大学志愿者激励助理王少伟同学。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手。</p> <p class="ql-block">与火炬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穿上火炬手的制服照张相,真的好激动!</p> <p class="ql-block">驻地食堂的条件也令人满意。驻地里有好几家餐厅,我们就餐的餐厅名为裕品关东大院。就餐采用自助餐形式,进门前必须带好口罩!进门后要先刷胸牌,确定你在24小时之内做过核酸检测、且为阴性,然后打开手机微信上的“赛区通行”小程序,亮出自己的就餐码,待餐厅管理人员扫码之后去排队取餐。取餐之前要先用免洗酒精喷洗一下双手,然后带上一次性手套,才能拿上餐具去取餐。在餐厅内,除坐在自己的餐位上吃饭的时间之外,要求必须戴口罩!中间再取餐时也必须带上口罩和手套!专门有人监督这两项要求是否被严格遵守,若有违反,随时会被提醒!</p> <p class="ql-block">就餐的餐桌上还设有用透明塑料布做成的隔离板,保证大家在同一餐桌上的就餐安全。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居然还有这么严格的防疫措施!</p> <p class="ql-block">驻地食堂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驻地食堂的内景。</p> <p class="ql-block">我的就餐位。注意周围的隔板。</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在驻地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在住处和食堂之间,与周围道路和社区联络的通道已经被事先设置好的栅栏隔断。我们只能在食堂、住处和服务场馆三点之间移动。驻地和服务场馆之间的移动有奥组委安排好的专用大巴车。大巴车只能在驻地和场馆两处上下车,中间不停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专用通勤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古杨树场馆群群层面赛事服务团队的42名队员将要进行服务工作的场所就在古杨树场馆群安检线的内外两侧。</p> <p class="ql-block">古杨树场馆群由三个相互独立的比赛场地组成。由北向南分别是: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也被称为“雪如意”)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三个场地呈三角形分布,由一条呈U型的高架道路(也被称为“冰玉环”)连接。</p> <p class="ql-block">国家冬季两项中心。</p> <p class="ql-block">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p> <p class="ql-block">国家越野滑雪中心。</p> <p class="ql-block">古杨树场馆群平面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南侧为古杨树场馆群的总出入口,入口处有四个安检大棚,其中东边的两个为工作人员提供安检服务,西边的两个为观众提供安检服务。</p> <p class="ql-block">观众观看比赛时的流线是这样的:由各县区组织,统一乘大巴车到达古杨树场馆群前的主路口,下车后,由交通志愿者从停车点带领到安检棚前30米左右的栅栏处,然后交给我们群赛事服务志愿者管理。我们的引导志愿者负责在栅栏的入口处组织观众排队,要求大家排成一列纵队,带好口罩,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去测温棚。测温棚由我们的志愿者提醒观众要露出您的额头,以便于辐射式测头测量体温。观众测过体温,走出测温棚后,需要走过一段直线距离不过20米,但是实际上要走过一个九曲十八弯一样的排队用栅栏路段,转五、六个来回才能来到安检大棚。在安检大棚门前有我们的软检志愿者,提醒观众拿出观看比赛的门票,我们要确认观众所持门票是否是当日当次的,然后放观众进入安检大棚接受安检。</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在引导观众进入测温棚。</p> <p class="ql-block">完成安检程序的观众,再由我们的前院引导志愿者带领走上台阶,走到冰玉环之前的大平台上,在大平台与冰玉环的连接处,根据观众具体所看比赛的场次,给观众指引出所去场馆的方位后,把观众交给各场馆的志愿者,由他们来管理,到此我们的迎客工作才算结束。</p> <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观众如有取暖或上卫生间的需求,我们还要负责给他们指引出具体的位置和场所。</p> <p class="ql-block">古杨树场馆群层面赛事服务志愿者的工作点位分布。(王璇同学制图。真没想到环化学院的同学也能熟练使用CAD!)</p> <p class="ql-block">由于群赛事服务所处点位的特殊性,群中不论哪个场馆有比赛,我们都要配合他们为观众提供迎接入场和组织退场的服务。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参加到古杨树场馆群内每一场比赛的观众服务中去。</p> <p class="ql-block">从2月5日到2月20日共16天,在整个冬奥会期间,古杨树场馆群的跳台滑雪中心共举办了10场比赛(跳台滑雪7场、北欧两项3场)、越野滑雪中心共举办了15场比赛(越野滑雪12场、北欧两项3场)、冬季两项中心共举办了11场比赛,合计在古杨树场馆群内共举办了36场比赛,我们古杨树场馆群赛事服务团队必须全部参与。就是说,我们这个团队接待观众的场次数是其他各个赛事场馆接待观众场次数的两到三倍!</p> <p class="ql-block">我作为古杨树场馆群赛事服务团队的一员,为冬奥会服务的时间从1月26日到场馆的第一天算起,到2月27日撤离返校为止,正好是一个月左右。这30多天里,我们的工作大体上可以分成这么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赛前准备阶段。1月26日~2月4日,主要工作是对各个工位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问题预案,大家先讨论给出解决方案,再编制出各种应对话术,最后是背话术、模拟各种场景做练习。</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正式比赛阶段。2月5日~2月20日,根据每天的比赛计划,赛前负责热情的去迎接每场比赛的观众到来,并在每场比赛的赛后将观众热心、安全的送上返程的大巴车。</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赛后安全隔离。2月21日~2月26日,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在奥雪小镇驻地就地封闭隔离了一周。</p> <p class="ql-block">前面说过,40名队员虽然都来自燕大,但是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学院,很多人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或者说根本就不认识。为了能使大家在赛事期间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加深彼此的认识和了解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在赛前准备阶段,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抓住业务学习的空隙进行团建,团建的题目就是“谈谈你为什么要来做冬奥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文法学院的郝玥同学在讲诉他们父女两代人同在张家口为国服务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环化学院的康慨同学在讲诉他的冬奥情节。</p> <p class="ql-block">信息学院的杨景举同学在讲诉他的申奥过程。</p> <p class="ql-block">建工学院的孙崇博同学在介绍他的冬奥志愿者申请经历。</p> <p class="ql-block">里仁学院的丰乐老师在做自我介绍。</p> <p class="ql-block">在大家相互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之后,我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进入到了各种模拟场景的话术训练阶段。</p> <p class="ql-block">场景模拟演练活动进行中。</p> <p class="ql-block">与冬两场地进行联合模拟演练。</p> <p class="ql-block">除了参加模拟训练,志愿者之家还给我们安排了很多业务活动。记忆深刻的有这么两次,第一次是我们集体在驻地奥雪小镇的志愿者之家写春联活动。</p> <p class="ql-block">认真地描画着。</p> <p class="ql-block">展示自己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是除夕那天下午在餐厅举办的新年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与晚会的两个大吉祥物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代表表演的三人舞大受观众欢迎。</p> <p class="ql-block">除夕晚上还有一个小插曲也不能落掉。一位王姓同学和一位张姓同学因为过年高兴,喝的有点儿多了,把我们301包房的厕所占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搞的我们大家都憋了一个晚上没法上厕所。</p> <p class="ql-block">2月4日的开幕式又一次惊艳了世界!可在我记忆里,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一朵大大的雪花和李白的那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因为我们来自燕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五环和大雪花。</p> <p class="ql-block">2月5日,冬奥会正式赛程的第一天,古杨树场馆群赛事服务团队就接待了四场比赛的观众!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两场,2000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一场,500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一场,500人,共计3000人。我们团队的全体人员42名队员全部上场,从中午12:00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00点,再乘车回到驻地时已经接近午夜时分。总结这一天的感受,用我们韩经理的那句话表达最准确“真累屁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的比赛日程表。</p> <p class="ql-block">2月8日,我突发奇想,把我自己一天的工作内容完整的记录一下,将来会是一个很好的回忆。于是,在杨景举同学的配合下,留下了《我的一天》这么一个视频记录,后来还被《光明日报》的网络版采用了。</p> <p class="ql-block">我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每天早起我都要浏览一下天气预报,有异常变化,及时向队友做事前通报。为了让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充足的精力完成每天的工作,每天早晨我都把食堂的菜品拍照发给队友,以此吸引他们来吃早餐。</p> <p class="ql-block">2月14日早晨的推文。</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我还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给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位女生发了一块巧克力🍫!因为今天是情人节。</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幸福时刻!</p> <p class="ql-block">2月15日,元宵节。雪后天晴,低温来袭,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同时,在前一天的傍晚,驻地里传来了燕山大学在新一轮双一流评审中未能成功入选的消息,双重寒流一起压在了我们的肩上。早晨醒来很早,决定写一点儿东西,得给大家鼓鼓劲儿!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几张微信截图。</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清晨作文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清晨作文之二。</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清晨作文之三。</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清晨作文之四。</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元宵节纪录短片。我们这个团队里人才济济!接到拍摄任务,来自艺术学院的肖智同学主动承担了本片策划和总导演的工作,信息学院的杨景举为摄影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元宵节庆贺片按计划圆满完成!不过据说后来被好多个媒体转用时,居然没有提到这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有一点儿遗憾。</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制作的元宵节纪录片。</p> <p class="ql-block">冬奥会期间,正赶上张家口地区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接二连三的大雪、降温和狂风让我们深度体验到了张家口地区的特点,给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我爱你!塞北的雪。</p> <p class="ql-block">石奇龙给我照的工作照,他说这样照能显得很伟岸!</p> <p class="ql-block">在冬季两项中心,以雪如意为背景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与高怡静同学(右一)一起为行动不便的老年观众提供助行服务。</p> <p class="ql-block">交通领域的志愿者周欣然(车辆学院),让我给拍的美眉照。</p> <p class="ql-block">沉浸式体验张家口的狂风。</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晚上的加餐,暖胃更暖心!</p> <p class="ql-block">2月20日,北京冬奥会的最后一天,我们团队只有一场接待任务(越野滑雪的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比赛结束后,我们团队还自己组织举办了一场小型庆祝会,为了给我们自己一个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的艺术家们(我们团队人才济济)在做联欢晚会的展板。</p> <p class="ql-block">丰乐老师的精彩总结。</p> <p class="ql-block">跟与我们一起战斗在安检线上的警校志愿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的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翰墨经理招待的庆功会上,我们三人又聚到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冬奥会结束之后,根据防疫的要求,我们所有参加冬奥会的志愿者都要进行隔离观察,闭环外的隔离期是一周,闭环内的隔离期是三周!</p> <p class="ql-block">利用隔离休整期,丰乐老师主持为在冬奥会期间过生日的六位同学举办了一个集体生日派对,气氛是相当的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丰乐老师给大家买来的两个大蛋糕,把节目气氛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完成一周时间的隔离观察后,因为个人原因,我先行撤回学校,我们团队的其他队员留下继续服务残奥会。</p> <p class="ql-block">2月27日早晨6:30,战友们自发来到驻地楼下为我们送车。</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件事儿让我很受感动的。我们先行返校的虽然只有五个人一台车,但是在返程路上,从张家口到秦皇岛,河北省的交警是一路用警车护送,随时与我们联系,一直把我们护送到学校的大门口。这个待遇真是头一次!</p> <p class="ql-block">注意倒镜里打着双闪的警车,那是我们的护卫车!</p> <p class="ql-block">从1月24日来,到2月27日走,我与我的团队在奥雪小镇和古杨树场馆群共同生活战斗了34个日日夜夜。很辛苦也很快乐!是我人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一段。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儿,新结识了那么多的人:丰乐、韩墨、杨广辉、赵东磊、田亮、王少伟、魏东、陈硕、杨晓芳、张薇、王奕骅、张智强、卞德武、刘泽明、杨景举、桂榕、周欣荣、康慨、石奇龙、石玉鹏、邵佳盈、郭晓宇、周欣然、张明昊、孙亮、许凯翔、郝玥、郝旭、王璇、王若楠、唐艺、孙悦、陆艺珊、马辰昊、高怡静、肖智、康佳琳、白柏鑫、李铭宇、王宇坤、黄子健……,每一位战友的面孔时时在我眼前一幕幕的浮现。待疫情缓解时我们再相聚!等到今年滑雪季,我们再去奥雪小镇故地重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