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是父母发明的最大的谎言——敦煌市第二幼儿园中十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活动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观念,喜欢强调管理与教育的作用,对于爱,其实不怎么瞧得起。什么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流芳千古的育儿故事里,基本上看不到爱,只有成功学。西方心理学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能拥有成功人生最重要的基石:自信。</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一说起溺爱的危害,可以抓出一大把社会新闻。</p><p class="ql-block"> 不久前,我还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儿子啃老10年,跟父亲发生冲突后,持刀砍父。下面的留言,很多人说到了溺爱,觉得父母一定是对孩子过度纵容,才让他走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  但这种事件,如果做个深度报道,你会发现它根本与爱无关。无非是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父母没有能力或者不知道如何给予;当孩子慢慢长大,各种心理问题已经出现,父母又产生了补偿心理,最终酿成苦果。</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理学老师说,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倒置。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太早想要树权威、立规矩;人到中年,被社会锤过,有了软肋,发现孩子跟自己各种疏远、陌生、不对付,开始心慈手软;再过几年更不得了,世间行走一遭,发现亲情是最好的退路,对孩子的爱,那是如滔滔黄河水,泥沙俱下,毫无节制。</p> <p class="ql-block">  为人父母,青年无知,中年慈爱,老年放纵,对应的是孩子痛苦的童年,缺乏管束的少年,无法无天的成年。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天性,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压抑这种天性,害怕因为你的爱,而害了他;待他成年后,这种压抑往往形成反弹。也就是说,在孩子需要你对他百依百顺的时候,你一天到晚讲条件,等他们长大,可以理智地谈条件的时候,你又开始对他百依百顺。</p><p class="ql-block"> 健康的父母之爱,一开始是泛滥,慢慢走向节制。</p><p class="ql-block"> 孩子一岁以内,怎么爱他都不多。明确感知父母的爱,知道自己是天、是地、是世界,就是婴儿期最好的规矩。</p><p class="ql-block">一岁以后,在爱的前提下,开始慢慢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让他们明白,你不是天地,只是众生,你活在关系里,所以要讲规矩。如果你抢别人的玩具,还把别人的脸挖了个坑,可能要被打一下屁股。但打屁股的前提是,父母依然爱你。</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对孩子所有的教育,都要辅助爱的表达;传达给孩子正确的信息是“无论你怎样,我们都爱你”,而不是“如果你不够好,我们就不爱你了”。</p>

孩子

父母

溺爱

规矩

百依百顺

时候

长大

一岁

慢慢

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