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学科素养 落实课程改革一一一格尔木市第二中学物理组

燕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于3月25日我校物理组全体教师,在哲思楼五楼,参加了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2022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b></p> 主题内容 <p class="ql-block"><b>  活动内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解读、互动答疑、课例分享、教材编写及指导建议;主讲教授彭前程针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课程》进行了培训;对高中课程方案作了指导:培养目标:1、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能力 3.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使参加培训的老师明确了方向。</b></p> 课程设置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课改后需要明确这几个方面①学制与学时②课程类别③科目与学时④课程方案,针对物理学科共计144课时,必修课88课时+选修课56课时,至少让学生修够40学分+14学分 课程内容的原则①思想性②时代性③基础性④选择性⑤关联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培训中让大家感触最深的是我们要明确物理观念的形成,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的落实,注重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的养成。构建物理模型,重视高考理论联系实际,核心素养及学生自主深度式学习,真正做到核心素养落地。</b></p> 课程体系及评价 <p class="ql-block"><b>   教育教学中要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掌握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利用科学术语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保持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内在动机,形成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关系:构建继承发展、细化完善、本质核心、素养目标便于教师把握实施。有效进行“科学推理”“抽象概念”“分析论证”“控制变量”“极限思想”的应用。互动答疑、案例展示环节针对如何进行深度学习做了深层次解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及学习方式为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评价要与理论相配合,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打开思维、调动学生兴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b></p> <p class="ql-block"><b>  培训中体会到教育教学中要具备科学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不仅让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针对新课标解读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意愿与能力。</b></p>

科学

素养

探究

能力

课程

培训

学习

新课程

思维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