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日,因为年龄原因,我进入“离岗待退”状态。</p><p class="ql-block"> 工作了40余年的新闻人,虽然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足够心理的预期,并在“非政府组织”的几家摄影协会兼任了有关职务,希望用自己的一点所好所愿,完成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学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第二天。奥秘克隆开始疯狂洗劫我们美丽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不到一周时间,我所在的小区的楼栋就从管理区、管控区直接飙升为封控区。从焦虑、到镇定,从观望、到“有限度”参与。因为,我从事的无论是新闻,还是摄影工作,它们的属性都是需要在第一线现场。这与当下“居家不外出,就是对抗疫工作的最大支持”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作为一名老记者,彼时内心的焦灼和矛盾既不能“以身试法”去给抗疫工作添乱,更不能坐视不为,无视如此重大事件每一天的进程。</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与协会会员和影友们相约——窗口,就是阵地,窗外,就是工作目标。尽管视角所及很受局限,但“大白”们忙碌的身影还是不断被定格到我的镜头中。</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先后有美篇、抖音、视频号、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关东摄影网、吉林文艺、今日头条、新华社客户端等官媒陆续都有我们镜头中大白”的身影,以江城抗疫工作者的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据不完全统计,总点击量已经在百万次左右!</p><p class="ql-block"> “大白”是人们对他们的昵称,他们是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下沉干部和防疫志愿者的总和。</p><p class="ql-block"> “疫”路前行是我在窗口上可以捕捉到的瞬间,但你们更多的辛劳却在我镜头我法探寻的地方——核酸检测、重点人员转运、试剂盒发放、垃圾清运、蔬菜送到家门等等,每一项都凝聚着你们的心血、汗水,每一天都是辛劳和辛苦。</p><p class="ql-block"> 我不曾见到你们年轻的面庞,你们的年龄可能还没有我的孩子那么大,但却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p><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春天啊,我们为江城加油,为“大白”们喝彩!</p><p class="ql-block"> 正是你们的勇敢和付出,让我们看到了抗击疫情胜利的曙光和北国江城吉林市的新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