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13日,是儿子11周岁生日。他在吃生日蛋糕时,要我用钢琴演奏保罗.莫里哀的钢琴曲《Prelude 59》给他听,并且听完还不忘给了我掌声。他入睡之后,我感触很深,于是写下此文——《我对保罗.莫里哀轻音乐的迷恋情怀》。</p> 我永远记得遥远的1984年,那时我在初中念书,课余时间常听到老师或者家里邻居的录音机播放流行歌曲、迪斯科、探戈那些舞曲。久不久还听到几首类似舞曲但又清新悦耳的乐曲从学校教工宿舍那边传来。那是学校饭堂的采购员自己组装的音箱传过来的。他很懂音乐,也会弹奏吉它。那时候还不懂他播放的乐曲就是轻音乐。但那种美妙、迷人的旋律始终魂牵梦萦在脑海。直到1987年我进入南宁市师范学校读音乐专业之后,有一天在音乐欣赏课堂上,上课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轻音乐团是法国的保罗.莫里哀乐团、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团和英国曼托瓦尼乐团。老师先是告诉我们说:你们听了这几个轻音乐团演奏的音乐后,其他轻音乐都可以不用再听了。当时我还在心里问:有什么音乐这么神奇?等到老师用录音机放卡带给我们聆听(当时的欣赏条件只能那样)。我一听到第一首乐曲就惊呼:天哪!那不就是几年前我在初中听过的音乐吗?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乐曲标题,我才知道这首乐曲是《爱情是蓝色的》。接下来还有《橄榄项链》、《后生可畏》,詹姆斯•拉斯特乐团演奏的《雨点不断打落在我头上》等。我当时很激动,原来那就是轻音乐!并且牢牢记住了那个伟大的音乐之神——保罗.莫里哀。 保罗.莫里哀《爱情是蓝色的》专辑 <p class="ql-block"> 从1987年知道保罗•莫里哀这个名字起,我就开始和同学收集他的音乐卡带,从见到卡带包装盒上有他指挥的图片,就想象着他的乐团演奏时他是怎么指挥,我们几个同学还常议论图片上他的西装如何得体又美妙。我们班的邓方同学家庭殷实,他当年的生活条件比我们要好。他有一台很好的双卡录音机,还买了好多的经典歌曲录音带,那些录音带几乎都在南宁市水塔脚新华街的新华书店买的。我还陪他一起去过几次购买录音磁带,当时,他也买了一盒保罗.莫里哀《小鸟与孩童》的专辑。我们当年除了在何绍良老师的音乐欣赏课听到无数的音乐资料,还得益于邓方同学给我们分享了更多的“音乐营养”。</p> 保罗.莫里哀《小鸟与孩童》专辑 <p class="ql-block">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小鸟与孩童》.mp3</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从一些报刊上了解到,保罗.莫里哀在法国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乐的热爱,他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1944年,19岁的保罗开始了通俗乐队的指挥生涯。1965年,他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也就是后来成为世界著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由于他学习过钢琴,所以他改编的乐曲的钢琴配器部分特别出色。1983年,保罗.莫里哀首度率领他的乐队去了台湾,那次还给台湾的乐迷带去了他改编的《龙的传人》,1984年他演奏了齐豫的《橄榄树》。 1985年再次赴台访问,带来了黄莺莺的《只有分离》。 他改编的这几首曲子我后来也听过,演奏效果别有一番法国情调。之后几年,他还陆续改编过一些台湾乐曲。</p> 保罗.莫里哀《龙的传人》专辑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龙的传人》.mp3 保罗.莫里哀《橄榄树》专辑 保罗.莫里哀《橄榄树》.mp3 保罗.莫里哀《只有分离》.mp3 <p class="ql-block"> 我从音乐学校毕业后,CD制作品出现了,又收集CD,影碟出现了,再收集影碟......1991年出版了保罗•莫里哀乐团生涯纪念的音乐会集锦《金色音乐会》(God Concert)以及一张收录改编12首台湾地区流行曲的专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包括标题曲及《大约在冬季》、《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1991年起,他暂停对日本的巡回演出,专心录音工作和享受晚年。</p><p class="ql-block"> 他的轻音乐团演奏的所有版本我都收藏了,那是我利用工余时间在本地、出行到外省外市旅游、学习之时抽空走进当地的书店和音像店里收集回来的。</p> 保罗.莫里哀《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专辑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其实你不懂我的心》.mp3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大约在冬季》.mp3 <p class="ql-block"> 1997年,我在佛山市升平商场的影碟专柜里发现有他的轻音乐三集套装的影碟《保罗.莫里哀音乐风光合集》,就立即买下,回到家后迫不及待拆开包装,取出碟片放进影碟播放机里。开始我还以为是音频配风景图的影碟,却没想到居然是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在日本举行音乐会的演出现场录影。那个版本外壳包装都是英文说明,由于我看不懂英文版的曲目,就按顺序一路观看。 《Prelude 59》和 《toccata》(泪的托卡塔)两首乐曲是我第一次听到,我也终于可以一睹他在这两曲中指挥并亲自弹钢琴的雅儒风采。《penelope 》(爱琴海的珍珠)《el bimbo》《橄榄项链 》两首联奏是终场曲,乐队前面还有了四个舞蹈演员和着音乐跳舞。第一本影集中第9首是他改编匈牙利作曲家蒙蒂的《查尔达斯舞曲》,我也是第一次听这首音乐。保罗.莫里哀在乐曲开头增加了小号引子,中间段快速部分是弦乐齐奏、转调部分由小号齐奏与弦乐齐奏交替,保罗.莫里哀这首乐曲编配得精妙绝伦,认为他的改编简直可以使得《查尔达斯舞曲》成为世界上最好听的舞曲。我是学过小号乐器的,也担任过青年业余管弦乐团小号手,看了他改编的《查尔达斯舞曲》以后,真是让我大为震撼!我认为自己当时的小号演奏水平还没入门。接下来的第10首就是《Love is Blue》(爱情是蓝色的),我过去在初中时代听唱片的版本和在音乐学校欣赏课听卡带录音的版本是一样的,当天晚上,我看到演出现场的乐队编配效果和我过去听过的录音完全一致,当时我着迷的程度无法言喻,听完整个专辑,让我当晚失眠了........</p> 保罗.莫里哀演奏钢琴曲《Prelude 59》视频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查尔达斯舞曲》视频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爱情是蓝色的》视频 <p class="ql-block">保罗.莫里哀轻音乐《爱琴海的珍珠》视频</p>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橄榄项链》视频 <p class="ql-block"> 过了十年之后,我在大连市游历时走进当地图书城,在音像区发现了保罗.莫里哀的一盒专辑CD,我看了外包装印着的英文曲目,有一些和当年音乐风光专辑的第一集是一样的,但还有几首是我没见过的曲子,又买下它带回佛山聆听。听完整个CD专辑后才了解这就是那个音乐风光影集第一集视频的录音版,CD里面的第一曲就是专辑名称《I Love Breeze》。开始先是日本的主持人作音乐会介绍,音乐声起,是优美清脆的钢琴演奏,第二乐段转换了清新悦耳的弦乐和厚实的贝斯低音配合明快的打击乐,让人听来异常愉悦,事后我找人翻译才知道曲名是《我爱微风》。钢琴曲《Prelude 59》音频的前面部分还有音乐风光影碟版中剪去的贝斯声部和打击乐演奏的那一段前奏。</p> 保罗.莫里哀《我爱微风》专辑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我爱微风》.mp3 <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天,我还经常放这些视频音频专辑来欣赏,也介绍给我的学生、朋友,他们也都非常喜欢,从而喜欢保罗.莫里哀的音乐。在没有乐谱的情形下,我还凭聆听的记忆将他的钢琴曲《Prelude 59》和《toccata》(泪的托卡塔)完整演奏下来。后来,我在一些音乐会参演时、在钢琴即兴演奏、在写作乐队总谱,在指挥乐队时,我就会将自己多年来聆听和观看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得来的感悟融入实践中,这些音乐元素和韵味一直伴随着我到如今。</p> <p class="ql-block"> 受保罗•莫里哀的影响,我的艺术研究和实践在以下各个阶段都有体现——</p> 2009年12月26日在金马剧院音乐会中伴奏1 2009年12月26日在金马剧院音乐会中伴奏2 2017年10月在深圳演奏 编配管乐合奏总谱系列 2006“五一”带领管乐队在佛山市总工会组织的万人长跑活动现场演出 <p class="ql-block">1995年参加联欢晚会以小号演奏保罗.莫里哀编配风格的《寂静之声》</p> 2011年6月指挥管乐队与合唱队在学校艺术节上联袂演出《装扮蓝色的地球》 2015年6月带领管乐队在佛山金马剧院参加艺术展演演奏《让快乐飞翔》 2015年12月管乐队与合唱团在学校艺术节演奏《最炫民族风》 2016年5月带领管乐队参加艺术展演时演奏改编自徐克导演的红色电影《智取威虎山》片尾曲 参加庆典活动时演奏演奏萨克斯音乐《我相信》 我有一张影碟是他70多岁时在日本演出的实况,里面有一首曲子由一个女乐手用键钮手风琴主奏。这是我首次见到手风琴不用键盘而是改良成键钮的演奏。前奏是保罗.莫里哀亲自演奏钢琴。那时的他虽然面容苍老一些,但精神依然矍铄。那场演出有小提琴领奏的《Gipsy》(吉普赛人),他本人创作的《minuetto》(蔷薇色的圆舞曲 ),还有他改编的铜管乐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哈恰图良作品《马刀舞曲》,钢琴、弦乐以及铜管乐配置精妙的勃拉姆斯作品《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秋风瑟瑟黄叶落》视频(键钮式手风琴主奏)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视频 保罗•莫里哀于1998年告别舞台,在当时举办的《保罗.莫里哀》30周年音乐会上仍是他担任指挥,演奏的21首曲目中包含经典的《爱情是蓝色的》、《橄榄项链》、《爱琴海的珍珠》、《泪的托卡塔》、《查尔达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等,还有最新的电影《坦泰克尼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更有观众少见的乐队演奏与戏剧表演结合形式的《流浪者》。终场时他指挥乐队和全场观众互动奏唱贝多芬的《欢乐颂》,将音乐会气氛推向最高潮。从那以后,保罗.莫里哀就离开舞台了,但是他的乐队仍是派往各国的音乐使者。莫里哀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举办过音乐会,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音乐会最多,在这两个国家共举办过1200场音乐会。莫里哀在日本有大批的追捧者,他的作品在那里被视为音乐的最高标准。保罗•莫里哀亲笔题写——“将在21世纪继续为您演出,我很高兴我的乐队将在全世界的舞台上继续发挥光大轻音乐的传统。虽然我已决定自己不再到各地演出,但我将继续担任乐团的艺术指导,经我改编的音乐是保罗•莫里哀所独有的。我的长期助手吉尔•冈比将接替我的工作,率领乐团将保罗•莫里哀的音乐奉献给全世界爱好音乐的朋友”。<br> 2005年,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首次访华演出,举行了两场音乐会,盛况空前。<br>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访华演出 2006年11月3日,保罗•莫里哀在法国南部城市佩皮尼昂去世,享年81岁。一颗耀眼的世界乐坛巨星陨落。 <p class="ql-block"> 2011年1月5日,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首次来广州演出。当晚,我亲自去广州歌剧院观看了由他儿子指挥的《纪念法国音乐之神保罗.莫里哀》轻音乐会。在那天晚上,我又听到了经典的《爱情是蓝色的》、《橄榄项链》、《爱琴海的珍珠》、《泪的托卡塔》、《minuetto 蔷薇色的圆舞曲 》,并且听到他们新编的中国乐曲《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倩女幽魂》。我还惊喜地听到他们演奏了印青的作品《天路》,还特意安排弦乐组里一名小提琴演奏家用二胡主奏旋律,这真是太让人兴奋和陶醉了。</p> 我也非常喜欢戏剧、交响乐、名家演唱会、器乐曲、舞蹈。但是最早让我着迷的,是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因此,保罗.莫里哀轻音乐也将伴随我终生。<div> (全文完)</div> 注:原文稿于2012年6月13日深夜所作,本美篇配图与音像乃后期整理资料后于2022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