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政府唠唠嗑(下)

谜之老白

每每看到央视的旅游宣传片,作为武汉人,我不止一次的问:为什么没有湖北?为什么没有武汉?是武汉、湖北比其他的城市其他的省份差?<br>  寒冬里的阳光让人感觉温暖,那是太阳的温度,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包容,那是人性的温度,城市有温度吗?也有!一个城市的温度不仅仅表现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中,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模式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则处处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感动!所谓的管理,不外乎“管”和“理”,所谓“管”则是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约束和惩罚被管理者的种种越界行为;所谓的“理”,则是运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运用人情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梳理、理顺、引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并促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相互的理解与和谐,“管理”的精髓在于重“理”而轻“管”,从根本上对“管理者”在自身的素质和执法的方式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r>  城市的管理者与城市的居民之间总有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城管与摊贩之间、交警与行人之间……随着武汉大规模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涌入武汉,他们憧憬着武汉这个大都市里有自己谋生的一片小天地,在农村多半没有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的意识,这与武汉市这个讲究市容市貌和讲究公共秩序的城市是格格不入的,可他们从涉足城市的那一天开始却很少有人真诚的、认真的向他们宣传、讲解。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市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政务街头宣传、公共公益广告、志愿帮扶服务、媒体系列播报、深入街道社区……这些方法也是一种亲力亲为、言传身教的教育,这也是粗放型的城市管理和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方式的区别之一。在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的武汉,这些工作是很有必要做的。可是据我观察,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太少太少了。比方说,我们可以在一些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十字路口设立一些公告牌,展出一些交通事故的图片,便于行人在等候红绿灯时观看、学习;我们也可以利用公交电视和地铁电视,滚动播出央视的“文明天下”系列报道;我们也可以改造一些社区周边的菜市场,白天可以卖菜、晚上可以用来做烧烤摊或者是地摊,用低价租金吸引摊主们进场;我们的文明宣传办也可以印发一些宣传册,走进社区和街道与市民面对面的进行宣传……这些工作尽管很艰巨,尽管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大踏步走向“国家中心城市”大武汉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创建文明武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比起简单粗暴的执法来说,更容易让市民接受,同时也树立了政府阳光、文明、贴近群众的良好形象。<br><br>  一个城市的不是只有富人,也不是只有穷人,每一位生活在武汉的市民,无论贵贱,都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尤其对于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以及对日常生活有特殊要求的市民来说,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那么就需要政府在方方面面做到更人性化,比方说从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设计,以及后期的维保维护,乃至日常的监管,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公平公正的考虑问题,尽心尽力,这也是城市的温度的具体体现。<br>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遇见过两件小事:<br>  第一、沙湖大桥刚刚建起不久的一天早晨,偶然在沙湖大桥的桥面上遇见一位中年人推着残疾车,车里坐着的是他年迈的母亲,细问之下,原来母亲年纪大了走不动,但是儿子执拗不过倔强的老人,非得让儿子推着残疾车一定要上沙湖大桥来看看,朝霞之下母子俩的脸上洋溢的是灿烂的笑容,可细细一看,俩人却走在机动车道上,再细细一看,原来沙湖大桥上根本就没有供残疾人上下使用的楼梯……<br>每一个生活在武汉的市民,在法律法规的允许下,都有权公平、阳光的享受武汉大发展的成果,美美的沙湖大桥却因为这一点点设计上的细节,将他们拒之门外,可惜可叹!<br>  第二、现在很多路口为了方便机动车,设置了机动车的右转快捷通道,可是很多的右转通道却挤占了非机动车道,于是非机动车不得不又重新被挤占到了机动车道,或者干脆直接上了行人道,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不但如此,因为这些车可以不受前方红绿灯的限制,对于“红灯停绿灯行”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来说,又是一种安全隐患,因为在通过斑马线时,还要注意斜后方是否有机动车通行。这个问题去年曾经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节目中播出过,可是作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却一直没有任何改观。<br>  这些事儿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可是细细想来,多一些细节上的考量会给每一位身居武汉的人,给每一位途径武汉的旅客来说,却是一种别样的感动。<br>  一个城市设计和管理中的所折射出的人性化及细节,正是一个城市精神灵魂和温度的所在。<br><br>  如果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比作恋人,那么社区就好比媒婆。社区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最好的平台。政府对于城市的管理,就需要政府的职能部门把管理的战略重心渐渐下放到社区,深入社区、街道,让百姓在家门口,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尤其是即将步入老龄化的中国,更需要如此。<br>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服务,现在看病难以及严重的医患关系成了百姓的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医闹事件也常常见诸于报纸、网络、电视,而市内的医院也是人满为患。每个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小小的感冒或者一点小病小痛也往往因为不放心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非得请个假往大医院跑,要么自己买点药吃了完事儿。面对越来越趋向于老龄化的中国,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我想“敢为人先”的武汉是不是可以与楼盘的开发商合作,在一些新建的小区内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老旧社区和成片的社区合理租用物业方的办公场所或者会所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从政策上引导具有医学专长和富有爱心的医生、护士进驻服务站面向社区的居民治病和看护,从管理上借鉴中小餐饮的管理模式,对有资质的从业人员发放许可证,定期接受考评等举措,以缓解市民求医难、看病贵之苦?<br>  其次,政策的制定、修订、成文、实施、宣传,也需要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把管理的重心延伸到社区,广泛的听取民意,密切联系群众,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提升百姓对政府的满意率和支持率。<br>举个例子,湖泊保护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相应的政策也早已出台,但是从几场电视问政反馈的结果来看,不尽人意,为什么?在我看来,第一、政策的宣传不细;第二、宣传的方式方法简单;第三、执行力度不够。<br>  一个政策能深入人心,不仅仅是在报纸上刊发一下,在媒体上做做新闻,更要让政策走进百姓的视线里。湖泊水质的好坏与湖泊周边小区居民和工矿企业自身的保护意识息息相关。湖泊保护的好,他们是受益者;湖泊保护的不好,他们是受害者,单单靠水务局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湖泊保护比作一场战役的话,只有真正发动群众,让群众自身,尤其是湖泊周边居住的市民真正参与到保护湖泊的行列中来,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湖泊,保护好每一块水域。我的建议是水务局可否在周末的时候,与“爱我百湖”的志愿者一起,深入到湖泊周边的社区和街道,为社区的居民做一些湖泊的科普活动,也可以在网上征集一些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湖泊美景在社区里进行展示,把湖泊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让身居湖泊周边的市民能真正感受到湖泊之美,从而自己亲自走近湖泊,关注湖泊。湖泊是上天赐予武汉独一无二的风景,如何让这独特的风景能真正的惠及于民,在宣传上也需要我们尝试新的方式方法。比方说可以在湖泊公园里的会所搞搞书画展览、摄影展览、相亲会,武汉市的“市民之夏”活动在安全条件和场地允许的情况下能否也安排在湖边举行?……这些都可以做做尝试。<br><br>  武汉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站在二十一世纪,站在2014,遥望2049,真心的希望大江大湖大武汉真诚的敞开心胸,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来迎接2049年的到来。<br><br>  我想以我在微博上的一段话结束此文:<br>  真正让一个人值得流连和留恋的,不是这个城市有多少高楼大厦,也不是这个城市有多么繁华,而在于这座城市在时空的变幻中足迹、历史、文化和文明相互交织的沉淀所彰显的厚重,以及极具魅力的城市个性文化给予人的自然、尊严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