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政府唠唠嗑(上)

谜之老白

尊敬的市委市政府领导:<br> 您好!<br>  有幸参加武汉2049研讨会,有幸听悉各位领导的讲话,受益颇多。然本人又有不同的想法,故而拙笔此信,希望与您沟通。<br>在2049研讨会上,听悉车延高书记谈及的是文化,其中又谈及到建筑的文化,我理解的意思是只要建起一座地标性的建筑,就算作一种文化。(如果我误读了您的意思,恳请车书记原谅。)<br>  而我要说的是,一座建筑能不能成为地标,能不能代表一种文化,不是看这幢建筑有多么高,不是外形多么好看,不是造型多么标新立异,不是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多么奢华。 <br>  我认为一座建筑能不能代表一种文化,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衡量:<br>第一:认同感<br>第二:历史感<br>第三:时代感<br>第四:亲切感<br>第五:人性美<br>  城市的地标本质上也是一座一座的建筑,它们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反映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之所以这些建筑能经过沧桑岁月和风风雨雨的洗礼而传承至今,不是这些建筑本身,最重要的来自于百姓对于这桩建筑的认同感,并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而这些地标建筑因为有人的参与,更加彰显出作为地标,更给予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城市百姓的人文关怀。城市因建筑而彰显个性,建筑因人文而得以延续,而居民又通过对于建筑的认同感使得这个城市显现出勃勃生机。<br>  一座建筑物被拆了,拆除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拆除的是居民们对于这幢建筑甚至是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因为任何一幢建筑承载了百姓对于这个城市太多太多的城市记忆。人这一生的岁月对于城市的沧海桑田也许算不得什么,但一幢建筑一个城市缺少了人文的承载,那么这幢建筑将会和其他的普通建筑一样,终有一天逃不过被拆掉的命运,那么这个城市也因为缺乏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地标而沦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一个缺少个性的城市随着时光的流逝也会逐渐淹没在人们的记忆中。<br>  武汉的黄鹤楼尽管屡建屡修,但丝毫不影响这幢建筑在国人乃至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唐朝诗人李白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武汉江城之称名扬四海;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得黄鹤楼声名大振,试想没有人赋予黄鹤楼人文的情感,恐怕黄鹤楼早就因为战火一拆了之而淹没在历史的荒草从中了吧?<br>“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赋予了武汉长江大桥那个时代的深刻记忆,曾经和一位熟读毛主席诗词的网友聊起,尽管他们从未来过武汉,却谈及武汉长江大桥时,语气中却有别样的情感。<br>   人文关怀赋予建筑的是灵气,建筑又因人文关怀而为这座城市在世人心目中找寻着那个时代的坐标,同时又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渐的成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个性和根基,它们共同组成了这个城市的根,城市之魂。这些可不是随随便便立一座标新立异、造型奇特的建筑就行的。没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没有人文关怀,没有百姓认同,它就是一幢普普通通的建筑,哪怕再高大再雄伟再奢华又如何?<br>  笔者有幸去过“保寿硚”,据当时向我们介绍“保寿硚”的老人们介绍,武汉现在的硚口这个地名的由来就因为“保寿硚”,新华字典之所以还有石字旁的“硚”字也因为“保寿硚”。在他儿时的记忆里那里是武汉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可把我自己的身心置身于那样现实的场景,心中顿感悲凉。好在经过多方人士报道,所以当时去的时候,“保寿硚”被用砖墙保护起来了,然而“保寿硚”周边的“保寿巷 ”正在面临被拆除的境地。一处建筑之所以可以能保护、被保护,不仅仅是要保护建筑本身,同时也要保护建筑(或者叫文物也好)周边相配套的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那才叫保护,因为它与周边相配套的环境共同构建起一个原生态建筑种群,能最大限度的还原当时的人文环境、建筑历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br>  试想,没有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的互相呼应,无论是天安门城楼或者是天安门广场,该是缺少了多少奕奕风采?拆了“保寿硚”周边的那些建筑,仅仅留下一个“保寿硚”光秃秃的矗在那儿,还有什么意义?<br>  保护历史老建筑以及历史老建筑周边的原生态建筑种群是在守护武汉这座城市的城市之根、城市之魂。因为它们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因为他们守望者这座城市过去现在和将来,因为它们身上承载着一代一代武汉人的城市记忆,因为它们彰显着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独一无二的个性。<br>  每次听到电视问政,听到“我们又拆除了多少……”,我心里不止一次的呐喊“不知道有多少历史老建筑就在这一个“拆”字中灰飞烟灭”在每个与它亲近的武汉人的记忆中,这些老建筑就像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拆了,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再也不可能找寻到当年的记忆,也可能因为这座建筑,百姓对于武汉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就在这一座一座的老建筑被拆除的过程中消失殆尽。也许您会说,拆了它,咱重新建个一模一样的,可是与这座建筑这座城市的记忆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味道了。长江日报上曾经有则新闻,说到武汉要建多少多少博物馆,可是我真的很想问:把那些历史老建筑都拆了,然后去建博物馆,活生生的历史不去保护,武汉的子孙们今后了解武汉的历史就真的只能从书本和博物馆里了解了吗???<br>  如果是这样,作为他们的父辈,将有愧于他们,因为我没能保护好他们的历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br><br>  保护好历史老建筑就是在保护武汉的城市之根、城市之魂!也是在保护武汉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根基!!!<br><br>   因为建筑才有了城,因为城中有人使得城市有了勃勃生机,而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领导和推动这个城市发展的源动力,如果把一个城市比作一辆稳健行驶的汽车,那么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就好比汽车的轮子,说他们是前轮是因为他们身上承载了市民走向幸福大道的希望,他们是带领市民一起走向幸福的领路人,说他们是后轮,是因为他们是推动市民走向幸福的源动力。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整体的思想和意识、格局和气质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未来。 <br>  一个城市的格局彰显这座城市的品质,而一座城市的细节则体现这座城市的气质。<br>  如果说二十世纪在GDP的指导下,武汉市还只是一种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模式,那么站在二十一世纪这个节点,随着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也应该从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精细化、品质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模式。二十一世纪的市民对于城市的依赖早已不再是过去能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那种功能化,作为一个常住的市民,不但要在一个城市活得下去,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寄托,任何一个人置身于城市的一处,所享受的不仅仅是繁华的街道、宽阔的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更着眼于一个城市街头巷尾间点点滴滴的细节。“细节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品位”这句话用在城市管理上一点都不为过。<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