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农庄》

刘丽华

<p class="ql-block">又是春天,战乱,灾难,疫情焦灼在每个人的心里,一抹生命的绿《寻梦农庄》——我和老师的绿色之梦终于以铅字的姿态示人了。</p><p class="ql-block">这梦开始于十年前的春天,曾经对于它寄寓极大的奢望,努力了,结果就不重要了。</p><p class="ql-block">我在2006年春,经原市文联隋志操主席介绍,认识邸老师。那时还是在原市委大院,一楼是文联,作家协会的编辑部在一楼进门走廊右转最里面阴面的一间十多平米的房间,那时我还是一个自食其力的裁缝,同时喜欢打麻将,在麻将空余时间写了《月落青山》,还记得那时我穿一件自己裁剪、自己缝制的红格子西服,生活窘迫,很像刚从田里种地回来的大嫂。第一天推开作协编辑部那扇神圣的文学之门,找邸老师,他不在,休班。在他办公桌对面的是秦二哥,学英姐的办公桌是背对着他们的。编辑部里的书稿堆积如山,弥漫着墨香。寻而不果,学英姐告诉我过两天邸老师就上班了,再来。</p><p class="ql-block">过两天又去,见到邸老师,他留下稿子,告诉我两天后再来,两天后我又去,老师看完稿子告诉我文字里面存在的毛病,记得他是在稿纸上写了八点,整整两页,让我回去改正,回家按老师要求认真改正。没有书号,是学英姐帮我淘腾的书号——作家出版社。</p><p class="ql-block">当时老师说这个书号好,老师写序《沦陷的爱情与婚姻》,很感动。</p><p class="ql-block">从此经常喜欢去作协编辑部,学英姐一笑可爱的虎牙,秦二哥带着小帽肩挎背包,市委大院后面沁人心脾的芙蓉花。</p><p class="ql-block">准确地说,我没有什么文学基础,这十几年的时间老师一直指导我,就像是灯塔,犹如我人生至暗时刻照亮了我可以努力的路。</p><p class="ql-block">借用老师《唐朝的潭水》一句名言:人都是有些私心的,能与别人共享的东西不多,似乎惟有苦难和文章。</p><p class="ql-block">老师是一面镜子,照出我的诸多缺点,我努力修行。</p><p class="ql-block">感谢嫂子,谢谢她的美味。   </p> <p class="ql-block">老师很🐮。</p> <p class="ql-block">最喜欢这页。</p> <p class="ql-block">我挑张自以为还不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前几日文学馆照的,当时就想留着今天嘚瑟。</p> <p class="ql-block">面容都很慈祥。</p> <p class="ql-block">亲亲的嫂子。</p> <p class="ql-block">嫂子做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