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观影

天雨琦缘

<p class="ql-block">  青诺出生于七十年代,那时候家家都很穷,物资也相当匮乏,平常晚上人们吃完饭后,也就是邻里间串串门谈论一些家长里短,要不就是聚在一起唠唠磕,逗逗穿梭在人群之中打闹玩耍的孩童们,人们闲来无事,都说要是能看上一会儿电视那简直是美上天的事情啦!</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末,有电视的人家简直是凤毛鳞角,那都是“有钱人”家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呢!那时小孩子也没有其他娱乐节目,晚上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搬上自家的小凳子去隔壁邻居家蹭电视看,青诺脑海里不时还闪现出那时因蹭电视发生的一些往事。</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大家住的都是平房,邻里关系处的非常融洽,家中有电视的也不会闭门谢客,晚上人们吃完饭,也没有其他娱乐节目,能看上一会电视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最大享受了。</p><p class="ql-block"> 青诺家那片平房住宅区仅有两户人家有电视的,一户是周叔家,一户是赵小宝家。每天饭后没事的人家,相约去他们俩家看电视,过去户家①平房面积都小,所以每天看电视的人们把不大的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大人边看电视边讨论剧情,孩子们看上一会儿不耐烦了,就在屋子内外追逐嬉戏打闹着玩耍,感觉邻里之间相处没有隔阂,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感受着平凡人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周叔是一个话语不多又看上去比较严厉的人,平常工作性质是铁路车务岗位三班制,可能是常年倒夜班休息不好的缘故吧,因此晚上有人去家里看电视时,他又不好意思开口撵人,所以脸总是阴沉沉地没个笑脸,给人的印象就是脾气不好,不容易沟通打交道的样子,遇有单独去看电视的小孩子,他更是冷落慢待,弄得小孩子们想去却不敢去,大人们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惧他,遇到爱开玩笑的怼他几句他也不吭声。</p><p class="ql-block"> 四岁的青诺小时候很胆小,一般不敢单独出门,平常都是妈妈带她和哥哥去周叔家看电视,有一天晚上妈妈正好手头有活,顾不上带她去,比她大四岁的哥哥早就和小伙伴们玩的没影啦,妈妈看她想去看又不敢,就说你又不是不认识门,自己搬着小板凳去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青诺在家磨蹭了半天,最终她终于鼓足勇气出发了,可没一会儿她就搬着小板凳扁着嘴哭着回来了,她扑在妈妈怀里边抽泣着边哽咽她说:“周叔没说不让看,就是不说话用眼睛凶狠的剜我,妈妈我害怕,我再也不敢去他家看电视啦!”至此以后青诺再也没有去过他家看电视。</p><p class="ql-block"> 赵小宝八岁,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平时大人忙的不在家,家里姐姐们稍大些,可以做饭招呼他了,饭后的重头戏就是看电视,因为他家饭后大人不在家,所以周围家里没有电视的孩子都想去他家看电视,小宝就成了香馍馍,孩子们都得提前打好招呼,由小宝指定坐的位置,到了他家门口,按他要求排好队依次进入,而且孩子们还都得听小宝的,他想看什么大家就得看什么,没有挑选的余地,俨然小宝成了小小的指挥官,很得意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宝聪明又鬼精,是哥哥的好伙伴,每天看有这么多来看电视的人,心里突然有了鬼主意,就决定向来看电视的每个大人收取5分钱,小孩收取3分钱,他搬了小板凳坐在家门口,交了钱的才能进去看,不交的不让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孩子们身上也没钱,有的小孩又想看就和小宝商量,能不能用零食代替。以前孩子们也没有什么稀罕吃食,无非是一块糖、一根胡萝卜、一把米花,这就是最好的了,孩子们为了能看上电视,甘愿把零食贡献出来。小宝来者不拒,所以他成了那片住宅区小孩子中零食最多,电视自由看的那个最富有的人,着实让人羡慕啊!</p><p class="ql-block"> 青诺家只有父亲一个人在铁路工务部门工作,每月只能挣得20多元的工资,养活着家里5口人,爷爷去世早,奶奶一人一直是跟着他们家生活,家里的生活本来就拮据,平日里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儿还有青诺兄妹们的零食呀!电视就更不用说了,当时拮据的经济条件根本就不敢想。</p><p class="ql-block"> 奶奶见青诺看不上电视,就跟青诺大爷说了,把他家电视借过来看了一段时间,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大半年,一家人节衣缩食攒了些,爸爸又硬着头皮问单位同事借了点,咬牙搬回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那天青诺和哥哥欢喜雀跃的在家里又蹦又跳许久许久。</p> <p class="ql-block">  进入八零年代后,家家户户的生活渐渐都有了起色,电视也陆续落户于寻常百姓家,再也不是紧俏货啦!人们茶余饭后或在家看电视,或是邻里间相互串串门,聊聊家常里短,是人们在工作之余最惬意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城里来了放映队,青诺家离火车站近,她记得在车站附近立着一块很大的石壁,上面刷着各色宣传画,那会儿子②放映队要是来了都选那里放电影,人们一听说放映队来了,都开心的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各家各户都简单的吃过晚饭带上自家小凳子去观影,小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早早把自家的小凳子摆在现场好位置占座,有的趁太阳没落山就占座去了呢,电影的影幕大,图像也挺清楚的,整个石壁下面人挨人,挤得满满的,晚去的就只能站在后面看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影片主要是《地道战》、《地雷战》、《红灯记》、《少林寺》等等,大伙都</span>聚精会神地盯着荧幕看着,相邻的人们小声的讨论着剧情,生怕影响了周围人们观影的兴致,有那淘气的小子们等不得电影散场,就在后面的空地上不管不顾地比划上了,回想那时的场景真真是红火啊!</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放映队和电视的出现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给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们记忆里留下了一抹挥之不去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注解①户家:解释为各家各户的意思,是本地方言用语。</p><p class="ql-block">注解②那会儿子:解释为那个时候的意思,是本地方言常用词语,后面两个字是儿话音,要不带声调轻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