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数学教学生涯 <p class="ql-block">难以忘怀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p><p class="ql-block">——乾安一中数学组</p><p class="ql-block"> 丁佰昌</p> <p class="ql-block"> 星移斗转,冬去春来,半个世纪转瞬间过去了。闲时与当年师生见面,谈起当年的学校情况,一中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的点点滴滴,仍记忆犹新,很多事都难以忘怀,此文就一些事实做以回忆。</p><p class="ql-block"> 一、很有实力的数学教研组</p><p class="ql-block"> 50年代,还是乾安初中的时候,一些数学教师在县内的教学就有名气了。他们讲课认真,工作踏实,对学生负责,课堂上知识讲的明白,学生知识学的扎实,教学效果好,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孙世昶、崔广益、杨汝昌、吴世昌、夏国义等老师都是这样的教师。比如夏国义老师的几何课,把几何课本的内容,习题等已经熟记于心。只要学生发问,哪题在哪页张口就答得很准确,如数家珍。业务的精益求精,也就是从这起始,她赢得了“夏几何”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1958年,乾安初级中学迎来了发展。这一年开始,增设高中班,在初中毕业生中招收高中学生,有了高中部。也是这一年开始,学校升级为乾安县第一中学。为适应高中班的教学需要,县教育局请示省教育厅派遣高中任课教师,以充实提升第一中学任课教师队伍质量。次年派遣来乾安的东北师大专修科的大学毕业生:李生太、周纯秀、张子培、张文喜、王淑芝、李宝兰、闫志义、赵常惠等任课教师。其中,李生太、周纯秀为数学教师。从此,一中增加了大专毕业生,任课教师的师资力量得到相应的加强。</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高中数学课包括代数、三角、几何三个内容科目,三个科目分别由三位数学教师承担。代数课由李生太、三角课由周纯秀、几何课由刘助斌分别承担。</p><p class="ql-block"> 以后随着年级增多,需要的教师也逐渐多了起来,陆续的大学毕业的任课教师加盟到数学教师队伍中。有周凤阁、张贵友、朱欣然、陈红才、吕玉琪、孙永志、代龙世</p><p class="ql-block">高长山。加之本校已有的骨干教师,一中的数学教师队伍确实是一个实力比较雄厚的队伍。</p><p class="ql-block"> 数学教研组在学校教研组中是一个大组。教研组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在学校中举足轻重的教研组。</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教师们认识到这一点,人人都全身心的努力工作,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工作比较出色,教研组年年被评为先进教研组。</p><p class="ql-block"> 二 教研组长李生太</p><p class="ql-block"> 李生太,1958年东北师大数学专修科毕业。毕业后来乾安一中任高中数学教师,高中一年二班班主任,受学校领导指派,任数学组组长。</p><p class="ql-block"> 李生太老师工作认真,为人正直,以身作则。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组内气氛非常和谐、团结、敬业。各项工作都能走在前头;一是善于学习研究,研究风气浓厚。组内教师人人备有课本,为学生讲授的习题,自身提高的习题,都动笔去演算,做题蔚成风气;二是积极进行教改实验,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时数学组坚持“三为主”教学,即“以课本为主”,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以课堂为主”向45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式教学很有成效,学校总结了夏国义的“启发式”教学经验,在全校推广,受到师生赞同和欢迎;三是积极主动,教师制作教具,利用直观演示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周纯秀、周凤阁自制一套立体几何教具,提高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四是经常性的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注重整体业务能力的提高;五是关心教师的生活和教师的身体健康,夏国义,郑万恩家庭生活都比较困难,组内教师能够集资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工作间隔组织打乒乓球,打篮球,在校运会上,一般都是数学组夺教工组的冠军。</p><p class="ql-block"> 一中学生的数学科成绩,在全县乃至白城地区都有名气,60年代,在白城地区统考中,数学成绩位居上游,“李代数”、“周三角”、“夏几何”人人皆知,并被载入乾安县志教育篇。</p><p class="ql-block"> 三 难忘教育教学成果</p><p class="ql-block"> 辛勤的耕耘必有丰盈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1961年‘第一届高中学生毕业,毕业生近70人,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足40人,(未参加高考的,有的是留校参加工作,入伍当兵、年龄偏大或生活困难)参考不足40人,被高校录取25人,升学率60%多。其中三人进京,郭长集、潘德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苏学谦考入北京工学院,考入吉林大学两人:潘志才和程井发,毕业前张贵、潘玉明、崔守义、郑国义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和海军战士。</p><p class="ql-block"> 送别第一届后,以后每届毕业生参加高考的录取率都比较高,特别是六四届毕业生,以高三一班为例全班53人,有21人考入大学本、专科,其中张玉安北京大学、张德辉、华景坤考上吉林大学,6各学生考上东北师大,乾安一中历史上升学率最高的一年。</p><p class="ql-block"> 据历届考入高校学生,在高校学习情况反馈,乾安籍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学习不感到困难,这和在校时基础知识牢固,知识学的扎实有关。</p><p class="ql-block"> 一中 很重视教学质量,进入一中的任课教师需要具备本科学历,或本学科的骨干教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这种传承得以多年保持</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教育局从全县初中生中通过考试,挑选了30名数学尖子集中辅导,准备参加全省数学竞赛,经周凤阁,高长山等名师的精心辅导下,在全省数学竞赛胜出的前六名中,乾安就占了三名。成绩的优异不亚于省重点中学。这些参赛同学进入七中小班后,均考入全国各重点大学。</p><p class="ql-block">作者丁伯昌,在校期间是李生太老师的学生,1961年高考毕业后返迁从事教学工作,并担任中学校长,退休后担任乾安诗社副主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