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家外之家

天蕴.桂城园~水韵之家

为了能够真正地触及孩子的内心,我们必须要问一个问题:<br>孩子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的?<br>他\她的内在世界是与成人截然不同吗?<br>我们有必要从两个层面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孩子的童年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到孩子开始称他自己为“我”,第二阶段就是在此后的时间。在孩子突然意识到“自我”的那一刹那,对他内在生命来说是感受最深的时刻。德国诗人金.保罗根据他童年的记忆将这一时刻描绘成:“我迈进我内心最神圣的领地”。 我们坚信:在人智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全人教育的实践中,从呵护着孩子身心灵的角度出发去工作,让孩子以更加健康、从容的方式来发展他们天性。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借助成人善解人意的引导和有支持力的节奏,学习成为一个真正善交往、懂生活,有爱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己。<br> 让我们了解一下人智学的理念并了解以它为基础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是在关爱中踏上入世的旅程,而不是被推动者,或者指导着进入生活的。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想象成与之相似的蝴蝶破茧成蝶的脱变过程,太阳的温暖给予蝴蝶就如老师身上散发出的温暖给予孩子一样。 孩子是由身、心、灵三体构成,所有与孩子相关的事情都是在理解这个三元性(身体、情感、精神)的基础之上完成的。<br>围绕在孩子周围的成人应该已善解人意的心灵姿态来对待孩子,承认孩子的灵性体,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进展和节奏去走向独立,而不是一味提倡过早得独立。这才是对人独立人格的最大尊重。 成人时刻“想着”孩子,这样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它让孩子在梦幻的状态之下融入物质世界,与它合二为一。<br>孩子的整个身体都是感觉器官。从广义的认知角度来看,围绕在孩子身边的一切事物和人的行为都会被孩子尽收眼底并进一步加工,然后内化入未成熟的内脏器官。孩子不具备鉴别好坏、真伪的能力。成人的责任就是来充当孩子摄入眼中影像的过滤器。你可以说:成人先是做了一个茧来包裹孩子,然后再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剥掉它,使得孩子能够逐渐地体验有能力去体验的事物。 我们不要求孩子做选择。事实上他还没有能力去做出任何选择;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能够自己做判断的地步。相反,这些选择都是负责保护并指导孩子进入物质世界的成人代替孩子做出的。这是对孩子作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过程的一种尊重。<br>在生命的头七年里,孩子的学习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这构成了他整个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人必须要值得孩子去模仿。这个年龄是一个“意志体”,他的身体在不断活动。要想使这种意志活动的潜力得以最大的发挥,我们不但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活动,还要允许孩子按照他的时间和韵律去做他应该做的事。 在看护幼小的孩子时,自我教育是头等重要的。我们成人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真诚而且正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在孩子面前展现真诚的自我,我们要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内在发展而准备自我提升,认识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整个生命。 我们与婴幼儿交流以轻柔的语言交流为基础,还经常以歌的形式唱出来。肢体语言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沟通形式,这种沟通形式更能营造一种揽以入怀的姿态:触摸、轻抚和深思熟虑的意向还有发自心底的温暖的爱的能量,都能使肢体语言的沟通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沟通因此也变成精神领域的沟通。信任的基础就此得以巩固和发展;链接和人际关系也就此形成。孩子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他们生活在由成人们营造的温暖小天地,一个由三个层面构成的保护层并在此汲取滋养——轻柔抚触他的物质身,并温暖与滋养着他的心灵。 生活在充满温暖、爱还有良好榜样的环境中的孩子就生活在适合的环境中了,他们才能真正地享有孩子该享有的童年,自由自在地活动和玩耍。温暖、爱还有良好的榜样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通过有意识的工作、准备、当然包括对环境最大限度的了解,然后才形成的。 孩子们带着爱看着你,并且伴随着有爱的注视去拥抱这个世界。因此,成人的自我学习与成长至关重要!愿我们在水韵共育园里一同成长,为孩子的身心灵创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孩子们的家外之家! 2022年新学期招生啦,学位有限快扫码预留学位吧! <br><br><br><br><br><br><br><br><br>

孩子

成人

温暖

我们

心灵

沟通

童年

自我

生活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