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掩映古城墙</p><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梅花在积攒了一个冬天的能量后,急于挣脱冬日的束缚,在和风暖阳之中轰轰烈烈的绽放了。</p><p class="ql-block"> 周末,偕妻到明城墙遗址公园赏梅。走进公园大门,如同走进了梅的世界,高大的乔木梅树,矮小的灌木梅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错落有致,姿态各异;红梅、白梅、垂梅、绿梅、宫粉、朱砂梅、龙游梅等五十多个品种的近千株梅花,丽质天生、多姿多彩,花海凝云、云蒸霞蔚。只见红色的、粉色的、白色黄蕊白瓣的、绿蕊白瓣的;单瓣的、重瓣的……各种各样的梅花,争相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将这里妆点成一片花的海洋。仔细端详,含苞的娇羞欲语,含情脉脉;初绽的朱唇轻启,巧笑嫣然;怒放的奇姿妙态,嫩蕊凝珠。红梅艳若桃李,灿如霓霞;紫梅高贵典雅,淡泊含蓄;粉梅浓妆淡抹,如纱如羽;黄梅黄橙金灿,清逸幽雅;白梅的冰清玉洁,淡雅清丽;垂梅柔枝蝶舞,状如冠盖;绿梅白瓣绿萼,清丽脱俗;龙游梅虬枝凝雪,红晕黄蕊;朱砂梅娇艳俏丽,馨香盈盈。徜徉花丛之中,犹如人在画中游,好一派“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心旷神怡之时不禁赞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p><p class="ql-block"> 缤纷的梅花与园中的苍松翠柏、银杏、山桃、山杏、紫薇、栾树、迎春、玉兰等观花、观叶的乔灌木互为映衬,孤植、丛植,形成“古城春晓”“屏展芳菲”“梅石大观”“西岭香远”四大梅景。</p><p class="ql-block"> 冰清玉洁、高雅清淡的梅花与凝重、古朴的城墙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形成了独特的城墙衬托梅花、梅花掩映城墙的文化景观,成为北京春天的一道靓丽风景。</p><p class="ql-block"> 北京的梅花始于元代,古往今来,人们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仰望梅花的卓尔不群,欣赏梅花的清香明艳,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篇咏赞梅花的诗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品读这些咏梅佳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 北京明长城遗址公园一段劫难仅存的明代古城墙,虽历经时代风雨的侵蚀,古老的身躯依然静静矗立在鲜花绿荫之中,向人们展现着古老雄浑的残缺之美。漫步在公园内,棵棵古槐虬龙舞姿,阵阵梅香沁人心脾,油松亭亭玉立,地柏枝桠逶迤。古朴的明城墙、古老的信号所和高大巍峨、深沉凝重的角楼,承载着明城墙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观,向人们诉说着民族的沧桑,充分展现古都明城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令人平添无限的遐思。</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北京的明城墙全长39.75公里,始建于1419年(明永乐17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北京的城墙分为内城城墙和外城城墙,共有十六个城门。内城城墙形制高大,外城城墙形制较小。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内城城墙竣工后,朝廷为巩固城防,决定建设外城城墙,但受财力所困,仅建了将今崇文、宣武两区围住的外城城墙就匆忙内收与内城城墙相接,形成了北京独特的“凸”字形城廓。城墙上每隔80米就有一个突出的“墩台”,宋代称“马面”,明清称“城垛”,凸出于城垣外侧,高度与城垣相同,是为增强防御功能,消灭进入城墙死角内的敌人而建设的屯兵铺舍。</p><p class="ql-block">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墙大都不复存在。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1.5公里长的城墙遗址,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现存的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1436年(明正统元年)。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p><p class="ql-block"> 走近角楼,一块褐底白字的标志牌挂在城墙上,“八国联军刻字处”映入我的眼帘。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清军和义和团将士在东南角楼进行了殊死抵抗。角楼陷落后,侵略者在墙上刻下他们的名字,这些罪证历时一百二十余年后仍清晰可见。沿着马道登上角楼,楼内的“崇文史迹展”是这里的固定展陈,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在崇文地域的轨迹及在民族发展中的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 站在角楼和城墙上远眺,遗址公园全景尽收眼底。平坦的城墙上旌旗招展,墩台后面城垣上两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铺房默默矗立在那里,这是明清时城墙上守军的执勤用舍或堆放武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在与角楼相连的百米南城墙上,还保留着一座清朝正蓝旗军队用来插旗的夹杆石。经过百余年历史风尘的磨砺和雨雪风霜的荡涤,古老的夹杆石早已没有了棱角,石面虽然斑斑驳驳,但依然傲立在城楼之上。</p> <p class="ql-block"> 走下角楼,沿着园内的小径漫步向西,一座砖木混合、金属坡顶的小建筑矗立在显要位置,这座不起眼儿的建筑的竟然是建于一百多年的“京奉铁路信号所”。</p><p class="ql-block"> 在网上百度、浏览,得知“京奉铁路”是北京至奉天(今沈阳)的铁路。这条铁路建设周期长达三十一年,建设之初是清光绪年间,全线通车时已是民国元年。京奉铁路最早建成的路段是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建成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唐胥铁路南北两端分别延伸至天津和山海关,因山海关历史上曾称“榆关”,这条铁路即改称“津榆铁路”。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津榆铁路经由天津至卢沟桥的“津芦铁路”延伸至北京,遂又改称“京榆铁路”,也称“京山铁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0月,将京榆铁路延伸至奉天(今沈阳),改称“关内外铁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8月又改称“京奉铁路”,1912年全线通车。</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唐胥铁路曾被称为“马车铁路”。1877年,英商在唐山开办开平煤矿公司。为了把开平煤矿的煤运出去,计划修建一条从开平矿区直达北塘河口的轻便铁路。清廷担心“机车行驶震坏东陵,喷烟伤害禾稼”。李鸿章等人许诺将以骡马拖载车厢在轨道上行驶,清廷始允,故此这条铁路也被称为“马车铁路”。唐胥铁路1880年(清光绪六年)冬季开始铺轨、夏初完成。这段9.7公里长的铁路是京奉铁路的开端。修筑铁路之初,英国技师金达提出在胥各庄建立一个修理厂(今唐山机车车辆厂),工厂建成后,用煤矿风机改制出我国第一台能牵引百吨的蒸汽机车,建成之初称“龙号”机车,后来金达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机车。机车于1881年6月9日投入使用,终结了马车铁路时代。</p><p class="ql-block"> 京奉铁路信号所是1901年与正阳门东站同时建造的,是京奉铁路的第一座信号所。当年火车从正阳门东站发出,第一站是东便门站,信号所就在正阳门东站与东便门站之间,据说这个信号所一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还在使用着,1959年北京东站建成,才正式退役。</p><p class="ql-block"> 1915年6月,北洋政府为修建从东便门经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直达西直门的“京师环城铁路”,打通靠近东南角楼的城墙,建成了高八点二米,宽九点二米,深七点四米的拱券式火车门洞,这座券洞是按中国传统的拱券式门洞修建的,这是京师环城铁路唯一的遗存,当年穿墙而过的火车曾是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的残缺之美与十数棵沧桑、朴拙的古柏在梅花的点缀之下构成了著名的“老树明墙”景观。有几棵古柏虽然枝干有些枯朽,但上面的枝桠已经吐出了新绿;有的古柏的枝干虽已倾斜,但在几根钢架的支撑下依然挺立着斑驳、老态的身躯。</p> <p class="ql-block"> 公园的西侧是“北京劳模广场”,是北京市总工会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于2016年设立的。广场内,花草、树木簇拥着五块形状各异的巨石,上面按照年代铭刻着1197名北京市1950年至2015年间历届“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名字,广场用当代艺术语言诠释并传递“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流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北京城侥幸遗留下的一段古城墙和京奉铁路、京师环城铁路的历史遗存,犹如一部土石铸就的史书,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自其诞生以来北京城的兴衰与变迁,经常不断地捧读它,总能发现蕴藏在字里行间深沉厚重的美。</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剑客,生于困难时代,长在动乱时期,吃过糠,下过乡。“恢复高考”后,成为“新三届”中的一员。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做综合调研工作,搞职业技能培训,干统战教育培训,历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院长、党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2018年退休,作协会员、科顾委专家、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诗歌散文集《情丝文韵》,杂文集《谈天说地》,诗集《低吟浅唱》,散文集《品读哈尔滨》《岁月无痕》,长篇报告文学《巴兰颂歌》《工作队在依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集《调研思考实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