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东淄博博山区:大海眼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海眼村位于博山区北部,南距白塔镇政府驻地2公里,北与淄川区宋家坊村、大昆仑村、西龙角村相邻,东与国家村、因阜村隔孝妇河相望,南与小海眼村毗邻,西与西阿村、董家村相连。村庄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8米。村北地势略高,最高处北斗山海拔168米。村中有东西向的中心大街,南北向的沿河街、新村街、环村路为主要街道。据1962年统计,全村总面积277.3公顷。其中,村庄占地约33.3公顷,全村有耕地217.9公顷。截至2014年底,村民总户数1000户,总人口3100人。其中,男1600人,女1500 人。村民全为汉族,共有20家姓氏,以姓孙、杨为主,其他为庞、宋、周、刘、李、王、张、曹、冯、陈、赵、槐、靖、庄、席、程、吴、秦、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名胜古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b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大海眼作为交通要道上的村落,坚固的城防和便捷的逃生要道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自保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围子墙、古石楼、“算盘珠”等古迹遗址。</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b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围子墙 围子墙环村而建,相传建于清同治年间,主要用来防匪患与躲战乱。围子墙周长1060米,高6米,底部厚1.2米,顶部厚0.8米,围内有2米打更道。围墙有4个与古石楼4面相对的主门,分别冠名为东门“海日腾辉”、西门“地接三台”、南门“凤溪环波”、北门“昆山叠翠”。除4个主门外,还有小南门2个、小西门1个、 靠街门多个。其中,4个靠街门,还在围子顶建有门楼,可以登高远望,起到瞭望预警的作用。由于年代久远,且人口增长较快,部分村民搬到围子墙外居住。失去防护作用的围子墙也未能得到重修,现仅剩残垣几处。</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瞭望楼 又名钢叉楼,坐落于村中心。相传,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约近600年;一说建于清朝,距今约300余年。该楼风格独特。整楼无梁、无檩、无柱,门、窗、顶全为拱形砖石结构;楼高17.6米,东西长12.6米,南北宽8米,墙厚1.45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顶部东西南北均比底部短1米左右,四面墙体呈梯形。全楼共有4层,在二层南面有一门洞进出。此门距离地面4.4米,有14层石砌台阶。顶层设有瞭望台。该楼下面三层除有少数青砖外,其余全部用 方石砌成。楼的四角用大型条石砌成,每块平均厚度为450毫米,最大条石重量可达400公斤。相传,建楼之前,时逢大旱,庄稼歉收,人们扶老携幼到处乞讨。村中有一望族富户,决定从家中拿出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村中有一袁氏恶豪,横行乡里,欺压良善,令村民苦不堪言。正当人们寻思除恶之际,有一风水先生说,可在村中建一石楼,取名钢叉楼,就可以镇住袁氏恶豪,逼其远离此地。于是,领头的族长联络富户,赈济村民,用管饭的办法留住外出逃荒的村民,在此建楼。建楼人员还可以把自己剩余的干粮带回家,为家人充饥。因此,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加入建楼的行列中。当楼建到一定高度时,往上搬运石料成了难题。这时,恰有一老者从此经过,人们向他请教。老人说:“我已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并无好办法给你们。”老人去后,人们从“土埋半截”悟出了用土埋楼,向上运石料的办法。除此之外,人们还利用杠杆原理搬运石块。现在村里中心街中段与古楼对过的街北,有一块巨石,形似算盘珠子,直径800毫米,厚300毫米,内孔直径300毫米。据传,此石即当年杠杆的坠石。2004 年,在村委的支持下,由孙兆刚的建筑队对古楼进行了修复,并在顶部覆盖阁楼,使其更加完善、雄伟。</span></p> <p class="ql-block">古民居 中心街西门里北侧,原来是杨广居家的宅院。此屋当时四梁八柱,二梁起架花脊木椽。1947年,陈毅曾带家属,在此院两间西屋里居住一个多月。陈毅的儿子陈小虎在此出生。该房已于1971年由杨实孝翻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门口老槐树 中心大街西头、原村围子西门外,有座土地庙。庙旁有棵直径1.2米、高13米左右的古槐,于1968年枯死。相传,枯死前,国槐主干中心已空,只有外部还有生命力。小孩玩耍时常躲到树洞和部分树枝上,成年人常在树下乘凉,树龄约有 600 余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眼庄庙 坐落于村东门里,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北大殿供奉的神灵有无生老母、观音老母、白衣老母;东殿设有龙王洞,供有四海龙王;南殿供奉着关帝圣君。整个建筑占地3亩有余,香火极盛。1948年,大殿神像拆除,改建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佑福坛 佑福坛位于大海眼小西门里,由杨立教等人于民国初年所建,房屋5间,占地300平方米,为荷五仙师道场。相传,荷五仙师俗家姓杨,讳三江,济南府人士。生于明正统四年,成化九年得道飞升。因荷五仙师治病救人无不灵验,时人感其恩德,纷纷建仙师祠,于民国初期正式称为海眼庄佑福坛。于1947年停诊。</p> <p class="ql-block">栖真观 2005年,为弘扬传统文化,由大海眼村委提倡,村民集资在北斗山重建海眼庄庙、佑福坛,并合为一处,改名为栖真观,由此称为北斗山栖真观。2010年6月,全真金山派第二十四代“静”字辈弟子刘静昇道长受道教协会指派主持该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簸箩峪泉 位于大海眼村西北1.5公里处,因泉在簸箩峪而得名。泉的西面建有两间北屋,屋内塑有山神。屋前面有一院落,建有1米高的花墙,院中有梧桐、槐树等。屋的东山旁有一石碑,正面刻着“簸箩峪泉”四个醒目的行草大字,是离休教师孙桂东所题。碑的后面是碑记,记载着修泉的时间、首事人及捐资明细等。碑旁有一棵倒垂柳树,婀娜多姿。在簸箩峪泉峪顶东边的山裂隙,依山而建一平顶小屋。屋内建有拐角型的两道拦墙。依山石、靠屋墙,形成两个储水池。簸箩峪泉水质好,常年不竭,近村的百姓常来这里挑水饮用。在泉的上方有一自然岩石,活像一个老寿星。石壁上刻有“簸流不息” 四个篆字,落款“己卯年桂月”,是淄博瓷厂老艺人赵金来所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海眼“杨氏祖茔” 位于大海眼村北一公里处、北斗山西,占地约10亩。始祖杨方魁于康熙年间由博山吴家宅(现西域城)迁至大海眼,至今约320余年。清道光年间已繁衍到八世,族人商定给始祖立碑。始祖墓碑立于茔地中心,碑文记述着杨氏迁来后的发展过程,并在茔地中心植柏树28棵,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现仅存15棵,直径多在0.5至0.7米以上,树高20米。为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族人先后又种植了小柏树156棵,长势良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眼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相传,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洪水。大禹带领治水大军前来治理,就住在附近的苏王庄。经过治理,洪水退去。可是,治水大军刚要走,洪水又泛滥。大禹闻讯后,重新治理。他顺着地势,把水引入大海,只留一泉眼。为了防止洪水再冒出来,他找来了一口大铁锅,将出水口盖住了,从此断绝了水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人们在海眼处修了一口井,此井现在村中心街中段北侧、村民贾悦信院内。井口直径1.5米,常年有水,深不见底。据传,该井与东海相连通,故称为海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禹住过的苏王庄,在海眼村北8公里处。为了纪念大禹,该村在山上建有禹王庙,殿内塑有大禹像。至今香火不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海眼”惨案:1937年11月底,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昆仑、博山等地。日本侵略军为了确保张博铁路畅通,驻守在昆仑、博山的日军每天五六个人乘摇车往复巡逻。昆仑日军南到大庄石沟河铁路桥,北到现在淄博电磁厂的三里河铁路桥;博山日军负责北到大庄石沟河铁路桥,南到博山。</p> <p class="ql-block">翟超(原淄川四区区长)率领的游击队摸清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于1938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在小海眼铁路西孙家大林内埋伏。早上7点左右,从大庄石沟河铁路桥返回淄博电磁厂的三里河铁路桥来的窑车进入伏击地点,战斗打响了,打死鬼子三人。一鬼子坐着窑车驶向昆仑;另一日本鬼子急忙跳车,顺铁路壕沟往昆仑方向逃跑。途经大海眼村时,逃进了孙迎刚家中,躲在大缸后面。时间不长,鬼子出来,意图再顺铁路逃走。就在爬铁路坡时,被村民孙迎凯发现,用钁头照准鬼子后头一钁砸死。</p> <p class="ql-block">事件发生后,昆仑的日本鬼子闻讯前来报复,在村北、东、南三处制高点上架起了机枪。其他鬼子对围子外村民房挨户搜查,遇房就烧,见人就逮。周维珍的父亲周连常,用推磨棍与鬼子对抗,被鬼子杀死在磨道里;逃出庄外的宋作霖的岳母栾氏已到西山时,被庄北的鬼子步枪手打死;周维坡的母亲周李氏已逃到孝妇河东,也被庄东在石灰窑顶上的鬼子发现后,用机枪扫射而死。</p> <p class="ql-block">当日9点,被搜抓到的10多名老百姓,被鬼子赶到庄南的铁路边空地上。鬼子在四周架起机枪,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有威望的杨立教、孙覃俭和会讲几句日语的孙覃珠等人商量,先用软的稳住鬼子,再想营救办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是,孙覃珠举着用纸糊的日本旗子走在前面,杨立教、杨春翰爷俩端着茶水,孙坦俭、孙维龙爷俩在后面跟着。在出大南门之前,孙覃珠将自己身穿的皮袄让别人送回家里,说明他们已经预见到事情的结局。足可以说明他们5人的品德高尚。走到日军面前,孙覃珠用日语对日本鬼子队长说:“太君,这些是大大的良民,苦力的干活。打死皇军的是翟超游击队,与村民无关。”鬼子队长半信半疑。正在犹豫间,突然发生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找回了被砸死的日军尸体,在尸体上没有枪伤,是铁器致死,因此鬼子断定是老百姓干的;第二件事是逃往昆仑的鬼子又赶了回来,看到这些被抓的老百姓和游击队穿戴一样,就到日军队长前大声说“就是他们,统统坏了坏了的”。鬼子队长即下令开枪扫射众人。扫射后,鬼子挨个用脚踢,发现尚有点气的就用刺刀穿、洋刀劈,顿时血肉模糊、惨不忍睹。10 点多,日军还想冲进围墙里。由于墙高,围门坚固,罪恶才没得逞。鬼子就疯狂地点火烧了围墙外的三四十间草房,才撤回了昆仑。</p><p class="ql-block">本次惨案共伤亡20人,其中孙覃友、孙惟友2人侥幸生还,19人惨遭鬼子杀害。罹难者有杨立教、杨春林、孙覃俭、孙维龙、孙爱芝、孙覃珠、孙即龙、孙即超、孙迎远、孙迎利、孙大光、孙希贡、孙迎富、孙即信、孙即广、孙迎坤,以上16人是在铁道壕沟北被日本鬼子集体枪杀的。被枪杀而侥幸生还者2 人:孙覃友、孙维友。在村中遇害者 3 人:周连常、周李氏、宋栾氏。(杨玉忠 孙兆忠 孙即智 孙迎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