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两天跟河南驻马店的吴帅老师聊天,向他请教小学作文教学和阅读推广的经验。期间谈起兰州美食“牛肉面”,我说想请吴老师来甘肃,不光兰州“牛肉面”比他在当地吃到的一碗16元的“兰州拉面”要好吃,关键是我的家乡岷县还有更多的特色美食。比如牛肉尕面片、姜粉鱼儿、牛肉糊糊儿……</p> <p class="ql-block"> 聊天结束了,即将入睡的我却满脑子尽是尕面片,不知是真的饿了?还是自己想家了?是啊,为什么尕面片会那样香?我想是因为有着传统的地道做法。</p><p class="ql-block"> 请教百度得知,岷县尕面片制作时和面只放入碱面,或加少许食盐,最为讲究的是水的温度和揉搓时间的长短,水温60度左右为宜,面揉至表面光滑,上面抹一层清油覆膜以醒面,揪面入锅时更要讲究手法技巧。</p><p class="ql-block"> 当然,手工面片好吃也费时,为了追求效率,很多饭馆删繁就简创新出了机器面片——机器和面也机器揪面,准确地来说是机器切面。吃着那种面,哪怕是臊子做得再香,也总是感觉少了手工面片该有的那种爽滑和劲道,失去了嚼劲儿,不香!</p><p class="ql-block"> 上课如做饭!今晚听了俞正强老师的讲座,回顾自己走过的从教之路,还真有深切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节课是“近似数”,在水坪小学的水泥黑板上,我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烹制了一碗“快餐机器面片”,中午的作业告诉我孩子们吃到“消化不良”,现在回想当初那些面直接做“生”了,怪不得最终落得个全学区倒数第一。</p><p class="ql-block"> 之后的那些参赛课,也是被同事们戏称的“那一课”,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三角形的内角和”“乘法分配律”“可能性”“鸡兔同笼”……当时也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可是如今反观,依然觉得问题很多,当然那些课已经不像当年的第一课“近似数”“生饭”了,因为毕竟有了“生饭”的教训,后来便经历了“半生不熟”到“完全做熟”的阶段,可是“味道”依然不够,没有“嚼劲儿”。</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在平时上不出“富有嚼劲儿”的课?因为我们求快求简捷,不愿花功夫去做“手工面片”。那为什么要求快求简捷?因为我们要考试成绩?要成绩干嘛?有了优异的成绩(分数)学生高兴、家长高兴、领导高兴,当然我们更高兴,因为考核优秀且能评职加薪嘛。为什么看到优异的成绩(分数)我们就会开心?因为升学最要紧,985、211最终都需要高考的优异成绩去敲开。</p><p class="ql-block"> 比如教一年级,有些老师就“甩袖子了”,因为孩子们都会,有的“没输在起跑线的运动员”已经背会了二年级才学的乘法口诀,于是老师感觉高枕无忧;到二年级了,就稍微教一下做题方法,多做一些练习,发现翻来覆去就是个乘法口诀能搞定的问题;三年级以后的学习,孩子们在学前积累的“老本儿”差不多“吃”完了。可是老师不小心就在两年的安逸中荒废了“和面”的技术,所以容易照着课件做些“机器面”:周长公式要记住、面积公式要记住、体积公式要记住,结果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一个个主角儿闪亮登场后,这些公式如各色帽子一样便会“张冠李戴”,乱成一锅粥;整数乘除法竖式要记住、小数乘除法竖式要记住、分数乘除法方法要记住,结果孩子们一看到计算就脑袋大;其他领域暂不说,对于这两块就够费劲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毕业那年,把关老师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进行强化复习,各种口诀要领齐上手,归类整理,强调要点,当然考题一般都在老师们肚子里,甚至会押中原题。可是有些可怜的孩子啊,老师陪伴、家长陪伴、挑灯夜战最终还是考了个五十九分半……然后呢?(自行脑补吧)从此,那些被数学伤害过的孩子,可能就像袁隆平爷爷一样对数学失去兴趣了,因为他们觉得数学“不讲道理”。</p><p class="ql-block"> 为了当一名好数学老师,我感觉自己应该向尕面片的美食手艺人学习,从一二年级开始用心放碱面、对水温、勤揉搓……不要忽略任何一道程序。等到上了中高年级,我们的“面”已经完全醒好了,到时候也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或者单向灌输去求快求简捷而做成“机器面”以免伤了孩子们的胃口,而要做好抻拉慢工揪开片片落入牡丹水,配以鲜味十足的“牛羊肉臊子”,让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而回味无穷,岂不美哉?!</p><p class="ql-block"> 呵呵,自古就有谚语说,“我是画匠家妈,会说不会画”,这只是一种设想,加油努力吧!</p> 2022.3.24 董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