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国万里行》线路规划•华东区】

李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县域中国万里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线路规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华东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县域中国万里行,顾名思义就是走遍中国所有的县级行政区域。中国目前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333个地级行政区域、2844个县级行政区域。要走遍所有的县级区域,确实是一件庞大的工程,但这是我一个多年的梦想。因疫情原因,目前还只能是线上神游。先草拟出在各省各地游历时的线路规划,待疫情结束后马上出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华东区下辖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七省一市,共计8个省级行政区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 . 山东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山东省,简称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境内中部山地突起,泰山雄踞其中,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9个基本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境内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中小河流密布全省,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主要湖泊;属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152.75万人,下辖16个地级市,含58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52个县,共计136个县级行政区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山东段的游历、将从德州市开始,经济南市、泰安市、聊城市、荷泽市、济宁市、栆庄市、临沂市、日照市、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潍坊市、淄博市、东营市,在滨州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德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德州,古称安德,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省衡水市毗连,西南与聊城市接壤,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临滨州市;市境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境内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有高地、坡地、洼地三种地貌类型,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市域面积103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61.11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7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11个县级行政区域。德州是冀鲁交界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鲁西北重要的工贸城市、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基地;是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德州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著名的德州三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德州段的游历、将从庆云县开始,经乐陵市、宁津县、临邑县、德州市陵城区、德城区、武城县、夏津县、平原县、禹城市,在齐河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济南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济南,别称泉城,山东省辖地级市、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交界;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依次为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0244.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20.24万人,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共计12个县级行政区域。济南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济南段的游历、将从平阴县开始,经济南市长清区、槐荫区、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历城区、济阳区、商商县、章丘区、莱芜区,在钢城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泰安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泰安,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东邻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南连济宁市,西隔黄河与聊城市、河南省濮阳市相望,北以泰山与济南市为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7762平方千米,</b><b>常住人口547.22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2个县,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安是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泰安段的游历、将从新泰市开始,经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在东平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聊城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聊城,别称江北水城,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西部,东南隔黄河与济南市、泰安市为邻,南部隔金堤河与河南省为邻,西部隔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相望,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接壤;境内地形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地貌主要分为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浅平洼地、缓平坡地、背河槽状洼地、沙质河槽地6种类型,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市域面积86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95.21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共计8个县级行政区域。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000多年前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后创造了史前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聊城独具“江北水城”特色,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聊城段的游历、将从东阿县开始,经聊城市东昌府区、茌平区、高唐县、临清市、冠县、莘县,在阳谷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荷泽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菏泽,古称曹州,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地处黄河下游,绝大部分地貌为黄河冲击平原,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市域面积122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9.59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7个县,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菏泽历史悠久,享有“天下之中”之誉,《禹贡》九泽之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皆在境内;人文始祖伏羲、东夷之帝少昊、贤明君主帝舜、兵主战神蚩尤、改革家吴起、军事家孙膑、农学家氾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温子升等都出生在这里,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也都发生在菏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荷泽段的游历、将从鄄城县开始,经东明县、荷泽市牡丹区、定陶区、曹县、单县、成武县、巨野县,在郓城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济宁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济宁,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东邻临沂地区,西与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5.78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7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11个县级行政区域。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济宁是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生态旅游城市,元明清时期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济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和境内的京杭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拥有孟庙、孟府、曲阜鲁国故城、崇觉寺铁塔等4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水泊梁山、微山湖、宝相寺、峄山等风景名胜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济宁段的游历、将从梁山县开始,经汶上县、嘉祥县、济宁市任城区、兖州区、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金乡县、鱼台县,在微山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七)枣庄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18px;">枣庄,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南端,南与江苏省的徐州市铜山区、邳县为邻,东和临沂市兰陵县、费县、平邑县接壤,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西濒独山湖;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为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市域面积4564平方公里,</b><b>常住人口385.56万人,</b><b style="font-size:18px;">下辖5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枣庄是山东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是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有台儿庄古城、抱犊崮、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墨子纪念馆等著名的旅游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枣庄段的游历、将从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始,经峄城区、市中区、薜城区、腾州市,在山亭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临沂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临沂,古称琅琊、沂州,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以沂水、沭河为中心,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719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1.83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9个县,共计12个县级行政区域。临沂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大约2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沂蒙大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自西周建城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临沂因临近沂河得名,是全国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之一,被誉为“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近代中国共产党在临沂地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山东省政府、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等党政机关;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中国物流之都、中国食品之都、中国十佳生态宜居典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世界滑水之城、联合国绿色工业平台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临沂段的游历、将从平邑县开始,经费县、兰陵县、郯城县、临沭县、莒南县、临沂市河东区、罗庄区、兰山区、沂南县、蒙阴县,在沂水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日照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隔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西靠临沂市, 北接青岛市、潍坊市,南临连云港;属鲁东丘陵区,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b><b>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陆地面积5358.5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6.83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日照于1989年6月建市,是中国滨海生态、宜居、旅游、现代化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经济圈的组成部分;日照有 168.5 公里海岸线,有石臼湾、佛手湾两大天然港湾与日照港、岚山港组成的港群,被誉为“水上运动之都”与“东方太阳城”;因环境优良获得联合国人居奖。</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日照段的游历、将从莒县开始,径五莲县、日照市岚山区,在东港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青岛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青岛,别称岛城、琴岛、胶澳,山东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地形地貌,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12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07.17万人,下辖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共计10个县级行政区域。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青岛段的游历、将从青岛市黄岛区开始,经胶州市、城阳区、李沧区、市北区、市南区、崂山区、即墨区、平度市,在莱西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威海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威海,别名威海卫,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为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岬湾交错,多港湾、岛屿,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5799.8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0.65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威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1984年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是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威海段的游历、将从乳山市开始,经威海市文登区、荣成市,在环翠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二)烟台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烟台,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青岛,南邻黄海,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海岸线长909千米,有岛屿63个;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386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0.21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6个县级市,共计11个县级行政区域。烟台是中国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环渤海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烟台段的游历、将从烟台市牟平区开始,经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蓬莱区、龙口市、栖霞市、海阳市、莱阳市、招远市,在莱州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三)潍坊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潍坊,古称潍州、潍县,别称鸢都,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东与青岛、烟台两市连接,西邻淄博、东营两市,南连临沂、日照两市,北濒渤海莱州湾;</b><b>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大体分为低地、平原及低山丘陵3个地貌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面积16167.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8.67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2个县、6个县级市,共计12个县级行政区域。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际和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潍坊段的游历、将从昌邑市开始,经潍坊市寒亭区、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高密市、诸城市、安丘市、昌乐县、寿光市、青州市,在临朐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四)淄博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淄博,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西南与泰安相邻;地势南高北低,以胶济铁路为界,路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路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59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0.41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8个县级行政区域。淄博是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也是资源型城市和全国老工业基地,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淄博段的游历、将从沂源县开始,经淄博市博山区、淄川区、周村区、张店区、临淄区、桓台县,在高青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五)东营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东营,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东营市境流入渤海,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有古河滩高地、河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海滩地5种地貌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域面积82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9.35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共计5个县级行政区域。东营是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故里、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和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起地;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东营段的游历、将从广饶县开始,经东营市东营区、垦利区、河口区,在利津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六)滨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滨州,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北部、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西南岸,北通大海,东临东营市,南连淄博市,西南与济南市交界,西与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海兴县、黄骅市相望;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渐次过渡到大海,以小清河为界,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域面积96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92.85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济南都市圈“两区两圈”叠加地带,是山东的北大门;滨州历史悠久,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渤海区党委机关驻地;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国家级交通运输的枢纽城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滨州段的游历、将从滨州市沾化区开始,经滨城区、博兴县、邹平市、惠民县、阳信县,在无棣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至此,我们将结束在山东省16个地级行政区域、136个县级旅行目的地的游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 . 江苏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少部分丘陵、山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份;淮河以北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处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境内有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白马湖、石臼湖、微山湖等大中型湖泊;全省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74.80万人,下辖13个地级市,含19个县、21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共计95个县级行政区域,是全国唯一所有地级行政区都跻身百强的省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b>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首位,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江苏段的游历、将从徐州市开始,经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盐城市,在连云港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徐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徐州,古称彭城,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12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08.38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10个县级行政区域。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也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北翼副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徐州段的游历、将从丰县开始,经沛县、徐州市鼓楼区、铜山区、泉山区、云龙区、贾汪区、睢宁县、邳州市,在新沂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宿迁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宿迁,别称水城,古称下相、宿豫、钟吾,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南与淮安市毗连,东与连云港市接壤,北与徐州市相连,西与安徽省交界;总体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为典型苏北水乡地貌,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855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8.61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5个县级行政区域。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泗水国、钟吾国、宿国都城,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楚汉文化之魂”的称谓;宿迁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中国白酒之都称号,洋河、双沟两大名酒出产于此;</b><b>宿迁是典型的苏北水乡,坐拥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淡水湖,大运河、古黄河、淮沭新河等众多河流镶嵌其间;是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江苏省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宿迁段的游历、将从沭阳县开始,经泗阳县、宿迁市宿豫区、宿城区,在泗洪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淮安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淮安,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长江三角洲地区,</b><b>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b><b style="font-size:18px;">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横贯淮安市境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分界线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00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5.62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淮安有2200多年建城史,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曾经“因运而兴、因运而盛”,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中国大运河淮安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淮安人杰地灵,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知名人物;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淮安段的游历、将从盱眙县开始,经金湖县、淮安市洪泽区、清江浦区、淮阴区、涟水县,在淮安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扬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市境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向高邮市、宝应县浅水湖荡地区逐渐倾斜下降,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市域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5.97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扬州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扬州段的游历、将从宝应县开始,经高邮市、仪征市、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在江都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镇江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镇江,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地貌走势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是宁镇--茅山低山丘陵、沿江洲滩为长江新三角洲平原区、丹阳东南部为太湖平原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384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1.04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史上曾名朱方、谷阳、丹徒、京口、南徐州、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是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中枢,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镇江段的游历、将从扬中市开始,经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丹阳市,在句容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南京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有长江漫滩、富水软土、岗地、岩溶等多种地貌单元并存,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域面积6587.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1.47万人,下辖11个市辖区,计11个县级行政区域。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南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南京段的游历、将从南京市六合区开始,经栖霞区、玄武区、鼓楼区、浦口区、建邺区、秦淮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溧水区,在高淳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常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常州,别称龙城,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东与无锡相邻,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无锡、安徽宣城交界;属长江下游平原、兼有高沙平原和山丘湖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438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27.81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名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苏锡常都市圈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常州段的游历、将从溧阳市开始,经常州市金坛区、新北区、钟鼓区、天宁区,在武进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无锡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无锡,古称梁溪、金匮,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倚长江、南滨太湖,东邻苏州,南和西南与浙江省和安徽省交界,西接常州,北与泰州市所辖靖江市隔江相望,被誉为“太湖明珠”,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4627.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46.21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无锡段的游历、将从宜兴市开始,经无锡市滨湖区、新吴区、锡山区、梁溪区、惠山区,在江阴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苏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苏州,古称姑苏、平江,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地势低平,隶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两个自然地理区,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市域面积8657.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74.82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苏州段的游历、将从张家港市开始,经常熟市、苏州市相城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吴江区、昆山市,在太仓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南通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南通,古称通州,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濒长江,南临长江,北靠盐城,西接泰州;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千米,“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位于江海交汇处,属江海平原,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靠陆,呈不规则菱形,地势低平、起伏较微,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市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72.66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3个县级市,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是“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发源地,是中国和江苏省重大精神文明先进典型最多的地区之一;是中国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南通段的游历、将从启东市开始,经南通市海门区、崇川区、通州区、如东县、海安市,在如皋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泰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泰州,古称海陵,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江苏中部,西南、南部隔江与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市相望,东临南通,西接扬州,东北部、北部与盐城、淮安毗邻,是苏中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市境大部分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呈中间高、南北低走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域面积57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1.27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强县、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泰州段的游历、将从靖江市开始,经泰兴市、泰州市高港区、姜堰区、海陵区,在兴化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二)盐城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盐城,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中部,东临黄海,南与南通接壤,西南与扬州、泰州为邻,西北与淮安相连,北隔灌河和连云港相望;全境为平原地貌,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洼,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渠南属北亚热带气候、渠北属南暖温带气候;市域面积16931平方千米,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海岸线长582千米,常住人口670.96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5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盐城海陆空交通便捷,是国家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的交汇点;拥有江苏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盐城段的游历、将从东台市开始,经盐城市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建湖县、阜宁县、射阳县、滨海县,在响水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三)连云港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连云港,古称朐、东海、海州、郁洲、海宁州,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海州湾西岸,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临沂市和江苏徐州市毗邻,南连江苏宿迁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地处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境内山海齐观,平原、大海、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湿地、海岛俱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标准海岸线162千米,21个岛屿,属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761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759.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9.93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连云港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镜花缘》、《西游记》的文化起源地,以“淮口巨镇、东海名郡”著称;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连云港段的游历、将从灌南县开始,经灌云县、东海县、连云港市海州区、连云区,在赣榆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至此,我们将结束在江苏省13个地级行政区域、95个县级旅行目的地的游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 . 上海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87.09万人,下辖16个区,计16个地级行政区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约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春秋战国时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公元1292年元朝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是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上海段的游历、将从宝山区开始,经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金山区、奉贤区、闵行区、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在崇明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 . 台湾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台湾省,简称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纵跨温带与热带,人口约2341万,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及广东省的东沙群岛和海南省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和中洲岛等岛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目前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6个台湾当局的直辖市,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3个县级市,新竹县、苗栗县、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屏东县、台东县、花莲县、宜兰县、澎湖县、金门县、连江县(马祖)13个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两岸统一、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早晚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 . 浙江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浙江,简称浙,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b><b>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b><b style="font-size:18px;">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南丘陵和盆地、浙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地形地貌区,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中国第四大岛,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全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40万人,下辖11个地级市,计11个地级行政区域,含20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共计90个县级行政区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浙江段的游历、将从湖州市开始,经杭州市、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温州市、台州市、宁波市、舟山市、绍兴市,在嘉兴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湖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湖州,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浙江北部、浙苏皖三省交汇处、太湖南岸,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因湖而得名的城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东部为平原水网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58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6.75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5个县级行政区域。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于战国,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是浙江省和全国的粮食、蚕茧、淡水鱼、毛竹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生产基地;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湖州段的游历、将从长兴县开始,经湖州市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在安吉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杭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杭州,浙江省辖地级市,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为浙西丘陵区、东部为浙北平原,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685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20.4万人,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13个县级行政区域。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是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杭州段的游历、将从杭州市临安区开始,经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余杭区、临平区、线塘区、萧山区、滨江区、富阳区、桐庐县、淳安县,在建德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金华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金华,古称婺州,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境中部,处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09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05.06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3个县、4个县级市,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金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建县,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金华段的游历、将从兰溪市开始,经浦江县、义乌市、东阳市、磐安县、永康市、武义县、金东区,在金华市婺城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衢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衢州,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地貌基本格局为北东向延伸的走廊式盆地、以衢江为轴心向南北对称展布,衢江两侧为河谷、外延为丘陵低山、再扩展上升为低山与中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88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27.61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3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衢州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为城市品牌,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美城、开放大气之城和创新活力之城;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是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进入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衢州段的游历、将从龙游县开始,经衢江区、柯城区、开化县、常山县,在江山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丽水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丽水,古称处州,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西南部、浙闽两省结合部,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间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73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1个自治县,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丽水段的游历、将从遂昌县开始,经松阳县、莲都区、缙云县、青田县、景宁畲族自治县、云和县、龙泉市,在庆元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温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温州市,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和丽水地区的缙云、青田、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接,北和东北与台州地区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为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浙南中山区,向东高度逐渐降低为丘陵地,东部是沿海平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陆地面积121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7.2903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5个县、3个县级市,共计12个县级行政区域。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23年建郡,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是我国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中国鞋都,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温州段的游历、将从泰顺县开始,经文成县、苍南县、龙港市、平阳县、瑞安市、龙湾区、洞头区、瓯海区、鹿城区、永嘉县,在乐清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台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台州,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东濒东海,南邻温州,西连丽水、金华,北接绍兴、宁波;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北山脉连绵,东南丘陵缓延、平原滩涂宽广、河道纵横,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941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2.28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3个县级市,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台州是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港汊交纵,水乡风韵不亚于苏杭,有“走遍苏杭、不如温黄”之说;台州素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天台山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浙江沿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港口城市,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台州段的游历、将从玉环市开始,经温岭市、台州市路桥区、椒江区、黄岩区、临海市、仙居县、天台县,在三门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宁波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宁波,简称甬,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山脉、丘陵、盆地和平原四类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陆地面积981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为8355.8平方千米,岸线总长为1594.4千米,常住人口954.4万人,下辖6个市辖区、2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10个县级行政区域。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是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宁波段的游历、将从宁海县开始,经象山县、奉化区、余姚市、慈溪市、镇海区、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在北仑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舟山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舟山,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北界上海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低、分布稀疏,为四面环海的群岛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5.78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踞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舟山段的游历、将从定海区开始,经普陀区、岱山县,在嵊泗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绍兴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绍兴,古称越州,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南临台州和金华,西接杭州,北隔钱塘江与嘉兴相望;地处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形成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为8273.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27.09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绍兴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绍兴段的游历、将从新昌县开始,经嵊州市、诸暨市、绍兴柯桥区、越城区,在上虞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嘉兴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嘉兴,别称禾城,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区气候;市域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海域46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0.08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3个县级市,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和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浙江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嘉兴段的游历、将从桐乡市开始,经海宁市、海盐县、平湖市、嘉善县、嘉兴市秀洲区,在南湖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 至此,我们将结束在浙江省11个地级行政区域、90个县级旅行目的地的游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 . 安徽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华东地区,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可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113万人,下辖16个地级市,含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共计104个县级行政区域。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安徽段的游历、将从宿州市开始,经蚌埠市、滁州市、合肥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宣城市、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六安市、淮南市、阜阳市、亳州市,在淮北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宿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宿州,别称宿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北部,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东至东北与江苏省宿迁市、徐州市接壤,南临蚌埠市,西至西北与淮北市、河南省商丘市、山东省菏泽市毗邻;地处淮北平原中部,有丘陵、台地、平原三大类地貌,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99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32.44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共计5个县级行政区域。春秋时期“宋国迁宿国于此”是“宿州”的地名由来,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区域的新兴中心城市,拥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号称云都;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质量之光”年度质量魅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宿州段的游历、将从砀山县开始,经萧县、宿州市埇桥区、灵壁县,在泗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蚌埠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蚌埠,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北部、</b><b>长江三角洲西部、淮河中游,</b><b style="font-size:18px;">北与宿州市埇桥区、濉溪县、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西南与淮南市相携,西北与濉溪县、蒙城县接壤;地处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倾向东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带;市域面积595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9.64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有“珍珠城”的美誉,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7300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蚌埠段的游历、将从五河县开始,经固镇县、怀远县、蚌埠市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在蚌山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滁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滁州,古称涂中、清流、新昌,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皖东”;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东至东北依次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为邻,自北向西至西南分别与本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马鞍山市相依;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343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98.70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4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8个县级行政区域。滁州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及“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儒风之盛、夙贯淮东”之誉;明太祖朱元璋兵起凤阳,在这里修筑了中都城和明皇陵;宋代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椒才子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成为滁州的名篇巨著;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皖江城市带北翼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是享誉江淮的山水旅游胜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滁州段的游历、将从凤阳县开始,经定远县、明光市、天长市、来安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在全椒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合肥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合肥,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北靠滁州市,东南靠马鞍山市、芜湖市,西南邻安庆市、铜陵市;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市域面积114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6.99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施水(今南淝河)流经此地与古肥水(今东淝河)汇合,故曰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是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合肥段的游历、将从巢湖市开始,经肥东县、长丰县、合肥市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肥西县,在庐江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铜陵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铜陵,别名铜都,古称定陵、义安,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东与芜湖市繁昌区、南陵县接壤,南与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县交界,西与安庆市宜秀区、迎江区、桐城市毗邻,北与合肥市庐江县、芜湖市无为市相邻;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境内低山、丘陵纵横交结,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30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1.17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轴线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铜陵段的游历、将从枞阳县开始,经铜陵市郊区、铜官区,在义安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芜湖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芜湖,别称江城、鸠兹,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北与合肥市、马鞍山市毗邻,南与宣城市、池州市接壤,东与马鞍山市、宣城市相连,西与铜陵市交界;地貌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由阶地和河漫滩构成的平原为主,广阔平原上散落着零星的低丘和残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60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64.44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1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而名“鸠兹”,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前置县,因“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始名“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是华东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业基地、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芜湖段的游历、将从南陵县开始,经芜湖市湾沚区、鸠江区、镜湖区、弋江区、繁昌区,在无为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马鞍山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马鞍山,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省内除合肥之外还与芜湖、宣城、滁州等市相邻;地处长江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区下段,宁芜断陷盆地的中南段,是由条带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组成的地形地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40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5.99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马鞍山因钢设市、因钢兴市,传统产业主要是钢铁、汽车、电力等,新兴产业主要有高端装备、半导体、通讯通信、生物医药等;马鞍山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是南京都市圈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马鞍山段的游历、将从含山县开始,经和县、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在当涂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宣城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区,南倚黄山市,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市及江苏省高淳区、溧阳市、宜兴市接壤;地处东南丘陵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地形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234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0.01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宣城自古有“南宣北合”一说,有着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文房四宝文化、徽文化、诗歌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宗氏文化并存共荣,素有“宣城自古诗人地”、“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之称;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城市,皖东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宣城段的游历、将从郎溪县开始,经广德市、宣城市宣州区、宁国市、泾县、旌德县,在绩溪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黄山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黄山,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县、杭州市临安区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地处皖南山区,以山地为主,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境内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市域面积980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3.05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黄山,古称徽州,是徽商故里、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杭州都市圈成员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黄山段的游历、将从歙县开始,经黄山市徽州区、屯溪区、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在黄山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池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池州,别名秋浦,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南部,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地形地貌由东南部皖南山区部分、中部丘陵区部分和西北部沿江地带洲圩区组成,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839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4.27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池州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有“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茶文化,素有“千载诗人地”的誉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池州段的游历、将从青阳县开始,经池州市贵池区、石台县,在东至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安庆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安庆,简称宜,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地貌多样、襟江带淮,山地、丘陵、河湖面积约各占三分之一,总体地貌为西北部是大别山中低山区、东南部为长江洲圩滩地、中部丘陵起伏间有低山湖泊,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域面积13589.9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6.52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5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10个县级行政区域。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大秀美之城、全国文明城市;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等美誉,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的两大发源地之一、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人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安庆段的游历、将从望江县开始,经宿松县、太湖县、岳西县、潜山市、怀宁县、安庆市大观区、迎江区、宜秀区,在桐城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二)六安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六安,别称皋城、皖西,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西翼,东邻省城合肥市,南接安庆市和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商城、固始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市隔河相望;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气候;市域面积1545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9.36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因舜封皋陶于六,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六安是皖江城市带接点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之一;有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六安段的游历、将从舒城县开始,经霍山县、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叶集区,在霍邱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三)淮南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淮南,古称州来,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是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属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市域面积553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3.35万人,下辖5个市辖区、2个县,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淮南是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沿江城市群的重要一节点,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是中国能源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淮南段的游历、将从寿县开始,经淮南市八公山区、谢家集区、田家庵区、大通区、潘集区,在凤台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四)阜阳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阜阳,古称汝阴、顺昌、颍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其西北、西、西南分别与河南省的周口、驻马店、信阳4地市的郸城、项城、沈丘、新蔡、平舆、淮滨、固始相接,北、东北与亳州的谯城、涡阳、利辛相连,东南与淮南市的凤台县、寿县为邻,南临淮河与六安的霍邱县隔河相望;属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隔淮河相望,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0118.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0.02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8个县级行政区域。阜阳位居大京九经济协作带,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中原经济区东部门户城市;阜阳的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阜阳段的游历、将从颖上县开始,经阜南县、临泉县、界首市、太和县、阜阳市颖泉区、颍州区,在颖东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五)亳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亳州,古称谯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为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的地形地貌,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市域面积8522.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9.68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三朝”古都之称;亳州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亳州段的游历、将从利辛县开始,经蒙城县、涡阳县,在亳州市谯城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六)淮北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淮北,别称相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皖苏豫3省交界处,北接宿州市萧县,“飞地”段园镇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接壤,南临亳州市蒙城县、涡阳县,东与宿州市埇桥区毗邻,西连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平川广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274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7.02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4000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等风景名胜区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纪念地;是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成员城市,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智慧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淮北段的游历、将从濉溪县开始,经淮北市烈山区、相山区,在杜集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至此,我们将结束在安徽省16个地级行政区域、104个县级旅行目的地的游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 . 江西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江西,简称赣,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省会南昌;位于中国东南部、华东地区、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地形地貌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鄱阳湖平原,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17.40万人,下辖11个地级市,含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共计100个县级行政区域。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是红色文化发源地,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景德镇的瓷器源远流长、闻名中外,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世界遗产庐山国家公园、中国丹霞重要组成部分龙虎山•龟峰等闻名海内外;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等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江西段的游历、将从九江市开始,经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萍乡市、吉安市、赣州市、抚州市、鹰潭市、上饶市,在景德镇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九江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九江,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地处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东与上饶市鄱阳县和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毗邻,南接南昌市新建区、安义县和宜春市靖安县、奉新县、铜鼓县,西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和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和黄石市阳新县搭界,北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黄梅县及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望江县隔长江相望;地势呈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的趋势,以江南丘陵为主,有丘陵、山地、滨湖平原、沿江平原等多元化地形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9084.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0.02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7个县,共计13个县级行政区域。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南有庐山之奇秀、东有鄱阳湖之浩淼,被誉为“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途通五岭、势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战略地位,号称“天下江山眉目之处”;物产丰富,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曾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支点城市;是中国百强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航运枢纽国际化门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九江段的游历、将从彭泽县开始,经湖口县、都昌县、庐山市、九江市濂溪区、浔阳区、柴桑区、瑞昌市、武宁县、修水县、德安县、共青城市,在永修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南昌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南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辖地级市,江西省省会;位于江西中部偏北、赣江和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临鄱阳湖;全境以鄱阳湖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为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71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3.75万人,下辖6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南昌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南昌水陆交通发达,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说;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有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南昌段的游历、将从安义县开始,经南昌市新建区、东湖区、西湖区、红谷滩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南昌县,在进贤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宜春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宜春,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部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与萍乡市接壤,北与九江市相邻,西北与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交界;地处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市域面积187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00.77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6个县、3个县级市,共计10个县级行政区域。宜春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自汉代建县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宜春自古教育昌盛,人文荟萃,全市古代书院多达300多所;禅宗文化源远流长,禅宗“一花五叶”有“三叶”(临济宗、沩仰宗和曹洞宗)发祥于宜春;这里也是红色圣地,铜鼓县是秋收起义策源地之一,万载县仙源乡曾是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驻扎地;宜春享有“月亮之都”、“亚洲锂都”的称誉,有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宜春段的游历、将从丰城市开始,经樟树市、高安市、奉新县、靖安县、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万载县,在宜春市袁州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新余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新余市,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县、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境内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岗地、阶地、平原 6 种地貌类型,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市域面积3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24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1个县,共计2个县级行政区域。新余迄今已有1740年的建城史,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此任教谕期间完成了世界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成为新余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古代新余的工业、手工业发达,早在唐末时期就是我国重要的冶铁基地;现代新余因钢设市、因工强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工开物城,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新余段的游历、将从分宜县开始,在新余市渝水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萍乡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萍乡,江西省辖地级市;地处江西省西部,东与宜春市、吉安市接壤,南与吉安市和湖南省株洲市毗邻,西与湖南省株洲市相连,北与湖南省长沙市交界;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地、丘陵和盆地错综分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市域面积38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0.48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3个县,共计5个县级行政区域。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宋代起即为著名的煤城,被誉为“江南煤都”;萍乡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秋收起义策源地、中国少年先锋队诞生地、红领巾的摇篮;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萍乡段的游历、将从上栗县开始,经萍乡市湘东区、安源区、芦溪县,在莲花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吉安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吉安,古称庐陵、吉州,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东邻抚州市的崇仁县、乐安县及赣州市的宁都县、兴国县,南连赣州市的赣县区、南康区、上犹县,西接湖南省的桂东县、炎陵县、茶陵县,北与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及新余市、萍乡市接壤;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岗阜台地、河谷平原、谷盆地等七类地貌,东、南、西三面环山,属罗霄山脉中段,扼湖南、江西两省咽喉通道;市域面积2528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6.91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0个县,共计13个县级行政区域。吉安是赣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江南望郡”之称;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宋代大文豪杨万里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先后诞生于此,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锻造了“井冈山精神”,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是著名的“红色摇篮”;吉安境内有佛教圣地——青原山,产生了禅宗青原派,吉安因此名扬海内外;吉安有金庐陵、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状元之乡、才子之乡、庐陵风光半姑苏、将军市、红色摇篮、革命圣地等众多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吉安段的游历、将从安福县开始,经永新县、井冈山市、遂川县、万安县、泰和县、吉安县、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在永丰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赣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赣州,别称虔城、赣南,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华东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至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江西省吉安市和抚州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群山环绕,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b><b>章江、贡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b><b style="font-size:18px;">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常住人口897.00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13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18个县级行政区域。赣州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客家摇篮”之称;著名的“红色故都”瑞金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之地,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余里红军长征就是从于都、瑞金等地出发的;赣州钨矿与稀土资源最为丰富,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b><b>赣州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迹、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有“江南宋城”之誉;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形成了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等六大旅游品牌。</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赣州段的游历、将从宁都县开始,经兴国县、于都县、赣州市赣县区、章贡区、南康区、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信丰县、全南县、龙南市、定南县、安远县、寻乌县、会昌县、瑞金市,在石城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抚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抚州,古称临川,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泰宁县、南平市光泽县、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宁都县,西连吉安市永丰县、新干县和宜春市的丰城市,北毗鹰潭市的贵溪市、余干县和南昌市进贤县;市境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岗地和河谷平原次之,属湿润多雨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1.48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9个县,共计11个县级行政区域。抚州有2200多年的设郡建州历史,自古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之称;抚州人才辈出,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著名的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巩,明代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等名儒巨公诞生于此;抚州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达到16.6平方米,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抚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有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中国国家旅游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等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抚州段的游历、将从广昌县开始,经南丰县、黎川县、资溪县、金溪县、南城县、宜黄县、乐安县、崇仁县、抚州市临川区,在东乡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鹰潭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鹰潭,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接弋阳县、铅山县,西连东乡县,南临金溪县、资溪县,北靠万年县、余干县,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毗邻;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源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部低,地形可分为东南部中山地带、北部中高丘陵地带、西部中低丘陵地带、中部贵溪盆地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市域面积3556.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5.42万人,下辖2斤市辖区、1个县级市,共计3个县级行政区域。鹰潭以“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市名,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是全国最大的铜冶炼、铜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铜消费区;境内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重大影响;角山古陶窑文化、道文化、心学文化、鬼谷子文化、古越文化、红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鹰潭段的游历、将从鹰潭市余江区开始,经月湖区,在贵溪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上饶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上饶,古称广信、信州,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东北部,东连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汇处;地貌以丘陵为主,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地形为南东高、北西低,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市域面积227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9.10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8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12个县级行政区域。上饶因扼闽、浙、赣、皖要冲,有</b><b>“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b><b style="font-size:18px;">“豫章第一门户”的称誉;西滨鄱阳湖,历来享有“富饶之洲”“鱼米之乡”的美誉;上饶人文荟萃,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是著名的绿茶之乡;世界遗产三清山以雄、险、奇、秀的山岳景观和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而著称;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江西省区域发展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上饶段的游历、将从弋阳县开始,经横峰县、铅山县、上饶市广信区、信州区、广丰区、玉山县、婺源县、德兴市、万年县、余干县,在鄱阳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景德镇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市,别名瓷都,古称昌南、新平、浮梁,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面积52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1.89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共计4个县级行政区域。景德镇自古为宜陶之地,有着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都”;民国时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是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景德镇段的游历、将从乐平市开始,经景德镇市昌江区、珠山区,在浮梁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至此,我们将结束在江西省11个地级行政区域、100个县级旅行目的地的游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 . 福建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福建,简称闽,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余为河谷、盆地、台地和滨海平原,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共有1500多个岛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省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54万人,下辖9个地级市,含11个县级市、42个县、31个市辖区,共计84个县级行政区域。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福建段的游历、将从南平市开始,经三明市、龙岩市、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在宁德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南平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南平,福建省辖地级市;地处福建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接壤,东南与本省宁德市的古田、屏南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三明市的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境内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布广,中山集中分布于西北、东北和西南部,</b><b>中部和南部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市域面积2.63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68.06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5个县、3个县级市,共计10个县级行政区域。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曾经几度驻在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南平段的游历、将从浦城县开始,经松溪县、政和县、建瓯市、建阳区、武夷山市、光泽县、邵武市、顺昌县,在延平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三明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三明,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地处闽中和闽西北结合部,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境内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西北部为武夷山脉、中部为玳瑁山脉、东南角依傍戴云山脉,河谷与盆地错落其间,地势总体上西南部高、北东部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域面积229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8.64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8个县,共计11个县级行政区域。三明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三明段的游历、将从尤溪县开始,经三元区、沙县区、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永安市,在大田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龙岩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龙岩,通称闽西,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西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武夷山脉南段、玳瑁山、博平岭等山岭沿东北•西南走向,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90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72.36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7个县级行政区域。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赞誉;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福建省重要矿区、林区,是海西品牌最多的旅游区;是国家金铜产业基地、国家专用车与应急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龙岩段的游历、将从漳平市开始,经龙岩市新罗区、连城县、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在永定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漳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漳州,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最南端,东邻厦门,东北与厦门市同安区、泉州市安溪县接壤,北与龙岩市漳平市、龙岩市永定区毗邻,西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交界,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境内多山,地形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南部濒海,有岩岸、泥岸、沙岸、河口平原海岸及人工海岸,海岸线长631公里,有502个岛屿礁石,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市域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5.43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7个县,共计11个县级行政区域。漳州建置始于唐垂拱二年(686年),是闽南民系城市之一;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公园、南靖土楼、云洞岩等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漳州段的游历、将从华安县开始,经南靖县、平和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漳浦县、漳州市龙海区、龙文区、芗城区,在长泰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厦门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厦门,简称厦、鹭,别称鹭岛,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岛礁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杏林湾、马銮湾、同安湾等组成;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多种地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700.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6.39万人,下辖6个市辖区,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域。厦门是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是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厦门段的游历、将从厦门市海沧区开始,经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在翔安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泉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泉州,别称鲤城,福建省辖地级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离台湾最近处仅距97海里,距金门最近处仅5.61海里;地势西北高,往东南呈阶梯状下降,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市域面积11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78.22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5个县(含目前尚在台湾当局控制下的金门县),共计12个县级行政区域。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世界遗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泉州段的游历、将从安溪县开始,经南安市、晋江市、石狮市、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惠安县、泉港区、永春县,在德化县结束(金门县目前在台湾当局控制下尚不能游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莆田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莆田,古称兴化、莆阳、莆仙,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东北毗邻福州市的福清市,西南连接泉州市的永春县、南安市、洛江区、泉港区,西北背泉州市的德化县和福州市的永泰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多为中低山,中部为低山与丘陵、平原与盆谷错综其间,东南部为沿海低丘陵带和岛屿、海岸线曲折,有150多个大小岛屿,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市域陆地面积420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1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1.07万人,下辖4个市辖区、1个县,共计5个县级行政区域。莆田历史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莆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及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莆田段的游历、将从仙游县开始,经莆田市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在涵江区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福州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福州,别称榕城,福建省辖地级市,福建省省会;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南接莆田,东濒东海;</b><b>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地势由</b><b style="font-size:18px;">西南向东倾斜,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域陆地面积1196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05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37千米,常住人口842万人,下辖6个市辖区、6个县、1个县级市,共计13个县级行政区域。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国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福州段的游历、将从永泰县开始,经福清市、平潭县、福州市长乐区、马尾区、仓山区、台江区、鼓楼区、晋安区、连江县、罗源县、闽侯县,在闽清县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宁德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宁德,别称闽东,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省温州市;境内西北部有洞宫山、鹫峰山两大山脉,中北和中南部有太姥山和天湖山两条山脉,东面濒临太平洋,海域内港湾岛屿众多,有178个海湾、港湾,305个岛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市域陆地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46公里,常住人口314.67万人,下辖1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域。宁德是中国东南沿海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胜地,境内共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2个5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大黄鱼之乡、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县域中国万里行》在宁德段的游历、将从古田县开始,经屏南县、宁德市蕉城区、周宁县、寿宁县、福安市、霞浦县、柘荣县,在福鼎市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至此,我们将结束在福建省9个地级行政区域、84个县级旅行目的地的游历,同时也结束了在华东地区8个省级行政区域、76个地级行政区域、609个县级行政区域,以及上海市16个地级市辖区和台湾省6个直辖市、3个县级市、13个县的游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