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制作:秋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北城</p> <p class="ql-block">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在第一单元后面,安排在这里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上册读书吧交流了孩子们在一年级之前的阅读经验,下册用将读书吧放在课本第一单元有开启孩子阅读大门之用意。它的教学目标为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重点是乐于阅读,喜欢阅读童谣和儿歌。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从上册开始重点推荐金波童诗,方素珍童诗,带领孩子重点阅读了《笠翁对韵》,并且教学形式以孩子们喜欢的师生对读,那女生对读,比赛读等各种形式,孩子们在读中感受到童谣乐趣,感受到汉语的节奏美,意蕴美。</p> <p class="ql-block">在下册中,我仍然是以童谣童诗为重。从寒假一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读完了跟着名家学语文的金子美玲童诗部分,昨天在阅读课上,我们开展了线上《和金子美玲一起走进春天》童诗朗诵会。针对一年级孩子,我们所选书目要有童趣,要和孩子心灵相通,在这一点上金子美玲童诗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书目。金子美玲对大自然真挚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她的童心童趣,无一不让孩子们热爱。另外我们还有夏辇生的童话、任蓉蓉童诗、圣野童诗、成语儿歌等作为本学期课外阅读重点内容。这些选材符合一年级孩子特点,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也会让孩子产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p> <p class="ql-block">一般利用早读、午读时间还有阅读课来完成,适合孩子们创作的也鼓励孩子们进行口头模仿创作。阅读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需要我们精选内容,并且做好指导引领,所有推给学生的任务,老师袖手旁观我想阅读可能就不会有真正的阅读发生,至少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这样的。尤其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童谣童诗,如果没有老师和他们一起去发现里面的奇妙和趣味,对于孩子们自己来说可能真的很难去读下去。这样的题材不像童话故事有情节,孩子们自己可以读进去,需要老师扶一把,领一下。作为当下的线上阅读,我们更是看不见孩子,所以我们需要有自己措施保障。一般我会把课外童诗朗读列到早读里,早读开启视频会议模式,每个孩子打开摄像头,我至少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可能就会有更多孩子去读吧。利用好我们每周的阅读课,尽量有自己班级班级阅读计划,沿着目标坚持,这样不至于让阅读课显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个规划。阅读是长期坚持的事情,一年级就是走好第一步,以后坚持,到高年级多数孩子会喜欢上阅读,并且有着丰富的阅读量,可以为他们的精神打点底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