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知青经历,是人生的一个拐点,是知青人一段刻骨铭心的印记。知青,是用青春换来的记忆,是用命运与热血换来的抗争,是特殊年代造就的特殊一代人,是与共和国一道成长的见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却远离了亲人,从熟悉的城市到陌生的农村,从读书的教室到耕耘的土地,在艰苦的岁月里,我们承受着痛苦、煎熬、泪水和喜悦,穷困潦倒地一步步前行,让我们逐渐的成长起来,走向了成熟。今天,我们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追忆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9年12月26日,为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我随同父母走五七道路,由沈阳乘坐火车到原锦西县老倌堡公社老倌堡村插队落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倌堡村现隶属葫芦岛市连山区,南壤渤海之滨,北靠小虹螺山麓。全村位于白台山的脚下,耕地肥沃,坡地松软,水源丰富。当地主要特产有花生、玉米、高粱、红薯、大豆和苹果、梨、桃、李、杏等水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倌堡村分为河南、河北两地。河道两岸白杨参天,绿柳成阴,春天桃花盛开,鸟语花香;夏天一片葱绿,蜂涌蝉鸣;秋天丰收在望,一片繁忙景象,家家院里红薯堆积如山;冬天寒风萧瑟,人们坐在火坑上抬头就可见南山的松柏,若遇上雪天更有一番别致的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距离老倌堡不远处,是名扬天下的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主战场。在历时六昼夜战斗中,白台山战场十分惨烈,英雄塔山团与敌军展开肉搏战,歼敌7000多人,而战士们的遗体就铺了三层,34团最后仅剩21人,35团剩余不足百人。正是有了4纵的顽强阻击,才顶住了国民党几十倍及陆海空全方位的进攻,为我军主力部队攻克锦州赢得了宝贵时间,并成为影响解放东北最终走向的转折点。塔山战役后,在村东山冈矗立起一座纪念碑,陈云同志亲自题写碑文: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们回望塔山,那是先辈们走过的路,站在当年白台山战场的阵地上,对这片热土我们无限眷恋,有着深深的情愫,对无数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打下的这片疆土,我们要百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望远前方,我们的步履更加坚定,立志保卫好祖国的江山,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努力建设美好的家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初到老倌堡,父母带着体弱多病的姥姥,以及我和妹妹一同插队落户。一夜之间,城里的家没了,姐姐下乡走了,现在的家变成了土墙农户。屋里是土炕,窗户是用纸糊的,窗前仅有一块小玻璃,平时吃水靠扁担挑,做饭要用枯草和玉米杆当柴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维持生活,15岁的我从未干过农活,只好带着妹妹到当地学校读书。放学后我俩再背篓去拾柴,到很远处的山上搂散落的枯草和树叶,以维持家里做饭烧柴用。由于当地农村生活不便和医疗条件差,姥姥不久就因病去世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初中毕业后,当地农村的孩子都要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此时,我一边参加队里的生产劳动,一边兼任队里现金出纳和仓库保管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插队三年后,身为五七干部的父母先后抽调回城,恢复了原单位工作。随即,全家搬迁回沈。而我却留在当地农村,远离家人,孤单寂寞,开始了我真正知青岁月的生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知青这一代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独特篇章,也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再现了又一曲在挫折中受益、在磨砺中成长、在逆境中前进的青春之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虽然把青春芳华献给了广阔天地,失去了人生受教育的黄金时期,但我们仍然可以幸运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虚度年华,没有为身处逆境而自甘堕落,没有放弃自己的奋斗和追求,更没有为扭曲和降低人生的痛苦而懊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老倌堡下乡知青人员中,基本上都来自锦州和葫芦岛两市,知青的主要任务是在村对面的白台山上,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经济,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白台山是塔山阻击战的重要战场,时至今日,山上还留有战争坑道的痕迹,当年许多英勇牺牲的战士都埋在了这里。从远处遥望这座山,光秃秃的,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黑黢黢的群山上,冷风吹过光秃秃的树干,不时发出一阵阵刺耳的窸窣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秃山荒岭,我们知青人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开荒种地,种地瓜、玉米、果树,用扁担在山下水库取水,一步一步地挑水向山上走去。山高路远,一走一晃,十分艰难,肩膀压的十分疼痛,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在艰苦创业环境中,我们每天挑水要往返十多次,劳动条件十分艰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午开饭时,我们每人一块不到巴掌大的玉米饼子,一碗白菜汤,却看不到一点油星,还时常感到自己肚子饿得慌。若有重要客人来,招待最好的饭菜就是高粱米水饭、炒花生米。在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我们每天开荒、挑水、种地、铲地、割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硬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在白台山上建起了小粮仓和花果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乡时,老倌堡村离锦西县城火车站有二十多公里山路。我每次探家妈妈都格外惊喜,问寒问暖,关心备至。但我回家从不说在农村的苦累和吃不饱问题,总说些好听的话让她高兴,怕她为我担忧而着急。当我准备离家回知青点时,妈妈十分伤感,时常泪流满面,不停地拉着我的手,一再嘱咐我照顾好自己。列车开走了,妈妈却一动不动站在原地,眼里噙着泪水,恋恋不舍地注视着远去的列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面对此情此景,我倍感心酸和难过,很担心妈妈身体,怕她为我上火,每次我都写信给家报平安。每逢傍晚,我时常独自一人站在老倌堡的山坡上,迎着凛冽的寒风,眼望东北方向,想起灯火辉煌的沈阳,更加激起了我对家乡、对父母、对亲人的思念,我眼含泪水,在心中默默地祈祷,老天你何时能保佑我与父母再团聚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解决我下乡远和回家不便等问题,父母四处奔波,到处去求人,想方设法地帮助我转点。经过努力,最后我终于转到了沈阳市近郊农村的知青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73年初,我转点到了沈阳市东陵区英达公社下水泉大队。这里距棋盘山仅10多公里,走3里多路就是东陵公园火车站。全村以种植水稻、旱田和蔬菜为主。大队知青点里有80多人,生活环境和条件都要好于老倌堡知青点。过去吃的玉米面大饼子,终于换成了白白的大米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望着不远处略显陌生的村庄和明亮的知青瓦房,即刻激起了我对周边环境的好奇,我望着蓝天白云,看着静谧的乡村和淳朴的农民,顿时浮想联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知青的艰苦岁月,涂抹了我的青春时代,晨曦中有我挥汗如雨的样子,黄昏中有我拖沓着疲劳的脚步,灯光下记录了我想家的思念,山路上驻留了我疲惫的身影,我望着这山、这水、这路,依然如故的山峦,我又一次打开了自己感情的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一想起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和痛苦磨砺,就燃起了我终身难忘的记忆。尽管我始终没有机会回去看看当年自认为穷山恶水的地方,现在已升华为山村富裕的鱼米之乡,但内心的喜悦是我久违的向往。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再回去看看,以历尽风霜的成熟眼光,去看看那片曾经让我们疼苦挣扎的热土,那时我该会有更新的感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贫困的年代,我们知青生活有着更多的感受和体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强烈,这就是我们知青人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初到新的知青点,我要重打鼓另开张,开始自己新的知青生活。在与当地知青和农民相处中,初来乍到,我总有些陌生感,尽力少说为佳,自我约束,肯于吃苦,努力锻炼,重活脏活干在前,用行动来赢得大家对我有个好的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劳动中,我起早贪黑,虚心好学,不会的农活主动请教,水稻插秧拔草,种地铲地割地,样样农活要走在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时割地捆绑的高粱杆数量,与当地农民相差无几,基本精通了各种农活。尤其在农忙季节,雨天也不休息,坚持下地干活,不停地劳动着,奉献自己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秋收之际,飘香的稻田,颗粒饱满的玉米,一派丰收的场面,这是醉人的景色,令人心驰神往,犹如上演了一幅喜获丰收的交响曲。我们知青看护场院,扬场磨米,扛上二百多斤重的粮袋上跳板,再倒进粮仓。在用马车运送公粮时,天不亮就得出车,我们十分精心,不敢有半点的马虎大意,很怕车上的货物损坏或丢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隆冬时节,我们知青也要天天出工出力,用镐头奋力刨冰冻的粪池,时常蹦的满脸都是粪便,我们也毫不在意,有时还要用手推车进城里去掏粪,根本就没有猫冬的习俗。</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加快冬季兴修水利工程建设,全区在知青中抽调精兵劳力,参加东陵区祝家浑南灌渠修建工程。在火热的战天斗地劳动中,大家脱下棉衣,干得汗流浃背,刨土的,挑担的,挖坑的,埋炸药的,干得热火朝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天,在施工爆破中,坑道一枚哑炮突然发生爆炸,巨大的土块被蹦得腾空而起,散落一地,与我同来的知青汪运良顿时被巨大的土块砸伤了头部,当即流血不止,倒地昏迷过去。我冒着可能再次发生爆炸的危险,立即飞快地奔跑过去,背起受伤的汪运良,奋力奔往附近的医疗救助站。后经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受伤的知青才保住了生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纵观知青这几年的时间,我经历了很多痛苦的磨砺,心灵也遭受过各种的打击。但是,坚信和意志让我始终昂首挺立,勇敢向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下水泉知青一年多时间里,我克服困难,经受锻炼,经历考验。记得我到此刚好一年,正赶上沈阳旧站东陵化肥厂招工,带队干部积极推荐我招工回城,可征求大家意见时,一些同志提出:他干得好,但时间短,条件不够,还有68年、70年老同志没走呢?随后,我看大家对我很有想法,会上我主动提出这次自己不走,招工名额让给老同志。事后,带队干部生气的对我说:“我看你干的不错,才主动提出让你走,可你当众让我下不来台,纯属与我作对。我带队时间也到了,以后不会再管。”尽管这次风波让我没有招工回城,内心深处也受到了打击,但我仍然不灰心、不泄气、不懈的努力,用实际行动搞好与知青战友的关系,继续接受再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回顾自己的人生,我要感谢农村那个广阔天地,感谢当初不同意我作为招工对象回城的同学,是这些人让我在深刻的反思中,确立了终身冷静的人生态度,敲响了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真正人生的抉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应当说,在那一段时期里,我遭受到的挫折,深深地撞击着我的思想和意志,又时时地激励着我的自信心,让我不断地成长,铺就了我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道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我每天早起晚归,任劳任怨,每次干农活我都奋力拼搏,汗流浃背,竭尽全力的表现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农业生产劳动中去,用实际行动赢得大家对我的认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一段艰苦奋斗的努力,大队推荐我担任民兵连长和宣传报道员,还参加公社组织的学习宣传小靳庄文艺演出活动及东陵区诗歌朗诵大赛,一家三代登讲台(作者为公社宣传部汤造宇,后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获得了优秀表演奖,受到了大家的赞誉和认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那以后,我把在农村锻炼改造,艰苦奋斗,争创业绩,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把多干一些农活当作一种奉献。农村也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通过辛勤的劳动经受考验,在逆境中得到了艰苦的磨练。事实证明,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懂得为人处事的哲理,才能学会谦逊礼让的风度,才能解决压抑你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4年末,公社又开始招工回城。在这次招工中,我成功被录取了。记得在大东3505工厂俱乐部宣布招工去向时,被招工的知青达500多人,名单一个一个的宣布,随后招工单位把招工对象先后领走。直到会场还剩十几个人时,主持人大声宣布我的名字,分配去向市公安局。随即,市公安局干部科同志将我们几个人接走。从此,我踏进了沈阳市公安局的大门,正式迈入了公安队伍的行列,开始了我的公安民警生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总结在逆境中奋斗不息的顽强经历,我们可以放心地告诉自己的下一代:艰苦不等于痛苦,磨砺是冶炼成长的助燃剂,凝练着特殊时代下青春年华的艰苦跋涉,就是要把困难和歧视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迎着困难,向着胜利,前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愿苦难的岁月不再回头。我们要始终牢记,知青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奋斗,路在脚下;放弃,一定失去。这就是我们永远传承革命精神的财富,这就是我们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也是我们朝着胜利、披荆斩棘、奋斗不息的坚强励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心情豪迈。我们祝福伟大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愉悦,国力更强盛,迎接我们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