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李茹</p><p class="ql-block"> 游离这个词,似乎早已经远了。有些美丽,或许只能远远地欣赏,游离在得与失的凄美中,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记得早些年青春期时读《红楼梦》,除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之外,别的都没看懂。故事情节对于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初中生来说,有些晦涩难懂。那时候很喜欢林黛玉,觉得不染风尘,执著于唯一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也随着一次次地反复翻阅,不知不觉竟然迷上了这部小说。只要遇到关于它的解读,就会听听。这部小说有太多的深奥与深邃,对于我来说,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今天,仅写一写我喜欢的几个人物。</p><p class="ql-block"> 有人这样评论过:“薛宝钗使人敬,林黛玉使人怜,史湘云使人爱。”</p><p class="ql-block"> 宝钗绝对是书香门第的好女孩儿,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在现代也会是媳妇的首选。上能得到父母喜欢,下能得到姐弟喜欢,是绝对的贤内助。男人有这样的伴侣,确实是福气。宝钗是一个善解人意、聪明、善良、睿智的女性。就连有些多疑的黛玉都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她赞你,我还不受用,昨我亲自经历过,才知道了。”宝钗的可爱,还由于她的善良。宝钗其实是《红楼梦》里的一个悲剧人物,宝钗的悲剧不被人同情,因为她与宝玉的结合,其实这种结合对宝钗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她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牺牲品而已。</p><p class="ql-block"> 黛玉是聪慧灵巧的小女人。追求完美,追求爱情。她对于世事并不关心,全心全意记挂着的只是心上人。爱情在她心里是至高无上的。尤其当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她之后,在她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只留给了那一个人。她也会是贤内助,也会博得父母兄弟的喜欢。只是生性过于敏感,心思过于细密,很多苦闷全部压在心里,通过哭来发泄。自伤自怜,多愁善感。细想想,她的哭不是无缘无故,她内心里的事没有几个人知道,她用刻薄的言语来遮掩内心,但她的深明大义、知书达理却未必得到人们的认可。她不如宝钗得人心,但她的心却是真诚的。对宝钗,当她明白宝钗的为人后,心里再没有戒心。对大观园里的姐妹,她也真心喜欢。当年龄稍长后,心心念念的只是想与宝玉在一起。她深知自己的病情,所以伤心难过。但她心里牵挂的仍然是愿宝玉健康快乐,当她推心置腹地对宝玉说希望他与宝钗幸福的时候,那是真心的希望,自己不能带给他幸福,而寄希望给宝钗,这样无私的女子,更值得男人去爱。虽然男人会爱得比较累,比较辛苦,却也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湘云是活泼可爱的女子。她是热情的,开朗向上的。聪慧虽不及宝钗黛玉,却是很招人喜欢的。她对黛玉说:我和你一样,但我却不像你这样。因为她们是两种性格的人。她能看得开,能适应环境去改变或者开导自己。“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凄美的预言。这样可爱的女子,能给男人带来轻松快乐的生活。湘云的诗才与黛玉齐肩,女红和宝钗媲美,感情上与宝玉两小无猜,性情纯真率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林黛玉常常有意地刺伤宝玉,确实有些小气;薛宝钗每每留心去笼络他人,城府未免太深。史湘云则不然,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发自内心。所以,史湘云也是我很喜欢的。</p><p class="ql-block"> 凤姐,说到她更是让人赞叹。当家时也只刚满二十,处事却世故的了得。而且,她是最想得开的人,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经她处理的事情,无不皆大欢喜,各收其利,各得其所。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大概就是为人处事。在现代,属于“能人”类的,能力确实很强,但未免过于心狠手辣。她亲近的人她会爱护,不利于她的人她也会毫不留情。这样的人,让人爱、让人恨、让人怜、让人敬。</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说的是司琪,大概没有太多人会记得她。她因为与表弟的恋情暴露而被赶出贾府,为表弟的懦弱感到寒心,为母亲的不理解感到痛心,含恨自尽。这样的烈女子还有尤三姐、晴雯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读她们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男人。《红楼梦》里没有几个好男人,男人的劣根性被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柳湘莲算有胆识的男人,却误听误信自以为是而毁了他及深爱他的女人。潘又安算有情的男人,却因为自己的懦弱自私而毁了深爱他的女人。而宝玉呢,只能说他是个孩子,却让黛玉一直牵肠挂肚地无私地爱着。</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里,有很多值得人去思考的事情。虽然反映的是过去的情形,对于我们现在仍然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林黛玉进入贾府时,只有六七岁,不得不佩服小小年纪的孩童,就有那么细密周全的心思。探春等人建立诗社时,也便是元春初入宫时,贾政建大观园时,贾宝玉才只是十二三岁,做出的一些诗词,足以令人称赞,何况是黛玉、宝钗、探春等学识高于宝玉。可见确是饱读诗书,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袭人是个忠实的护主之人,服侍贾母时眼里心里只有贾母一个,服侍宝玉时眼里心里又只有宝玉一个。虽然他俩年幼时初试云雨情,但彼此理智为先,尤其袭人,懂礼明事,不枉为王夫人、贾母等人喜欢。当然,还有可亲可爱的刘姥姥;生性孤傲的妙玉……</p><p class="ql-block"> 是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直到现在,我仍然羡慕和佩服黛玉、宝钗、湘云、宝玉的才情,佩服凤姐的聪明才干。有句话说:读红楼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虽然,时代在发展,《红楼梦》记载的只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而今时今日,把红楼当历史来读的我们,却需要吸收众人之所长,摈弃众人之所短。当今时代的女性,不仅要成为贤内助,也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去开创。而书中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点便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