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清的遇龙河</p><p class="ql-block">青山不在高,田野不在阔,广西阳朔的翠山娟秀田园野趣里有一条清清的遇龙河,被当地人唤作“小漓江”。其实遇龙河大可不必往漓江的大名声上去贴附,它自有它独特的魅力,甚至胜过漓江!假如将漓江比喻成“大家闺秀”,那遇龙河就是美丽安静让人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p><p class="ql-block">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然后注入漓江,遇龙河水清,漓江水才清。我和大明第一次亲近于它是到达阳朔的当日,我们骑行观光十里画廊景区在跨越遇龙河的工农桥停留。说实话,当时看遇龙河就是一条普通的河,尤其是这个桥的名称,更让人不太会立即产生美感。桥边,一位骑车卖甘蔗的人为我们削了一支甘蔗,又递过两个小塑料袋,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将嚼过的甘蔗屑吐在地上,见到垃圾桶再扔塑料袋。一个普通卖甘蔗的村民如此爱护这条河,这条河有福气了呢。</p><p class="ql-block">由工农桥向西,沿遇龙河的下游向上游骑行,经水厄底,五指山,矮门山到达了朝阳。说实话,这么大型的电动车我没摸过,一路沿河转山小心翼翼,依旧没能多看遇龙河几眼。遇龙河就是这样淡定,你看它,它在,你不看它,它也在。千百年流淌的清水,你不在意它,就感受不到它纯粹的质朴,它迷离的光影。朝阳是个三叉口,左侧是遇龙河的骥马码头,沿骥马码头北行,我们进入了一个美丽地方,让你不知不觉之间爱上了这条遇龙河。</p><p class="ql-block">那天的天气温和无风,蓝天薄云,山是梦幻的山,水是清清的水。这一段遇龙河平静舒缓河面如鏡,河水清澈的一定会叫你联想到清纯美貌让你心动的少女。岸山和青竹在河面的倒影婆娑,宛如梳妆照镜,广西独特花案的彩蝶欢愉的在岸边花草间翻飞。蝴蝶是精灵,你的镜头很难捕捉到它,它追逐着花草我追逐着蝴蝶。遇龙河边除了个别骑行的游客沿布道驶过没有它人,我内心抑制不住的想唱唱慢歌,又怕自己跑了调子惹了遇龙河不快,还是静听小鸟们唧喳喳的轻吟来的悦耳吧。</p><p class="ql-block">平静的河上偶有竹筏,竹筏上会有渔桶,青绿的竹篙扎到河底几米深,轻轻抽篙的时候,水面才慢慢起了涟漪,一圈圈,一层层的细纹散布,将所有的倒影摇曳朦胧了起来。两位美女非要求竹筏上的大哥允许她们登筏玩一会儿,村民大哥将竹筏靠了河边,欣然牵着美女的手上了竹筏。(不属旅游漂流一段)</p><p class="ql-block">遇龙河的岸边竹丛小树花草随心所欲的生长,无拘无束,河岸没有任何人工修造的痕迹,这和绝大多数的景区添枝加叶、屈迎游客的浮夸建造形成了极鲜明的对照。一片白白穗子的秋苇,让青山衬着缓缓的摇风,一组组长竹团根向上又分散开来,竹梢绿绿的软软的低向遇龙河,顾盼着自己清瘦的身影。一簇不知名的绿植长出饺子状的花苞,开裂的花苞里挤出嫩嫩的花瓣正待绽放,就好像它不知这是晚秋似的。河边小田里茨菇兴奋的开着奶白花,稻子熟透金黄,芝麻节节攀高。横竖几枝竹架上吊着弯了身子的丝瓜,一棵不想输给别人的野芭蕉树张开了宽大的叶子,挂着三四层不成熟的小芭蕉。几行没有成熟的甘蔗一律披着“长发”,葱绿苗壮的马蹄田让茨菇绿叶围了一圈。我对大明说,马蹄就是荸荠!引来当地几位年轻的小伙子一片笑声,“你们北京人吃鼻涕呀。”我不但不恼,边骑行边伸出右手拇指笑对他们说,行!你们真行!又惹来他们一阵笑声。城市人让城市束缚的少了许多真性情,见到这样清的河,这样美的田园风光,免不了孩子气十足。我目不暇接的饱览这南方秀气的田园山野风光,话也多了起来,好在有大明在旁边听。</p><p class="ql-block">我们被遇龙河的清澈野趣所俘获,留连忘往,以至于在第二天广西国际自行车骑行巡回赛封路前又杀出了阳朔蟠桃路,第二次沿遇龙河骑行,绕村间小路寻遇龙河上五百年的遇龙桥,领略它的古朴沧桑的风韵。前几天阳朔雨水比往年少,桂花迟到等我们来才盛开,有幸和桂树桂花相逢,一路桂花飘香怡人。遇龙河旁有位美女在道边收购桂花,我们便下车攀谈。美女骄傲的说,她和父亲都在收鲜桂花,今年要收三万斤呢。我扭捏的提出想买一斤鲜桂花行不行,美女抽出一个塑料袋捧了两捧鲜桂花就塞到我手里,笑盈盈的说,送你的,今天冲水喝。我接过鲜桂花时被大明瞪了一眼,他嫌我占了人家的便宜。</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村间小路真难走,路也就二尺多宽,路面上的尖石不断龇着利齿,我骑车摇摇晃晃恐怕跌到道边沟里去,心里想着遇龙河上的遇龙古桥,继续艰难前行。</p><p class="ql-block">过了旧县码头,去了一趟道边不设门的小厕,遇龙古桥就在眼前了。远远望去桥型成拱状,深墨绿色的苔藓覆盖着桥身,古桥被古树树冠遮盖着大部份,让人看不清这“老人”的模样。桥下竹筏排排,救生衣的桔黄色很是夺目,熙熙攘攘的旅游人明显扰了遇龙桥的安静,遇龙桥却无悲无喜的稳稳的端坐在那里,听古树的叶风,暖村民和游客的人心。忽然,我耳边似乎听到了古琴那苍茫的弦音,和古村古树古桥一起低吟……这是一种深沉凄美的胜境,含了艰辛岁月的美,含了无言叙说的美,这才是遇龙河的大美之态。</p><p class="ql-block">过遇龙河不远右转,是一座跨越遇龙河的现代白石桥,叫金龙桥,新的桥栏雕刻的痕迹还呈着青白色。扶栏眺望遇龙河,远山青黛,河光粼粼,竹筏缓缓……田野中白色小房明显跳出了画面。过金龙桥左手边有一正方村,村人说还有一座六百年的古桥富里桥可观,我们骑行而去,穿过村落我们又来到遇龙河边。富里古桥和遇龙古桥样式相似,依旧深墨绿色的苔藓布滿桥身。桥的倒影在遇龙河里摇晃。这里没有游客,我要上桥看看。还未登上古桥石阶就望到一对新人在古桥的古树旁拍婚纱照。新人都好看,新娘身着酒红色百褶大裙,头倚新郎肩头微微闭上了眼睛,她醉了我也醉了。这新人给古村古树古桥抹上了新鲜的色彩,好一幅沉着且亮丽的画面!我心里说不清是古人幸福还是今人幸福,应该是各有各的幸福。不过,遇龙河周边的村民能尽自己所能保持住遇龙河的原貌,政府部门能咬住牙不在遇龙河景区造势,连竹筏都是竹子做的,而且全靠人撑竹篙,使田园质朴河水清澈,造福后人,确有远见。人心清,水才清。(漓江竹筏全是塑料制作的,而且是汽油机驱动)</p><p class="ql-block">由于国际赛事封路,我们驻足在六龙村道口,看到171公里赛程的最先到达六龙村的两位运动员骑行急驶而过后,我们就按原路返身穿回金龙桥,遇龙桥,过大石寨可就忘了下行过河了,越走越不对劲儿,迷路了。一位四五十岁瘦小的女村民手执砍刀迎面走来,虽有口音但热心的不行不行的,始终劝我们折返大石寨。车还有多少电?我们犹豫了,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奇迹。小路迎面骑来年轻人一家三口,老远就和我们打招呼,救星来了。</p><p class="ql-block">一家三口的女主人喊,我们又见面了!是啊,我们遇到过三次了。女主人马上纠正我,哪里是三次,这是第四次了!我细想还真是遇到四次了。说起来像写小说,不像是写游记,桂林游客千千万,我们会在相公山和阳朔遇到四次,你信吗?从相公山脚下我们就拼成一台汽车上山,后又在相公山腰撞见一次。阳朔遇龙河一段遇到第三次,这次村间小道遇上就更不可思议了。这回我俩算是遇上真龙了,男主人指明了我们过河回阳朔的路径,并重复了三遍让我们记住。遇龙河啊遇龙河,没有你的魅力我们双方怎么会反复遇到,又怎么会因遇到而解了迷路之围!</p><p class="ql-block">我们再一次骑到了遇龙河最迷人的那一河段。下了车推车前行,即观景又省电。这也是我们两天来去去回回第四次观赏遇龙河最美一段的风景了。遇龙河两岸山峰清秀迤逦,连绵起伏,形态万千,河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树木繁荫,彩蝶围着我起舞翩翩。一块块田园在午后的阳光里又变换了色彩,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璞归真的自由天地,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静静的,轻轻的……</p><p class="ql-block">遇龙河清了我的心,清了许多人的心,我也但愿遇龙河永远这么清澈怡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