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故乡那轮明月》之十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耕云种月》第卅九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军号代替敲钟的记忆深刻,艰苦年代的事情成了永久的回忆。”刚刚改修完小散章《军号声声》并正式投稿到专栏以后,朋友发来一条小评论,他可能也经历过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所以深有同感,往事好像历历在目。“让我想起了知青的岁月,吹号催工,在时代的印记里有点像知青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是啊,那个时候农民出工,就像跟军人打仗一样!”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自己虽然不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但所经历的集体生产劳动,与知青皆为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出工出力挣工分,到年底分粮分红(钱)。“反正一年辛辛苦苦干下来,也还得挨饥受饿,更分不到几文钱!”</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挣工分怎么也挣不过村里的老乡,到年底分到的钱也少得相当可怜!”别说我们这些从小就帮着父母亲挣工分的小孩,就是那些大人和强壮的队里劳动力,还得根据阶级成分、队(组)长和记分员的喜好,依人依事被评为三六九不等,一些出工不出力混工分者,也能混出个高工分;反之,有些舍心下力、老老实实干活者,到头来也不都全是最高工分等级的,反正全都是由队里的头头脑脑说了算。</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时候,除了参加集体劳动的社员,带‘长’字和‘员’字的,手里的权力大着哩,比现在的这‘长’那‘长’不止还要‘牛’上百倍!”</p> <p class="ql-block">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人民公社化的时代,在迪里大队悬挂在各生产队水田中央的高音喇叭里,除了播放一些比如《社会主义好》、《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外,体现劳动分配原则的高音宣传声时时响起。不仅如此,在队里靠近路边的墙体上,在那些写得歪歪扭扭的大字报和大幅标语中,少不了宣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得食”与否,全都体现在工分上,而工分,仅仅只是用来衡量“得食”的一把不二的尺子,至于到年底“得食”多少,最终还得用队员库存粮食的多少和外包队交回给集体的钱币来反映。</p><p class="ql-block"> 从总体上来看,在以队长为主体的劳动等级评定后,具体的某项工种分值的评定,则由小组长和记分员来完成。比如按亩级插秧,完成一亩定为120分的话,十个全劳动力的平均工分为12分,再由记分员根据原先评定的等级来进行分摊,得出每个人最后的工分。半劳力则仅仅为12分的一半,只得6分。</p><p class="ql-block"> 队长、副队长、记分员和“财粮”(即粮食保管员和经济保管员)他们除了安排工种,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基本不参加挥汗如雨的集体生产劳动,工作清闲自在,还拿最高的工分。到年底,再按照最高劳动力的工分总值来进行挂靠,分到的粮食和钱币是最多的,为一般的劳动社员所不能及……</p> <p class="ql-block"> 从开始记事的时候起,上迪里村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赵世茂和王自祥,一直到实纩包产到户责任制以前,都是</span>生产队的正队长和副队长。按照村落分布,赵世茂在下半村(赵家小队),平时除了把握好整个队的生产事务,他主要负责就近赵姓家族的劳动分工。王自祥在上半村,负责一小队和二小队的工种安排。</p><p class="ql-block"> 到了生产旺季,是这两个队里干部最忙的时候,无论是在栽插秧苗、除草薅苗,还是开镰收割、挑稻打谷,正副两个生产队长除了先去安排好生产小组长的具体工作外,把劳动任务安排到每个具体的劳动力,需要用到杂工则另行安排。</p><p class="ql-block"> 每天一大早,队长家几乎基本不用生火做早饭,都是东家进,西家出,在这一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罐底油茶,在另外一家拿上一块烤得黄黄的麦面粑粑,再在另外的一家拎上一个红米山芋制成的饭团子。待一天的工作安排完时,每个队长的衣兜里都塞得满满的,回家后取出来,再拿给自己家里的人一饱口福……</p><p class="ql-block"> 为了多挣工分多分钱粮,谁也不敢得罪队长,自己宁可忍饥挨饿,也得把家里最好的拿出来给队长和副队长,只求不被晾工,或求一项体力轻工分高的农活。</p><p class="ql-block"> “工分”,这个生产队时集体劳动的特殊产物,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把社员、家庭和与之生存的食物紧紧地拴在一起,成为一个时代劳动分配方式的救命稻草……(写于2022年3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