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党校和中央党校五部整风的历史回顾(上)。白栋材。

太行人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转发。</p> <h3><strong>西北党校和中央党校五部整风的历史回顾</strong></h3></br><h3>白栋材</h3></br><h3>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延安中央党校在这次整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在于党校的整风学习是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而且还在于这里集中了大批我党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高级干部和其他各类干部,这对于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分淸路线是非,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全党的团结,指导全党的整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3></br> <strong>一、西北党校和中央党校五部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strong>中央党校五部是一九四四年二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在原西北党校的基础上组建的。西北党校是一九四一年九月由陕甘宁边区党校改名而成的,习仲勋任校长,李景膺任副校长,校址设在延安小砭沟,后迁至七里铺。一九四二年,西北局将西北党校的教务工作委托中央党校指导。一九四三年秋,西北局决定由高岗兼任西北党校校长,赵伯平、白栋材、马国瑞先后担任副校长。学员由四百人增加到八百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来自华北、华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鉴于学员大量增加,校舍过于分散,所以决定将全校学员编为三个区,二十九个党支部。一区由已参加整风的学员组成,由校学委会直接领导;二区由新来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学员组成,谷云亭为区主任;三区由新学员中基本没有文化的同志组成,主要是补习文化,强晓初为区主任。一九四四年二月,中央根据西北局的提议,决定将西北党校合并到中央党校,成为中央党校的第五部。我为部主任,马国瑞、晁哲甫、强晓初、杨成森先后担任副主任。十月后,将原西北党校二区学员划出成立第六部,五部尚有学员五百多人。一九四五年十月,为适应抗日战争胜利后形势发展的需要,五部从中央党校分出,恢复西北党校建制,继续办学。中央党校五部的学员,主要由两部分同志组成:一部分是陕甘宁边区区、乡、营、连级干部,其中包括少量从长征过来的老同志和少数县、团级干部;另一部分是华北、华东抗日根据地来的中下层干部和国民党统治区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学员的构成,既不同于以高级干部为主体的一部、四部和以县、团级干部为主体的二部,也不同于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三部,而是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基层工作的经验较丰富,但缺乏县以上领导经验。这些同志在进入党校学习之前,大都是从事党的基层工作,有的担负区、乡的领导工作,有的担负营、连的领导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积累了许多实际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但是缺少在更大范围内的组织领导工作的实践和知识。其次是文化程度偏低,知识领域较窄。他们中的许多同志,都是土地革命后期或抗日战争初期加入革命队伍的,又是“土生土长”的。他们有强烈的革命愿望,和穷苦人民有深厚的阶级感情,但是,由于他们大多从小家境穷困,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参加革命以后又长期在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或白色恐怖中工作,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这些同志不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接受革命理论的文化条件,而且眼界不够开阔,知识领域也较狭窄,有的人还带着较浓厚的农民意识。三是理论水平不高,思想上、路线上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由于文化知识欠缺,他们虽有学习革命理论的主观愿望,但客观上受到很大限制。许多同志最初参加革命时,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前途以及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等基本理论问题,了解很少,只是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出发,认为中国共产党可以领导穷人闹翻身,可以打日本侵略者,因此就投身到革命队伍中来。这种状况,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志,很难有较高的分辨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正象有的同志说的,对他们来说,当时主要还不是教条主义,而是连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学员的这些特点使西北党校和中央党校五部的整风学习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也必然带有自身的特点。<strong>二、整风学习的过程和解决的主要问题</strong>西北党校和中央党校五部的整风运动,自始至终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先后在西北局和中央党校校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早在普遍整风开展之前,西北党校为了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教学方针、学习内容等就进行了认真的调整。一九四一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该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为指导”的方针;同年八月,中央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强调全党要加强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査与研究,号召各级在职干部与训练干部的学校,都要进行关于了解客观情况的教育;十二月,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明确指出: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马列主义的理论学习是不可能的,凡文化太低而又需要与可能学习的县、营级以上工农出身的干部,应先补习文化。关于教学方法,强调要贯彻启发式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坚决废除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精神,西北党校对不同班次的教育方针、培养月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高级班培养县、团级干部,要求具备县级工作的文化知识,了解与运用党的政策,懂得党的工作方式与方法,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普通班培养区、营级干部,要求具备区级干部的文化知识,了解和运用党的政策,学习工作方式与方法,奠定初步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对不同班次的课程设置也作了相应调整,增加了“读报常识”、“国际问题”、“领导方式”、“深入乡村工作”、“联共党史”、“政治经济学”、“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算术”等课程。西北党校在整风之前作的这些工作,为后来整风运动的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九四二年四月,全党开始普遍整风。西北党校也停止原来的课程学习,积极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思想教育运动中。为了加强对整风的领导,学校于四月二十一日成立了由七人组成的校学委会。李景膺任学委会主任,金铁群任副主任,委员有张同舟、张学文、杨彩斌、苏克非、封营荣。从整风运动的发展过程看,第一期整风学习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从一九四二年四月至八月为笫一阶段。这一段主要是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规定的二十二个整风学习文件,从思想上加深对整风重大意义的认识。从一九四二年九月至一九四三年十月,是党风学习阶段,这一段是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联系个人以及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对照检查,认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以及党八股的危害。从一九四三年十月至年底,是总结提高阶段。这一段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党的高级干部转入重新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路线问题,其他学员主要是总结整风的经验和收获,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华北、华东抗日根据地来的同志,一九四三年底参加第二期整风学习。到一九四四年三月底整风学习大体吿一段落后,除一部分学员继续参加整风和审干学习外,其他学员转入学习政策和文化。整风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西北党校和中央党校五部根据学校教职员下的实际情况,着重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对主观主义,确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批判和纠正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树立和发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是整风运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分析,主观主义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条主义,一是经验主义。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主观与客观相分离,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主观主义在教员和学员中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对于绝大多数学员来说,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革命理论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没有多少教条主义的东西。相反,以经验主义表现出来的主观主义,在他们身上倒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归纳,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按老经验办事的习惯,甚至把事情办错了还不知道为什么错。对于教员来说,则是另一种情况。当时学校的三十多名教员,都是入党时间不长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多数人,缺乏实际斗争的锻炼,有的甚至“驴骡分不清,糜谷不能分”,在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比如有一个政治常识教员讲“革命”二字就讲了三个钟头,结果学员越听越糊涂,他自己也越讲越讲不清楚。还有一个教员在批改“民族形成的要素”试题时,有的学员内容答得很完整,只是因为没写“斯大林说的”几个字,结果打了零分。也有的青年教员存在着严重的轻视工农干部、脱离实际的问题,认为西北党校的学员部是“土包子”,讲课听不懂,长此下去只能“浪费生命”、“退化学问”等。学委会针对上述问题,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首先,通过驻班教员,为学员讲解党的六大决议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使大家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和动力,认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历史必然性。其次,请中央领导和其他有关同志,作关于党的历史的报告,系统讲授党内的思想、路线争论,批判主观主义对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在整风学习过程中,曾请彭真同志作过“思想论争”和“关于干部政策”的报告,任弼时同志作过“关于党性问题”的报告,刘芝明同志作过“关于党内斗争”的报告,李景膺同志作过“关于党员修养”的报告等。这些报告深入浅出,对于学工人员了解党的历史,提高理论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再次,通过学习中央关于调査研究的决定,帮助学员、教员树立没有调査就没有发言权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加深对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解,有目的、有步骤地清除主观主义的恶劣影响,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通过整风学习,广大学、教人员从思想上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的党支部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自学为主,加强领导;在自学基础之上进行集体辅导,在集体启发下提高自学能力。他们对自学为主的解释是:(一)人人是师生——一切共产党员对同志、对群众都要相师共学,各教所知,各学所需,工农群众也是我们的先生;(二)处处是学校——一切革命岗位,无论工厂、农村、前方、后方都是我们的学校;(三)事事是课堂——一切革命事业,无论成功和失败,前进或后退,都可以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四)时时用手脑——行动是热,知识是光,没有行动即无知识,没有知识即是黑暗。这些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运用。许多同志至今还深有感触地说,延安整风为我们打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功,使我们懂得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懂得了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质,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第二,克服保守、狭隘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增强无产阶级思想觉悟,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五部学员大都是农民出身的基层干部,他们的革命意识强烈,有革命老根据地干部普遍所具有的勇敢、勤劳、朴实、憨厚和勇于吃苦等好的思想作风和优良品德。但是,他们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农民小生产者固有的狭溢、保守等弱点。有一个学员,组织调他到一个新地方去工作,他想不通,写了一副对联:“前进革命翻天覆地,后退生产温饱团圆”,横眉是“进退两难”。有不少人虽然从组织上加入了共产党,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多数同志对党的基本知识,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等理解得也很肤浅。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搂下,电灯电话;点灯不要油,耕地不要牛”。针对学员的思想实际情况,在整风学习中,学委会始终把转变学员的思想,克服农民小生产者的意识,增强无产阶级意识,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学习文件阶段,坚持结合学员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反复讲解,帮助学员吃透文件精神,启发自觉。在党风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员,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按照文件的精神,对照检査,自己教育自己。同时,针对学员中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抓住重点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比如,在整风期间,曾围绕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很多同志从思想上理论上明确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真三民主义与假三民主义的区别,加深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理解,树立起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绝大多数学员经过整风学习,不但能够自觉地克服保守、狭隘以及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平均主义、极端民主化等不良倾向,而且比较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自觉性。许多老同志至今谈到整风学习还倍感留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整风运动是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用他们的话说,整风学习树立起来的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种种迫害的时候,也没有动摇过。第三,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增强党性,加强党的团结。从学员的具体情况看,宗派主义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工农出身的干部与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之间的矛盾;二是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之间的矛盾。前者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干部之间在思想情感上的不融洽性,后者则表现出山头主义的盲目排外性。这两种错误倾向都严重地妨碍着党的团结统一。为了克服宗派主义倾向,除了认真学习、反复讲解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外,还通过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反对宗派主义,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的极端重要性。有的学员在笔记中写道:“克服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党性,而党性就是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党的利益出发,一切合乎党的利益。”有的学员提出了克服党性不纯的具体办法,如:经常反省自己的缺点,有计划地学习研究党内文件,加强党的组织观念,坚持党的生活,到复杂、艰苦的环境去锻炼,从“面向现实”四个字做起等。通过整风学习,绝大多数同志从思想上明确了什么是党性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党性原则,怎样才能坚持党性原则,找到了克服宗派主义的客观标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h3><strong>连载59</strong></h3></br><h3>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h3></br><h3>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h3></br><h3>审核:雷学军    编辑:王   麟   郭  迪</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Kzo6Gt9LSA-WeoPCYuZK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学员

整风

党校

学习

同志

中央党校

干部

西北

五部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