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程玳芝、王定宏、余召江、郑以恒口述</p><p class="ql-block"> 王介贤搜集整理</p> <p class="ql-block">英山大地羊角尖 二龙戏珠土门潭</p><p class="ql-block">仙人挑担篓子石 姐送情哥十八盘</p><p class="ql-block">草鞋出在张家咀 土壶瓦罐杨柳塆</p><p class="ql-block">乌龟下河雷家店 鹞子翻身瓦寺前</p><p class="ql-block">马三造反天堂寨 美女出在后花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开元元年,朝廷在英山厚花园选中了一名秀女后册封为香妃。大别山南有个叫走狮冲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财主郑有山。他有一个苕儿子,三个出奇美丽的女儿。人称:三盆花。大女儿——郑金花,出嫁六安州官家,她给自己的花园命名为“厚观园”,意思是尊重当官的人;二女儿——郑银花,喜欢经商作坊,如油坊、药坊等等,人们都称郑家坊(郑家坊地名来此)。便将自己的花园命名为“厚坊园”(厚坊园地名来此)。三女儿——郑玉花,喜琴棋书画,善吟诗种花,便将自己的花园,命名为“厚花园“(厚花园地名来此)。郑玉花被选进了皇宫,甚得君欢,赐名香妃。深山沟里出俊雅,名不虚传。郑玉花在厚花园留下了很多小故事,乡亲们称她是:美女、淑女、才女。</p><p class="ql-block"> 从此,这个走狮冲便被美好的厚花园名取代了,共和起,为避小资,又改厚花园为厚坊园;文革后,厚坊园又改名为郑坊村。</p> 郑坊私塾书馆里的老学究,郑玉花的蒙师。十才考不中的叶礼君先生,写了一首小诗,赞郑玉花之美。<br>曰:美女<br>厚花园中一娇率雍,<br>蜂追色,蝶恋容;<br>花气袭人,尤物天工,<br>人间论美不再逢。<br> 说到美,郑玉花十六岁前,确不取恭维,真是个货真价实的丑八怪:皮黑、脚拐、满脸雀斑,两眉中间沿伸相交之处,长一颗毛绒绒的大黑痣,眼睛虽大但总眯着,腰伸不直,胸挺不起,说话嘴巴斜拉。她的苕哥要把她送出去丢掉,被她娘拦住了。她虽然生得丑,但出奇地聪明,十岁就可以帮父亲记稞账,帮母亲做花鞋。她的两个姐姐都生得比她漂亮,能说会道,不失大家闺秀;但琴棋书画、识字、吟诗、破题作文却不及她的一半。小时候,她除了和叶先生接触多点外,多和花儿草儿、蜂儿蝶儿、猫儿狗儿一起玩耍。因为她丑,父母照样疼爱她,但对她的管束都松得多了。姊妹中,唯独她能和村里的小朋友们打打成一片。玩得开心。村里的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喜欢她,管叫她小黑豆。说她相长得丑,人却很可爱。<br> 相传,玉花家的东边山岗上,有一座东巍巍庙,庙里有个双目突然失明的老和尚带一个小和尚看守寺庙。有一天,老和尚突然从厢房的躺椅上弹起身,赶忙向大庙门口走云,口里还念念有词——观音菩萨来了,观音菩萨来了。刚走到庙大门口,猛觉脑门一炸,眼前电光一闪,老和尚顿觉空灵,睁开双目,只见一个小女孩站在了庙门口。她身后还跟着几个扎羊角辫子的小姑娘。老和尚大悦,奇迹出现了,老和尚的双目突然复明了。老和尚大喜过望,急忙将这个小女孩和她的几个小朋友,一齐请进了大庙,并拿了素果招待她们。问清了姓名,老和尚才知,他第一个见到的小女孩叫郑玉花,是本庙最大善主郑有山的小闺女。他仔细打量玉花,心波逐浪,思前想后,他断定玉花绝非凡相。于是,他亲自送玉花回家,并告之玉花家人他刚岁发生的奇事,还凭他的医道,告知玉花父母;请用身纹河——传说昔日此河的杜家湾曾经出了一位杜将军,小时常在此河洗澡,日久,背上显出了了只猛虎形影,大概此河水能纹身吧,人们便将此河段叫身纹河。<div> 河旁有一天然的约有一个竹篙深的古进,人叫竹篙井,井水冰寒。老和尚叫郑家人坚持用此井水泡花给玉花洗脸、洗澡,并坚持饮用。日久,必显大福大贵。玉花父母言听计从,更加善待玉花。从此,玉花饮的是此井水,洗的是此进水,泡花浴,朝朝暮暮,年复一年,玉花身体并无一点变化。可是到了玉花十六岁生日那天,突发高烧,面红耳赤,大汗淋淋,人已力尽气微。家里人忙请来老和尚,老和尚胸有成竹,令玉花只穿单衣,睡在床上。又叫人端来一钵净水,执于手上,口中念念有声,时不时,喝一口净水,喷洒玉花全身,这样周而复始来个几遍后,只听得玉花一声暴叫,顿见全身皮开肉绽,像蝉脱壳蜕化一般。玉花在床上猛弹猛跳,一时半刻,全变了一个人。<br></div> 待到夜深,玉花已气息奄奄,平静而卧。第二天,晨曦透过窗户,照在刚刚打扮过的玉花身上,又一个奇迹出现了,丑女一下子变成了观音似的大美人。可恼的是额头上的那颗大黑痣仍在,难看死了。玉花不停地用手抠痣,忽地抠下了一小块黑壳,熟桃似的脸颊上显露出了一颗耀眼的朱红美人痣。美极了,人们乍见,惊得目睁口呆,无从言美。另一桩奇事也出现了,朱痣一露,香气宜人,蜂蝶向舞。今人应该相信:玉花美丽是真,传言可谅,人心向善也。<br>叶礼君老先生又赞玉花之贤淑:<br>日:淑女<br> 玉花小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一次父亲病了,卧床不起,两个姐姐和哥哥从不到床前问候一下,可是排行最小的玉花,天天都要到父亲房里坐待,不是问寒问暖,就是端茶倒痰,父母心里暖暖的。有一次她的胞母牙疼得厉害,不能吃东西。她走近胞婶,轻声地问“二娘,你怎么样啦?”二娘答“火气起来了,牙痛得厉害”。小玉花似乎明白了什么,“啊!“应了一声,便走开了。她跑到东岳庙,找到老和尚,请老和尚帮二娘治牙病。老和尚如此这般地告诉她,她听懂了,便跑到她家的花园里,用手刨茶树根,因为此根不能见铁,只能用木棒戳用手扒。她的小手刨破了皮,也不哭闹。茶根刨露出来了,就用有锋口的石片,把茶根堑一小截下来,如获至宝地拿回了家。洗干净了,用土罐装水煎根,煎好根片汤,又将向母亲讨要蜂蜜汁倒进汤里,用木匙搅匀后,送到二娘手里说“二娘,这是大和尚师傅治火牙的方子泡的汤汁,你快喝了吧,牙立马就不疼了。”“哎呦,我怎么能要我的三小姐劳神呢!”玉花平淡地答说“二娘天天为一大家人主厨,太辛苦了,我能帮你做点小事算什么!”二娘忙从盘里拿出一只鸡腿塞到玉花嘴里说:小嘴巴真甜。来,尝你一个鸡腿。“玉花道了声谢谢,接过鸡腿放回盘里便跑开了。<br> 大伙儿都说,丑女儿尽干漂亮事儿。那天,玉花和小伙伴到花岩采菊花,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躺在路旁的草地上,人事不知。玉花便请几个大姐姐换班把小女孩背到她家的药坊里,请郎中看了,郎中说是虚脱,玉花硬要郎中给药,然后叫丫环背小孩回家,经过几天的调理,小女孩得救了。玉花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今后打算怎么办?小女孩十分感激地说:“我叫慈玉,我家住在大江边,发大水,全家都冲走了。不知什么地方,江水把我推到岸边,我总算活过来了。我饿了就讨饭吃,渴了就找水喝,冷了就讨衣穿,夜里就失个窝窝睡觉,天天就这么流啊浪的,往后怎么样,我也不知道”。玉花说,我俩差不多大,比起来,你太可怜了。啊!让我想想,我帮你找一个有饭吃,有房住的地儿好不好?慈玉问“是哪里?”玉花答:“东岳庙”。慈玉摇摇头,玉花见慈玉不同意,有些急了,自言自语地说,那怎么办呢?往后……。慈玉瞪着大眼乞求地望着玉花说:“大小姐,我给你当丫头!”为了救慈玉,玉花向父母请求,让慈玉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慈玉后来也出脱成了一个大美人儿,一直伺候玉花进皇宫。 还有一回,玉花私塾的老夫人跟玉花闲聊,说:“你家姊妹三个,金花、银花、玉花,通称郑家三盆花,加上你哥哥正好是姐弟兄妹四人,又正好配对一年四季的花魁:春牡丹、有夏荷莲、秋菊冬梅。三小姐,你是怎么看?”玉花抿嘴笑答“请师娘听我品花,狂妄处见谅”。<br>品花句<br>柳绿争春胜牡丹,<br>山色烂漫不看莲;<br> 叶千颜羞金菊,<br>飞雪万朵闹梅园。<br> 王夫人听罢玉花 花魁之作后,称赞说:“三小姐才高,眼界更高,评花另立新意,难得,难得。”<br>快年终了,叶先生要歇馆回家过年了,她走前要郑玉花给他家写一幅对联,内容包含老先生一生,在厚花园出生,后闯荡天下,后又回到厚花园当个教书匠。纸笔墨砚,老先生已在桌上摆好,就等玉花动手。其实,他是在考这位心爱的女弟子。玉花调皮,往后抄着手,在桌前学着老先生的态试逗步子,后在桌前停步,拉开架势,望了先生一下,提笔写了起来。<br>上联:故土生芽成大树<br>下联:落叶归根育茂林<br>横联:一世荣华<br>老先生看罢,合掌笑曰:“孺子可教也”。<br>说到对对,有一次差点难倒了郑玉花。<br> 那年她的大姐夫何探花,到厚花园拜望岳父母,名曰:辞年。在家宴的酒桌旁,有玉花的姐姐、哥哥和父母,还有塾师作陪。酒过一巡,何姐夫突发奇想,要考考婕妹玉花。他出了一个拆字、拼字联,要玉花当场作对。众人附和都说好,此上联是“此木为柴山山出。此(字)+木(字)=柴(字),山(字)+山(字)=出(字),联意是柴出自深山。三个字一组,分开各是一字,合拢共成一字,而且后三字是由两个同音,同形,同划的字合成一个字,这等拆字联,要对工整,真是难上加难。玉花拿筷子当笔,在手上划划,在桌上划划,翘着小嘴巴,紧锁眉头,想呀想呀,怎么也对不出来。她拿着筷子抵在嘴角上,不停地点,心想不好对,不好对,真不好对。对不出来,真丢人。大姐夫何探花出的对子,就那么好对?天下能有几个探花哩!父母有点担心,哥姐置身事外,幸灾乐祸,老先生沉静地眯笑。酒过三巡,探花见玉花没点得意相,便傲气十足地说:“这对子确实难对,也是当朝有人想难我探花郎,请我续对。<br> 我当场半会儿也未对出。散了散了,别把小脑袋瓜想坏了。”玉花忙制止说:“别吵、别吵……”,但又无后语。叶老先生笑着,缓冲式地说:“这拆字联多是拆拆合合,合合拆拆,有的是不同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有的是相同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字,这些个字并不难找到,问题是要意思相联,如上山砍柴,柴出自山上,如入乡随俗,随俗要入乡。沿着这种……” <div> 突然玉花站起来,大声说:先生、姐夫,这联我对上了。<br>你出的上联是:此木为柴山山出<br>我对的下联是:才贝成财日日昌<br>上联联意:山中出柴,上山砍柴<br>下联联意:财源昌茂,有财日昌。<br> 大家听罢,称赞不已,一齐鼓掌,算是通过。<br>前朝皇宫选美,在湖北省最西头的大山区里,选中了一个王昭君;在湖北省最东头的大山区里,选中了一个郑玉花。湖北在汉、唐两朝花开并蒂。这里正是开发旅游的好地方。<br> <br><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