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贤国医启蒙

于春子

<p class="ql-block"><b>国医启蒙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有巨大的影响,医者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和”为目标的崇高境界。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也就是说,先育人后教书,道德品质优秀,一定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让孩子“学点医,会点术”达到自理自助自查,在国医启蒙课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国医启蒙课程将指引我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固本开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中华文明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之所以回溯来处,发掘精神的河床,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向广阔的未来奔涌而去。</b></p> <p class="ql-block"><b>胆为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位于右肋下,附于肝之短叶之间。古人把胆汁称为“精(清)汁”,故胆又称为中精(清)之腑、清净之腑。胆主决断,指胆具有对事物进行判断、做出决定的功能,故胆称”中正之官“。它是胆的决断能力取决于胆气强弱,胆气强者勇敢果断,弱者则数谋虑而不决。肝胆为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肝胆气虚或心胆气虚者多见善惊易恐、胆怯等精神情志异常改变。</b></p> <p class="ql-block"><b>🍀国医课堂小片段🍀</b></p> <p class="ql-block"><b>认真听课的孩子们棒棒哒!👍👍👍</b></p> <p class="ql-block"><b>胃为”仓廪之官“,负责接受和容纳食物。它又称胃脘,分为上脘、中脘、下脘三部分。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可以从食欲和饮食多少反映出来。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运化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故脾胃全称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b></p> <p class="ql-block"><b>小肠为”受盛之官“,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它将食物分为精华和糟粕。小肠吸收的津液与谷精合为水谷之精,由脾气转输到全身;部分水液经三焦下渗膀胱,生成尿液。如果小肠火力不足,人就比较容易受凉和腹泻。</b></p> <p class="ql-block"><b>大肠为”传导之官“,能够接受身体上部传来的食物糟粕,并向下转化为粪便排出体外。</b></p> <p class="ql-block"><b>膀胱为”州都之官“,类似于现在的市长。它是人体内水液所归的地方,水液逐渐汇集起来就像一个大都市。膀胱中尿液的排泄,由肾气及膀胱的气化作用调节。肾的气化作用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排出体外;若肾气失于固摄,膀胱合少开多,可见夜尿多、尿后余沥、尿频、遗尿、小便失禁等。</b></p> <p class="ql-block"><b>三焦为”决渎之官“,它能运行水液,是人体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包括三部分:上焦指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也有将上肢归属于上焦;中焦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也有将下肢归属于下焦。</b></p> <p class="ql-block"><b>🌻小朋友们也纷纷走上前来展示一下六腑所在身体里的位置。🌻</b></p> <p class="ql-block"><b>🌳“养护六腑的小动作”🌳</b></p>

国医

膀胱

之官

水液

小肠

肝胆

启蒙

水谷

三焦

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