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十二周岁,从北镇第一小学考入北镇中学。</p><p class="ql-block">迄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迈进北中大门的情景:一个晴朗的上午,宽阔的校园里,路东是排排平房教室,路西南边是大运动场,中间是大礼堂,礼堂东北是一个小湖,湖畔垂柳,树下有学生在看书。第一次见到如此宽敞的校园(比小学大多了)一幅多么浓郁的“富春勤读图”啊。</p><p class="ql-block">我们班是初十四级四班。一二班学英语,三四班学俄语。当年晚自习基本都用在了外语上了,以至三十三个俄文字母至今滚瓜烂熟。教我们俄语的孟庆仁老师非常风趣,领读俄语单词拿腔拿调,常引得我们大笑,学习兴趣也很高涨。虽然没有语种使用范围大小的概念,但觉得俄语比英语好听。尤其是卷舌音p特别好玩,为此把铅笔横在舌下练发音练了很长时间。即使几十年后退休去俄罗斯旅游时,随处可见的俄文招牌等都能读出来(虽然不知道意思,但常用语够用了)。可惜只学了一年,第二年因文革就中断了。到高中就改学英语了,至今二十六个字母都未必记下来。</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班主任是郭梅五老师。瘦瘦的脸庞上架着一幅大近视眼镜。郭老师同时教我们数学,现在回顾教学水平还是很棒的。可惜本人一贯偏科语文,数学怎么也没起色,真对不起老师啊。</p> <p class="ql-block">北镇中学成立于一九五二年,一九五七年成为省重点中学。</p> <p class="ql-block">作为省重点中学,当时北中师资力量可谓雄厚可观。“三角大王”任斌,“地理大王”孙尊孔,“俄语大王”靳一,还有政治教师张衍林,语文教师薛相畴,体育教师林传襄,音乐教师陈丽娜,物理教师赵德汉等,都是出类拔萃的教育专家。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有幸多数老师都给我们授过课。</p> <p class="ql-block">二〇一九年建党七十周年之即,林传襄老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奖章。</p> <p class="ql-block">那时吃饭是事先由生活委员早些时候逐人统计交票,开饭前由几个人统一去食堂领回再分发给大家。如果记错了,订的地瓜干吃了别人的馒头也是件非常尴尬的事。</p> <p class="ql-block">当时家远的农村同学都住校。睡在大通铺上。男生宿舍历来是囧亊不断的大本营。据说某同学睡觉时,另一同学脑洞大开地褪下裤子企图向他头上放屁,谁想那天拉肚子,后果大家想吧。事后被老师狠批了一顿。十几岁的孩子的想像力真没法琢磨,简直可以载入校册了。</p><p class="ql-block">文革后期“复课闹革命”我们也住校了。记得一次全宿舍十几个男生都剃成了光头,老师一进宿舍,全体坐起手合十字,齐诵“阿弥陀佛”。老师哈哈大笑,直说走错门了,误入寺院了。</p> <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学校开运动会。偌大运动场四周坐满了各班学生,《骑兵进行曲》的旋律响彻校园,跑道上是飞奔向前的运动员们,大喇叭不时宣布着项目次序和刚才的成绩。每次比赛开始全场都响起雷鸣般的加油声。整个校园都弥漫着热烈激动人心的气氛,特别是宣布又打破某项纪录时,欢呼声更是达到高潮。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北中在体育方面成果累累。各运动队长年保持着代表惠民地区参加全省大型赛事的资格,有些并取得过不错的名次。</p> <p class="ql-block">在校期间有幸参加了校文工团,在陈丽娜老师指导率领下进行文艺表演。记得有次校内演出由我担任报幕,“板胡独奏,表演者薛相畴老师”。当时想“相畴”就是相丑,太难听说不出口,报幕直接来了个“表演者薛相寿老师”。结果全场一片哗然。自作聪明而出丑。</p> <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一九六六年,该上初二了。《5.16通知》传来,宣告WG开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一下打乱了。不久开始了大串联,大批学员走出校门奔赴全国各地(详见《记忆——大串联碎片回忆》)次年并停止了招生。在北中正规的学习生活仅持续了一年就宣告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今生的文化水准划上了一道杠。难道这就是天花板吗?</p> <p class="ql-block">最乱的时期过后,进入了“复课闹革命”阶段。我们这批人中一部分直接进厂当了工人,还有的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当时父母坚持让我继续上学,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先见之明,为以后八一年考上大学奠定了基础(详见《满满的记忆——干部专修科》)</p> <p class="ql-block">这期间校文工团变成了“北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陈丽娜、李培之、薛相畴等老师带领下,经常到东营和各县去进行演出,成为一支经常活跃在工厂农村的文艺演出队伍。实事求是地说,演出的节目都是歌颂毛主席歌颂党的正能量的表演。在校文工团和宣传队期间学会了打扬琴和唱歌,只是跳舞现在跳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〇年高中毕业,离开了北镇中学。当大家离校分别时,有的女同学都哭了。是啊,这意味着我们的学生时代结束了,虽然初高中一共只有五个年头,中间还有大段的动乱时期,但是毕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再见时已是另外一种身份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山东北镇中学仍是省重点中学。虽然一九八四年成立县级滨州市,“北镇”这个地名已成为历史,但“北镇中学”的名称则一直保留至今。这是一份荣耀,一份光荣,并将永远持续下去。</p><p class="ql-block">如今的老校区成了北中初中部所在地(东校区)高中部迁到了西城(西校区)。现在的北镇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中学,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多年来为众多名牌及重点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形成一个700余人的校友博士群,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工农商各行各业领导干部和骨干。</p><p class="ql-block">北镇中学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28人,中级教师129人。其中包括省级教学能手8人,地级60人。今非昔比,越上了更高的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是山东省北镇中学建校70周年大庆。作为北中的学生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向母校的老师们致敬!祝我的母校长青永驻,前程似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继续其辉煌的业绩和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