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不断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此春暖花开之际,根据学校安排,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公开课活动,为全校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展示教师自我风采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有七位老师进行展示。课后,全体数学老师在宋校长和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集体评课议课,听课的老师们积极发言,大家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三三班周园园老师的《认识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知道了“四面”,那么“八方”都是谁呢?引入新知的探究和学习。</p><p class="ql-block">周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善用鼓励性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赶上乡里教研员甄老师等领导到学校指导工作,与学校马校长一起观摩了我们的公开课。</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准确的把握了问题涉及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p> <p class="ql-block">一七班孙亚晨老师的《七巧板》,以轻快的律动引入新课的学习,整个课堂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程参与动手操作,孩子们参与度和积极性都达到了空前的高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知七巧板的益智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欢快的节奏带着孩子们进入知识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的语言富有情趣,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在课堂中,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老师的提问和引导也很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七巧板的妙用,课件做的非常吸引小朋友的眼球,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拼出来的了各种各样的图形</p> <p class="ql-block">二四班王迪的《数学广角——推理》</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推理。</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p> <p class="ql-block">五三班蔡伟娜老师的《长方体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蔡老师在本节课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是简单的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教学效果良好。</p> <p class="ql-block">一五班张弯弯老师的《分类与整理》</p> <p class="ql-block">按形状分</p> <p class="ql-block">按颜色分</p> <p class="ql-block">六二班陈晖老师的《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同于练习课,它是在学生已学知识基础上的再提升、再升华的过程,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转化为新知,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离不开老师精湛的讲解,巧妙的设计以及滴水不漏的过渡和妙语连珠的提问。</p><p class="ql-block">陈老师首先对圆柱和圆锥的公式进行了复习和整理。其次是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的最后一题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让学生计算旋转后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p> <p class="ql-block">四二班王瑞丽老师的《乘法运算定律》。王老师先复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本节新课,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得出两个不同算式,并理解算理,从而启发他们得出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找到规律,再通过举例,验证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在整个探索归纳过程中,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公开课的教研活动,引导和促进教师利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探讨和推广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同时也客观地进行反思,找出自己不足之处,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意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师的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真正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教研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