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煎饼,有些地方口语叫“家宁”(字无考,音译)。它耐储存,出趟往返三五天的远门,带上它和炒的菜就行,出伕(政府安排的较长时间外出活计),也以带它为主。说起它,近些年好多人已不再陌生,它具体起源于何朝何地?我们无需详考,但作为早年间中原一带部分区域的流行主食,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俗语有“山东山东老山东,吃大煎饼卷大葱”可见一斑。所以除去中原一带,早年多数地区居民不认识它确属正常,好多人恐怕连这个名字都从来没听说过呢。</p><p class="ql-block">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人员流动增加和交通的便捷,各种信息与物资也互为融通,好多地方主食也变着花样转化为美食,煎饼的大面积流行、好多人以卖煎饼发家致富、网购随时都能买到沂蒙小米煎饼等现象,皆是最好的佐证。</p> <p class="ql-block">鏊子多数在厨房里随烙随支,烙完就掀掉,房间或院里宽绰人家也有垒砌固定鏊台的。鏊子并非家家都有,相互借用是农村邻里常事。</p><p class="ql-block">比较原始的烙法是用竹批子摊开煎饼糊子烙,有些地方也有用木耙子摊开煎饼糊子烙的,较为省事,后来渐渐流行耙子摊。烧柴禾一般是烙煎饼的人自己续,尚有闲人也可以帮着来,这样鏊子热的匀,烙的也好而且快得多。</p><p class="ql-block">忙完秋收秋种,去野外拾几天杂草柴禾,头天泡好粮食,次日早早推磨搞糊子,早饭后就烙起来,喜欢吃酸煎饼的,就把糊子放多一天。人手多的,磨糊的磨糊,烙的烙,相互替换,一天烙的可摞一人来高(而后出现磨糊机,人们清闲了好多)。多数人家都是接连烙几天,稍晾就摞到房间大瓮里,用包袱裹好,随吃随叠(另有少数地方流行随烙随吃的一耙子煎饼,稍一放就散,不宜存储)。二月二再煮上一锅黄豆,丝好后拌上青萝卜条,腌制成酱豆咸菜,这就是麦收前后活忙时的家常饭。</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妇女,青壮年多在生产队随男人出勤挣工分,休息时就忙带在身边的针线,中老年则操持整个家务,忙吃忙穿带孩子。她们除去孝敬老人、相夫教子外,烙煎饼、做针线、带孩子等都是行家里手,不然就会遭到全村人的不齿。</p> <p class="ql-block">在厨房里垒砌灶台的鏊子。</p>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在鲁中南蒙山之阳,系丘陵大盆地,村庄皆临水而建,周边土地肥沃,多双季种植农作物,早年煎饼以小米加大豆为主,也有高粱、玉米的。伴随着地瓜新品种的出现和栽种面积的不断扩大(早年多以秋天储藏春天煮着吃为主),用地瓜面烙煎饼也开始出现。地瓜面不宜成糊,便把它和成稍软的面团,用手捧着在鏊子上滚动匀后碾压成煎饼,这方法叫滚煎饼,好多地方也叫磆碌煎饼。20世纪60年代末,伴随着国民人口骤增,地瓜面煎饼进入普及高峰期。</p> <p class="ql-block">煎饼机应运而生是改革开放之功,在小麦主产区人们开始用面粉和全麦面做机器煎饼(滚筒粘附式电烘烤成形,手工裁切分段),其松软度大大提高,尤适合老年人(没点嚼劲),竟一时得以大普及。再后来,地瓜面也挤进了机器煎饼行列之中。但随着人们对生活标准的要求提高,磨糊机被保留下来,电动鏊子悄然而至,烙制工艺成功实现了早年的纯手工口感。</p> <p class="ql-block">看看半机械化烙煎饼视频吧。</p> <p class="ql-block">煎饼的吃法很多,除去卷大葱外,更可卷盛宴之菜(现已成为宾馆一道特色美食)、卷一般家常菜、卷油条、卷生菜……最好的莫过于卷渣豆腐(挖些野菜,提前炒好凉下来再用葱花和油热出来),那感觉简直让你久久不能忘怀。</p> <p class="ql-block">刚刚揭下鏊子的煎饼,卷上些菜馅对折后放回鏊子再煎一会,这种挞饼是只能在鏊子窝里才能品尝到的绝佳美味。</p> <p class="ql-block">吃煎饼的人之所以咬肌、咀嚼肌发达,下颌骨隆起,是从小就锻炼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早年常见的石磨有大型和一般型两种,一般型的,体力好或磨干的一个人就推的动;大型的(特别是磨湿的),就要两个人或多人推。大型石磨,讲究的有两个磨眼,一个磨干一个磨湿,一般的石磨则一个磨眼,干湿皆行(此图系一般型石磨,底层应是另配的)。</p> <p class="ql-block">标准大型石磨。</p> <p class="ql-block">这种叫小拐磨,体积小,安在厨房磨点豆浆什么的,不做大用。</p> <p class="ql-block">有位深究细嚼文字的美友,前几天给我发了一段文字:“你文章看似写煎饼,实则讴歌了那个年代农村妇女的美德,我没猜错吧?”谢谢!佩服都显逊色,要用折服才能达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