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不到,这本在家里躺了多年的书——《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曾经因为名字被劝退。最近硬着头皮一翻,却发现“真香”。物理于我,简直是初高中学习生涯的阴影。高中毕业距现在近二十年了,物理早就与我的文科脑绝缘了。哪里想到,这本书不仅唤醒了我的“物理脑”,还让我感叹,如果当初有人能用这样简单直白的语言让我搞懂那些定理原理公式,它一定不会成为我的噩梦。不得不说,我对于理科的理解能力,只能止步于曹天元这样的最简单的比方,最通俗易懂的文字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足足有470多页,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般来说,我对于厚如砖头的书都挺抵触的,可是这本书让我又打破了自己的一个心魔,真是神奇。这两天断断续续读了五章,算是把三次波粒战争的前因后果都看到了。这里,我用我的理解再简单说一下这三次战争。</p><p class="ql-block"> 在说这三次战争之前,两派的观点先简单了解一下。</p><p class="ql-block"> 早在15世纪,人们对光的行为了如指掌,却对其本质是什么依然难以回答。</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时代,认为光是由光原子组成,这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但解释不了为什么两束光互相碰撞的时候不会弹开?光粒子在点上灯火之前藏在何处,数量有多少等。这就是最初的微粒说。</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认识到声音是一种波的时候,笛卡尔率先提出光是一种波的这种可能。格里马第通过小孔成像提出最早的波动说。这种说法解释了光束互不干扰的问题,却无法说明传播介质。于是假设了一种不为人知的介质——以太。</p> 第一次波粒战争 <p class="ql-block"><b><i>导火索</i></b>:1663年,波义尔提出一种理论——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其实并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而是光照上去才产生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b><i>开端</i></b>:助手胡克重复格里马第的工作,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中明确支持波动说,让波动说占了上风。</p> <p class="ql-block"><b><i>发展</i></b>:1672年牛顿光散射实验,得出白光由七彩光混合而成,并提出理论:光的复合和分解是不同颜色的微粒的混合和分开。引发胡克强烈抨击。牛顿也愤而反攻,完全倒向微粒说。</p> <p class="ql-block"><b><i>高潮</i></b>:惠更斯继承胡克思想,用波动理论成功证明和推导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并在1675年轻易占领了“牛顿环”开辟的领地。波动说达到鼎盛。</p> <p class="ql-block"><b><i>结局</i></b>:胡克死后,牛顿成为皇家学会主席,发表巨著《光学》,从粒子的角度解释了光的种种现象,驳斥了波动理论,并将其与自己的力学体系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对波动派摧枯拉朽般的打击。波动说群龙无首,被迫转入地下,长达一个世纪抬不起头来。</p> 第二次波粒战争 <p class="ql-block"><b><i>导火索</i></b>:托马斯·杨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p> <p class="ql-block"><b><i>开端</i></b>:波军的巧妙实验从数据到现象简单直接,微粒无法解释,节节败退。</p> <p class="ql-block"><b><i>发展</i></b>:粒军以攻代守,对波动说不利的陆续证据被提出,如马吕斯的偏振现象。</p> <p class="ql-block"><b><i>高潮</i></b>:1819年,在由微粒说的拥护者组成的评委团的科学竞赛中,菲涅尔以严密的数学推理,用波动理论完美解释了光的衍射问题。最终获得了那一届的科学奖。圆盘阴影正中的亮点成为波军的重要武器。菲涅尔又提出光是一种横波,又完美解释了偏振现象。</p> <p class="ql-block"><b><i>结局</i></b>:1850年傅科实验证明光在水中速度慢于在真空中的速度,彻底宣判微粒说死刑。</p> <p class="ql-block"><b><i>后续</i></b>:1856年麦克斯韦关于电磁理论的发表,预言光其实是电磁波的一种。波动说达到光辉的顶点。</p> <p class="ql-block">尽管这一时期战争不断,但却是经典物理的黄金时代:完美的电磁理论(经典电磁力学)、伟大坚固的牛顿力学体系(经典力学)、热力学三大定律已有雏形(经典热力学)。物理学似乎已经尽善尽美。但却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两朵“乌云”(困境)</span>笼罩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一朵是迈克尔—雷莫实验的失败,光以太作为支撑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支柱被否定;另一朵是黑体辐射实验和理论的不一致。</p><p class="ql-block">第一朵乌云,最终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第二朵乌云,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p> 第三次波粒战争 <p class="ql-block"><b><i>导火索</i></b>:爱因斯坦从普朗克的量子假设出发,提出光量子假说。让沉寂了一个世纪的微粒大军死灰复燃。</p> <p class="ql-block"><b><i>开端</i></b>:汤姆逊想象出“葡萄干布丁”的原子模型,他的学生卢瑟福想要用散射实验验证原子的大小和性质,却发现了其中有些粒子的散射角度偏差较大,于是修改这一模型为行星模型,但这一模型却会导致原子自身的坍缩。玻尔在其基础上引入量子概念,能解释电子的运行方式,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粒子大军遇到难题,反复修补。</p> <p class="ql-block"><b><i>发展</i></b>:德布罗意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假设电子有质量,推断出电子具有内在频率,所以电子在前进时伴随着一个波。他称之为“相波”。波军又有了新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b><i>高潮</i></b>:戴维逊用电子束轰击金属镍时偶然发现,被镍块散射的电子,行为和X射线一模一样,从而证明了德布罗意假说。这将第三次波粒战争推向高潮,战争全面升级,从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到整个物质世界是粒子还是波。</p> <p class="ql-block"><b><i>结局</i></b>:威尔逊云室可以清晰看到电子的运行情况,进一步肯定了康普顿的论据,波特和盖革的实验也再一次有力支持了光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在玻色思想——光可以看作不区分的粒子的集合——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方法,确定了微粒在光领域的里程碑式胜利。但这些,仍然解释不了光的双缝干涉。战场再次陷入僵持。</p> <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样的僵封阶段,量子物理才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微光。后来的物理学家们相继登场,精彩的量子物理开始登上历史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