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p><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春风,温暖和煦;</p><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校园,书声琅琅;</p><p class="ql-block"> 三月,花吐芬芳,鸟展歌喉;</p><p class="ql-block"> 三月,风景如画,万物可爱,</p><p class="ql-block"> 空气中流淌着诗与童话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为提高“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落实我校语文教学减负提质的目标,充分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相长、与时俱进,实现专业化成长,3月22日星期二下午,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双减背景下低年段课堂教学展示课”的教学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组副组长林芳菲老师主持,由一(5)班徐惠省老师执教《小公鸡和小鸭子》,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观课、评课活动。</p> 一、观课环节 课文链接 <p class="ql-block"> 本课是一篇童话。</p><p class="ql-block"> 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故事层次清楚,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p> 课堂风采 <p class="ql-block"> 身着一袭中款黄裙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徐老师一</span>出场,显得特别亮眼,就仿佛身上自带阳光。娇小可爱的身材,亲切自然的教态,柔和清亮的语音,加上她脸上浅浅的笑容,让人感觉特别舒适,如沐春风。</p><p class="ql-block"> 随着她的引领,我们走进了美丽三月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走进了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课堂,也走进了奇妙无比的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从看图导入,到复习词语、朗读学文,再到品读关键词句的教学,徐老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排得环环紧扣,</span>处理得有条不紊。</p> <p class="ql-block"> 在给学生范读课文之前,徐老师抛出问题:小公鸡和小鸭子到哪里玩,发生了什么事情?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还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朗读课文时,徐老师注重范读儿化音和文段朗读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有温度的,一个好的词语会让一个原本普通的句子焕发光彩。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徐老师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让学生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当时的心情进行角色体验,通过角色朗读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心情。</p> <p class="ql-block"> 三月,如水温柔,是谁点亮了明媚的春光?</p><p class="ql-block"> 三月,如诗生动,是谁绘就了缤纷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三月,如童话般美好,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徐老师娓娓动听的范读,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友爱互助……都给这春天增添了美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时而俯身指导,时而躬亲范读,时而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小朋友们时而认真思考,时而举手抢答,时而写写画画,时而朗读声声。</p> <p class="ql-block"> 哈哈,猜猜我们在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用“放大镜”🔍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到底有哪些地方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一只只高举的小手 ,一张张烂漫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快乐的神情,一声声悦耳的童音,</p><p class="ql-block"> 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的小模样,传递着三月似水的柔情和如诗的生动……</p><p class="ql-block"> 呵!他们又何尝不是从童话故事里那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走出来的小公鸡和小鸭子?</p><p class="ql-block"> 不对,他们是这个春天带来的小精灵吧,抑或是三月颂歌里那一串串欢乐蹦跳的乐谱?……</p> <p class="ql-block"> 陶醉于童话美好的意境,抿笑于孩子率真的童言,不忘学习的初心,不乏理性的思考。老师们一边认真听课,一边赶紧记录笔记,写灵思,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生动的细节。</p> 二、评课环节 探讨学习 <p class="ql-block"> 课后,在林芳菲副组长的主持下,开展了评课活动。首先由徐老师介绍这一节课的备课思路和教学设计理念,以及授课后的教学感悟和反思;接着老师们积极探讨,畅所欲言,踊跃发表自己的观课感言,探讨气氛十分浓烈。</p> 优秀笔记展示 研讨感言摘录 <p class="ql-block">1.想要提质和减负,首先要从备课下功夫,例如说我们要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就这节课来说,惠省老师也是根据这个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教学目标。知道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基础在哪里,好的地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准备上一节课,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一些什么,懂得一些什么,这个我们要研究一下,这是双减政策出来后,老师们备课必须考虑的条件。</p><p class="ql-block">2.我们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既然减负了,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没有了书写作业,也没有太多别的作业,那么我们一定要向课堂上这40分钟要质量,在这40分钟之内要让学生“吃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学习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听说读写等这些语文要素。就这节课当中在读的方面,还是挺不错的。</p><p class="ql-block">3.肯定徐老师因为双减的原因而布置少作业的做法,提出建议可以把适量的巩固作业放在课堂上去完成,在课堂上检测学生的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在课后能够做到减负,也能够落实到这个提质和减负的目标。</p><p class="ql-block">4.教学增效的关键要做到精讲多练,课堂上多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低年级没有了家庭作业,就要体现出让学生在课堂上面练,然后才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p><p class="ql-block">5.结合今天研讨的这个主线,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提质减负的一个目标。在这节课当中,有一个亮点是老师抓住了关键句,通过读一读、比一比和联系上下文的朗读指导学生去理解和积累。这个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就是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这个学习活动的创设落实了这个要求,目标的学习任务也得到了落实。</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练习巩固时间安排不够,老师若能多研究低年级孩子的兴趣方向和心理特点,多让孩子动脑、动手、动口,多展示,那么就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实现快乐学语文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芳芳</p><p class="ql-block">指导:林芳菲</p><p class="ql-block">审核:洪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