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茶溪——访友记

清风细雨

<h3>  春暖了,花开了,我又一次去茶溪。   我的第一次去茶溪,是在1988年上小学的时侯,记得是一天日和风定冬天的上午,是和几个发小到辽头溪放牛,因实在是无聊,就沿溪谷直上,没目的的朝北走。在经辽头村后,我们还嫌嗨得不够,仍继续向前,就这样无意之中走到了茶溪。印象最深的是:村前那清幽竹木、流水小桥、静妙山溪、实在是清秀可爱,那佳境宛如世外桃源。老人们都说,茶溪田肥土沃,人勤物丰,英才辈出,是住家避世最好的地方,真到此地,还真有些实感。</h3> <p class="ql-block">  这次再续前缘,再去茶溪,还得感谢孙科平。他非常虔诚的邀请我去做客,并再三嘱咐,非要一聚。老同学如此抬爱,令在下受宠若惊,不胜感激。自92年棋坪一别,天各一方,已整整三十载。这些年各为工作,各为生活忙碌、拼搏、努力着,难以聚首,也是情非得已。想曾经少年,打打闹闹,形影不离,无话不谈,那是何等的快乐自在,而现在已是中年,不再年少,想要像以前那样单纯、任性、无拘无束,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当然我说的这些,是为像我一样的,无能为力的中年人说的。</p> <p class="ql-block">  佑龙是科平儿时的发小,他俩关系亲密,感情深厚,曾经常在一起放牛、砍柴、玩耍,且一直以来感情融洽,意气相合,所以此次去我特邀上佑龙,而佑龙也是乐意的答应了。 离开县城,驾车沿沅凤公路而上,穿过乌宿集镇,再转入乡间小道。一路上,但见鸟飞蜂舞,菜花片片,流水潺潺,山野美妙的风光,给人美的享受,美的心情。一小时后,我又见到了那个曾经让我激荡心境的茶溪。 三十几年的时间的印迹,竟然簇生了不少的变化:从前的泥泞小道现在都硬化了,通往乔溪的简易木桥改造成了钢筋水泥结构,路边的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原先的木房子多数换做了砖房,并且还添造了不少。有些村民的屋前院内还有豪车、名车摆放,不肖说,茶溪这个古扑迷人的村寨,正慢慢的向着现代风情时代发展。</p> <p class="ql-block">  科平在门口已等侯多时,他把席设好了,把酒买来了,把茶也泡好了,老同学的盛情厚义,着实让我感动。多年不见,再次重逢,一见如故。一番番噓寒问暖 ,一连连互道衷肠,彼此把想说的话尽情倾诉,实在是畅快至极 。科平说,之前他本在外谋职,只因亲人、家庭、年纪等诸多关联,就不得已辞工回家,选择在家乡创业。他于2017年11月成立了茶溪村第一个平梅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接着又于2019年2月成立了平彬蜂糖李种植合作社。这几年,为了搞好种植这个行业,他一直不遗余力的做着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初具规模,现正处在施肥、培育、管理的初级阶段,有望在三五年内形成气侯,获得收益。</p> <p class="ql-block">  饭后茶余,科平带我们参观了他的种植基地。 基地就在乔溪后山,面积约有600亩。这块地处在大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适宜种植。一年伊始,万物复苏,种植园也正悄然焕发着生机——一排排的平梅茶树清新吐绿,开始冒牙,一行行的蜂糖李树迎风招展,含苞待放,还过一段时间李树花开,花海一片,那将是何等壮观。 科平扯住一根李树技向我们说明道:这树得让其长壮几年,再才能将其修剪,去除多余枝条、控制生长高度,其作用是保证果实的营养、质量,还有就是便于人工釆摘。讲到兴头上,科平又侃侃的介绍道:"这蜂糖李品种纯正,它不同于普通李子,它果子大没有酸味,吃起来又甜又脆的,口感特別好。因为它的特殊性和优良性,必须精心的去栽培、管理,这才能获得收益或收益最大化”。科平所说的无不道理,好的品种,好的东西,往往是最难得的,正所谓物以稀、物以好为贵,就是这个理吧!</p> <h3>  一条硬化路穿园而过,直达山顶,连接南北通道。路边装好了灯、安好了水、架好了线,这更方便于科学的栽培与管理。科平说有些设施还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冻库、机械、工坊等。修路、修地、引水、雇工、资金投入,人工做业,可以想象,这么大一个农场,经营起来是不简单的。我非常佩服科平的能力,他的勤奋务实,他的实干精神非我所能望其项背,老同学实为我学习的榜样。    不知不觉已到了下午三点,我们在山上呆的时间也够长,科平说去家里歇歇,今天莫走,待会准备晚餐,再好好来几盅,最好是通饮达旦。老同学也是够至诚的,想不到他初心依旧,本色未改,仍是当初那个重情重义的个性。像这样至诚至善的同学情,真是难得又难得。 </h3> <h3>  我和佑龙本想留一宵宿的,但看到科平劳累疲乏的样子,又不忍心再去烦劳他,就婉言推辞了他的好意,且极力劝他回寓休息。 趁着天色不算晚,我和佑龙在山道上飘流了一会,就打道回府了。蒙科平盛情款待,十分感谢,愿老同学的事业越来越好,越来越辉煌! 2022年3月15日于沅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