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灵,快乐成长——鲁山路幼儿园居家心理小贴士

远远的远

<p class="ql-block">  疫情给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孩子们也感受着这些微妙的不一样:出门必须带口罩、不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在这个假期里,孩子可能会因为生活常规、外在环境的变化出现一些跟平时不同的行为表现,部分孩子可能出现害怕、焦虑、烦躁不安、精神倦怠等现象。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孩子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1.情绪方面:出现“烦躁、郁闷、焦虑、容易生气、爱哭闹”等。2.行为方面:出现“比平常更粘人、发呆不动、沉默少语、精神不集中、吃手、尿频、暴力倾向”等。3.生理方面:出现“厌食、早醒、难以入睡、尿床、全身不适”等。孩子们因年龄小,天性活泼,久居家中不能外出,没有同龄小伙伴的陪伴,难免会出现以上的异常行为。如果,宝贝们有上述的某种不良行为,家长们也不必恐慌,只要我们及时给予幼儿心灵抚慰,表现出比平常更多的耐心、包容,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时疏导,孩子们很快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何给孩子开展心理健康疏导?1.亲近宝贝。多与宝贝身体接触:抚摸、一个拥抱、牵手、一个亲吻,都能给宝贝传递安全感,给予宝贝心灵上的抚慰。2.陪伴宝贝。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全身心陪伴宝贝做他喜欢的游戏,讲个故事,一起玩耍,缓解宝贝的紧张情绪,宝贝一下就会开心起来了。3.开展英雄教育游戏。通过“学做解放军”、“踩地雷”、“躲猫猫”等,培养宝贝大胆、勇敢的品质。4.及时排解孩子情绪。如果宝贝的情绪较为压抑、郁闷,此时不要去压制宝贝,可以通过“说说心里话、绘画、手工”等方式来疏导,引导宝贝说出心里的话,宣泄心中不良的情绪。5.情景转移。通过分享绘本故事、诗词诵读、儿歌等来舒缓紧张的情绪。绘本故事中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激发宝贝对美好生活的</p> <p class="ql-block">  对孩子心理疏导需注意的问题: 1.要多一些耐心家长要多倾听孩子说说心里的话,特别是年龄小不会表达的孩子,他们往往就是通过哭闹来抗议。多一些耐心去观察、多一些耐心去倾听,就会及时地发现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2.要多一些沟通对于孩子不良的反应和行为,父母之间要多沟通,教育孩子的方法保持一致,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双重性格。对于孩子的心理疏导,不可以一方严厉、一方宠溺,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朝良性方面发展的。3.要多一些鼓励家长不要以命令、谩骂、批评等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出现了状况,是肯定有其背后的原因,在这个非常时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承担着一些心理压力的,对于孩子要多一些鼓励、关爱、呵护,才有利于形成孩子心理的健康状态。4.要多一些了解家长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世界,才会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疫情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对于孩子疏于管理的家庭,更多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多一些了解就会让孩子多得一些关爱。</p> <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这两周的时间我们也推送了一些小视频、小游戏,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互动,没有时间的也不做要求,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现在多数家长也复工了,孩子可能都是家里老人照顾着。疫情虽然得到缓解,但还没有彻底打败,大家不能放松警惕哦!尽量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不聚集、讲卫生、勤洗手、认真做好防护,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p>

孩子

宝贝

多一些

疏导

家长

心理

疫情

情绪

出现

耐心